【中考突破】2016年中考生物:七年级下4.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57张PPT)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突破】2016年中考生物:七年级下4.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57张PPT)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6-02 15:3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7张PPT。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激素调节【中考突破】2016年中考生物:第16、17、18章《复习课件考点一:眼和视觉第一课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白眼球黑眼球晶状体感受器1.眼球的结构眼球壁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无色透明,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外膜角膜:无色透明
巩膜:白色坚固,俗称“ ”中膜虹膜:有色素,中间有瞳孔,俗称“ ”
睫状体:调节 的曲度
脉络膜:有血管和色素,不透光,使眼球称为暗室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线的刺激,是视觉 所在的位置2.下图是眼球的结构图,请完成右边序号所对应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3.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 视网膜(形成图像)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4.物像在__________形成,视觉在______________形成。
5.瞳孔变化:明→暗:瞳孔_________;暗→明:瞳孔________。考点一:眼和视觉第一课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睫状体虹膜晶状体角膜巩膜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视网膜大脑皮层放大缩小6.近视的形成与矫正: 晶状体曲度_________________或眼球前后径___________,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而模糊不清,要戴___________矫正。考点二:近视及其预防第一课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过凸(过大)过长凹透镜9.下图是耳的结构图,请完成序号所对应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考点三:耳和听觉第一课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半规管位听神经耳蜗第一课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例1】(2015?广元)关爱眼睛,远离近视。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
B.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C.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D.脉络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A第一课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A正确;
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B错误;
边走路边看书既不利于眼睛健康,又不安全,C错误;
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D错误。故选A。
答案:A第一课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例2】(2015?广元)乘坐飞机的乘客在飞机起降时最好张开嘴,或闭嘴和堵耳,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防止大脑中的听觉中枢受损
C.保持半规管的平衡
D.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D第一课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D正确。故选D。
答案:D第一课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人体最高级中枢,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人体基本 ,例如心跳、呼吸、血压就由脑干调节考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第二课时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生命中枢1.组成_______脊髓神经脑神经
脊神经2.下图是神经元的结构图,请完成序号所对应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第二课时神经系统的组成细胞核考点二:神经元突起髓鞘神经末梢第二课时神经系统的组成【例】(2015?自贡)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组成
B.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C.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
D.大脑受到损伤后就会危及生命A第二课时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部分有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A正确,B错误;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C错误;
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有“生命中枢”之称,所以危及生命的是脑干,不是大脑,D错误。故选A。
答案:A第二课时神经系统的组成1.反射的概念:人或动物通过_____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_(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它对刺激的反应就不能叫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
考点二:反射弧和反射的种类
2.参与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叫___________,该结构是由五个部分组成,按兴奋传导的顺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一:反射第三课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有规律的反应反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图,请完成序号所对应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第三课时感受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第三课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反射的类型【例1】(2015?绵阳)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神经元
B.反射
C.反射弧
D.神经冲动B第三课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这就叫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故选B。
答案:B第三课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例】(2015?桐城)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思考迅速松开。下列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A第三课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来不及思考说明没有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选A。
答案:A第三课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1.1 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源历史考点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以及激素的作用第四课时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没有_________,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激素是由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激素在人体内含量__________,作用大。导管2.下列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请填写好每种内分泌腺各自分泌的一种激素名称。内分泌腺极少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胸腺激素肾上腺激素胰岛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2.1.1 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源历史第四课时激素调节3.几种激素的作用:侏儒症碘考点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四课时4.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例】(2015?德阳)下列有关内分泌腺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
B.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C.幼年时期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
D.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D第四课时激素调节 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胰岛是内分泌腺,A错误;
人体内的内分泌腺都能分泌激素,外分泌腺不能分泌激素,B错误;
幼年时期的生长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C错误;
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D正确。故选D。
答案:D第四课时激素调节 考点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和计划生育第一课时1.人口增长的状况:近几百年,人口的增长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给生物圈带来巨大的压力,目前全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了________亿,我国的人口超过了________亿。
2.控制人口增长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心内容(或目标)是: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是控制人口的关键,____________是提高人口的素质(例如: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7013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少生优生第一课时考点二:人类对生物圈影响的实例3.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2)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
(3)排放过多的__________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4)过多的__________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第一课时(5)含有汞、银、镉的电池和工业废水,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还会引发各种疾病:水俣病(汞引起)、痛痛病(镉引起)等。
(6)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7)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例】(2015?绵阳)通过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如图所示。能说明酸雨对植物有影响的实验结果是(  )
A.甲组植物正常生长,乙组植物死亡
B.甲组和乙组植物都死亡
C.甲组和乙组的植物都正常生长
D.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D第一课时 该实验的变量是酸雨,实验结果: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该实验证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故选D。
答案:D第一课时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鱼1.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
2.代表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___________、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2)形态结构:身体的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下,另一端有口,口的周围有________;体壁由________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外两胚层中间填充有胶状物质;体壁围成________,有口无肛门;外胚层中有腔肠动物特有的刺细胞。考点一:腔肠动物第一课时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水流缓慢触手外胚层消化腔(3)捕食:刺细胞会射出________辅助触手捕食。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___;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4.腔肠动物的意义:海蜇可以食用;珊瑚虫可以形成珊瑚礁。第一课时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刺丝辐射对称5.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有自由生活的涡虫;寄生生活的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6.主要的代表动物1——涡虫。
(1)生活环境: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
(2)形态结构:形态像柳叶,身体______________,前端背面有两个黑色可以感光的______________。
(3)捕食:管状的咽伸出口外捕食。考点二:扁形动物第一课时背腹扁平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眼点7.主要的代表动物2——华枝睾吸虫。
(1)生活环境:寄生。寄主有纹沼螺、鱼和人。
(2)形态结构:无专门的消化器官,______________特别发达。
8.扁形动物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________________。第一课时生殖器官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例1】(2015?贺州)海蜇等腔肠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排出B第一课时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的身体是由体壁围成消化腔,消化腔只有前端有口,所以进食和排出食物残渣只能由口完成。所以选B。
答案:B第一课时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例2】(2015?莱芜)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我们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共同点是(  )
A.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背腹扁平
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A第一课时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二者都有口无肛门,故A正确;
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的身体左右对称,故B错误;
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水螅的身体呈圆筒形,故C错误;
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涡虫的体壁具有三胚层(三层细胞),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第一课时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线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2.主要的代表动物——蛔虫。
(1)生活环境: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
(2)形态结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________。
(3)取食:用口吸食人体小肠中________的食糜。
3.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____________。考点一:线形动物第二课时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角质层半消化有口无肛门第二课时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考点二:环节动物4.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蚯蚓、沙蚕、蛭。
5.主要的代表动物——蚯蚓。
(1)生活环境:富含腐殖质、湿润的泥土中。
(2)形态结构: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_____构成,前端有环带。
(3)呼吸:无专门呼吸器官,体表有黏液,靠湿润的_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4)运动:肌肉收缩,刚毛协助。
6.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体节体臂【例1】下列哪项不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口有肛门B第二课时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可见B的说法不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故选B。
答案:B第二课时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例2】蚯蚓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它用来呼吸的是(  )
A.肺
B.气管
C.体壁
D.肺和皮肤C第二课时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所以选C。
答案:C第二课时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软体动物的代表动物: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石鳖、蜗牛、乌贼。
2.主要的代表动物——河蚌。
(1)生活环境: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池沼的水底。
(2)形态结构:身体柔软,被________,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两片________。
(3)呼吸:用鳃呼吸。
(4)运动:用________缓慢运动。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考点一:软体动物第三课时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外套膜贝壳足4.节肢动物的代表动物:蟋蟀、蝴蝶、蜘蛛、蜈蚣、虾、蟹、蚊、蝇等。
5.主要的代表动物——蝗虫。
(1)生活环境:生活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
(2)形态结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体表有________,保护和防止水分的散失。头部负责________和________,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用口器摄食;胸部是________中心,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3)呼吸:用气管呼吸,气门进出气体。
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
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第三课时头部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考点二:节肢动物胸部腹部外骨骼感觉摄食运动外骨骼【例】(2015?怀化)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乌贼
B.龙虾
C.熊猫
D.中华鲟A第三课时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乌贼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A正确;
龙虾属于节肢动物,B错误;
熊猫属于哺乳动物,C错误;
中华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D错误。故选A。
答案:A第三课时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考点一:多种多样的鱼第四课时鱼考点二:鱼的主要特征第四课时2.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1)能靠________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________。
3.鱼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呈流线型,左右侧扁,体表有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
4.鱼鳃的结构:鳃的主要部分是________,布满了很多的毛细血管(故鳃丝呈红色),可以从水中获取氧气,而不能获取空气中的氧,所以鱼儿离不开水。
5.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6.鱼类资源的保护:制定相关的法制、法规,设有禁渔区和禁渔期,规定使用捕捞工具等。鱼游泳呼吸鳃丝【例】(2015?自贡)关于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的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脊椎动物
B.鱼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
C.鱼用鳃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D.鱼生活在水中,可以通过鳍的划动产生动力来游泳D第四课时鱼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鱼的身体内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正确;
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和尾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B正确;
鳃是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鱼鳃包括鳃耙、鳃丝、鳃弓三部分。其中鳃丝是鳃的主要部分,内部密布毛细血管,鱼体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由鳃来完成,C正确;
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D错误。故选D。
答案:D第四课时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