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同步练习(1)
一、选择题
1、统计数据时,( )可以直观、形象的表示数量的多少。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统计数据时,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形象的表示数量的多少。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
2、班主任要统计本班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中各分数段的人数情况,应制作( )
A. 单式统计表 B.复式统计图 C. 条形统计图 D.折线统计图
答案:B
解析:解答:班主任要统计本班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中各分数段的人数情况,应制作复式统计图。
分析:统计的数据有2个科目,每个科目学生的得分都不一样,都要分别统计,各个分数段也不一样,统计图更不可能在一个图表里让人一目了然的表示出来.所以:要制成复式统计图。关键:应明确常用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从( )中可以很快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A.统计表 B.统计图 C.两种都可以
答案:B
解析:解答:由统计表、统计图的特点可知,从统计图中可以很快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分析: 统计表是统计图的基础.要做统计图,一般会先做统计表.统计表中的数据很详细,但是不利于直观地分析问题.所以,如果要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就要在统计表的基础上做相应的统计图。要熟练掌握统计图、表的特点。
4、要反映本次考试优、良、中、差各段学生人数,应该绘制( )。
A. 折线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 统计表
答案:B
解析:解答:因为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所以要反映本次考试优、良、中、差各段学生人数,应该绘制条形统计图。
分析: 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5、学校为了了解今年的招生状况,要把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绘制成统计图,可以绘制( )。
A.条形统计图 B.统计表 C. 折线统计图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学校为了了解今年的招生状况,要把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绘制成统计图,可以绘制条形统计图。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解答,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注意知识的掌握。
二、判断题
6、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此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清楚地看出两组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更加直观明了,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7、统计表只有复式统计表。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统计表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分析:根据统计表的分类进行判断,统计表的相关知识,要掌握。
8、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清楚。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清楚,说法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可知: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清楚。
9、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统计的一般步骤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我们学习的统计的一般步骤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考查统计方法的步骤与过程的掌握情况。
10、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说法正确。
分析:把统计得来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可以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注意知识的积累。
三、填空题
11、统计表可分为 和 统计表。
答案:单式|复式
解析:解答:统计表主要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两类。
分析:统计表根据是否分组可以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掌握统计表的分类。
12、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 来表示。
答案:统计图
解析:解答: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
分析:我们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在统计工作中除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用统计表来表示以外,有时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13、统计表用 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 呈现数据。
答案:数字|直条
解析:解答:统计表用数字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分析:统计表用数字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理解掌握统计表、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14、制作统计表时,首先应收集 ,然后再把这些数据进行 最后制成统计表。
答案:数据|分类整理
解析:解答:制作统计表时,首先应收集 数据,然后再把这些数据进行 分类整理,最后制成统计表。
分析:我们学习的制作统计表的方法是:先收集数据,再分类整理,然后制作统计表,掌握统计方法的步骤与过程。
15、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 。
答案: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解析:解答:根据三种统计图的共同特点可知: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由此看出统计图比统计表具有的优点。
16、复式统计表能反映 或 数据,它能更 地表示信息。
答案:两个|多个|清晰、明了
解析:解答:复式统计表能反映两个或多个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
分析:复式统计表能反映两个或多个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注意知识的掌握。
17、制统计表时,必须把 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写上统计的 ,注明 和 。
答案:数据|名称|单位|制表日期
解析:解答:制统计表时,必须把数据进行分类填在表内,并写上统计的名称,注明单位和制表日期。
分析:制作统计表时要把数据进行分类,然后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还要写上统计的名称,单位和日期。掌握统计表的制作方法是关键。
18、下面是乐乐家去年上半年每月用水量情况统计表:
乐乐家去年上半年月平均用水量是 吨。
答案:25
解析:解答:(25+24+23+27+26+25)÷6
=150÷6
=25(吨)
所以,乐乐家去年上半年月平均用水量是25吨。
分析:先求出6个月的总用水量,再除以6即可解答。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四、应用题
19、下面是校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表,算出每组平均人数。
答案:(36+27+15+46)÷4
=124÷4
=31(人)
所以,平均31人。
解析:解答:(36+27+15+46)÷4
=124÷4
=31(人)
所以,平均31人。
分析:先求出四个小组的总人数,然后除以4即可。关键是掌握总人数÷组数=平均人数。
20、两所小学为旱区捐款情况统计表。
(1) 两所学校五年级一共捐了多少元?
答案:550+530=1080(元)
(2) 一小 年级捐款最多,二小 年级捐款最少。
答案:五|一
(3)一小全校一共捐款多少元。
答案:520+530+540+520+550
=500×5+(20+30+40+20+50)
=2500+160
=2660(元)
所以,一小全校一共捐款2660元。
解析:解答:(1)550+530=1080(元);(2)一小五年级捐款最多,二小一年级捐款最少;(3)520+530+540+520+550=500×5+(20+30+40+20+50)=2500+160=2660(元)所以,一小全校一共捐款2660元。
分析:要求两所学校五年级一共捐了多少元,把两所学校五年级的捐款数加起来;要求一小全校一共捐款多少元,把一小五个年级的捐款数相加即可。
2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内容回答问题。
(1) 全校有女生有多少人?
答案:116+122+132=370(人);
答:全校有女生有370人;
(2) 全校男生比女生多几人?
答案:(118+126+128)-(116+122+132)
=372-370
=2(人);
答:全校男生比女生多3人。
(3)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答案:问题:高年级有多少人?
118+116=234(人)
答:高年级有234人。
解析:解答:①116+122+132=370(人);
答:全校有女生有370人;
②(118+126+128)-(116+122+132)
=372-370
=2(人);
答:全校男生比女生多3人。
③问题:高年级有多少人?
118+116=234(人)
答:高年级有234人。
22、下表是超市百货部一些商品一天的销售情况。
毛巾 香皂 洗衣液
天数 12 17 23
数量 228(条) 272(袋) 345(瓶)
(1)这一天中哪一种日用品最畅销?
答案:毛巾:228÷12=19(条);
肥皂粉:272÷17=16(袋)
洗衣液:345÷23=15(瓶)
所以毛巾的销售最畅销。
(2)根据这一天毛巾的销售情况,估计一个月,以及一年的销售数量?
答案:月销售量:19×30=570(条)
年销售量:570×12=6840
答:一个月的销售量是570条,一年的销售数量是6840条。
解析:解答:①毛巾:228÷12=19(条);
肥皂粉:272÷17=16(袋)
洗衣液:345÷23=15(瓶)
所以毛巾的销售最畅销。
答:这一天中毛巾的销售最畅销。
②月销售量:19×30=570(条)
年销售量:570×12=6840
答:一个月的销售量是570条,一年的销售数量是6840条。
分析:数量=总价÷单价,计算出销售数量,数量最多的销售最畅销;一个月按照30计算,一个月销售总量=一天销售量×30;一年销售量=一月销售量×12,代数计算即可。
23、用简便方法计算。
0.125×0.25×8×4 7.4×0.28+0.28×2.6 15.89-3.2-6.8
答案:解答:0.125×0.25×8×4
=(0.125×8)×(0.25×4)
=1×1
=1
7.4×0.28+0.28×2.6
=(7.4+2.6)×0.28
=10×0.28
=2.8
15.89-3.2-6.8
=15.89-(3.2+6.8)
=15.89-10
=5.89
解析:解答:0.125×0.25×8×4
=(0.125×8)×(0.25×4)
=1×1
=1
7.4×0.28+0.28×2.6
=(7.4+2.6)×0.28
=10×0.28
=2.8
15.89-3.2-6.8
=15.89-(3.2+6.8)
=15.89-10
=5.89
分析:第一题:运用乘法的结合律把0.125和8、0.25和4结合;第二题: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第三题:利用减法的性质计算。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要从算式的特点出发,通过合理的变形,利用运算定律和一些性质去简算。
24、五年级四个班植树,五年一班植树102棵,五年二班植树77棵,五年三班植树98棵,五年四班植树85棵,各班人数分别为五年一班50人,五年二班45人,五年三班47人,五年四班48人。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一张五年级各班植树统计表,表中不仅要有每班人数和植树的棵数,还要有五年级总人数和总植树棵数。
答案:
解析:解答:画图图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统计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植树的棵数,另一部分是班级的人数,然后再根据数据进行绘制复式统计表即可。掌握如何根据提供的信息绘制复式统计表。
25、算一算,填一填。下表是新民村2000年和2010年拥有家电情况,请补充完整。
答案: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分析:用2010年的数量除以2000年的数量,据此计算。掌握倍数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