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圆同步练习(二)
一、填空题
1.在一个圆中,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倍,是半径的 倍。
答案:|
解答:圆的周长C和圆的直径d的关系为,圆的周长C和圆的半径r的关系为,所以由此可见,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是半径的倍
分析:这道题主要是应用周长与直径以及半径的关系公式来完成,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公式的记忆能力。
2.要画一个周长是31.4厘米的圆,圆规两角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
答案: 5
解析:解答:根据课本知识点我们知道圆的周长C和圆的直径d的关系为,题目已知圆的周长,那么可计算出圆的直径为10厘米,而且圆规两角之间的距离即为圆的半径,(厘米),所以圆规两角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
分析:该题只要是考察同学们对圆规的认识以及圆规画圆的理解,要认识到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而不是圆的直径。
3.有大小两个圆,大圆直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周长是小圆的 。
答案: 2倍
解析:解答:圆的周长C和圆的直径d的关系为,圆的周长C和圆的半径r的关系为,我们设小圆的半径为r,那么大圆的直径为4r,小圆的周长是,大圆的周长为,所以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2倍。
分析:该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周长公式的应用,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要明确,通过周长的两种表示方式来解题。
4.要在底面半径是5厘米的圆柱形水桶外面打上一个铁箍,接头部分是6厘米,共需用铁丝
厘米。
答案: 37.4
解析:解答:圆的周长C和圆的半径r的关系为,根据半径是14厘米,根据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圆柱形水桶需要打铁箍的部分周长是(厘米),
(厘米),所以共需要铁丝37.4厘米。
分析:该题考察同学们对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熟练应用公式计算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审清楚题意,不要忘记最后还要加上街头部分的6厘米。
5.用圆规画一个圆,如果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
答案: 37.68
解析:解答:首先要知道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其次要知道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的公式关系,即,所以根据公式有(厘米),所以圆的周长为37.68厘米。
分析:考察同学们对圆规的认识,对圆规的认识一定要清楚圆规两角之间的距离是所画圆的半径,然后根据周长与半径的公式来计算圆的周长。
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
答案: 2
解析:解答:圆的周长C和圆的半径r的关系为,我们设原来圆的半径为r,那么原来圆的周长根据公式可表示为C,圆的半径扩大2倍之后,变为2r,那么圆的周长根据可以表示为,所以它的周长扩大了2倍。
分析:这道题考察同学们对周长与半径公式的应用,扩大之后的周长的倍数问题可以用周长与半径的公式转化为半径的倍数问题来解决。
7.圆内所有的线段中, 最长。
答案: 直径
解析:解答:圆内所有的线段里,直径是最长的。
分析:此题考察同学们对圆内线段的认识以及理解,在所有的线段中,只有过圆心的直径是所有线段中最长的。
8.圆的半径是3厘米,直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答案: 6|18.84
解析:解答:题目已知圆的半径是3厘米,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可计算出直径是6厘米,再根据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可计算(厘米)
分析:考察对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以及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公式关系,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一定要认识到直径是半径的2倍。
9.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 和 的倍数关系。π约等于 。
答案:周长|直径|3.14
解析:解答:根据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公式可以发现,圆周率是用来表示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而且圆周率等于周长除以直径,圆周率的大小要记住,约等于3.14。
分析:考察对周长与直径关系的理解,通过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式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与圆周率的内在联系。另外,要熟练记忆园洲路约等于3.14。
10.圆的周长是28.26米,它的直径是 米,半径是 米。
答案:9|4.5
解析:解答: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米),又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根据直径是9米可以计算出圆的半径是4.5米。
分析:考察同学们对周长与直径公式应用的熟练程度,已知周长,要会根据公式利用圆周率来计算圆的直径,从而进一步计算圆的半径。
二、选择题
1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圆 C、等腰三角形
答案:B
解析:解答:A选项中有4条对称轴,其中两条是对角线的连线,两条是左右对折正方形的连线,C选项中有3条对称轴,其中3条都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B选项中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过圆心的连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圆的理解与认识,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都可以将圆的左右两个部分完全重合,所以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所以本题中对称轴最多的应该是圆。
12、圆周率π( )3.14。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答案: A
解析:解答:圆周率的大小并不容易完全的记忆下来,我们只需要记忆圆周率约等于3.14,而其实际的大小是比3.14大的,约为3.141592657...
分析:此题考察同学们对圆周率的认识,要知道圆周率知识约等于3.14,而并不是可就是3.14
13、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
A.π÷4 B.πr C.πr + 2r
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已知圆的半径是r,根据公式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圆的周长是,所以半圆的周长即为整个圆的周长的一半,所以为
分析:根据公式很容易得出整个圆的周长,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意思,题目所要求的是半圆的周长,所以需要整个圆的周长的一半即是所求的答案。
14. 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1时走到6时,分针走过了( )cm。
A、31.4 B、62.8 C、314
答案: A
解析:解答:时钟的分针长是10厘米,走一圈的话所走的长度恰好是半径是10厘米的圆的周长,即为(厘米),从1时走到6时,总共走了周长的二分之一,所以(厘米)
分析:考察对钟表的认识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圆的应用能力。
15.一台时钟的分针长6厘米,它走过2圈走了( )厘米
A、12 B、73.56 C、18.84
答案: B
解析:解答:时钟的分针长6厘米,走一圈的长度正好相当于半径是6厘米的圆的周长,所以根据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有,所以走2圈即为(厘米)
分析:该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钟表的认识以及结合生活实际,把钟表与圆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做题,要明白走两圈即是相当于半径为6厘米的两个圆的周长。
三、判断题
16. π=3.14。
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圆周率时约等于3.14,并不是等于3.14.
分析:该题主要考察对圆周率的理解,应该熟练记忆圆周率是约等于3.14的
16.圆的周长是6.28分米,那么半圆的周长是3.14分米。
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圆的周长已知,要求半圆的周长,应该知道半圆即是圆的一半,所以半圆的主场也是圆周长的一半,即为3.14分米。
分析:该题主要考察对半圆与圆的理解,半圆即是整个圆的一半。
17.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基本的圆的知识点,直径是半径的2倍。
分析:该题属于考察圆内基本的知识点,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18.圆的半径扩大4倍,圆的周长也扩大4倍。
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的公式,可得,圆的半径扩大4倍,相应的圆的周长也扩大4倍。
分析:该题主要考察对周长与半径的公式的理解程度,圆周率和2均为常数,所以半径扩大2倍,圆的周长也扩大2倍。
19.两端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最长。
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在圆中,经过圆心的直径是最长的线段。
分析:考察对院中直径的性质理解。
四、应用题
20.饭店的大厅内挂着一只大钟,它的分针长48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答案:(厘米),所以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301.44厘米。
解析:解答:(厘米),所以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301.44厘米。
分析:分针的长度即相当于圆的半径,分针转动一圈所走的长度即相当于圆的周长,所以根据圆的半径和周长的公式即可计算所求的问题。
22.在一个直径是16米的圆心花坛周围,有一条宽为2米的小路围绕,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小路的面积等于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即为,所以小路的面积是。
解析:解答:小路的面积等于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即为,所以小路的面积是
分析:该题一方面考察同学们对题意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考察同学们对圆形面积的计算,要充分理解题意“有一条宽为2米的小路围绕”的意思,看出小路的面积实为计算圆环的面积。
23.杂技演员表演独轮车走钢丝,车轮的直径为40厘米,要骑过100米长的钢丝,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答案:(厘米),100米等于10000厘米(圈)所以大约要转动80圈。
解析:解答:(厘米),100米等于10000厘米(圈)所以大约要转动80圈。
分析:此题考察同学们对圆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深刻理解车轮转动一周经过的长度即为车轮的周长。
24.一个半圆形养鱼池,直径是4米,这个养鱼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答案:(米),(米),所以这个养鱼池的周长是6.28米。
解析:解答:(米),(米),所以这个养鱼池的周长是6.28米。
分析:根据所给出的直径是4米,可以计算出整个圆形的养鱼池的周长,又因为养鱼池是半圆形的,即为整个圆形的一半,所以半圆形养鱼池的周长是6.28米。
25.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40厘米,车轮每分钟转100圈,要通过2512米的桥,大约需要几分钟?
答案:(厘米)(厘米)2512米等于251200厘米(分钟),所以大约需要100分钟。
解析:解答:(厘米)(厘米)2512米等于251200厘米(分钟),所以大约需要100分钟。
分析:根据车轮已知的半径首先应该计算车轮的周长,车轮每分钟转100圈,每圈的长度是车轮的周长,所以又可以计算出车轮每分钟走的厘米数,从而进一步计算出过桥所需的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