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阅读《爱莲说》,完成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其蕃 蕃:多 B.濯清涟而不妖 涟:水波
C.香远益清 益:好处 D.亭亭净植 植:竖立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濯清涟而不妖 康肃笑而遣之
B.同予者何人 不以木为之者
C.自李唐来 一板已自布字
D.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丝竹之乱耳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一种记叙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B.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各方面,赋予莲花以美好的品格。
C.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巧妙运用菊花和牡丹衬托出莲花的品格。
D.本文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 见:了解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更加
C.公亦以此自矜 矜:夸耀 D.康肃笑而遣之 遣:打发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我酌油知之 B.结友而别 康肃笑而遣之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睨之久而不去 D.蒙乃始就学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6.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语言精妙传神。甲文中“结友而别”突出鲁肃对吕蒙的敬佩,乙文“当世无双”突出陈尧咨技艺高超。
B.两文结尾意味深长。甲文结尾从正面进一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结尾表现出陈尧咨的通达爽快。
C.两文事理深入浅出。甲文通过对比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乙文通过类比告诉我们“熟能生巧”这一道理。
D.两文内容详略得当。甲文着重写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其善劝。乙文详写卖油翁倒油的情景来突出其沉稳。
7.翻译甲文中的划线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乙】
平阳昭公主,高祖第三女也,适柴绍。高祖将起兵,绍间行赴太原,公主归鄠县庄所,散家资招引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时京师留守频遣军讨公主,公主晓以祸福,屡克其众,掠地至盩厔①、武功,皆严勒部伍,禁侵掠,远近咸附,得兵七万人。高祖渡河,遣绍率军与公主会,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
(《旧唐书·平阳昭公主传》)
【注释】①盩厔(zhōu zhì):是一个古县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8.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散 家 资 招 引 亡 命 得 数 百 人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高祖将起兵∕出郭相扶将
B.时京师留守频遣军讨公主∕将军百战死
C.公主归鄂县庄所∕壮士十年归
D.封为平阳公主∕愿为市鞍马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禁侵掠,远近咸附,得兵七万人。
11.下列对《木兰诗》和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与平阳公主皆为真实历史人物,且都因战功受朝廷封赏
B.两人参战均出于自愿,且都拒绝朝廷封赏以显淡泊名利。
C.平阳公主的“娘子军”与木兰的“替父从军”都体现了对亲人的保护。
D.木兰因孝替父从军,平阳公主为助父起兵反隋,两人参战动机均与家国情怀相关。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①。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袁枚《卖蒜叟》,有删改)
【注释】①堵:墙。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一处)
叟 能 如 是 乎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旁睨而揶揄之 (2)但见杨双膝跪地
(3)释担而立 (4)尔安敢轻吾射
14.翻译下列句子。
(1)无他,但手熟尔。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5.请结合选文【乙】文分析卖蒜叟的人物形象。
16.【甲】【乙】两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两个故事分别给人什么启示?
阅读《陋室铭》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出名,有名
B.斯是陋室 斯:这
C.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
D.无丝竹之乱耳 竹:竹子
18.下面句子中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孔子云:何陋之有?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B.本文作者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屋舍来对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
C.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直接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
D.本文通过对居室情境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梅之冷①,易知也,然亦有极热②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此咏夏梅意也。
(选自钟惺《夏梅说》,有删改)
【注释】①冷:这里指“开在寒冷的时候”,后文的“冷”指“被冷落”。②热:这里指“热闹”。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蕃: (2)陶后鲜有闻 鲜:
(3)花实俱往 俱: (4)而梅之冷极矣 极: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22.甲文中的问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3.两文的物象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甲文中,作者通过运用① 的手法,借莲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在乙文中,作者通过写梅在冬夏的不同处境,表达了对② 的批判。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张咏①劝学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及准出陕④,咏适⑤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⑥,大为具待⑦。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⑧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②准:寇准,宋初宰相。③学术:学问。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⑤适:恰逢。⑥严供帐:隆重设宴。严,敬重。⑦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⑧谓:教导。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
B.蒙乃始就学 家祭无忘告乃翁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
D.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26.写出出自【甲】文的一个成语:
27.【甲】【乙】两文的主旨都是劝人学习、两文中劝说的方式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①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②,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③,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屈:弯曲。②不已善息:不因射得好而趁此休息。已,同“以”,因。③弓拨矢钩:弓身不正,箭杆弯曲。
2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少焉气力倦:
(3)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4)康肃忿然曰:
2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三个反问句表现了陈尧咨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B.乙文中的养由基“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可见养由基技艺之精湛和对自己射箭本领的自信。
C.甲乙两篇文章都通过在旁边观看射箭的人的语言的称赞,正面写出陈康肃公和养由基射箭本领之高超。
D.甲文的卖油翁和乙文的“一人”都不擅长射箭,但分别对陈尧咨和养由基的射箭给出了中肯的评价或意见。
30.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人 皆 曰 善 子 乃 曰 可 教 射 子 何 不 代 我 射 之 也 ?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32.甲、乙两文都是因观看射箭引发的故事,但所阐发的道理却不同,请结合文章分析。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①。既灭烛,闻主人媪②隔壁呼其妇③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④。”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⑤,意思⑥皆所不及也。
(节选自《唐国史补》)
【注释】①逆旅:旅店。②媪(ǎo):老妇,指下文“妇”的婆婆。③妇:指儿媳。④伏局:认输。⑤复其势:根据记忆,将婆媳的棋势重新摆试一遍。⑥意思:用意,此处指下每一步棋的用意。
3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的“睨之”“但微颔之”体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且非常蔑视。
B.甲文中的“取”“置”“覆”“酌”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卖油翁倒油技术的娴熟。
C.“康肃笑而遣之”其“笑”含尴尬解嘲,“遣”示接纳道理,反映出陈尧咨复杂的心理变化。
D.甲文中的“公亦以此自矜”与乙文中的“自谓天下无敌”所体现的心理相似。
3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35.甲文中的“无他,但手熟尔”和“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这两句话意思相近,但作用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6.请你结合甲文中陈尧咨看到卖油翁倒油技术后的表现,以及乙文中王积薪复盘婆媳二人棋艺后的表现,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及你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④。
(选自《碎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37.解释【甲】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2)但微颔之 (3)以钱覆其口
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9.解释【乙】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及守荆南回 (2)岂汝先人志邪
4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41.结合【甲】【乙】两篇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2)结合两篇短文,简要说说陈尧咨(康肃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 于云梦②,使虞人③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④拂王旃⑤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⑥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田:同“畋(tián)”,打猎。②云梦:地名。③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官吏。④鹄(hú):天鹅。⑤旃(zhān):安置在马车上的红色旗子。⑥养叔:养由基,楚国善射者。
4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尔安敢轻吾射 (2)徐以杓酌油沥之
(3)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4)王引弓欲射
43.请用“/”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臣 之 射 也 置 一 叶 于 百 步 之 外 而 射 之 十 发 而 十 中
4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45.《卖油翁》和本文都写到了射箭,但两篇短文所讲的道理不同。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篇短文分别蕴含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小题。
【甲】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念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③,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④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⑤而专一夫之伎⑥,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⑦。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要冲:某个地区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④罔不:无不。⑤务行仁化:致力于施行仁化之政。⑥伎:同“技”。⑦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46.下列成语中加点的“释”,与“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的“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小贴士:《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释”的义项有以下5种:①放下。[又]释放,放弃。②消融。③排解,解除。[引申]解释。④指佛教或僧人。
A.冰消雪释 B.疑团莫释 C.手不释卷 D.杯酒释兵权
4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B.【乙】文中陈尧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看做神人,并称赞他为“小由基”。
C.【甲】文叙述详略得当,略写陈尧咨的射技,详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突出“惟手熟尔”的道理。
D.【甲】文中“陈康肃公”中的“公”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尊称;【乙】文中“岂汝先人志邪”中的“先人”古代一般指祖先、古人,此处专指陈尧咨死去的父亲。
48.把【甲】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49.从【甲】【乙】两文中可知陈尧咨为人为官有哪些不足之处?请简要概括。你从他身上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简要写出两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失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①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③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④。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节选自刘元卿《楚人学舟》)
【注】①折:调头。②旋:转弯。③犯:碰到。④柁:同“舵”。
5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2)以钱覆其口( )
(3)其始折旋疾徐( ) (4)乃四顾胆落( )
5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尝射于家圃”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小试洲渚之间 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于我如浮云 D.闻之于宋君
5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53.请对比【甲】【乙】两文,说说两篇文章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①贪污解任,自陈②尝在秦王③幕府。上④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⑤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⑥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注】①坐:因……犯罪。②陈:陈述。③秦王: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④上:皇上,指唐太宗。⑤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⑥四海:整个天下。
5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但当涉猎( ) (2)即更刮目相待( )
(3)是使为善者惧( ) (4)相寿流涕而去( )
5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我酌油知之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欲听还旧任 解衣欲睡
D.相寿流涕而去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57.甲文中孙权和乙文中唐太宗在对待下属方面有何不同?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晋大夫①祁奚请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②?”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奚对曰:“午④也可。”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商书》曰:“不偏无党⑤,王道荡荡⑥。”祁奚之谓也。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威,可谓至公矣。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⑦祁奚有焉。
(选自《新序》)
【注释】①大夫:古代官职。②嗣:继承。③解狐:晋国的大夫。④午:祁午,祁奚的儿子。⑤党:偏私。⑥荡荡:平坦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公正无私。⑦这两句诗出自《诗经》,意思是因为他是有才德的人,所以他推举的人也和他一样有才德。
5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睨之久而不去 ②康肃笑而遣之
③孰可以为国尉 ④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59.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称 其 仇 不 为 谄 立 其 子 不 为 比
60.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②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
61.卖油翁和和祁奚都是有大智慧的人,请结合文本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分别学到了什么?
博物馆举行闯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即可获得文创产品“带铜钱孔的油葫芦”和“布满刀痕的木车轮”,请你参加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1]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节选《庄子·天道》)
注:[1]轮扁,春秋时期齐国的木匠,以精湛的造轮技艺闻名。
6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徐 则 甘 而 不 固 疾 则 苦 而 不 入
6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尝射于家圃( ) (2)尔安敢轻吾射( )
(3)释椎凿而上( ) (4)轮人安得议乎( )
6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
65.若卖油翁遇到轮扁,他们就“技艺的掌握与传授”展开辩论,卖油翁用“酌油”的事例说明“ ”的重要性,轮扁则用“斫轮”强调“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①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①。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
②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③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④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节选自清·袁枚《子不语》)
注:①堵:墙。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③取势:摆好姿势。④纵:放开。
66.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中的“自矜”是自夸的意思,表现了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满。
B.“睨之久而不去”中的“睨”是睁大眼睛看的意思,这里形容很在意的样子。此处是对卖油翁神态的一处描写。
C.“康肃笑而遣之”中的“遣”是打发的意思,此处的“笑”和“遣”表现出陈尧咨通达、爽快的一面。
D.“但见杨双膝跪地”中的“但”,可根据《卖油翁》“但手熟尔”中的“但”推测意思为“只,只是”。
6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68.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请结合陈康肃的语言描写,关注语气助词等,分析其形象特点。
69.小语在阅读了《卖蒜叟》后,想把它作为《卖油翁》的拓展性材料推荐给同学,请你从内容、写法等角度比较两篇文章,阐述推荐理由。
【甲】
活板(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 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梦溪笔谈》)
【乙】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②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④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⑤其理。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方家:行家。②缕悬:用丝线悬挂。③纩(kuàng):丝绵。④芥子许蜡:芥菜子大小的蜡。⑤原:探究。
7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则第二板已具 具答之
B.有奇字素无备者 吴广素爱人
C.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
D.其中有磨而指北者 其真无马邪
7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是一篇说明文,将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制作过程、印制效果、主要特点做了清晰说明。
B.甲文活字印刷术不选用木头刻印,只是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疏密,而且沾水后高低不平,影响印刷。
C.乙文中指南针使用方法很多,可放在水上、手指上和碗沿上等,但容易坠落,比不上用丝线悬挂好。
D.乙文中沈括认为指南针指向南面的现象,就像柏树指向西面现象一样,其中原理没法探究清楚。
7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
(2)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73.请结合甲文,说说最后一段交代“活板”下落的作用。
74.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活板印刷”和“指南针”的“活”分别体现在哪里。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丙】
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①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②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③,莅④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群凶:指各地动乱。②比来:近来。③墙面:面对墙壁。指一无所知。④莅:处理。
75.甲文出自于编年体通史《 》,乙文作者是 ,两文作者同属 朝代。
76.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徐以杓酌油沥之。
77.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文中“邪”与乙文中“乎”都表示反问语气,乙文中两个“尔”用法并不相同。
B.乙文“汝亦知射乎”的“亦”与“我亦无他”的“亦”所反映出的人物情感不同。
C.甲乙两文用笔简、剪裁精,皆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与事理,凸显语言艺术之精妙。
D.甲丙两文中“孤”“朕”都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只是古代君王对臣子的爱称。
78.甲文中的孙权与乙文中的卖油翁都在交流中运用了现身说法的方式,孙权现身说法是为了劝吕蒙学习,而卖油翁现身说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79.甲文中孙权提到的学习方法是“ ”,丙文中唐太宗认为不读书的后果是“ ”,甲丙两文都告诉我们: 。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①,唯傅修期耳。
(节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露布:公开的文告。
8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但当涉猎 但: (2)即更刮目相待 更:
(3)洪仲深让之 让: (4)唯傅修期耳 唯:
8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永 乃 发 愤 读 书 涉 猎 经 史 兼 有 才 干。
8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83.吕蒙和傅永两人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D 6.B 7.我只是让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8.散家资∕招引亡命∕得数百人 9.C 10.(1)远赴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2)(公主)禁止军队抢夺掠夺,远近百姓都归附她,最终征到七万士兵。 11.D
12.叟 /能 如 是 乎 13. 斜着眼看 只 放下 怎么 14.(1)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2)老人慢慢地背着蒜回去了,最终不愿意告诉别人他的姓氏 15.卖蒜叟:武艺高强,深藏不露。 16.甲文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人各有所长,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乙文告诉我们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骄傲自大,否则就会吃亏。
17.D 18.C 19.C
20. 多 少 都 极点 21.(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却不会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所以(那些)观赏梅花和吟咏梅的人,没有在(梅树)无花的时候(来观赏和吟咏)的。 22.示例:通过反问,加强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上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风气的感慨和对志同道合之人的稀少的遗憾,突出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孤独之感。 23. 托物言志 趋炎附势、追名逐利之人
24.A 25.(1)士别三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道)这件事情怎么这么晚呢?(2)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 26.刮目相看(或吴下阿蒙) 27.甲文孙权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再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让吕蒙接受并开始学习。乙文张咏则是通过委婉的暗示,让寇准自己发现需要学习,如说“《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寇准读到“不学无术”才明白张咏的意思。
28. 放下 过了不久 距离 气愤的样子 29.C 30.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31.①(卖油翁)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中有八九支命中目标,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认可。②一旦有一次发射没有击中目标,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成就就全部丧失了。 32.甲文《卖油翁》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通过卖油翁展示倒油技巧,说明任何技能只要经过长期练习都能达到高超水平。乙文《战国策》片段强调了即使是技艺高超的人也需要适当休息,才能保持长久的成功,告诫人们做事要有节奏,不可过度劳累。
33.A 34.示例: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35.示例:前一句是卖油翁回应陈尧咨咄咄逼人的质问所说的话,体现了卖油翁从容淡定的品质,同时这种从容的态度更加激怒了陈尧咨,引出了下文;后一句“我亦”“惟”是卖油翁展视出自己娴熟的倒油技术后所说的话,显出卖油翁谦虚谨慎、沉稳自信的品质。 36.示例:甲文中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看到卖油翁沥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沾湿,笑而遣之;乙文中王积薪自认棋艺“天下无敌”,听到婆媳隔墙下棋,全凭记忆,王积薪复盘后自愧不如。
据此可得出“无论何种技艺,要达到高水平都离不开持续的实践与钻研”的道理,同时启示我们不能恃技而骄,应保持谦逊,也要认识到自身局限。
37.(1)自夸 (2)点头 (3)盖 38.(1)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2)老翁于是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39.(1)等到 (2)志向,意愿 40.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41.(1)①因为卖油翁觉得康肃公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所以只是微微点头,略表赞许。②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所以杖之。
(2)骄傲自满、贪图享乐。
42. 轻视 慢慢地 向 拉 43.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44.(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2)如果放上十片叶子在那里,那么能不能射中我就没有把握了。 45.《卖油翁》是通过写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问答,告诉了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乙文是写屠龙子朱通过讲述楚王打猎和养由基的话语告诉人们做事要专注,目标过多,精力容易分散,会让人无所适从。
46.C 47.B 48.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49.陈尧咨为人傲慢无礼;为官不务正业、贪图享乐;启示:做人要谦虚抑己,工作要尽职尽责。
50. 放下 盖 慢 看,张望 51.B 52.(1)陈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2)(他)就认为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 53.【甲】文中卖油翁娴熟的酌油技术告诉我们学习技术要熟能生巧;【乙】文中楚人认为自己学成了驾船技术,但自己驾船时却碰到大危险,这告诉我们学习要脚踏实地,不能浅尝辄止。
54. 粗略地阅读 另,另外 这 离开 55.C 56.(1)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2)现在我处在皇位上,是天下的主人,不能单单偏爱老朋友。 57.甲文中孙权善劝,关心下属成长;乙文中唐太宗不徇私情,能听从大臣劝谏,以国事为重。
58. 离开 打发 谁 相似 59.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 60.①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②推举贤人能不回避仇人,不回护亲戚,可以说是最公平的。 61.从卖油翁身上我们可以学到“熟能生巧”的道理和面对挑战时的冷静与谦逊;从祁奚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举贤无私”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这些智慧和品质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62.徐 则 甘 而 不 固/ 疾 则 苦 而 不 入 63. 曾经 轻视 放下 怎么 64.(1)(卖油翁)见他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得心应手,(其中的门道)口里却说不出来/手中做出的活儿,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其中的门道)口里却说不出来。 65. 熟能生巧(手熟/经验); 内在领悟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经验相结合)。
66.B 67.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 68.“亦……乎”“不亦……乎”“安”几个词语,表示反问,语气强烈,展现了一个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的狂妄形象。 69.示例:两文内容相似、写法相近。内容上,都是写深藏不露的民间高手老人,用实力教育了那些有了一点功夫就夜郎自大、目空一切的年轻人,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写法上,刻画卖油翁与卖蒜叟的形象时,既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直接刻画,又运用反衬手法来间接刻画。
70.B 71.C 72.(1)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
(2)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完全是指南。 73.这一段交代活板的下落,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 74.《活板》的“活”指的是:制作字模活、排版活、拆版活、贮存字模活。“指南针”的“活”指的是转动灵活。
75. 《资治通鉴》 欧阳修 (北)宋 76.(卖油翁)慢慢地用勺子舀油(把油)通过钱孔注入葫芦。 77.D 78.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79. “涉猎” (墙面),莅事惟烦 学习(读书)很重要/要重视学习、终身学习。
80. 只,只是 另外,再 责备 只,只有 81.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82.(1)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2)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 83.都是起初学识不足,后通过勤奋学习取得显著进步。从甲文“蒙乃始就学”以及鲁肃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可以看出。乙文“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可以看出 。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