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情境化素养检测卷02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说明:1.考试范围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十章;
2.本套试卷共六道大题 30 小题;
3.以考查核心素养是否达标为命题导向,注重试题的情景化;
4.无死记硬背的试题,但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根本,提升学生基本素养的达成。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7 分。1-9 小题是单选题,每题2分;10-12 小题是多选题,每题3分,答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不得分)
1.(23-24八年级下·云南昭通·期中)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筝飞在空中时,只有人对细线有力的作用
B.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相互的
C.高空中的风筝不受重力的作用
D.用力向下拉绳子,空中的风筝会沿线的方向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答案】B
【详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风筝飞在空中时,人对细线有力的作用,细线对人也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高空中的风筝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用力向下拉绳子,空中的风筝会沿线的方向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2.(23-24八年级下·福建福州·期中)据《齐民要术》记载,汉代赵过发明了种子播种器-耧(lòu)车,如图所示,其耧脚的尖端能轻松挖开泥土,进行播种,提高了播种效率。耧脚设计成尖端,目的是( )
A.增大压强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力 D.减小压强
【答案】A
【详解】耧脚设计成尖端,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4-25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中)细心的小明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如下现象,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纸片托水的“覆杯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为了能够承受水深处的较大的压强
C.飞机获得升力是因为其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空气的流速
D.采血时利用大气压让血液能流进真空采血管
【答案】D
【详解】A.纸片托水正是因为大气压托起了纸片,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即越往下面,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故拦河大坝的修建成上窄下宽的梯形,为了能够承受水深处的较大的压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飞机的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飞机受到向上的压力差,也就是升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真空采血管在组装后应保持一定的负压,即真空管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大气压,抽血时,护士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血液在检查者体内血压的压力作用下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23-24八年级下·山东滨州·期中)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个可以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小火车,如图所示。当小火车将要通过“”形框架时,突然从小火车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个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恰好落回原来的小孔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小火车,抛出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B.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小火车给的向前的推力
C.抛出的小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
D.小球上升至最高处时,它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
【答案】C
【详解】A.相对于小火车,小球始终在小火车的正上方,做直线运动,所以抛出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直线,故A错误;
BC.抛出的小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故B错误,C正确;
D.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相对于小火车的速度为零,小球仍然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合力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5.(23-24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如图,小辉推着购物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辉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车受到水平方向推力与小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详解】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小车,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相互作用力,故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辉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两个力受力物体都是小辉,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辉推着购物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车受到水平方向推力与小车受到的阻力的受力物体都是小车,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23-24八年级下·青海·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最先进的潜水器“潜龙三号”。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的过程中(假定海水的密度不变),受到的浮力和潜水器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
A.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浮力变大,压强不变
【答案】B
【详解】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海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
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由于潜水器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而海水密度不变,所以根据公式可知,潜水器受到的压强变大。
故选B。
7.(23-24八年级下·贵州贵阳·期中)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用盐水选种时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然后把种子倒入盐水中,则漂浮于盐水面的是次种,沉入容器底的是良种,有关盐水选种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良种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次种所受浮力小于重力
B.若良种和次种的体积相同,则良种受到的浮力较大
C.盐水选种时所用盐水的密度都要大于所有种子的密度
D.若要选出更饱满种子,则需要往盐水中加入适当的水
【答案】B
【详解】A.良种下沉,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次种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
B.若良种和次种的体积相同,良种排开的水的体积大,由F浮=ρ液V排g知道,良种受到的浮力较大,故B正确;
C.若盐水选种时所用盐水的密度都大于所有种子的密度,所有种子将漂浮,无法选种,故C错误;
D.更饱满种子的密度更大,若要选出更饱满种子,则需要往盐水中加入适当的盐,增大盐水的密度,故D错误。
故选B。
8.(23-24八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700cm2,水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取10N/kg)( )
A.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是4000Pa
B.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8kg
C.乙图中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26N
D.小明竖直向上提水桶的力F大小为154N
【答案】D
【详解】A.水对水桶底的压强为
故A错误;
C.乙图中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故C错误;
BD.图甲中,水桶没有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水桶对地面的压力为
则甲图中水桶受到的重力为
空水桶的重力为
水桶中水的重力为
水桶中水的质量为
图乙中,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126N,则桶受到的支持力也为126N。水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地面对其向上的支持力、小明对其竖直向上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则小明竖直向上提水桶的力为
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9.(23-24八年级下·山东济宁·期中)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球A、B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A球悬浮,B球漂浮,h1
A.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两个小球受到的重力:GAC.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D.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A浮>FB浮
【答案】D
【详解】A.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且h1BD.A小球完全浸没在甲液体中,排开甲液体的体积等于A小球的体积,B小球漂浮在乙液体中,排开乙液体的体积小于B小球的体积,因为两小球体积相等,所以两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由可知,两个小球的浮力关系为:,因为A小球在甲液体中悬浮,重力等于其受到的浮力,B小球漂浮在乙液体中,受到的重力也等于其受到的浮力,故,故B错误,D正确。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受力面积相等,根据可知,甲和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液体对容器的压力由液体重和物重组成,故甲、乙中液体和物体的总重相同,由此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由于两个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故C错误。
故选D。
10.(23-24九年级下·辽宁铁岭·期中)如图所示为“受水型水钟”模型,利用“滴水等时性”进行计时。它的主要结构包括:漏水容器、接水容器、浮标和钟盘等。(忽略齿轮间摩擦)下列有关计时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接水容器与漏水容器构成连通器
B.浮标受到的浮力不变
C.接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D.溢水口有水流出,可以保证漏水口水滴速度不变
【答案】BCD
【详解】A.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因此接水容器与漏水容器不能构成连通器,故A错误;
B.随接水容器中水量增加,浮标会上升,但浮标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其重力,因此受到的浮力不变,故B正确;
C.接水容器中水的深度先变大后不变,根据p=ρgh可知,接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故C正确;
D.溢水口有水流出,可以保证漏水口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因此漏水口水滴速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BCD。
11.(23-24八年级下·贵州铜仁·期中)水平桌面上有物体A、B。如图甲A在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A、B用轻绳水平连接,在和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在图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A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N
C.B与桌面的摩擦力为8N D.绳子的拉力为12N
【答案】BCD
【详解】A.图乙中,A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则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
B.由甲图可知,A在F1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此时A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fA=F1=6N
图乙中,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A与桌面的摩擦力仍为6N,故B正确;
D.图乙中,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绳子向右的拉力,地面对A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左的力F1,受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绳子的拉力为
F拉=fA+F1=6N+6N=12N
故D正确;
C.图乙中,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绳子向左的拉力,地面对B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力F2,受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B与桌面的摩擦力为
fB=F2-F拉=20N-12N=8N
故C正确。
故选BCD。
12.(23-24八年级下·天津·期中)底面积为的烧杯中装有适量水。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水对杯底的压强为;当金属块总体积的露出水面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水对杯底的压强为;若之差为50Pa,g取10N/kg,则( )
A.金属块的体积是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4N
C.金属块的密度是
D.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6.8N
【答案】AC
【详解】A.水面降低的高度
金属块总体积的露出水面,它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即这部分的体积是
V水=SΔh=100×10-4m2×5×10-3m=5×10-5m3
金属块的体积
V金=4×5×10-5m3=2×10-4m3
故A正确;
BD.图甲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浮1=ρ水gV金=1×103kg/m3×10N/kg×2×10-4m3=2N
金属块的重力
G=F浮+F1=2N+3.4N=5.4N
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2=G-F浮2=5.4N-1.5N=3.9N
故BD错误;
C.金属块的密度
故C正确。
故选A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23-24八年级下·甘肃平凉·期中)中国航天以勃发之气,实现了多个历史性突破。中国空间站已全面建成,航天员在空间站中与在地面上相比较,航天员的质量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在太空中 (选填“能”或“不能”)进行有效的举重训练。
【答案】 不变 不能
【详解】[1]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改变而改变,航天员在空间站中与在地面上相比较,航天员的质量不变。
[2]在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几乎不用力就可以举起物体,不能进行有效的举重训练。
14.(23-24八年级下·江苏苏州·期中)如图,工人师傅常借助工具来检测竖直和水平。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1中墙壁向 (左/右)倾斜;当水平仪液体中的空气泡居中时表明桌面水平,则图2中A端的桌面比B端 (高/低)。
【答案】 左 高
【详解】[1]铅垂线受到重力的作用,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图1中可以看到铅垂线与墙之间有缝隙,且铅垂线在虚线的左侧,这表明左边低,所以墙是向左倾斜。
[2]当水平仪液体中的空气泡居中时表明桌面水平,图2中空气泡靠近A端,说明A端液体少,由于重力的作用,水都流向了B端,所以A端的桌面比B端高。
15.(24-25九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第一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干线飞机,它利用“流速大,压强 ”的原理来获得向上的升力;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粗测大气压强,乘坐电梯把该装置从1楼拿到28楼,会看到细管中的水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 小 上升
【详解】[1]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飞机飞行时,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会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
[2]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乘坐电梯把该装置从1楼拿到28楼,高度增大,瓶外大气压强减小,细管中的水面会上升。
16.(24-25九年级上·江苏南通·期中)如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t图像。由图乙知,小强乘坐的电梯做的是 (选填“匀”或“变”)速运动,此时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 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匀 等于
【详解】[1][2]由图乙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此时两种情况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两种情况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两种情况中,小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两种情况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大小都等于重力,所以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等于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
17.(23-24八年级下·贵州贵阳·期中)水平桌面上用2N的水平力推物体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撤去推力,改用5N的拉力向左拉,使向右运动减速,然后向左运动。物体向右运动减速的过程中合力的大小为 N,之后向左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
【答案】 7 3
【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用2N的水平力推物体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知道,物体此时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且水平推力大小相等2N;当物体向右运动减速的过程中,受到向左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此过程中合力的大小为
[2]当物体向左运动过程中,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但方向变为水平向右,故此过程中合力的大小为
18.(23-24八年级下·辽宁大连·期中)如图所示,这种流线型设计的小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车顶部的压强就越 ;行驶的小汽车,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汽车具有 。
【答案】 小 惯性
【详解】[1]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上方和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小。
[2]行驶的小汽车,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9.(23-24八年级下·吉林松原·期中)将完全相同且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掉一半,拿走一半后剩余图中的A、B、C部分,若长方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用、、表示,则 , 。(选填“>”“<”或“=”)
【答案】 < =
【详解】[1][2]因为是完全相同且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可设这三个完全相同且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相等都等于p。左图中压力减小一半,受力面积没变,所以由压强公式可知,长方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中间图中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减小一半,所以由压强公式可知,长方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右图中压力减小一半,受力面积没变,所以由压强公式可知,长方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综上分析可得,,。
20.(23-24八年级下·福建福州·期中)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如图所示,“红船”纪念船静止在水面上,其质量为1.2t,此时纪念船受到浮力大小为 N。当游客登船参观时,纪念船受到的浮力会 ,g=10N/kg。
【答案】 1.2×104 增大
【详解】[1]“红船”纪念船静止在水面上,处于漂浮状态,浮力为
F浮=G=mg=1.2×103kg×10N/kg=1.2×104N
[2]当游客登船参观时,船的重力增大,船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增大。
21.(23-24八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所以常有“冰山一角”的说法。如图所示,冰山的质量为,冰山所受的浮力是 ;冰山浸入海水的体积是 。(已知)
【答案】
【详解】[1]冰山漂浮在水面上,冰山的质量为3×108kg,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F浮=G冰=m冰g=3×108kg×10N/kg=3×109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冰山浸入海水的体积为
22.(23-24八年级下·四川成都·期中)如图(a)所示,用钢缆绳拉着某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沉入江中的情景,图(b)是A下降过程某时段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ρ水=1.0×103kg/m3,g=10N/kg,则当长方体A的一半体积浸入到水中后缆绳对A的拉力为 N,长方体A的平均密度为 kg/m3。
【答案】 2×104 1.5×103
【详解】[1][2]由图乙可知,前10s内钢缆绳对长方体A的拉力不变,此时长方体在水面以上,则长方体的重力为
GA=F1=3×104N
10~15s,钢缆绳对长方体A的拉力变小,此过程中长方体A从与水面接触到浸没在水中,则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拉力为F2=1×104N,根据称重法,长方体完全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
F浮=G F2=3×104N 1×104N=2×104N
长方体完全浸没时,长方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
长方体A的一半体积浸入到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1=ρ水V排1g=1.0×103kg/m3×1m3×10N/kg=1×104N
缆绳对A的拉力为
F3=G F浮1=3×104N 1×104N=2×104N
则长方体的密度为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3.(23-24八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力的作用点均在O点)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20N的力拉着行李箱行走,拉力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请在(b)图中画出行李箱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细线处于竖直方向)。
(3)如图丙所示,木块正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动并压缩弹簧,画出木块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1)
(2)
(3)
【详解】(1)拉力F的作用点在接触点,大小是20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如图:
(2)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绳子处于竖直状态(球与斜面虽然接触但不发生挤压),所以小球不受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则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绳子向上,两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球的重心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作图时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如图:
(3)木块正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动并压缩弹簧,从木块重心作水平向左的弹力F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如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24.(6分)(23-24八年级下·甘肃天水·期中)在利用小桌、砝码、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叫 法;
(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 p乙 p丁。(选填“>”、“<”或“=”)。
(4)实验时将物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发现它们对海绵的作用效果都与之前一样。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这一方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答案】(1) 凹陷程度 转换
(2)大
(3)>
(4)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
【详解】(1)[1][2]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可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压力越大,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乙、丁两图知道,小桌和砝码的压力是相同的,乙图中的接触面积大于丙图中的接触面积,由 知道,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是
(4)[1][2]实验时将物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压力变化,受力面积同时也发生变化,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这个实验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同,就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是错误的。
25.(5分)(23-24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小组用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长木板和毛巾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 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在图甲中,若拉着木块以比原来更大的速度运动,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多次改变钩码质量,重复实验,记录数据,作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木块和长木板间压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中①),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重复上述实验,则f和F的关系图像可能为图中的 (选填“①”、“②”或“③”)。
【答案】(1) 匀速直线 4.2
(2) 压力 不变
(3)②
【详解】(1)[1][2]实验过程中,应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2N,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4.2N。
(2)[1][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在图甲中,若拉着木块以比原来更大的速度运动,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不变。
(3)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重复上述实验,因接触面最粗糙,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最大,如下图所示,故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重复上述实验,则f和F的关系图像可能为图中的②。
26.(6分)(23-24八年级下·辽宁抚顺·期中)小宇和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家里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他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水面上升的越高,人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猜想 (填序号):
(2)他们为了猜想1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重力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力分别是4N、4.5N和5N,然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N,比较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 (填“有关”或“无关”);
(3)比较图中序号为 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也 ;
(4)为了研究猜想4,小明将同一块橡皮泥依次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根据此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宇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
【答案】(1)3
(2) 1 无关
(3) ade 越大
(4)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详解】(1)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上的浮力。水面上升的越高,饮料罐排开水的体积越大,人会感到越吃力,说明浮力在变大,该现象能支持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1]圆柱形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由力的平衡可得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2]由图b可知物体B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由图c可知物体C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3)[1][2]要得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也越大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可知需要控制排开液体体积相等,应该将物体分别浸入不同液体中,所以可以用a、d、e三次实验数据初步得出该结论。
(4)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形状也不相同,有两个变量,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所以无法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27.(4分)(24-25八年级下·安徽合肥·期中)小强利用液体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如图A,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左右两管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
(2)如图B,逐渐加深橡皮膜的深度,小明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越来越大,由此他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 。
(3)如图D、E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小强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把金属盒分别没入到这两种液体中,发现图E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小强则认为图E烧杯中盛的是密度较大的水;他的判断 (正确/不正确)。
(4)小强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你认为小强应采取下列操作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是 (选填序号)。
①换用更细的U形管②换用长的U形管③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答案】(1)高度差
(2)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不正确
(4)③
【详解】(1)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待测液体中,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力,形状发生变化,U形管液面发生变化,反映了被测液体内部压强,故实验中可以通过U形管中左右两管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
(2)如图B,逐渐加深橡皮膜的深度,小明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越来越大,说明随着橡皮膜的深度增加,所测液体压强越来越大,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由图DE得,E中探头所处深度较深,E中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较大,说明E中探头所在液体压强较大,而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E中探头所在压强较大,可能是因为深度较大引起的,故不能判断出图E烧杯中盛的液体密度较大。
(4)①②换用更细的U形管、换用稍长的U形管,都不能改变液体压强大小,都不能改变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③同一深度的同一液体,液体产生的压强不变,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由得,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故③符合题意;
故选③。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7分)
28.(8分)(23-24八年级下·青海·期中)如图所示,将体积为0.001m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待木块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0.06m(g取10N/kg)求:
(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2)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木块的密度大小。
【答案】(1)600Pa
(2)6N
(3)0.6×103kg/m3
【详解】(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
(2)因为
L3=V=0.001m3
因此木块边长为
L=0.1m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F浮=ρgV=ρgL2h=1.0×103kg/m3×10N/kg×(0.1m)2×0.06m=6N
(3)因木块漂浮,则
G=m木g=ρ木Vg=F浮
所以
29.(9分)(24-25八年级下·安徽安庆·期中)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乙的重力为40N、底面积为。g取10N/kg,。
(1)求容器中10cm深处水的压强;
(2)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将一物体A分别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浸没(物体A全部浸入水中)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的水中(水未溢出)时,水对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物块A的密度ρA。
【答案】(1)1000Pa
(2)2000Pa
(3)2×103kg/m3
【详解】(1)容器中10cm深处水的压强为
(2)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设物体A的密度为,体积为VA,物体A全部浸入水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为
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为
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由于水对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则可得
解得
30.(10分)(24-25八年级下·重庆·期中)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的底面积为200cm2,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为5N,边长为10cm,静止在容器底部。质量体积忽略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木块底面中央,且细线的长度L=5cm。求:
(1)如图甲所示,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多大?
(2)向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细线受到拉力为1N时,停止加水,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B排开液体体积为多少cm3?
(3)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在图乙的基础上继续加水至细线恰好断裂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是多大?
【答案】(1)500Pa
(2)600cm3
(3)300Pa
【详解】(1)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为5N,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边长为10cm,受力面积
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2)在图乙中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及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线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有
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
(3)当细线受到拉力为1N时,B在水的深度为
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细线恰好断裂时
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
此时B在水的深度为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情境化素养检测卷02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说明:1.考试范围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十章;
2.本套试卷共六道大题 30 小题;
3.以考查核心素养是否达标为命题导向,注重试题的情景化;
4.无死记硬背的试题,但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根本,提升学生基本素养的达成。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7 分。1-9 小题是单选题,每题2分;10-12 小题是多选题,每题3分,答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不得分)
1.(23-24八年级下·云南昭通·期中)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风筝飞在空中时,只有人对细线有力的作用
B.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相互的
C.高空中的风筝不受重力的作用
D.用力向下拉绳子,空中的风筝会沿线的方向运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23-24八年级下·福建福州·期中)据《齐民要术》记载,汉代赵过发明了种子播种器-耧(lòu)车,如图所示,其耧脚的尖端能轻松挖开泥土,进行播种,提高了播种效率。耧脚设计成尖端,目的是( )
A.增大压强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力 D.减小压强
3.(24-25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中)细心的小明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如下现象,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纸片托水的“覆杯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为了能够承受水深处的较大的压强
C.飞机获得升力是因为其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空气的流速
D.采血时利用大气压让血液能流进真空采血管
4.(23-24八年级下·山东滨州·期中)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个可以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小火车,如图所示。当小火车将要通过“”形框架时,突然从小火车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个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恰好落回原来的小孔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小火车,抛出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B.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小火车给的向前的推力
C.抛出的小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
D.小球上升至最高处时,它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
5.(23-24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如图,小辉推着购物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辉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车受到水平方向推力与小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6.(23-24八年级下·青海·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最先进的潜水器“潜龙三号”。潜水器在水面下匀速下潜的过程中(假定海水的密度不变),受到的浮力和潜水器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
A.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浮力变大,压强不变
7.(23-24八年级下·贵州贵阳·期中)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用盐水选种时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然后把种子倒入盐水中,则漂浮于盐水面的是次种,沉入容器底的是良种,有关盐水选种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良种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次种所受浮力小于重力
B.若良种和次种的体积相同,则良种受到的浮力较大
C.盐水选种时所用盐水的密度都要大于所有种子的密度
D.若要选出更饱满种子,则需要往盐水中加入适当的水
8.(23-24八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700cm2,水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取10N/kg)( )
A.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是4000Pa
B.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8kg
C.乙图中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26N
D.小明竖直向上提水桶的力F大小为154N
9.(23-24八年级下·山东济宁·期中)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球A、B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A球悬浮,B球漂浮,h1A.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两个小球受到的重力:GAC.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D.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A浮>FB浮
10.(23-24九年级下·辽宁铁岭·期中)如图所示为“受水型水钟”模型,利用“滴水等时性”进行计时。它的主要结构包括:漏水容器、接水容器、浮标和钟盘等。(忽略齿轮间摩擦)下列有关计时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接水容器与漏水容器构成连通器
B.浮标受到的浮力不变
C.接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D.溢水口有水流出,可以保证漏水口水滴速度不变
11.(23-24八年级下·贵州铜仁·期中)水平桌面上有物体A、B。如图甲A在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A、B用轻绳水平连接,在和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在图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A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N
C.B与桌面的摩擦力为8N D.绳子的拉力为12N
12.(23-24八年级下·天津·期中)底面积为的烧杯中装有适量水。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水对杯底的压强为;当金属块总体积的露出水面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水对杯底的压强为;若之差为50Pa,g取10N/kg,则( )
A.金属块的体积是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4N
C.金属块的密度是
D.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6.8N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23-24八年级下·甘肃平凉·期中)中国航天以勃发之气,实现了多个历史性突破。中国空间站已全面建成,航天员在空间站中与在地面上相比较,航天员的质量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在太空中 (选填“能”或“不能”)进行有效的举重训练。
14.(23-24八年级下·江苏苏州·期中)如图,工人师傅常借助工具来检测竖直和水平。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1中墙壁向 (左/右)倾斜;当水平仪液体中的空气泡居中时表明桌面水平,则图2中A端的桌面比B端 (高/低)。
15.(24-25九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第一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干线飞机,它利用“流速大,压强 ”的原理来获得向上的升力;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粗测大气压强,乘坐电梯把该装置从1楼拿到28楼,会看到细管中的水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
16.(24-25九年级上·江苏南通·期中)如图甲是商场里常用的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图乙记录了小强乘坐电梯的s-t图像。由图乙知,小强乘坐的电梯做的是 (选填“匀”或“变”)速运动,此时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 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23-24八年级下·贵州贵阳·期中)水平桌面上用2N的水平力推物体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撤去推力,改用5N的拉力向左拉,使向右运动减速,然后向左运动。物体向右运动减速的过程中合力的大小为 N,之后向左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
18.(23-24八年级下·辽宁大连·期中)如图所示,这种流线型设计的小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车顶部的压强就越 ;行驶的小汽车,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汽车具有 。
19.(23-24八年级下·吉林松原·期中)将完全相同且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掉一半,拿走一半后剩余图中的A、B、C部分,若长方体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用、、表示,则 , 。(选填“>”“<”或“=”)
20.(23-24八年级下·福建福州·期中)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如图所示,“红船”纪念船静止在水面上,其质量为1.2t,此时纪念船受到浮力大小为 N。当游客登船参观时,纪念船受到的浮力会 ,g=10N/kg。
21.(23-24八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所以常有“冰山一角”的说法。如图所示,冰山的质量为,冰山所受的浮力是 ;冰山浸入海水的体积是 。(已知)
22.(23-24八年级下·四川成都·期中)如图(a)所示,用钢缆绳拉着某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沉入江中的情景,图(b)是A下降过程某时段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ρ水=1.0×103kg/m3,g=10N/kg,则当长方体A的一半体积浸入到水中后缆绳对A的拉力为 N,长方体A的平均密度为 kg/m3。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3.(23-24八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力的作用点均在O点)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20N的力拉着行李箱行走,拉力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请在(b)图中画出行李箱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细线处于竖直方向)。
(3)如图丙所示,木块正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动并压缩弹簧,画出木块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24.(6分)(23-24八年级下·甘肃天水·期中)在利用小桌、砝码、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叫 法;
(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 p乙 p丁。(选填“>”、“<”或“=”)。
(4)实验时将物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发现它们对海绵的作用效果都与之前一样。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这一方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25.(5分)(23-24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小组用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长木板和毛巾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应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 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在图甲中,若拉着木块以比原来更大的速度运动,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多次改变钩码质量,重复实验,记录数据,作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木块和长木板间压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中①),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重复上述实验,则f和F的关系图像可能为图中的 (选填“①”、“②”或“③”)。
26.(6分)(23-24八年级下·辽宁抚顺·期中)小宇和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家里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他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水面上升的越高,人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猜想 (填序号):
(2)他们为了猜想1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重力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力分别是4N、4.5N和5N,然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N,比较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 (填“有关”或“无关”);
(3)比较图中序号为 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也 ;
(4)为了研究猜想4,小明将同一块橡皮泥依次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根据此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宇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
27.(4分)(24-25八年级下·安徽合肥·期中)小强利用液体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如图A,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左右两管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
(2)如图B,逐渐加深橡皮膜的深度,小明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越来越大,由此他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 。
(3)如图D、E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小强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把金属盒分别没入到这两种液体中,发现图E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小强则认为图E烧杯中盛的是密度较大的水;他的判断 (正确/不正确)。
(4)小强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你认为小强应采取下列操作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是 (选填序号)。
①换用更细的U形管②换用长的U形管③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7分)
28.(8分)(23-24八年级下·青海·期中)如图所示,将体积为0.001m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待木块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0.06m(g取10N/kg)求:
(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2)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木块的密度大小。
29.(9分)(24-25八年级下·安徽安庆·期中)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乙的重力为40N、底面积为。g取10N/kg,。
(1)求容器中10cm深处水的压强;
(2)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将一物体A分别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浸没(物体A全部浸入水中)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的水中(水未溢出)时,水对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物块A的密度ρA。
30.(10分)(24-25八年级下·重庆·期中)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的底面积为200cm2,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为5N,边长为10cm,静止在容器底部。质量体积忽略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木块底面中央,且细线的长度L=5cm。求:
(1)如图甲所示,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多大?
(2)向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细线受到拉力为1N时,停止加水,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B排开液体体积为多少cm3?
(3)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在图乙的基础上继续加水至细线恰好断裂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是多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