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化学键与分子的性质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讲 化学键与分子的性质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7 09:2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讲 化学键与分子的性质
复习要求 1. 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和类型(σ键和π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2. 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 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4. 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5. 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6. 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7. 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知识体系
考点一 化学键 物质组成 电子式
一、 化学键
1. 定义及分类
2. 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的旧化学键________与生成物的新化学键________。
3.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二、 共价键
1. 分类
【思维拓展】
σ键和π键的识别和计算
(1)σ键和π键的识别
①键线式呈现的结构,不能忽略省去的碳氢键。
②含有苯环的结构,不能忽略苯环中的碳氢键。
1 mol苯分子中含有σ键的物质的量为12 mol。乙炔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是3∶2。HCOONa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是3∶1。
(2)配合物中的σ键和π键(一般,配位键是σ键)
①由内界与外界组成的配合物:内界和外界之间一般存在离子键,如[Cu(NH3)4]SO4中,[Cu(NH3)4]2+与SO之间是离子键,内界与外界中均含有σ键。1 mol [Cu(NH3)4]SO4中含有σ键的物质的量为20 mol。
②无外界的配合物,直接计算内界中的σ键数目。1 mol [Fe(CO)5]中含有σ键的物质的量为10 mol,π键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2.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1)概念
(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①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三、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项目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定义 由________构成的化合物 以________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构成微粒 ________ ________
化学键类型 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只含有______
化合物类型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 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有机物(有机盐除外)
化合物性质 熔融状态能导电 熔融状态不能导电
四、 电子式
1. 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____________的式子。
2. 常见物质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
Na:________,Cl:________。
(2)简单离子
Na+:________,F-:________。
(3)复杂离子
NH:____________,OH-:________。
(4)离子化合物
MgCl2:________________,
Na2O:____________,
Na2O2:____________。
(5)非金属单质及共价化合物
N2:________,
H2O:________,H2O2:________。
3. 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离子化合物
NaCl:。
(2)共价化合物
HCl:H+Cl, ―→HCl, 。
五、 结构式
1. 定义:用一根短线“—”表示一个共用电子对的式子。
2. 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
N2:________;H2O:________;
NH3:________;CO2:________;
CS2:________;HClO:________;
HCN:________;N2H4:________;
HCHO:________;(CN)2:________;
(SCN)2:________________。
【易错辨析】
1. (2024·南京、盐城一模)CaC2只含有离子键。 (  )
2. (2023·南京、盐城一模)Ca(OH)2的电子式为Ca2+[O, H]。 (  )
3.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σ键比π键强度大。 (  )
4. 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不能绕键轴旋转。 (  )
5. 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分别是碳碳单键键能的3倍和2倍。 (  )
                
1. (2025·南通模拟)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 0.5 mol HCHO含有1 mol σ键
C. HCHO、CO2分子中只含有σ键
D. H2O中含有极性键
2. (2024·镇江一中期初学情检测)工业上制备保险粉的反应为HCOONa+NaOH+2SO2===Na2S2O4+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Na+的结构示意图为
B. NaOH的电子式为NaO, H
C. HCOONa中含有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3∶1
D. 基态S原子核外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
3. (1)N2H4·2HCl为离子化合物,1 mol N2H4·2HCl中含有________ mol σ键。
(2)(2024·扬州三模)1 mol [Zn(NH3)4]2+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3)(2024·南通通州)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
(4)(2024·南通高三三模)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
考点二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及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一、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1. 理论要点
(1)价层电子对在空间上彼此相距最远时,排斥力最小,体系的能量最低。
(2)孤电子对排斥力较大,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
2. ABm型分子的价电子对数计算方法
对于ABm型分子(A是中心原子,B是配位原子),分子的价电子对数可以通过下式确定:
n=(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m)
其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中卤素原子、氢原子提供1个价电子,氧原子和硫原子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
3. 孤电子对数=价电子对数(n)-配位原子数(m)。
例如,SOCl2的空间结构的判断:
SOCl2的中心原子为S,价层电子对数为=4,这些价层电子对互相排斥,形成四面体形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由于中心原子上有1个孤电子对,则SOCl2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二、 杂化轨道理论
1. 理论要点
中心原子上若干不同类型(主要是s、p轨道)、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同等数目、能量完全相同的新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就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就不同。
2. 杂化轨道三种类型
杂化类型 杂化轨道数目 杂化轨道间夹角 空间结构 实例
sp 2 180° ____________ BeCl2
sp2 3 120° ____________ BF3
sp3 4 109°28′ ____________ CH4
3. 由杂化轨道数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杂化轨道用来形成σ键和容纳孤电子对,所以有公式: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σ键个数=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4.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分析示例
【思维拓展】
影响键角大小的因素
(1)杂化类型不同
键角(中心原子):sp3杂化(2)杂化类型相同
①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如键角:H2O②孤电子对数相同,中心原子电负性越大,键角越大,如键角:H2O>H2S。
③孤电子对数相同,配位原子电负性越大,键角越小,如键角:NF3【易错辨析】
1. N2分子中N原子没有杂化,分子中有1个σ键、2个π键。 (  )
2. 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  )
3. (2024·苏北四市一模)NH和H2S的中心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  )
4. 为四角锥结构,中心原子I没有孤电子对。 (  )
5. (2025·如皋期末)分子中含有10个sp2杂化的碳原子。 (  )
                
1. BeCl2是共价分子,可以以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形式存在,三者结构简式依次为Cl—Be—Cl、ClBeClBeClCl、BeClBeClClBeCl。其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中Be的杂化轨道类型依次为 (  )
A. sp3、sp2、sp  B. sp2、sp、sp3
C. sp2、sp3、sp  D. sp、sp2、sp3
2. (1)BF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
(2)S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3)(2023·北京卷)硫代硫酸根(S2O)可看作是SO中的一个O原子被S原子取代的产物。S2O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
(4)(2024·南通二模)已知:

A→B反应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的变化为____________。
(5)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sp3和____________。
(6)(2023·浙江1月选考)Si(NH2)4分子的空间结构(以Si为中心)名称为__________,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
(7)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
(8)(2025·江苏一模)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
(9)(2024·盐城三模)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
(10)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
(11)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考点三 共价键的极性
一、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1.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比较
极性键 非极性键
成键原子 ______元素的原子间 ______元素的原子间
电子对 ______偏移(电荷分布不均匀) ______偏移(电荷分布均匀)
成键原子的电性 —C 呈电中性
2.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二、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
(1)A—A型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A—B型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2)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两条经验规律
①中心原子A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②中心原子A没有孤电子对,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三、 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键的极性对羧酸酸性大小的影响实质是通过改变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而实现的,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大,越容易电离出H+,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1)与羧基相邻的共价键的极性越大,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大,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2)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从而减小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导致羧酸的酸性减小。一般地,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羧酸的酸性越弱。
【易错辨析】
1. 共价键的极性:Si—Cl>Al—Cl。 (  )
2. (2024·南京二模)OF2是非极性分子。 (  )
3. 1 mol 分子中含有9 mol极性共价键。 (  )
4. CO2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
5. 氟乙酸酸性大于氯乙酸的原因是电负性F>Cl,C—F的极性大于C—Cl的极性,导致氟乙酸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键的极性:Cl—I<Br—I
B. P4为极性分子
C. IF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D. CCl4和CO2均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考点四 分子间作用力
一、 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 氢键
概念 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力 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作用微粒 分子或原子(稀有气体分子) H与N、O、F等电负性很大的原子
分类 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特征 __方向性和饱和性 __饱和性和方向性
强度 共价键>____>________
影响其强度的因素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____;②分子的极性____,范德华力越大 X—H…Y强弱与X和Y的电负性有关
续表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如熔、沸点:F2N2。 ①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物质有较高的熔、沸点。例如:沸点:NH3>PH3(解释:NH3形成了分子间氢键)。②使物质易溶于水。例如:NH3、C2H5OH、CH3COOH、H2O2等易溶于水(该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③解释一些特殊现象。a. 接近水的沸点时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按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解释:接近水的沸点的蒸气中存在一定量的水分子因氢键而相互缔合,形成所谓的缔合分子)。b. HF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比理论值偏大(解释:HF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缔合分子,使测定结果偏大)。
【思维拓展】
(1)氢键表示方法
X—H…Y(X、Y为N、O、F原子,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HF分子间的氢键
乙酸以分子间氢键缔合成的二聚体结构
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形成了氢键
(2)氢键不是化学键,是一种较弱的作用力。
(3)OHCHO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HOCHO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只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OHCHO的沸点低于HOCHO的沸点。
二、 溶解性
1. “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如乙醇(________溶剂)易溶解乙酸、乙酸乙酯(________溶质);苯、四氯化碳等(________溶剂)易溶解Br2、I2、萘等(________溶质)。
2. 若存在氢键,则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________。如NH3极易溶于水。
3. “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的化学式为CH3CH2OH,其中的—OH与水分子中的—OH相近,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而戊醇中烃基较大,其中的—OH跟水分子中的—OH的相似因素小很多,因而与乙醇相比,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易错辨析】
1.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  )
2. 卤素单质、卤素氢化物、卤素碳化物(即CX4)的熔、沸点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
3. (2024·安徽卷)羟胺(NH2OH)分子间氢键的强弱:O—H…O>N—H…N。 (  )
4. (2023·湖北卷)沸点:正戊烷(36.1 ℃)高于新戊烷(9.5 ℃),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  )
5. 氢键的存在一定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  )
                
1. (2025·运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H2O2能溶于水,不溶于CCl4
B. 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
C.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D. 烷基是推电子基团,所以甲酸、乙酸、丙酸的酸性逐渐增强
2. (1)(2025·南通海门检测)的熔点比的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4·南通高三上开学考试)CO(NH2)2与F2反应可得到常用的芯片蚀刻剂三氟化氮(NF3)、四氟化碳(CF4)。常温下,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顺序为:CF4<NF3<N2H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4·淮安高三上阶段练习)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大于氯乙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5·南京阶段练习)与邻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但沸点却高于邻二甲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五 分子的手性
一、 手性异构
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________,在三维空间里________的现象。
二、 手性分子
具有____________的分子。
三、 手性碳原子
在有机物分子中,连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手性分子。如分子中标“”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该分子存在对映异构现象。
【易错辨析】
1. 与CH3CHCH2CH3I中均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  )
2. CHOHCOHCH2OH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  )
3. 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  )
4. 与足量H2加成后生成的有机化合物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  )
5. HOCHO与足量H2加成的产物中含手性碳原子。 (  )
(2025·苏州模拟)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素 养 评 估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化合物的类型都相同的是(  )
A. CaCl2 Na2O HI
B. H2O NaNO3 NH3
C. MgCl2 NaOH NH4Cl
D. H2SO4 H2S CO2
2. (2024·南通如皋开学考试)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可用于实验室制取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B. NO中N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3
C. N2的结构式为N===N
D. H2O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B. “X—H…Y”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不可能形成氢键
C. 萃取剂CCl4的沸点高于CH4的沸点
D. 卤素单质、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均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4.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 CCl2F2 B. CH3CH2OH
C. CHCH3OHCOOH D. CH2—OHCH—OHCH2—OH
第5讲 化学键与分子的性质
考点一 化学键 物质组成 电子式
知识归纳
一、 1. 共价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2. 断裂 形成
3. 相反电荷 共用电子对 阴、阳离子 原子 金属 非金属 同种 不同种
二、 1. 头碰头 肩并肩 发生 不发生
2. (1)1 mol 核间距 相邻共价键
三、 离子键 共用电子对 阴、阳离子 原子 离子键 共价键 共价键
四、 1. 最外层电子
2. (1) (2) (3) (4) (5)NN 
【易错辨析】
1. × 2. × 3. × 4. √ 5. ×
命题突破
1. D 解析:CO2中只含有碳氧极性键,A错误;根据结构式可知,0.5 mol HCHO含有1.5 mol σ键,B错误;HCHO、CO2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C错误;H2O中含有氢氧极性键,D正确。
2. C 解析:Na+的核电荷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所以Na+的结构示意图为Na+,故A错误;NaOH为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所以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HCOONa中含有3个σ键和1个π键,所以HCOONa中含有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3∶1,故C正确;基态S原子核外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故D错误。
3. (1)7 (2)16×6.02×1023 (3)14∶3 (4)16∶1
解析:(4)单键由1个σ键组成,双键由1个σ键与1个π键组成,中有10个C—H键、6个C—C键、1个C===C键,则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6∶1。
考点二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及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知识归纳
二、 2.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形
4. sp 直线形 sp2 sp2 平面三角形 V形 sp3 sp3 sp3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V形 
【易错辨析】
1. √ 2. × 3. √ 4. × 5. √
命题突破
1. D 解析:Cl—Be—Cl中Be原子形成2个Be—Cl,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为2,杂化轨道类型为sp杂化;中Be原子形成3个Be—Cl,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为3,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中Be原子形成4个Be—Cl,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目为4,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故选D。
2. (1)正四面体 (2)正四面体形 (3)四面体形 (4)sp2变为sp3 (5)sp2、sp (6)四面体 sp3 (7)sp2、sp3 (8)sp2、sp3 (9)sp3、sp2 (10)sp2、sp3 (11)sp、sp3
解析:(1)BF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3+1-4×1)=4,故其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
(2)SO中心原子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4,无孤电子对,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
(3)SO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S2O可看作是SO中1个O原子被S原子取代,则S2O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
(4)的反应中,苯环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变,—CH===CH2转化为—CH(OH)CH2Br,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的变化为sp2变为sp3。
(5)中苯环上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杂化类型为sp2,碳氮三键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杂化类型为sp,连—CN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类型为sp3,因此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sp3和sp2、sp。
(6)Si(NH2)4分子可视为SiH4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所以Si(NH2)4分子中Si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分子的空间结构(以Si为中心)名称为四面体;氨基(—NH2)氮原子形成3个σ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N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
(7)中含有苯环、碳氧双键以及甲基结构,所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sp3。
(8)中单键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双键碳、苯环上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sp3。
(9)中甲基上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类型为sp3,苯环上的碳原子和羧基上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其杂化类型为sp2,因此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sp2。
(10)中苯环中碳原子为sp2杂化,支链上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
(11)结构中,原子间有形成单键和碳氮三键,碳氮三键,碳原子间为sp杂化,可知F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sp3。
考点三 共价键的极性
知识归纳
一、 1. 不同种 同种 发生 不发生
2. V 极性 直线 非极性 三角锥 极性 平面三角 非极性 正四面体 非极性 四面体 极性 正四面体 非极性
二、 重合 不重合
【易错辨析】
1. × 2. × 3. × 4. × 5. √
命题突破
D 解析:电负性:Cl>Br,键的极性:Cl—I>Br—I,A错误;P4为非极性分子,B错误;IF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C错误。
考点四 分子间作用力
知识归纳
一、 无 有 氢键 范德华力 ①越大 ②越大
二、 1. 非极性 极性 极性 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2. 好
【易错辨析】
1. × 2. × 3. √ 4. √ 5. ×
命题突破
1. A 解析:过氧化氢和水均为极性分子,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过氧化氢能溶于水而难溶于四氯化碳,故A正确;由于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醛比对羟基苯甲醛熔、沸点低,故B错误;H—O的键能较大,故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烷基是推电子基团,烃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这一效应使羧基中的氧氢键极性减小,导致氢离子更难电离,所以甲酸、乙酸、丙酸的酸性逐渐减弱,故D错误。
2. (1)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2)CF4是非极性分子,NF3和N2H4是极性分子,但N2H4易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3)乙醇可与水形成氢键 (4)中含有—NH2,可以形成氢键
解析:(2)三种物质都是分子,CF4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CF4在水中溶解度最小,NF3和N2H4都是极性分子,且N2H4能与水形成氢键,故溶解度最大。
(4)中含有—NH2,可以形成氢键,导致沸点升高。
考点五 分子的手性
知识归纳
一、 镜像 不能重叠
二、 手性异构体
三、 四个不同基团或原子
【易错辨析】
1. × 2. × 3. √ 4. × 5. ×
命题突破
B 解析:中,只有次甲基上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A不符合题意;中,除醛基外的碳原子都为手性碳原子,B符合题意;中,除羧基外的碳原子都为手性碳原子,C不符合题意;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D不符合题意。
素养评估
1. D 解析:CaCl2、Na2O都是离子化合物,且都含有离子键,HI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A错误;H2O、NH3都是共价化合物,都只含有共价键,NaNO3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MgCl2、NaOH、NH4Cl都是离子化合物,但MgCl2中只含有离子键,NaOH、NH4Cl中除了离子键还含有共价键,C错误;H2SO4、H2S、CO2都是共价化合物,都只含有共价键,D正确。故选D。
2. A 解析:NH中氮原子价层电子对数=4+=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该微粒为正四面体形,A正确;NO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3,则杂化方式为sp2,B错误;N2中N和N原子共用3对电子对,结构式为NN,C错误;H2O中含有2个O—H极性共价键,而不是非极性键,D错误。故选A。
3. C 解析: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A错误;“X—H…Y”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也可能形成氢键,B错误;卤素单质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升高,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而降低,D错误。故选C。
4. C 解析:该分子中,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只有两种,不含手性碳原子,A错误;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都有一样的,故不含手性碳原子,B错误;该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所连的四个取代基分别是羟基、甲基、氢原子和羧基,该碳原子具有手性,C正确;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中都有相同的,故不含手性碳原子,D错误。故选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