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阅读必考内容整理及练习--《海底两万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课外阅读必考内容整理及练习--《海底两万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6 09: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课外阅读必考内容整理及练习--《海底两万里》
一、作品知识点整理内容:
分类 详情
基本信息 姓名:儒勒 凡尔纳
国籍:法国
出生日期:1828 年 2 月 8 日
出生地:南特
职业:作家
主要成就:被誉为 “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创作历程 1848 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 年起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
代表作: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其他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20 多部
作品特点与影响 特点:故事生动幽默,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
影响力:被翻译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海底两万里》
创作时间:1866 年
体裁:科幻小说
地位: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
故事梗概 起因:海洋中发现疑似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受邀请追捕
经过:落水后登上潜水艇 “鹦鹉螺号”,经历海底冒险
结果:阿龙纳斯公布海底秘密
社会背景 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镇压
凡尔纳批判现实,塑造尼摩船长形象
人物设定背景 尼摩船长最初设定为波兰人,仇恨俄国沙皇
最终设定为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
上篇 1. 飞逝的巨礁
2. 赞成或反对
3. 听从先生的吩咐 4. 尼德 兰
5. 冒险行动
6. 全速前进
7. 种类不明的鲸鱼
8. 动中之动
9. 尼德 兰的怒火
10. 海中人
11. 鹦鹉螺号
12. 一切全靠电
13. 一些数字
14. 黑潮
15. 一封邀请信
16. 漫步海底平原
17. 海底森林
18. 太平洋下四千米
19. 瓦尼可罗群岛
20. 托列斯海峡
21. 陆上几日
22. 尼摩艇长的闪电
23. 强制性睡眠
24. 珊瑚王国
下篇 1. 印度洋
2.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3.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4. 红海
5. 阿拉伯隧道
6. 希腊群岛
7.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8. 维哥湾
9. 失踪的大陆
10. 海底煤矿
11. 马尾藻海
12. 抹香鲸和长须鲸
13. 大冰盖
14. 南极
15.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16. 缺氧
17. 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
18. 章鱼
19. 墨西哥湾暖流
20. 北纬 47 度 24 分,西经 17 度 28 分
21. 大屠杀
22. 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23. 尾声
人物 - 尼摩船长 身份:诺第留斯号船长
性格:自信、镇定、坚毅、果敢、知识渊博、痛恨压迫
事件:袭击海盗船、葬同伴、救采珠人
人物 - 阿龙纳斯 身份:法国博物学家
性格:博古通今,爱好科学
事件:海底森林狩猎、参观遗址
人物 - 康塞尔 身份:阿龙纳斯的仆人
性格:忠实、沉稳、随和
事件:让出氧气、海底分类观察
人物 - 尼德 兰 身份:捕鲸手
性格:野性十足、脾气暴躁
事件:多次企图逃跑、杀死鲨鱼
主题思想 描绘海底冒险,体现人类自由梦想,赞扬反抗压迫精神,展现社会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作品特点 1. 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2. 科学与幻想结合
3. 场面描绘与细节刻画交替
4. 人物具有社会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十次遇险 1. 遭遇角鲨
2. 搁浅
3. 土著人围攻
4. 与鲨鱼搏斗
5. 击杀儒艮
6. 冰山封路
7. 缺氧
8. 章鱼袭击
9. 战舰攻击
10. 卷入大漩流
尼德 兰五次逃跑 1. 地中海计划失败
2. 大西洋被阻止
3. 复仇者号坟墓附近被摔倒
4. 复仇者号坟墓附近计划失败
5. 北冰洋遇漩流被救
二、十次遇险概要整理
遇险地点 险情 解决办法
太平洋海域 遇到一群角鲨,角鲨视力不佳,在潜水艇周围游弋,众人面临被发现攻击的潜在危险 角鲨因视力不好,未发现潜水艇内的众人,游弋一阵后离开,众人有惊无险
托列斯海峡 “鹦鹉螺号” 因撞上暗礁而搁浅,且恰逢退潮,潜艇无法动弹,同时潜艇附近有众多暗礁,难以自行脱困 等待涨潮,利用潮水的力量让潜艇脱离搁浅状态;同时,尼摩船长凭借其丰富经验和潜艇的设备,对潜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护,以应对搁浅期间的状况
托列斯海峡附近的陆地(潜艇搁浅期间) 潜艇搁浅时,附近岛屿上的土著人发现了潜艇,他们聚集起来,试图攻击潜艇并进入艇内 尼摩船长将潜艇外壳通电,当土著人接触到通电的外壳时被电击,被迫后退,从而成功抵御了土著人的围攻
印度洋的锡兰岛附近采珠场 阿龙纳斯等人在采珠场看到一条巨鲨袭击采珠人,情况十分危急,采珠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尼摩船长率先挺身而出与鲨鱼展开搏斗,在搏斗关键时刻,尼德 兰用鱼叉刺中鲨鱼要害,成功救下采珠人,众人脱离危险
红海海域 为获取食物等资源,众人在红海水域捕杀儒艮,儒艮体型庞大且反抗激烈,给捕杀行动带来困难 尼德 兰凭借其高超的捕鲸技能和丰富经验,带领众人合力攻击,最终成功击杀儒艮,解决了食物等需求问题
南极海域 “鹦鹉螺号” 被巨大的冰山包围,四周海水迅速结冰,形成冰墙,将潜艇困在其中,无法前行 尼摩船长指挥潜艇尝试冲撞冰层,同时利用潜艇上的热水喷射装置,对冰层进行加热融化,开辟出一条通道,最终使潜艇从冰缝中成功突围
被困冰山期间的潜艇内 由于潜艇被困在冰山之中,与外界空气隔绝,潜艇内的氧气逐渐减少,众人面临缺氧窒息的危险 众人尽量减少活动以节约氧气消耗,同时尼摩船长派人寻找冰下的缝隙或通道,最终找到一处可以获取新鲜空气的地方,缓解了缺氧危机
大西洋海域 在大西洋航行时,潜艇遭到章鱼的袭击,章鱼的触手缠住潜艇,部分章鱼甚至闯入艇内,威胁到众人的生命安全 尼摩船长带领船员们与章鱼展开激烈战斗,他们使用斧头、鱼叉等武器,奋力对抗章鱼,经过一番激战,成功击退章鱼,并解救出被章鱼抓住的船员
大西洋海域 一艘不明战舰对 “鹦鹉螺号” 发起攻击,发射炮弹,潜艇面临被摧毁的危险 尼摩船长操控潜艇潜入深海,利用潜艇良好的下潜性能和灵活机动性,躲避战舰的炮弹攻击,并寻找机会发动反击,最终撞沉了战舰,化解危机
挪威西海岸附近海域 “鹦鹉螺号” 在挪威西海岸遭遇大漩流,潜艇在强大的漩涡中剧烈摇晃,随时可能被漩涡吞噬 阿龙纳斯、尼德 兰和康塞尔三人被漩涡甩出潜艇,幸运的是他们最终被附近的渔民救起,而 “鹦鹉螺号” 则在漩涡中失去踪迹,三人得以幸存
三、试题练习
1. 下列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文笔生动,内容精彩,科学性、文学性高度统一,因而受到世界各国
读者的欢迎。它是法国迄今为止被翻译最多的作品。
B.《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等人随尼摩船长乘坐“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
经过一年多的海底旅行,跨越了全世界的所有大洲、大洋。
C.《海底两万里》内容丰富,关于海底世界的描绘生动传神,它向读者描述了丰富多彩
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奇观,是一部典型的深受读者喜爱的科普读物。
D.阅读《海底两万里》,常常因作者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而陶醉,作者并未去过海底,
但是写得如此生动、逼真,可见他有非凡的想象力。
2. 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情节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写到的海底旅行充满了危险,他们除要应对不可知的海底世界旅途
之外,在海面上还会遇到一些荒岛土著人的攻击,也充满危险。
B.阿龙纳斯等人逃出“鹦鹉螺号”潜艇后,“鹦鹉螺号”潜艇的海底旅行并没有结束。
此时它已经来到挪威,进入北冰洋海域,后面一定还会有北冰洋的经历。
C.《海底两万里》中,故事的起因是有人在海上航运时发现了一条奇怪的鱼,常常撞翻
海船,美国派出鱼雷艇企图消灭这条怪鱼,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D.阿龙纳斯乘坐的“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
由红海进入地中海,进入大西洋,一路向南,到了南极洲,再折向北。
3. 下列对《海底两万里》的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被大西洋旋
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动人心弦。
B.凡尔纳很善于讲故事,《海底两万里》没有交代尼摩船长的身份,成为全书吸引读者
的一个谜。阅读此书,读者始终会心存疑问:尼摩船长到底是什么人?
C.《海底两万里》想象神奇,充满科幻色彩,因此,最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对培养青少
年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索欲望大有好处。
D.阅读《海底两万里》,不仅能看到它神奇的想象力,更能看到它反帝反封建、反对侵
略和殖民压迫的正义主题,远远超过一般的科幻小说。
4. 下列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的想象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比如,在太平洋遇到采珠人就和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那里自古出产珍珠,驰名世界。
B.《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的第一部。该作品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C.《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挑起陆地上人们的战争,他因为长期孤独,性格扭曲,这么做纯粹是为了报复人类。
D.尼摩船长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隧道,并且驾驶着“鹦鹉螺号”潜艇,通过这条隧道,成功进入地中海,再进入大西洋。这个情节体现了凡尔纳非凡的想象力。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
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两海里远的海中。
“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
“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道。
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
“对,您对!”我答。
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
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
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十一月六日这倒霉的一
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
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
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
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
着不动。也许白天跑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
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他发出命令。
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在大海中碰到睡着了的
鲸鱼,因而胜利地攻击它们,这并不是稀奇的事情,尼德·兰也不止一次在鲸鱼昏睡的
时候叉中了它们。加拿大人又到了船头斜桅下,走上了他原来的岗位。
战舰慢慢地前进着,一点声息也没有,离这动物三百七十米左右的时候关了气门,
船现在只凭本身余下的气力走动。船上连呼吸声也听不到。甲板上绝对沉寂。人们距白
热的焦点不到一百英尺了,光度更强起来,照得我们的眼睛发昏。这时候,我伏在船头
前面的栏杆上,看见尼德·兰在我下面,一手拉着帆索,一手挥动他锋利的鱼叉。就和
这睡着的动物距离不过二十英尺了。忽然,他的胳膊使劲地一伸,鱼叉投了出去。我听
到鱼叉发出响亮的声音,像是碰上了坚硬的躯壳。
对面的电光突然熄灭,两团巨大的水猛扑到战舰甲板上来,像急流一般从船头冲至
船尾,冲倒船上的人,打断了护墙桅的绳索。
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1)以上文字出自小说《____________》,作者是___国人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十一月六日这倒霉的一天里”,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倒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
“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这时候,我听到相当响的啸声,我晓得船上储水池盛满水了,诺第留斯号潜入大西
洋水底下去了。
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我就这样
度过这很愁闷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
诺第留斯号,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这样离开这海洋,像我喜欢说的,这样离开“我
的大西洋”,并没有观察它的最深水层,并没有从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给我揭露的
秘密!我的小说刚翻完第一章就从手中掉下去了,我的梦正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打断了!
多少苦闷的时间就这样过去,有时看见自己跟同伴们安全逃在陆地上,有时又不顾自己
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机会,阻止尼德·兰的计划实现!我两次到客厅中去。我要看罗
盘。我要看诺第留斯号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离开海岸。不,诺第留斯号总是在葡萄牙沿
岸海水中行驶。它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开行。所以,这时候必须打定主意,准备逃走。
我的行李并不重,只有我的笔记,没有什么别的了。至于尼摩船长,我心中问,他对于
我们的逃走将怎样想,使他心中有怎样的苦恼,或者使他有多少的损害,以及当逃走,
或被发觉,或不成功的两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办!当然我没有什么可以埋怨他,与此相
反,待客的态度,从没有像他那么坦白真诚。我离开他,我不能说是忘恩负义。没有什
么誓言把我们跟他束缚在一起。他相信把我们永远拉在他身边的,只是客观环境的力量,
而不是我们的约言。但他的这种公然承认,永远把我们留在船上作囚人的想法,正能说
明所有我们的逃走企图都是合理的。
我自从在桑多林岛附近跟船长会见以来,就没有再看见他。在我们出走之前,是不
是有机会使我再见他一面呢?
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我注意听,我是不是可以听到他在隔壁的房中走动呢。
没有什么声响传到我的耳边来。
(1)“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为什么会感到惋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段说:“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其中,“怕见他”照应了前文中的
哪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人物刻画上,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真题集萃
1. (广西河池)名著阅读。
“您可以说,”船长对我说,“这人不懂得法语。”我最后看一下伤员,然后回答:
“这人在两小时内就要死了。”“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他吗?”“没有。”尼摩船长的
手抖起来,几滴眼泪从他的眼中流出来了。从前我以为他是不会哭的。
以上文段选自法国作家(人名)__________的《海底两万里》,请结合全文说说“我”
之前为什么认为船长不会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四川德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记载“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在兴高采烈之际,被父亲命令要背书过关才能去,这样的落差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忆。
B.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作者设想了有强大功能的潜艇,有能发射到月球的大炮弹,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C.《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的不同人生和反抗道路,表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D.“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你想错了。”这是简·爱这样一个追求人格独立和尊严的女性的宣告。
3. (湖北)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但当 A 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
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
溜入水中不见了。
A 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
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该书作者是____________,A 处的人物是_________。
(2)“这次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该情
节表现了 A 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23·山东青岛·统考二模)名著丰盈我们的内心世界。下列是小文为名著做的读书卡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他的诗歌“诗中有画”,蕴含着强烈深沉的爱国情感。
B.《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既是“诺第留斯号”的船长又是一位生物学家,勇于献身科学探索。
C.《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以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D.《昆虫记》既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5. (2023·江苏苏州·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校考一模)“读名著,审批注”活动。同学们写批注时用了成语或修辞,请找出与名著内容不符或表述不恰当的一项 ( )
A.《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B.《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离群索居,对人类社会充满不信任,目睹锡兰采珠人遭鲨鱼袭击袖手旁观,但他对大海一往情深,衷心赞美:“海是包罗万象的”,“海的气息是纯洁干净的”,“只有在海中才有独立”!
C.诗人艾青在《礁石》中写到:“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海浪进攻的凶狠,体现礁石从容不迫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D.《昆虫记》的语言富于魅力。“整个春天,蟋蟀就这样独居一处,自得其乐。隐士首先为自己歌唱。它对生活充满热情,赞美拜访它的太阳、养育它的青草以及为它遮风挡雨的宁静处所。”行文活泼,语言生动,用拟人的手法把蟋蟀的生活习性写得情趣盎然。
6. (2023 春·江苏扬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学校开展“品读名著,滋养心灵”的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感知人物】优秀文学作品,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例如,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基地》中讲述了以①________为首的一群心理史学家,他们为保存人类文明,凭借智慧和勇气克服多次危机的故事;法国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驾驶着 ②________ ”号潜水艇,进行海底自由航行的历险活动;《红岩》塑造了一群意志坚定、顽强斗争的共产党人形象,其中,③________(填人名)装疯卖傻,一直潜伏在敌人的监狱,为越狱计划作了巨大贡献,他的妻子④_________。在地方上也积极带领人民斗争,他们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令人感动。
7. (2023·河北秦皇岛·校联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可是,就在尼摩船长和大副向这唯一的一根触角扑上去时,那怪物突然间从它腹部的一个液囊中喷出一股墨黑墨黑的液体来。顿时,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
这场肉搏战持续了一刻钟。章鱼战败了,死的死,伤的伤,终于退回水里,消失在大海之中。
尼摩船长满身血污,一动不动地站在舷灯旁,凝视着吞噬了他的第二个伙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眶里滚了出来。
【乙】
你看他弄神通,丢开解数,打转水晶宫里,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鳌蟹尽藏头。悟空将宝贝执在手中,坐在水晶宫殿上,对龙王笑道:“多谢贤邻厚意。”龙王道:“不敢,不敢。”悟空道:“这块铁虽然好用,还有一说。”龙王道:“上仙还有甚说?”悟空道:“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更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副,一总奉谢。”龙王道:“这个却是没有。”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龙王道:“烦上仙再转一海,
或者有之。”悟空又道:“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千万告求一副。”龙王道:“实在没有,如有即当奉承。”悟空道:“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龙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动手!切莫动手!待我看舍弟处可有,当送一副。”悟空道:“令弟可在?”龙王道:“舍弟乃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是也。”悟空道:“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老龙道:“不须上仙去。我这里有一面铁鼓,一口金钟,凡有紧急事,擂得鼓响,撞得钟鸣,含弟们就顷刻而至。”悟空道:“既是如此,快些去擂鼓撞钟!”真个那鼍将便去撞钟,鳖帅即来擂鼓。
(1).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海底两万里》,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殖民压迫的战士,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最终在战斗中牺牲了。
B.【甲】文画线句子刻画出尼摩船长失去艇员后的难过、悲伤的神态,表现出他感性、重情义的一面。
C.【乙】文选自《西游记》,它是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其中,“大闹天宫”最能体现孙悟空的叛逆性格。
D.【乙】文中孙悟空与龙王的对话非常传神,将孙悟空的暴躁、蛮横、仗势欺人、不讲道理的特点描绘得活灵活现。
(2).【甲】【乙】两部小说都描写了神奇的海底世界,请从科幻作品与神话小说的角度,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两部小说中的海底世界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一、试题练习
1. C
解析:“科普读物”不准确,应该是“科幻读物”。
2. C
解析:“美国派出鱼雷艇”的说法错误,依据原著内容,是美国派出“林肯号”驱逐舰,
邀请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随船考察。
3. D
解析:“反帝反封建”不符合原著内容,《海底两万里》写于 19 世纪末,作者凡尔纳是
法国人。当时的法国等欧洲国家早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殖民侵略猖獗,因此,不存在
“反帝反封建”。
4. D
解析:A 项,“在太平洋遇到采珠人”错误,应该是在印度洋;B 项,“凡尔纳的‘海洋
三部曲’的第一部”错误,应为第二部;C 项,“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挑起陆
地上人们的战争”的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用沉船上的金银财宝帮助陆地上反抗殖民
压迫的人们,支持他们争取自由解放。
5. (1)海底两万里 法 儒勒·凡尔纳
(2)因为它不怕炮弹,不知疲倦,其实它是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艇。
(3)因为他们搜寻了几个月的目标终于出现,但追逐了一整天一无所获。
(4)后来,“我”被潜艇的船长尼摩俘虏,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10 个月之后,在极其
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并把这个海底的秘密公之于世。
6. (1)因为离开了,“我”就不能够完成海底研究,不能让大西洋也像印度洋和太平洋那
样给“我”揭露它的秘密,所以感到惋惜。
(2)照应了“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这句话。
(3)心理描写,揭示了“我”计划从“诺第留斯号”潜艇逃走时的矛盾心理。
二、真题集萃
1. 凡尔纳(儒勒·凡尔纳); 因为“我”看到尼摩船长表情严肃、阴郁,觉得他性格冷酷无情,不具有正常人的感情,所以认为他不会哭。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和内容的掌握能力。从“尼摩船长”可以判断,这个文
段选自《海底两万里》。《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儒勒·凡尔纳。“从前我以为他是不
会哭的”,是因为尼摩船性情阴郁,显得冷酷无情,让人觉得似乎不近人情。
2. B
解析:“有能发射到月球的大炮弹”错误。应是: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
小说设想了潜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
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3. (1)《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尼摩船长
(2)这是“章鱼袭击”的片段。在大西洋,“鹦鹉螺号”潜艇被章鱼所困扰,船上的人拿起斧头与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尼摩船长的性格特征:英勇顽强、不畏艰险。
4. 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名著常识积累。B.“诺第留斯号”的船长是尼摩,不是阿龙纳斯;故选 B。
5. 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理解。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 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 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这些想象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
结合原著内容“说时迟,那时快,躲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哧溜一下站起来。手持匕首,直向鲨鱼冲去,准备跟鲨鱼开展肉搏”,“凶悍的角鲨急速向他冲来,船长机灵地一闪,躲开冲击,并且奋力将匕首刺入鱼腹中”可知,当潜艇行驶到锡兰岛时,阿龙纳斯在船长的建议下去养珠场参观,在采珠人突遭鲨鱼袭击时,尼摩船长与鲨鱼展开了殊死搏斗。而选项“目睹锡兰采珠人遭鲨鱼袭击袖手旁观”中袖手旁观的意思是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其说法有误;
故选 B
6. 谢顿 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 华子良 双枪老太婆
7. (1) A
(2)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阿龙纳斯、康塞尔和尼德兰一起随诺第留斯号潜水
艇的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书中描绘的是一个探险者眼中的真实存在的世界;海底世界是对科学未来的一种猜测,是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有很多如今都变成了现实。《西游记》中描述的东海龙宫,有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虾兵蟹将,是一个神奇的魔幻世界;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海底世界,内容想象没有科学根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