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
历史B试卷
考试时间:2025年4月24日10:30-11:45时长: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荆州阴湘城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约前3300年至前2600年)的典型代表,遗址平面呈圆角长
方形,残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东、南、西面城垣保存较好,城垣现存高4到6.5米,最
宽处46米。城外有护城河,东、南护城河保存较好,宽约45米,现存深1到2米。据此可
知,当时
A.早期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形成B,部落冲突时有发生
C.社会阶层分化加剧贫富差距D.中原文明程度较高
2.战国后期,秦国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
年)“初令男子书年”,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这样,百姓的户籍中增
加了年龄和土地占有状况。这一变化
A.说明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B,阻碍秦朝人口的合理流动
C.表明百姓徭役负担逐渐加重D.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控制力
3.学者黄炬认为,秦汉时期“由于大地主经济的发展以及门荫制度的存在,官僚组织的成员大
多来自地主豪强(贵族),所谓的官僚政治实际是贵族政治”。隋唐时期,“官僚组织中每
一个个体的角色被重新定位,官员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这一变化是因为当时实行
A.两税法B.租唐调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
4.思想家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即真实的思想和感情。
他还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把传奇、院本、杂剧、《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
今至文,反对拘泥于传统的文学体裁和倒退的文学观。由此可知,李贽
A.继承传统民本思想B,弘扬程朱理学
C.倡导古为今用思想D.提倡个性自由
5.表1为洋务运动时期京师同文馆不同年份的学习内容。这表明出洋务运动
表1
时间
教学内容(部分)
第一年
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第三年
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第六年
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第七年
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第八年
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B.推动了救亡图存探索
C.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D.开启了西学传播历程
6.1905年同盟会创立时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五族共和”,即汉、满、蒙、回、藏共同组
成中华民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团结国内各族人民的现实需要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C.民主革命社会基础进一步扩大D.三民主义的发展及广泛传播
7.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县土地法》,对1928年12月湘赣边区政府颁布的《井冈山
土地法》作了重要更正: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这一更正意在
A.为长征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B.巩固并拓展革命统一战线
C.解决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D.调整和扩大土地革命成果
8.表2是对1980一1984年我国农民收入情况的统计。农民收入增长缘于
表2
年份
人均纯收
生产性纯收
农业生产收入
非农业收入
入(元)
入(元)
数量(元)
比重(%)
数量(元)
比重(%)
1980年
191.3
166.4
149.6
78.2
16.8
8.8
1982年
270.1
237.2
203.7
75.4
33.5
12.4
1984年
355.3
315.1
250.4
70.5
64.7
18.2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B.农业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所有制变革释放农村活力
9.古埃及文字和古汉字都属于表意文字体系,文字的基本创造手法都属于“画成其物”,但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