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认识中国的区域第四节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认识中国的区域第四节长江中下游平原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6 22:2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7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第四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
1.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 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江汉平原、 平原、鄱阳湖平原、 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2.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 ”字形构架,对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乃至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 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利于发展
和淡水养殖。
洞庭湖
苏皖沿江
T
亚热带季风
内河航运
4.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饶,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 ”,此外,这里还盛产棉花、油菜、 、 和蚕丝等。
5.长江中下游平原已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各基地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发展,共同构成我国最大的 工业地带。
6. 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是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鱼米之乡
茶叶
柑橘
综合性
武汉
长江三角洲
7.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这里重要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杭州和苏州等。
8. 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字型构架的交叉结合部,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作用。
9. 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10.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范围包括 、江苏省、
和安徽省全域。
上海
浦东新区
上海市
浙江省
导学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C.该地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D.该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指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该地区东临东海和黄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温和;该地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答案:D
D
导学二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工业、人口和城市
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业、人口和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沿江工业地带的发展与长江的关系不大
B.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农业发达,工业较为落后
C.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
D.我国最大的港口、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是位于中游地区的武汉市
C
解析:长江为长江沿江工业地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都很发达,我国最大的港口、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是上海。
答案:C
1.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以上海自贸区为龙头,江苏、浙江两大贸易区为两翼的格局,自贸区“金三角”得以形成,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2~3题。
2.上海、江苏和浙江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A.水能资源丰富 B.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C.矿产资源丰富 D.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利
C
D
3.近些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C.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D.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人口、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巫山以东,东临东海和黄海
B.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被称为“天府之国”
C.武汉位于长江下游,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
D.工业基础雄厚,矿产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A
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屋顶光伏发电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屋顶变成一个个“微型发电厂”。这种发电的运行方式以用户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入网。据此,完成第5~6题。
B
5.屋顶光伏发电可以( )
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②减少电能消耗 
③增加煤炭使用量  ④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与西北内陆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制约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小 B.市场需求少
C.煤炭资源丰富 D.云雨天气多
7.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1)A (我国最大的城市)。
(2)B (铁路干线)。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被称为“ ”。
(4)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旅游景点是 。
D
上海
京沪线
鱼米之乡
周庄
1.下列长江干流沿岸的地理事物中,按从长江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钢铁工业城市有武汉、攀枝花、上海
B.铁路干线有成昆线、京广线、京沪线
C.长江支流有汉江、湘江、赣江
D.地形区有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
B
2.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B.江河湖海连为一体
C.淡水养殖业比较发达
D.人口较少,城市密集
3.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鱼米之乡”的原因主要是( )
①土壤肥沃 ②灌溉便利 ③气候温暖湿润 
④是水稻和淡水鱼的主要产区 ⑤人口稠密 ⑥城市密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D
D
4.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辽中南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京津唐地区
读下图,完成第4~5题。
C
我国某地区图
5.下列能反映该地区特色景观的是( )
A
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和“武汉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第6~7题。
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
武汉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6.下列属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 )
A.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糖料作物是甜菜
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盛产温带水果
7.该区域河湖密布,盛产水稻,被称为“鱼米之乡”。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夏季温和少雨 B.终年高温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雨热同期
A
D
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分布图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状况表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 18
(1)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500万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和 。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数量 、经济发展水平 。
(3)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 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为广大内陆地区提供的支持有 。
(4)你认为城市应不应该快速发展?请说明理由。
答:不应该。城市过快发展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失业率高、犯罪率高等。(或应该。城市发展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就业机会多,医疗水平高,教育水平高等)
杭州


长江
资金、技术、人才等
1.暑假期间,济南某中学学生到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中游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同学们记录的研学片段,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
旅程 研学记录
第一站 从济南出发,乘火车沿 线到达上海,这里位置重要,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第二站 到达杭州,游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第三站 到达 省省会武汉,然后乘船参观了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工程。
京沪
湖北
三峡
杭州西湖
2.成都某中学和上海某中学的同学,利用云课堂开展了一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研讨会,对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差异进行了比较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探究一:区域位置——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与君共饮长江水。
(1)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其中重庆市位于长江干流与支流 江交汇处,河运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东面濒临黄海和 。
探究二:农业基础——“天府之国”与“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成渝经济区的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农业发达,被誉为“天府之国”。简析两地发展农业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
(至少两点)。
嘉陵
东海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探究三:工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综合性工业基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渝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相比于成渝经济区,写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条件:
。(至少两点)
探究四:生态保护——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
(4)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导致环境问题突出。长江上游严重的水土流失给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说出其主要解决措施有 。
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涝灾害多发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