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5 21:4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说明: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2.将选择题答案用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答
题框指定位置,书写工整清晰,否则扣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2小题,每题1.5分,共6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一7800年)出土有成套的龟甲。龟甲内放有石子,部分龟
甲上有刻画符号,具有占卜功能。同时,龟甲被用作响器,在某些仪式活动中为舞蹈伴奏。
这反映了()
A、灵龟崇拜现象的盛行
B.原始文字的初步形成
C.天人沟通观念的萌芽
D.早期先民的创新智慧
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中,李悝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主张“明法审令…使封君
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这反映了当时(
A.军功爵禄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实现国家统一是社会大势所趋
D,法律严苛阻碍社会发展
3.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并留下许多石刻,《峰山刻石》中称:“一家天下,
兵不复起”;《琅琊刻石》中述:“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碣石刻石》中言:“黎庶
无繇,天下咸抚”。秦始皇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大力宣扬自己的显赫功绩
B,彰显强大国力
C.加强对于地方的有效治理
D,构建国家认同
4.汉代,人们将土木建筑中使用的土坯称为“土墼(江)”。张赛通西域后,西亚、中亚的
土坯制作技术传入内地,中原工匠把借鉴该技术制作出的大土坯称为“胡墼”。在中国北
方,许多地方的方言至今仍将这种土坯叫作“胡墼”。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A.凝聚性
B.包容性
C.多样性
D.连续性
5.据表1可知,北魏意在(
出处
相关内容
音律由黄帝创设,三代“共行”;汉、魏、晋子以革新与校改;北
《魏书·律历志》
魏“太和中,诏中书监高闾修正音律”
太和中,“高祖诏群僚议定百官,著于令…降车、骠将军,侍中,
《魏书·官氏志》
黄门秩,依魏晋旧事”。
表1
A.弥合南北文化差异
B.承继中原王朝正统
C.革新传统修史体例
D.加速民族交融进程
6.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隋唐时期则实行了科举制。两种制度的创立都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9页
C.强化了帽学独尊
D.使人们的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7.《资治通鉴》记载:“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
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
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两税法(
A.强化了人身控制
B.为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C.加剧了土地兼并
D.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
8.吐鲁番交河故城粟特人(中亚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康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唐龙朔二年(662)
康延愿墓志。志文载其家世曰:“其先出自中华,迁播届于交河之郡也。”这可用于证明
A.人口流动促进了边疆开发
B.世族郡望观念影响广泛
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的演进
D.各族同源共祖观念流行
9.北宋统治者以“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为执政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但也影
响了行政效率,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下列史实能予以印证的是(
A.增强尚书台作用
B.枢密院调兵与“三衙”统兵
C.采用了募兵政策
D,地方官员以密折向皇帝奏事
10.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
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
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体现了“山川形便”的做法
B.打破地理界限加强中央集权
C.保障了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
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11.南宋时,江西抚州陆氏家族,每天早晨众子弟拜谒祖祠,同唱《家训歌》,劝诫族人“劳
我以生天理定”“经营太甚违天命”“好将孝弟酬身命”等士人认同的道理。这表明()
A.南宋政府重视基层治理
B.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C.理学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D.士人群体政治诉求趋同
12.宋代笔记体著作《萍州可谈》记载:宋真宗时外戚刘美的女儿嫁给开封茶商马季良为妻。
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记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求娶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据
此可知()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重农抑商观念已被颠覆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经济发展冲击思想观念
13.明洪武九年(1376年)对行省领导体制进行了改组,将各地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
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布政使是中央的派出官员,其职责是执行皇朝旨意,向地
方发布政令。这一改革(
A.强化了明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B.缓和了皇权与相权间的矛盾
C.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D.促使地方官员权力划分模糊
14.明代以前的英雄豪杰观带有显著的“圣人”性质,甚至可以“不近人情”。明代却趋于理
性化,不止认同英雄有情,“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且推项羽为英雄第一,以曹
操和勾践为英雄。这一变化()
A.与心学思潮息息相关
B.说明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C.和孔孟学说理念不符
D.反映圣人崇拜有所弱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