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年级4月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 27 Sc 45 Co 59 Ni 59 I 127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5年巴黎AI峰会上,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通过量子全息投影技术远程参会。全息
投影的实现依赖于材料科学与光学技术的结合。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息投影技术的光电器件所用材料氮化镓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甘油被用作全息投影设备的冷却剂,主要利用其强吸水性
C.空气显示影像时通过电激发氧气发光,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酸碱特性,用于制作全息投影仪的光敏胶片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铝罐贮运浓硝酸
B.Fe2O3能与盐酸反应,可作红色涂料
C.NaNO2具有碱性,可用于使铁零件表面生成Fe3O4
D.Mg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信号弹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S2 SO3H2SO4 B.CuO(s)Cu(OH)2(s)Cu2O(s)
C. D.HClO Cl2 SiCl4
4.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在铁制品上镀致密铜镀层 B.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乙烯 D.制取NaHCO3 晶体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5~7小题:
离子晶体的熔点,有的很高,如CaO的熔点为2613℃,有的较低,如NH4NO3、Ca(H2PO4)2的熔点分别为170℃、109℃。早在1914年就有人发现,引入有机基团可降低离子化合物的熔点,如C2H5NH3NO3的熔点只有12℃,比NH4NO3低了158℃!大多数离子液体含有体积很大的阴、阳离子。常见的阴离子如四氯铝酸根(AlCl4—)、六氟磷酸根(PF6—)、四氟硼酸根 (BF4—)等,常见的阳离子如季铵离子(R4N+,即NH4+的H被烃基R取代)、带烃基侧链的咪唑、嘧啶等有环状含氮结构的有机胺正离子等。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是常见的离子液体,其结构为,阳离子中五元环上的原子共平面。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F>O>N B.分子的极性:BF3>NF3
C.氢化物的沸点:HF>NH3>PH3 D.键角:NH3<PH3
6.有关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中共面的原子最多有18个
B.咪唑环上C原子和N原子均采取sp2杂化
C.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苯中大
D.PF6—的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
7.下列有关离子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离子液体之所以在常温下呈液体,是因为其阴、阳离子的体积大,离子键强度小
B.四氟合硼酸四甲基铵[(CH3)4N+BF4—]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四氟合铝酸四甲基铵
[(CH3)4N+AlF4—],因此前者的熔点比后者低
C.咪唑()有较强的碱性,一般通过2号氮原子体现
D.离子液体熔点低,但难挥发,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造原电池的电解质
8.纳米级材料Cu2O有非常优良的催化性能。工业上在高温条件下用炭粉还原CuO制得:
2CuO(s)+C(s)=Cu2O(s)+CO(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B.其他条件相同,加入更多的炭粉,可以提高CuO的平衡转化率
C.恒温条件下达平衡后,增大CO的用量,达新平衡后c(CO)不变
D.反应中生成22.4 L CO,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6.02×1023
9.我国科学家合成了检测CN—的荧光探针A,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荧光探针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对映异构体,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B.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C.能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1 mol探针A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10.镍离子(Ni2+)和钴离子(Co2+)性质相似,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实现二者分离。图中的双
极膜中间层中的H2O解离为H+和OH—,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Co2+
与乙酰丙酮不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n→N→M→m
B.石墨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e—=Co
C.导线中通过1mol电子时,I室与Ⅲ室溶液质量变化之差为65g
D.水解离出的OH—可以抑制Ⅱ室中的转化反应
11.室温下,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向盛有KMn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草酸酸化 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性
B 向盛有5mL0.005 mol L—1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5 mL0.015 mol L—1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探究反应物浓度影响化学平衡
C 在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间甲基苯甲醛,振荡,溶液紫红色褪去 验证醛基具有还原性
D 在CaCO3中加入浓醋酸,并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验证酸性:碳酸>苯酚
1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SO3溶液的性质。
实验1:用pH试纸测量0.1mol L—1 NaHS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5。
实验2:向10mL0.1mol L—1 NaHS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 L—1氨水溶液,充分混合,溶液pH约为9。
实验3:向10mL0.1mol L—1 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0.1mol L—1 NaHSO3溶液,无明显现象。
实验4:向10mL0.1mol L—1 NaHSO3溶液中加入10mL0.05mol L—1Ba(ClO)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实验1可得出:Ka1(H2SO3) ·Ka2(H2SO3)<Kw
B.实验2所得溶液中存在:c(H+)+c(H2SO3)+c(HSO3—)=c(OH—)+c(NH3 H2O)
C.由实验3可得出:Ka2(H2SO3)<Ka1(H2CO3)
D.实验4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3—+Ba2++2ClO—=BaSO4↓+2Cl—+SO42—+2H+
13.工业上制备Ti,采用碳氯化法将TiO2转化成TiCl4。在1000℃时发生反应如下:
① TiO2(s)+2Cl2(g)+2C(s)=TiCl4(g)+2CO(g) △H1= —51.0 kJ mol—1 K1=1.6×1014
② 2CO(g)=CO2(g)+C(s) △H2= —172.5 kJ mol—1 K2=1.0×10—4
③ 2C(s)+O2(g)=2CO(g) △H3= —223.0 kJ mol—1 K3=2.5×1018
在1.0×105Pa下,将TiO2、C、Cl2以物质的量比1∶2.2∶2进行碳氯化,平衡时体系中CO2、CO、TiCl4和C的组成比(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III表示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
B.高于600℃,升高温度,主要对反应②的平衡产生影响
C.为保证TiCl4的平衡产率,选择反应温度应高于1000℃
D.1000℃时,反应TiO2(s)+2Cl2(g) =TiCl4(g)+ O2(g)的平衡
常数K=6.4×10—5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16分)钪(Sc)是一种在国防、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稀土元素。以钛白酸性废水(主要含TiO2+、Fe3+、Sc3+)为原料制备Sc及Ti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25℃时,Ksp[Fe(OH)3]=2.8×10—39,Ksp[Sc(OH)3]=1.0×10—30。
②氢氧化钪Sc(OH)3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Al(OH)3相似;Sc3+易形成八面体形的配离子。
③常温下,两相平衡体系中,被萃取物在有机层和水层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称为分配比(D),如,Sc的萃取率。
(1)“洗涤”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 。
(2)“反萃取”时若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Sc(OH)3沉淀会溶解。写出Sc(OH)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10%盐酸调pH”,调节至pH=3,过滤,滤液中Fe3+的浓度为 mol/L。
(4)某工厂取1000LSc3+总浓度为50mg/L的废酸,加入500L某萃取剂,若D=10,则单次萃取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若要提高萃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条)。
(5)写出“沉钛”过程中离子反应方程式 。
(6)上述工业中的热还原剂镁,可用于制备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格氏试剂,其通式可表示为RMgX (R代表烃基,X代表卤素),它在乙醚的稀溶液中以单体的形式存在,并与两分子的乙醚络合,结构为 ,在乙醚的浓溶液中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该二聚体[RMgXO(C2H5)2]2 的结构可表示为 。
15.(15分)有机化合物Ⅷ是一种合成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则有机物I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Ⅱ→Ⅲ的过程经历两步反应,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 反应。
(3)Ⅱ与新制Cu(OH)2悬浊液在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V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b.能发生水解反应,分子中不存在sp杂化的原子
c.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2:2
(5)写出用2-丙醇和甲苯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选)。
16.(17分)AlI3是一种无色晶体,吸湿性极强,可溶于热的正己烷,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
(1)AlI3应用:
下图为一种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的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RbAg4I5是只能传导Ag+的固体电解质。O2可以通过聚四氟乙烯膜与碘化铝反应生成Al2O3和I2,通过电池电位计的变化可以测得O2的含量。
①测定O2含量过程中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②给传感器充电时,Ag+向 (填“银”或“多孔石墨”)电极移动。
(2)AlI3的制备:
①实验室可用如右图装置制备AlI3。请补充完整AlI3制备的实验流程:
将0.02mol铝和0.01molI2及正己烷加入烧瓶中,排尽装置中空气后,
加热回流至 ,得粗产品。
[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和设备:正己烷,蒸发皿,通风设备]
②用上述操作所得粗产品呈浅棕黄色,可能原因是引入了碘单质,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 。
(3)AlI3的含量分析:
对粗产品纯化处理后得到产品,再采用银量法测定产品中I—含量以确定纯度。滴定原理为:先用过量AgNO3标准溶液沉淀I—,再以NH4SCN标准溶液回滴剩余的Ag+。已知:
难溶电解质 AgI(黄色) AgSCN(白色)
溶度积常数Ksp 8.5×10—17 1.0×10—12
称取产品1.0200g,用少量稀酸A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加水定容得待测溶液。准备好滴定管→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锥形瓶→准确移取25.00mL 4.000×10—2 mol·L-1 AgNO3标准溶液加入锥形瓶→滴加指示剂硫酸铁铵[NH4Fe(SO4)2]溶液→加入稀酸B→用1.000×10—2 mol·L-1 NH4SCN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读数。
①补充完整准备滴定管的操作:滴定管检漏、 → →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
②三次滴定消耗NH4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20mL,则产品纯度为 。(写出计算过程)
17.(13分)纳米零价铁(ZVI)因其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吸附性、较强的还原性和反应活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的去除。
(1)ZVI可通过FeCl2·4H2O和NaBH4溶液反应制得,同时生成H2、B(OH)4—,制备过程中需要不断通入高纯氮气,其目的是 。
(2)ZVI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H+、O2、NO3—等物种的存在会影响效果,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所示。有效腐蚀过程中,生成1mol乙烯所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 mol,过程④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3)ZVI可去除废水中Pb2+,pH<6时,pH对Pb2+的去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已知:ⅰ)在水中,ZVI表面的FeOH会因为质子化/去质子化作用而使其表面带正/负电荷,可表示为:FeOH+H+=FeOH2+,FeOH=FeO—+H+。pH约为8.1达到等电点,ZVI表面不带电。
ⅱ)pH<6时,ZVI去除Pb2+主要发生表面配位反应和还原反应:
2FeOH2++ Pb2+= (FeO)2Pb + 4H+
2Fe+ 3Pb2++ 4H2O=3Pb+2FeOOH + 6H+
pH<6时,铁氧化物颗粒不易吸附Pb2+的原因是 。
② pH<6时,随着pH增大,Pb2+的去除率会增大至接近100%的原因是 。
(4)催化剂协同ZVI能将水体中的硝酸盐(NO3—)转化为N2,其催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为有效降低水体中氮元素的含量,宜调整水体pH为4.2,当pH<4.2时,随pH减小,N2生成率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
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参考答案
01-05 BDCAC 06-10 ABCCC 11-13 BDC
14(16分)
(1)提供配体,生成稳定的配离子[TiO(H2O2)]2+进入水层,便于分离出钛 (2分)
(2) Sc(OH)3+3NaOH=Na3[Sc(OH)6] (3分)
(3) 2.8×10—6 (2分)
(4) 83.3% (3分)
增加有机相体积、反复多次萃取(增加萃取次数)、提高分配比D(如更换萃取剂或调节pH) (2分)
(5)TiO2++(n+1)H2O=TiO2·n H2O↓+2H+ (2分)
(6)(不区分立体结构) (2分)
15.(15分)
(1) 碳碳双键、醛基 (2分)
(2) 消去 (2分)
(3) (3分)
(4) (3分)
(5)
(5分)
16.(17分)
(1)①3O2+4AlI3+12Ag═2Al2O3 +12AgI (3分)
②银
(2)①溶液由紫红色恰好变为无色,将烧瓶内混合物过滤,打开通风设备,在蒸发皿内蒸发浓缩至出现晶膜,冷却结晶,过滤,用冷的正己烷洗涤,真空干燥 (5分)
②取少量粗产品置于少量冷的正己烷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液体是否变蓝,若变蓝则其中混有碘单质;否则,没有。 (2分)
(3)①水洗 待装溶液润洗 (2分)
②99.73% (3分)
17.(13分)
(1)排除装置中存在的空气,防止制得的纳米零价铁被氧化;及时排出H2,防止爆炸(2分)
(2)6 (2分)
NO3+10H++8e—=NH4++3H2O (2分)
(3) ①①ZVI表面的FeOH会因为质子化作用形成FeOH2+,使ZVI表面带正电荷,不利
于吸附Pb2+ 2分
②随pH增大,c(H+)减小,ZVI颗粒表面去质子化程度越来越强、与Pb2+的静电引力越来越大,质子化程度减弱,但配位反应正向进行程度仍然增大,同时也有还原反应的正向进行程度增大(3分)
(4)pH减小,H+浓度增大,会生成更多的H,使NO3—被还原的中间产物NH更多的与H 反应生成NH4+,减少N2的生成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