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教案
课题
第14课 钢铁长城
课型
新课
课时序数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课 标
解 读
与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分析:这一课介绍了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日益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
过程
与
方法
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媒 体教 具
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72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
2.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
3.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4 .根据73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和导弹部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5.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
(A.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能够装备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提升了现代化装备水平。)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指导学生观看74页“发射导弹图”结合课本75页“自由阅读卡·百万大裁军”,了解“科技强军”的涵义:在新时代里,军队强大主要靠的是科技含量。
1.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57年)
2.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核反击)
教师组织学生了解课本有关我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情况,指出: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向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练习巩固
课本75页“练一练”:应选A(50年代)。
(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
1.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2.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陆续装备到海军部队,还多次远洋航行,圆满完成了科学考察和出访外国的任务。
4.旧中国制度落后,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板 书设 计
一、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作业布置
75页“练一练”
教 学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