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a-40 Cl-35.5 Fe-56 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苏轼的《格物粗谈》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 里的“气”是指
A. 乙 烯 B. 甲 烷 C. 二氧化硫 D. 氧气
2. 下列物质分类合理的是
A.NO 是酸性氧化物 B.Mg(OH)C1 是碱式盐
C.Al(OH) 是强碱 D.CH CH O H 是一元碱
3. 下列仪器及名称不正确的是
A. 三角架 B. 坩埚 C. 容量瓶 D. 点滴板 4. 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羟基的电子式: · :H
C.NaCl 溶液中的水合钠离子:
D. 用电子式表示NaCl 的形成过程:1Na-+.cl:→Na [: :]
5. 对于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中学实验室中未使用完的钾、钠、白磷不可以放回原试剂瓶
B. 对于创伤,可用药棉把伤口清理干净,然后用双氧水擦洗
C. 不慎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的NaHCO 溶液冲洗
高一化学试题卷 第 1 页 共 8 页
6.2025年春晚扭秧歌机器人的传感器中使用了半导体材料,如二氧化锡(SnO ) 。SnO 可用于检测空
气中的CO 气体,其反应为:SnO +2CO=Sn+2CO 。SnO 的电阻随环境中的CO 浓度变化曲
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SnO 的导电性随 CO 浓度增加而减小
C.SiO 也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
D. 纳米 SnO 比表面积大,测量CO 更灵敏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毛、丝等,可用于杀菌消毒,还可作食品添加剂
B.BaCl 、Ba(OH) 等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有毒,相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C. 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如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等
D. 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可直接制得高纯硅
8.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CH=CH—CH OH,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1mol 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5.5 mol O
C. 该有机物能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该有机物能发生氧化、加成、加聚反应等
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性质、用途等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采用加热条件下催化加氢的方法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B. 煤矿中爆炸事故多与甲烷气体爆炸有关,为保证安全生产,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
C. 棉花、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涂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 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
10. 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中:NH + 、SO 、Fe + 、NO
B. 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Mg +、NH +、SO -、CI
C. 加入小苏打产生 CO 的溶液中:Ba + 、SO 、NO 、CH COO-
D. 溶有大量NH 的溶液中:K+、Cu +、ClO 、HSO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 C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SO :SO +Ca ++2ClO-+H O=CaSO J+2HClO B.Fe O 可溶于稀硝酸:Fe O +8H+=2Fe ++Fe ++4H O
C.NH HSO 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H++OH=H O
D.Cu 可溶于稀 H SO 酸化的H O 溶液:Cu+H O +2H+=Cu ++2H O
(
口
)12. 高温下,将磷灰石与石英砂混合,在石墨电极电炉中发生反应。将生成的白磷蒸气和 CO 通过 冷水,便可得到固体白磷,反应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中,SiO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B. 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
C. 上述反应中,每失去5mol 电子可生成1mol P
D. 生成的白磷在热的 KOH 溶液中有可能发生反应生成磷化氢PH ) 和磷的含氧酸盐
13.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CH 与22.4L Cl 反应生成的 CH Cl 分子数为NA
B. 加热条件下,1 mol Cu 和足量硫粉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NA
C. 一定条件下,1 mol N 与足量H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NH 分子数为2NA
D. 常温下,将56g 铁片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铁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高一化学试题卷 第 2 页 共 8 页
(
ComL
NaOH
溶液
) (
铜丝
NaOH
溶液
硝
酸
)14. 下列实验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稀硫酸
) (
NH
含
CO
的饱和
食盐水
)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 用图1装置可以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
B. 图2装置的优点只是节约试剂
C. 通过图3装置实验现象可以验证金属活泼性Zn>Cu
D. 图 4 量 筒 内 颜 色 变 浅 说 明Cl 与 CH 发生了取代反应
15. 把 金 属X 放 入 盐Y(NO ) 的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X+Y +=X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 温 下 金 属X 一 定能与水反应, Y 一 定不能与水反应
B.X 与 Y 用导线连接后放入 CH CH OH 中, 一 定形成原电池
C.X 与 Y 用导线连接后放入同 一 个盛有Y(NO ) 溶液的烧杯中, 一 定有电流产生
D. 由 X 与 Y 作电极形成的原电池中, X 一 定 是 负 极 ,Y 一 定是正极
16.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 (MFC) 工作原理如图(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 通 过 )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a b
有机物
HS 硫氧化菌
cO H+
硫酸 e→
(
O
)盐 还 介质
原菌 SO H*-
质子交换膜
A.HS 在硫氧化菌作用下参加的反应为:HS--8e+9OH =SO +5H O
B. 该燃料电池在高温下进行效率更高
C. 若该电池外电路有0.4 mol 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D. 若维持该微生物电池中两种细菌的存在,则电池可以持续供电
17. 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吸收能量
B. 该反应不 一 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C. 该反应可能为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D. 若该图表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能量变化图,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18. 已知放热反应:2SO (g)+O (g) 2SO (g), 若起始按 SO 和 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投料
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2v正(O )=v 迎(SO )
B.SO 和 O 的转化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C.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 实际生产中,该反应常在使用催化剂、控温400~500℃的条件下进行
高 一 化学试题卷 第 3 页 共 8 页
19.X、Y、Z、M、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 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Y、Z、M 同周期且相邻, Y 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W 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 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Y>Z>M>X
B.X 、M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C.X 、Y 、 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D.Y、Z、W 的简单氢化物中, Z 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好
20. 某硫酸厂废气中SO 的回收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SO4
(
过量
硫酸
)废 气 氨 水 X
(
Y
)NHQ SO
A.X 可能含有2种盐
B. 气 体a 可能是SO
C.Y 中可能含有(NH ) SO
D. 过二硫酸铵(NH ) S O 中 S 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
21. 酸性 KMnO 溶液与H C O (草酸, 一种弱酸)溶液反应过程中,含Mn 粒子的浓度随时间变 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时间/min
A. 由图可知,Mn(III) 能够氧化H C O
B.0~13min, 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C.0~13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MnO )=7.7×10-6mol-L-1 ·min-1
D. 总反应为: 5H C O +2MnO +6H+=2Mn ++10CO +8H O
22. 向等体积的不含 O 的0. 1mol-L- BaCl 溶液、含有O 的0. 1mol ·L- BaCl 溶液中分别通入 SO , 探究体系中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记录如下(已知: pH 越小,溶液酸性越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时间/s
溶液中是否 产生沉淀 不含O 的BaCl 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 含有O 的BaCl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高一化学试题卷 第 4 页 共 8 页
A.a 所示溶液的pH 降低的原因:SO 与H O 反应生成H SO , 导致溶液的c(H+)增大
B.b 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2Ba ++O +2SO +2H O=2BaSO ↓+4H+
C.b 比 a 所示溶液的pH 小的原因:Ba ++SO +H O=BaSO J+2H+
D.SO 通入不含O 的 BaCl 溶液后,再加入NaOH 溶液,产生BaSO 沉淀
23. 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 SO , 并释放出炭黑。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8 0.75 073 0.57
0.4 0.31 0.2
0.0
-0.2 一无水一有水 029
炭黑和氧气●氧原子○碳原子活化氧
A. 每活化一个氧分子吸收0.29eV 能量
B. 有水或无水对生成活化氧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C. 氧分子的活化是C—O 的断裂与O—O 的生成过程
D. 炭黑颗粒是大气中 SO 转化为SO 的催化剂
24. 某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探究。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乙 醛的沸点为2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铜网
鼓人空气
试管a
(
冰
水
、
)热水
无水乙醇
(
乙
)甲
A. 实验中用铜粉代替铜网,实验效果更好
B. 该实验的尾气无需收集,可以直接排放
C. 试管a 中收集的液体可能含有乙醇、乙醛、水
D. 鼓入空气的速率越快,乙醇催化氧化的速率越快
25.以下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探究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灼热的木炭伸入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木炭和浓硝酸发生反应 生成NO
B 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未变蓝 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NH +
C 取少量蔗糖放入烧杯中,加水润湿,注入浓硫酸,搅拌,观察 到蔗糖先变黑后膨胀,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浓硫酸既体现了脱水性 又体现了强氧化性
D 在烧杯中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片刻后用 手触摸烧杯底部,感到冰凉的同时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生成 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 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高一化学试题卷 第 5 页 共 8 页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 (8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醛的结构式 ▲ ;重晶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o
(2)写出氯乙烯 ( CH =CHC 1) 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3)硝酸工业尾气含有NO 等氮氧化物,可用干燥的NH 将其转化为无毒气体。请结合方程式 说明使用NH 来处理 NO 的理由_ ▲
(4)将一块铜片与一块锌片用导线相连后一起插入一个苹果中,得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水果电 池,写出该水果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27 . (10分)I. 以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 ) 为原料生产硫酸,产生的炉渣和尾气可进行资源化综合利 用,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欲得到更纯的NaHSO , 反应①应通入_ ▲ (填“足量”或“少量”)的SO 气体。
( 2 ) 因 为Na S O 具有_ ▲ 性,会导致产品Na S O 中不可避免地存在Na SO 。 设计实验 检验该产品中是否含有SO -: ▲ o
(3)实验证实:将干燥的 SO 通入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品红仍然不褪色。 根据以上事实,分析SO 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有 ▲ o
II. 以 N 和 H 为原料直接合成NH 能耗高。我国科研人员报道了一种MgCl 循环法,可降低 能耗。转化关系如下:
(
NH
—
) (
H O
O
C
电解
Me
固氮
wgcl)
Mg N)
转
氨
(H.c)
NH
HC
N
)
(1)根据上面物质循环图,写出该方法的总反应方程式 ▲ o
高一化学试题卷 第 6 页 共 8 页
(2)将NH Cl 与 Mg N 混合反应,证实了氮化镁中氮元素能转化为氨。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28. (8分)某化学小组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探究 SO 与 AgNO 溶液的反应。实验过 程:制备SO , 并将过量SO 通入AgNO 溶液中。实验现象:AgNO 溶液中迅速发生反应变浑 浊,过滤得到无色溶液A 和白色沉淀B 。(已知:Ag SO 微溶于水,Ag SO 难溶于水)
浓硫酸
尾气处理
(
Cu
片
)试剂a一 0.1 mol·L AgNO 溶液
(1)图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 A 0
(2)试剂a 是饱和NaHSO 溶液,是为了除去SO 气体中的_ o
(3)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 可能为Ag SO 、Ag SO 或二者混合物。
①经过后续实验测得沉淀B 中含有Ag SO , 写出SO 与 AgNO 溶液反应生成Ag SO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 ▲ 0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无色溶液 A 中加入 BaCl 溶液,若未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沉淀B 中不含有 Ag SO
B. 向沉淀B 中加入盐酸酸化,沉淀不能消失,则可证明沉淀B 中含有Ag SO
C.SO 与 AgNO 溶液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产物可能是NO 或 Ag
D. 向无色溶液A 中滴入Na S 溶液,溶液会变浑浊
29. (8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可合成有机玻璃(PMMA),MMA 及PMMA 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
请回答:
(1)PMMA 单体的分子式为_ ▲ o
(2)MMA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和 ▲ 0
(3)原料 CH OH (甲醇)也能在加热条件下,以 Cu 作催化剂与 O 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_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 0
A.CH OH 和 CH CH OH 互为同系物
B.CH C=CH 和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MMA 通过加聚反应生成有机玻璃
D. 该有机玻璃耐磨性好,难溶于有机溶剂
高一化学试题卷 第 7 页 共 8 页
30 . (10分)700℃时,向2L 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 和 CO 发生反应:
N (g)+CO (g)=C(s)+2NO(g); 其 中N 、NO 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 下列问题。
(
tn/mol
) (
0.80
0.70
0.60
0.50
0.40
0.30
0.20
0
.1
0
)转化率
(
A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
246810121416 t/min
)246810121416 t/min
第30题图1 第30题图2
(1)0~10 min 内的 CO 平均反应速率v=_ ▲
( 2 ) 图 中A 点 V正_ ▲ V 逆(填">"“<”或“=")。
(3)第10 min 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填字母)。
A. 加入催化剂 B. 增 大C(s)的物质的量
C. 减 小CO 的物质的量 D. 升温
(4)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 ▲ (填字母)。
A. 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 B. 容器内气体总压恒定
C. 容器内各气体的分压恒定 D.2v 正(NO)=V 逆(N )
(5)请在上图2中画出0~10min 内 N 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31 . (6分)分别称取2 .39g(NH ) SO4 和 NH Cl 固体混合物两份。 m/s
(1)将其中一份配成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 Ba(OH) 溶液,产生2 . 33 的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
①滴入的Ba(OH) 溶液的浓度为_ ▲ mol·L-1。
②混合物中n[(NH ) SO ]:n(NH C1) 为_ ▲ _o 0 100 V/mL
(2)另一份固体混合物中 NH 与 Ba(OH) 溶液(浓度同上)恰好完全反 第31题图 应时,溶液中c(Cl)= ▲ mol·L-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高一化学试题卷 第 8 页 共 8 页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A C A D D A A B D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D D A B B B C D C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 . (8分)
( 2 分 )
(3)NH 具有还原性,可将氮氧化物还原为N , 方程式为8NH +6NO =7N +12H O (2分,说出氨气还原性给1分,方程式1分)
(4)Zn-2e=Zn +(2 分 )
27 . (10分) I.
( 1 ) 足 量 ( 1 分 )
( 2 ) 还 原 ( 1 分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 成,说明含有SO -, 反之不含 SO -(2 分 )
(3)H SO 、HSO 、SO 2(2 分,写出1种给1分,写出2种或3种给2分,写SO 不得分) II.
(1)2N +6H O=4NH +3O (2 分,反应物产物都对,没配平给1分)
(2)1/4 ( 2 分 ,NH Cl 与 Mg N 反应方程式为: Mg N +6NH Cl=3MgCl +8NH , 即 NH 中有来自Mg N , 当将 NH Cl 与Mg "N 混合反应,产物中
28 . (8分)
(1)分液漏斗(1分)
(2)H SO (2 分 )
(3)①2Ag++SO +H O=Ag SO J+2H+(2 分,反应物产物都对,没配平给1分)
②ACD (共3分,选对1个给1分,选对2个给2分,全对给3分,有错选不得分)
29 . (8分)
(1)C H O (2 分 )
(2)碳碳双键(2分,没写名称不得分)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
(3) (2分,反应物产物都对,没配平给1分)
(4)AC(2 分,选对一个给1分)
30 . (10分)
(1)0.0125mol-L- min- (2 分,没写单位得1分)
( 2 ) > ( 2 分 )
(3)AD(2 分,选对一个给1分)
(4)AC(2 分,选对一个给1分)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5)
0.80转化率 0.70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246810121416 /min
( 2 分 )
31 . (6分)
(1)①0 . 10(2分) ②1:2(2分)
(2)0 . 10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