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6天)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接种流感疫苗是防控流感措施之一,能有效保护易感人群。下列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房间开窗通风 B.加强体育锻炼
C.隔离流感患者 D.消杀密集场所
2.航天员的舱外服会放有一种药饼,药饼的主要成分是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下列关于药饼说法正确的是( )
A.取部分药饼溶于水后可以和碳酸钠反应
B.药饼放在舱外服中,主要作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
C.将药饼放入稀盐酸中,液体温度降低
D.取少量药饼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色
3.人类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和使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下列金属置于稀盐酸中会产生“可燃气体”的有( )
A.汞 B.镁 C.银 D.铜
4.骨骼、肌肉和关节等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中最基本的运动大多是由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如图所示,小科用手提起哑铃,这一动作可以认为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着肘关节转动。下列说法正确躬是( )
A.此杠杆的阻力是哑铃受到的重力
B.此杠杆的支点为A点
C.肱二头肌对前臂的牵引力是阻力
D.用手提起哑铃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5.磐安特色美食方前扁食(红薯粉、猪肉、豆腐、鸡蛋)被食用进入人体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扁食中含有的淀粉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B.扁食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C.胆汁中的消化酶参与扁食中脂肪的消化
D.扁食中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主要的场所是小肠
6.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我国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如图为我国运动员盛李豪在10米气步枪射击比赛中的情景,气步枪使用压缩气体作为动力源,通过释放压缩气体击出子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缩气体时子弹的内能增加
B.子弹射出过程中枪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C.子弹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压缩气体击出子弹时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7.如图所示分别是小夏家10月1日和11月1日电能表的示数。结合表盘上的信息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电能表是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
B.小白家10月份消耗的电能为1250kW h
C.电能表工作时的额定电流10A,短时间最大电流不超过20A
D.该表指示灯闪烁每1600次,消耗的电能是1kW h
8.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如图所示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丙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丙为肺,当血液流经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若丙为小肠,则餐后1小时,乙中血液的血糖含量相较于甲减少
C.若PM2.5从肺部被吸入人体后,最先进入左心房
D.若经上肢静脉注射青霉素,最先进入右心室
9.如图所示,将足量铜片浸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铜片,再将洁净的铁片浸入该试管的溶液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铁片上析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B.实验结束时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溶液质量一定减少
D.实验能证明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0.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制作生态瓶来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稳定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瓶置于有光的条件下,丙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选择甲、丙两瓶进行对照
B.在甲、乙、丙三个生态瓶中,维持时间最长的是丙瓶
C.在乙生态瓶中,通过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D.要想使甲瓶更加完善,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空气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
(1)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密封储存,原因是 。
(2)步骤③中判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2.2024年3月21日,宁波首个再生水主题公园正式开园,其内不仅展示了“盘活再生水”的技术创新,更向市民们传递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
(1)如图甲所示,水池中的所有浮萍构成了一个 。
(2)图乙为该公园某一池塘示意图,请写出最长的食物链 。
(3)通过丙图中 (选填“a”“b”或“c”)的水循环运动,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得以再生。B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名称 。
1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其应用推动了社会发展。
(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铁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C.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片的硬度
(2)为了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有 (填序号)。
A.将锌粉分别加入FeCl2溶液、CuSO4溶液中
B.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最后加入锌粉
C.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锌粉
(3)向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此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在复习物质的转化时,老师设置了“火车开起来”的游戏环节,游戏规则:箭头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能进行如图所示的转化“火车”就能开动。
(1)若车厢中的物质都含有钠元素,要让这列“火车”开动起来,符合条件的A物质有 (写一种即可)。
(2)根据上述游戏规则。请让下边这列“四节火车”开动起来:C→ → →CaCO3(填化学式)。
15.高超音速导弹素有“航母杀手”之称,从起飞到击中目标的轨迹示意图。如果把大气层边缘看作水面,导弹飞行时就像在水面上“打水漂”,因此它突防能力强,难以拦截。
(1)导弹尾部燃料燃烧,向后喷射高温气体,导弹向前飞,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的 冲程相同。
(2)导弹从起飞点到攻击点飞行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16.小科观察到家用电能表的情况如图所示。从原来票据上查出上月电能表的示数是811.6kW h。若按0.5元/(kW h)计费,小科家本月应缴电费 元;当小科家只有一盏电灯工作时,3min内转盘正好转过5圈,则该灯泡消耗的电能是 J:若小科家中目前有200W的电视机一台,700W的电饭锅一只,根据电能表规格小科家最多还可接“220V 40W”的电灯 盏。
17.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⑦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鸡蛋中的蛋白部分(蛋白质),通过A系统消化后的终产物是 ,该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2)某病人肺部有炎症,医生用相应的治疗药物通过注射静脉到达犯病处需经过心脏 次。
(3)图示中属于排泄途径的是哪几条? 。(填图中数字序号)
(4)目前心脏受损的病人可通过心脏移植治疗。在进行手术的时候,病人通常要通过打麻醉剂来使他们感觉不到痛。麻醉剂通常是以气体的形式通过盖着鼻子和嘴巴的面罩来传输给病人。在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c呼吸系统、d循环系统等四个人体系统中,参与了麻醉剂气体传输的是 。(填字母)
18.“低头族”长时间看手机,会引起颈部肌肉损伤。为研究颈部肌肉的拉力与低头角度的关系,小科建立头颅模型进行模拟。
如图甲:把人的颈椎简化为支点0,质量为1kg的头颅模型在重力作用下绕着支点转动,A点为头颅模型的重心,B点为肌肉拉力的作用点,将细线的一端固定在B点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测量拉力。
如图乙:头颅模型在转动过程中,细线始终垂直于OB:让头颅从竖直状态开始向下转动,低头角度θ及细线拉力F的数据如表。
低头角度θ/度 0 15 30 45 60
细线拉力F/N 0 7.3 14.0 20.0 26.0
(1)请在图乙(在答卷上)画出重力的力臂。
(2)根据表格可知:随着低头角度增大,细线拉力F的太小会变大,原因是 。
(3)成年人的头颅约为4kg,当低头角度为45°时,颈部肌肉承受的拉力约为 N。
(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颈椎的有 。
A.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
B.适当抬高手机屏幕,减小低头角度
C低头看书久了适当抬头望远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小德和小清同学分别针对甲、乙两瓶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
(1)小德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电子秤的示数单位为克)。
①通过实验分析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 克,然后依据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从而分析得出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
②在充分反应后小德同学往烧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小德同学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的目的是为了确保 (填写物质名称)已完全反应,从而使测量更准确。
(2)小清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50克9.8%的稀硫酸按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认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入充分反应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通过计算说明他作出此判断的理由。
20.某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用于监测CO浓度的安全断路器,当装置监测到CO的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安全断路器就会自动拉开闸刀开关,切断电路,保证安全。
(1)设计思路:如图所示,装置由控制电路部分(含电源、气敏电阻R0、调试电阻R、电磁铁E等)与机械传动部分(含闸刀开关S2、轻质杠杆AB、配重C、铁块D、滑轮等)组成。
(2)工作原理: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铁块D被电磁铁E吸起,杠杆AB偏转,带动细绳拉开闸刀开关,自动切断电路。
小组同学根据产品特点,设计了如下的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快速切断电路,安全可靠 能切断电路 不能切断电路
指标二 有调节结构且调节方便 有调节结构但调节不便 无调节结构
(3)方案论证:方案一:AO:OB=3:1;方案二:AO:OB=1:2;
①如要评价表中指标一达到优秀,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分析,小组同学采用方案一的理由是:当AO大于OB,在铁块D移动距离一定时,A端移动距离更 (选填“大”或“小”),便于快速切断电路。
②调试电阻R与电磁铁串联可以调节电磁铁的发热量和磁性强弱。电流通过电磁铁时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 。
(4)装置测试:若小组同学采用方案一进行测试,将0.21千克的铁块D固定在杠杆B端支架上,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将电磁铁E移至D的正上方,调试电阻滑片P移到中点。已知当CO气体浓度达到某一值时闸刀开关刚好被拉开,此时拉力为0.4牛,电磁铁E对铁块D的吸引力为2.7牛,则需取多大质量的配重C固定在A端支架上才符合设计要求?
2025中考科学三轮冲刺每日一练(第6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D C B B C A C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解:A、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错误;
B、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
C、隔离流感患者,是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C错误;
D、从预防措施来看,对密集场所消杀主要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B。
2.【分析】根据已有的碱的性质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氢氧化锂不能与碳酸钠反应,故A错误;
B、药饼放在舱外服中,其中的氢氧化锂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其主要作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故B正确;
C、将药饼放入稀盐酸中,氢氧化锂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故液体温度升高,故C错误;
D、取少量药饼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变蓝色,故D错误;
故选:B。
3.【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位于氢之前,汞、银、铜的位置均位于氢之后,则置于稀盐酸中会产生“可燃气体”氢气的金属是镁,汞、银、铜均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故选:B。
4.【分析】题目描述了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骨骼和关节的相互作用,并以提起哑铃的动作为例,分析杠杆原理。我们需要逐项分析选项的正确性。
【解答】解:A、在提起哑铃的过程中,哑铃对手掌的压力是阻力,故A错误;
B、肘关节处,即C点,是前臂杠杆的支点,故B错误;
C、肱二头肌的牵引力是使前臂运动的力,属于动力,而不是阻力,故C错误;
D、在提起哑铃的过程中,肱二头肌的力臂(动力臂)通常小于哑铃重力作用的力臂(阻力臂),因为肌肉附着点靠近肘关节,而哑铃的重力作用点远离肘关节,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分析】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解答】解:A、人类的主要供能物质是葡萄糖,葡萄糖是淀粉经消化形成的,A正确;
B、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B正确;
C、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C错误;
D、小肠是人体的重要的消化器官,大部分营养物质是在小肠内消化吸收的,D正确。
故选:C。
6.【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动能和势能都属于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动能和势能是机械能的两种表现形式。
四冲程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①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②做功冲程:先是化学能→内能,再由内能→机械能。
【解答】解:A.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子弹射出过程中枪内气体的内能减小,即气体对子弹做了功,故B正确;
C.子弹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减小,因为受的摩擦阻力,有部分机械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压缩气体击出子弹时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7.【分析】(1)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
(2)电能表读数时,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kW h;
(3)“10(20)A”表示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4)1600imp/(kW 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 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
【解答】解:A、电能表是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故A正确;
B、小白家10月份消耗的电能为5713.4kW h﹣5588.4kW h=125kW h,故B错误;
C、电能表铭牌上的“10(20)A”表示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短时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0A,故C正确;
D、电能表铭牌上的1600imp/(kW 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 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故D正确。
故选:B。
8.【分析】1、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2、图中:甲表示动脉血管,乙表示静脉血管。
【解答】解:A、若丙为肺,当血液流经时,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A错误。
B、若丙为小肠,葡萄糖经小肠的吸收进入血液,则餐后1小时,乙肠静脉中血液的血糖含量相较于甲肠动脉增加,B错误。
C、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PM2.5从肺部被吸入人体后(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先完成肺循环,故最先进入左心房,C正确。
D、经上肢静脉注射青霉素,青霉素首先随血液完成体循环,首次到达心脏的血液循环途径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故青霉素最先进入右心房,D错误。
故选:C。
9.【分析】根据铜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待充分反应后,此时试管里为硝酸铜溶液,再将洁净的铁片浸入该试管的溶液中,铁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由此分析回答问题。
【解答】解:A、铜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待充分反应后,铜片上覆盖着一层银白色的固体,此时试管里为硝酸铜溶液,再将洁净的铁片浸入该试管的溶液中,铁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铁片上覆盖着一层红色物质,所以铁片上析出的固体中一定有Cu,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B、铜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待充分反应后,此时试管里为硝酸铜溶液,再将洁净的铁片浸入该试管的溶液中,铁与硝酸铜发生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实验结束时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B正确,符合题意;
C、Cu+2AgNO3═Cu(NO3)2+2Ag Fe+Cu(NO3)2═Fe(NO3)2+Cu
64 216 56 64
每64份质量的铜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试管中的溶液质量一定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铜可以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说明铜比银活泼,铁可以置换出硝酸铜中的铜,说明铁比铜活泼,所以该实验能证明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为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光为变量,除了光之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因此,应选择乙、丙两瓶进行对照,错误;
B、在甲、乙、丙三个生态瓶中,维持时间最长的是乙瓶,错误;
C.在乙生态瓶中,通过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最终来自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正确;
D.要想使甲瓶更加完善,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生产者,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结合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应密封储存,原因是NaOH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则溶液红色恰好褪去,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故答案为:
(1)NaOH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
(2)溶液红色恰好褪去;
(3)H++OH﹣=H2O。
12.【分析】(1)根据种群的概念分析;
(2)根据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的组成进行分析;
(3)根据水循环的环节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一个区域里,常有许多同种生物的个体生活在一起。我们把这些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水池中的所有浮萍构成了一个种群;
(2)食物网是由食物链交错形成的,食物网是由几条食物链组成的,图乙为该公园某一池塘示意图,最长的食物链水生植物→食草昆虫→青蛙;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降水、植物蒸腾作用、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通过丙图中b的水循环运动,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得以再生B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名称降水。
(1)种群;
(2)水生植物→食草昆虫→青蛙;
(3)b;降水。
13.【分析】(1)A、根据铁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来分析;
B、根据常温下,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里面的铝进一步氧化来分析;
C、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来分析;
(2)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酸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来分析;
(3)根据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如果锌有剩余,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来分析。
【解答】解:(1)A、铁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等,而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故选项说法错误;
B、常温下,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里面的铝进一步氧化,所以虽然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是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片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
(2)A、将锌粉分别与FeCl2溶液、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铁和铜,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但是无法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铜粉,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最后加入锌粉,锌不仅与盐酸反应,锌也能够从氯化亚铁中置换出铁,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从而可以得出Zn>Fe>Cu,故选项符合题意;
C、在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铜不与FeCl2反应,再加入锌粉,锌能置换出铁,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的活动性小于铁,从而可以得出Zn>Fe>Cu结论,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C。
(3)向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如果锌有剩余,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所以此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为:Zn+2AgNO3=Zn(NO3)2+2Ag。
故答案为:
(1)AB;
(2)BC;
(3)Zn+2AgNO3=Zn(NO3)2+2Ag。
14.【分析】(1)氯化钡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2)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解答】解:(1)若车厢中的物质都含有钠元素,要让这列“火车”开动起来,符合条件的A物质有氯化钠,是因为氯化钡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故答案为:氯化钠。
(2)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CO2;Na2CO3。
15.【分析】(1)热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导弹在穿越大气层时,需要克服空气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
【解答】解:(1)导弹尾部燃料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膨胀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2)导弹进入大气层虽需要克服空气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内能,故从起飞点到攻击点飞行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故答案为:(1)做功;(2)不守恒。
16.【分析】(1)电能表参数:kW h及下面的数字﹣﹣表示至目前为止消耗的电能,即从电能表开始使用到现在用了多少kW h的电,根据计费和电能得到本月应缴电费;
(2)2500r/kW h﹣﹣表示的是消耗1kW h的电能,转盘转动2500转,根据转数和参数得到灯泡消耗的电能;
(2)根据P=UI得到此电能表允许同时使用用电器的最大功率,由其它用电器的功率得到还可以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功率,一盏灯泡功率为40W,从而得到同时使用灯泡盏数。
【解答】解:(1)电能表示数为931.6kW h,而上月电能表示数是811.6kW h,故本月用电931.6﹣811.6=120kW h.按0.5元/(kW h)计费,应缴电费120kW h×0.5元/(kW h)=60元。
(2)转盘是消耗1kW h电能转动2500转,3min内转盘转5圈,
耗电为W0.002kW h=0.002×3.6×106J=7200J。
(3)此电能表允许同时使用用电器的最大功率为:
P=UI=220V×5A1100W,
故还可以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功率为:
W1=1100W﹣700W﹣200W=200W,
而一盏灯泡功率为40W,故还可以同时使用灯泡盏数n5盏。
故答案为:60;7200;5。
17.【分析】图中的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消化系统、D泌尿系统、①吸收、②吸气、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④排遗、⑤排尿、⑥排汗、⑦呼气。
【解答】解:(1)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能够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使、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鸡蛋中的蛋白部分(蛋白质),通过A消化系统消化后的终产物是氨基酸,该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某病人肺部有炎症,医生用相应的治疗药物通过注射静脉进入血液后,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右心房、右心室,再经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所以某病人肺部有炎症,医生用相应的治疗药物通过注射静脉到达犯病处至少需经过心脏1次。
(3)人体将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三条:大多数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气排出。所以图示中属于排泄途径的是:⑤排尿、⑥排汗和⑦呼气。
(4)麻醉剂通常是以气体的形式通过盖着鼻子和嘴巴的面罩来传输给病人时,先经呼吸道到达肺,再经过肺泡你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最后经血液循环送到神经系统。所以在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c呼吸系统、d循环系统等四个人体系统中,参与了麻醉剂气体传输的是b神经系统、c呼吸系统和d循环系统。
故答案为:(1)氨基酸;小肠
(2)1
(3)⑤⑥⑦
(4)bcd
18.【分析】(1)根据力臂的定义画图;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大小变化;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
(4)根据低头角度越大,颈部肌肉拉力越大的特点结合肌肉劳损分析。
【解答】解:(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从O点水平向左画出垂线,如图所示:
(2)根据表格可知:随着低头角度增大,重力的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动力臂和阻力大小不变,动力变大,细线拉力F的大小会变大。
(3)成年人的头颅约为4kg,当低头角度为45°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在动力臂与阻力臂不变时,动力与阻力成正比,成年人的头颅约为4kg,是模型的4倍,因而拉力是模型的4倍,而颈部肌肉承受的拉力约为4×20N=80N。
(5)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低头看书久了适当抬头望远,可以减小肌肉的工作时间,减少劳损,而适当抬高手机屏幕,减小低头角度,减小拉力,可以保护颈椎,故选ABC。
故答案为:(1)见解答;(2)重力的力臂变大,而动力臂和阻力大小不变;
(3)80;(4)ABC。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分析】(1)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②根据碳酸钠显碱性分析;
(2)根据硫酸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1)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 80.00g+90g﹣167.80g=2.2g;
②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与碳酸钠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碳酸钠已完全反应,从而使测量更准确。
(2)设稀硫酸全部反应消耗的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98
x 150g×9.8%
x=15.9g
设稀硫酸全部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质量为y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y 150g×9.8%
y=12g
∴由上可知,不管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一定过量,故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
故答案为:(1)①2.2;
②碳酸钠;
(2)设稀硫酸全部反应消耗的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98
x 150g×9.8%
x=15.9g
设稀硫酸全部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质量为y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y 150g×9.8%
y=12g
∴由上可知,不管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一定过量,故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
20.【分析】(3)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②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发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解答】解:(3)①当AO大于OB,力臂越大,越省力,当杠杆旋转时,AO移动的距离更大;在铁块D移动距离一定时,A端移动距离更大,便于快速切断电路。
②电流通过电磁铁时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4)铁块D的重力为:GD=mg=0.21kg×10N/kg=2.1N;
B点受到向上的拉力为:FB=F﹣GD=2.7N﹣2.1N=0.6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B×OB=FA×AO;
所以;
已知当CO气体浓度达到某一值时闸刀开关刚好被拉开,此时拉力为0.4N,所以C的配重为:GC=F'﹣FA=0.4N﹣0.2N=0.2N;
配重C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3)①大;②电流的热效应;
(4)0.02kg。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