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作业单】9、那个星期天——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作业单】9、那个星期天——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6 15:4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9、那个星期天
一、基础达标。
1、读拼音写字词。
“遇到危险,不必jīng huáng( )。”妈妈把妹妹拉进怀里,一边qīn wěn( )着她,一边niàn dao( )。妹妹yī wēi( )在妈妈怀里,内心平静了许多。
2、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兴奋(xìng) 急遽(jù) B.缥缈(piāo) 原谅(liàng)
C.念叨(tāo) 消逝(shì) D.咔嚓(chā) 惆怅(zhàng)
3、下列对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惊惶”和“惊慌”的意思相同,可用于相同的情境。
B.“妈妈被一些事情绊住了,所以来迟了。”这句话中的“绊”有“束缚”的意思。
C.“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这句话中“空空落落”的
意思是空空荡荡,落下了很多东西。
D.“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和“我们要缅怀已逝的英烈”中“逝”的意思相同。
4、给“肖”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填入括号里。
陡( )的悬崖 胜利的( )息 俊( )的姑娘 (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烟 畅( )的商品 ( )遥自在 元( )佳节
5、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翻箱( )( ) ( )( )叨叨 一动( )( )
空空( )( ) ( )( )不吭
(1)我能仿照画“ ”词语的结构,再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

(2)奶奶 ,终于找到了那个玉佩。(选词填空)
(3)他 地低头向前走着,似乎在想什么心事。(选词填空)
6、下面的句子是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衬托人物心情的变化的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景物描写
(1)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
(2)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 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 )
(3)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
二、灵活运用。
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没看我正忙呢吗 B.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C.去吗 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 D.大人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老师经常给我们上安全教育课。
C.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 一个大道理。
D.我们要维护集体的利益,珍惜班级的荣誉。
9、下列对句子中所运用的表达情感的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 (将情感融入具体事例中)
B.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将情感融入景物)
C.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将情感融入内心独白)
D.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 (将情感融入内心独白)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融情于景,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感。
B.课文真实感人地写出了作者一天中的心情变化: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焦急、无奈,最终失望、委屈。
C.课文第4自然段作者呈现了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和翻看画报四个情景,生动地展示了“我”在等候母亲回来时,一个人艰难打发时间的情形,形象地表达了“这段时光不好挨”。
D.《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前者是间接表达出来,而后者将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直接表达出来。”
11、按要求写句子。
(1)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2)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缩句)
(3)我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变成被字句)
(4)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强烈。(修改病句)
三、碰撞书本。
12、根据课文理解填空或选择。
(1)本文叙述了母亲答应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在那个星期天里,孩子的心理经历了由盼望→ → → 的历程。
(2)“那个星期天”让“我”很难忘的原因有( )。(多选)
A.第一次盼一个日子对于“我”来说很重要。
B.母亲送给了“我”珍贵的礼物,令“我”难忘,浓浓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我”。
C.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D.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我”的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怀。
四、感受阅读。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惊惶——( ) 荒凉——( ) 一声不吭——( )
(2)选文中画“ ”的句子是怎样交待时间变化的 又如何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
(3)选文中画“ ”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4)母亲不停地在“我”耳边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你能将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写完整吗
(5)母亲失约未能带孩子出去玩,你是怎么理解母亲这种行为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4、对比阅读。
(一)盼(节选)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二)那个星期天(节选)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以上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都心有所盼:选文(一)中,“我”盼的是
;选文(二)中,男孩儿盼的是 。
(2)两篇选文都通过把心情融入景物中的方法表达情感,请你来分析。
①选文(一)通过写雨点儿在“我”头顶和肩膀上跳跃,表达了“我”
的心情。
②用“ ”画出选文(二)中两处运用融情于景写法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现出“我”内心的 。
(3)选文(二)中,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 、 和 的描写,写出了母亲 的复杂心情。
(4)选文(二)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 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
课外阅读(一)。
沉默的带路人
盲孩终于上学了,可是家里的人都没有时间送他到学校,于是他要强地决定
自己走。
那天,他起得很早,拎着竹竿出了门,心里念着路线:“出门向右拐,过马路……”他向右走去,忽然,竹竿触到了墙。 路呢 他着急起来。 怎么办
呢 他听到皮鞋声。 “叔叔,盲校怎么走 ”求助的口吻。 “不知道。”同情而又无可奈何。 他又听到高跟鞋的声音。 “请问,盲校怎么走 ”盲孩问,“你知道吗 ”“盲校 没听说过。”声音由近而远。
他又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①“你知
道盲校怎么走吗 ”声音低得像对自己说。
可是,没有回答。 他只觉得竹竿的另一头被抬起来了,并且轻轻地向前拉着,他不由自主地跟着走。 “你知道盲校吗 ”盲孩兴奋了。 没人回答。
“你要送我去哪儿 ”又是无言。 他紧张了,忙问:“你要带我去哪儿 ”
还是没有回音。 他突然想起盲孩子被骗的故事,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顺着竹竿摸了摸,竹竿的另一头低一些。 他慌乱地想:“对方个子不高,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竹竿的另一头被放在地下了。 他愣了一下,耳边响起了铃声。 啊,到学校了。他高兴地正想说声谢谢,细碎的脚步声远去了。
放学了,他的竹竿又被抬起来,还是轻轻的,另一头低一些。 还是一句也没回答
他的问话。就这样,他们走过清晨,走过黄昏;走过春秋,走过冬夏。
有一天,盲孩突然感到那个人的脚步声与平时的不一样,是那么的沉重,竹竿的另
一头也高了许多,牵竿的力量也大了许多。 盲孩急了,大声说:“不,你不是,我要跟他!”
“他不会来了。 他到河里去……本来,他那么小,应该喊大人……可他……
他喊不出声……”传来的是一个低沉的父亲的
声音。 ②沉默良久,盲孩突然失声痛哭起来。
他扔开竹竿,发疯似的跑着。 他要去寻找那
位默默无言的带路人……
(1)盲孩第一次独自上学时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图。
(2)品读画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完成批注。
(3)“沉默的带路人”最后的行为在同学们之间引发了热议,有人赞赏他见义勇为
的行为,有人却认为应该量力而行。对此,你怎么看 说说你的理由。
16、课外阅读(二)。
秋天的怀念(节选)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
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读短文,补充思维导图。
(2)下列对句子A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母亲“躲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
B.母亲“偷偷地听”说明她不放心“我”。
C.母亲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是因为她受不了“我”暴怒无常的脾气。
(3)句子B表面是写秋风中开得烂漫的各色菊花,实际上是写“我”
的心态和对母亲的 。
(4)用“ ”画出与短文最后一句话相照应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17、语言实践。(5分)
联系本单元所学,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文 不同点 相同点
《匆匆》
《那个星期天》
18、小练笔。
《那个星期天》中第4 自然段借助具体事例,在细致的描写中将小男孩的“盼”表达得淋漓尽致。当你在高兴、愤怒、悲伤等时,又会有哪些动作、心理呢 仿照这种写法,选择一种情感写一写。 (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惊惶 亲吻 念叨 依偎
2、B
3、B
4、峭 消 俏 削 硝 销 逍 宵
5、倒柜 念念 不动 落落 一声
(1)忙忙碌碌 形形色色
(2)翻箱倒柜
(3)一声不吭
6、CBA
7、C
8、D
9、C
10、D
11、(1)我坐在游船上,一边听着动听的乐曲,一边欣赏着两岸美丽的风景。
(2)我感觉到变化。
(3)一个蚁穴被我用树枝拨弄着。
(4)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12、兴奋、期待 焦急、无奈 失望、委屈 ACD
13、(1)惶恐 萧瑟 一声不响
(2)“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惆怅。“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
(3)“惊惶” 写出了母亲看到孩子难过时的紧张、慌乱,“拉进”写出了母亲对没能带孩子出去玩时的愧疚、怜爱,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4)今天是妈妈的错,妈妈向你道歉好不好 妈妈向你保证,以后绝对不会爽约,等下妈妈洗完衣服,就带你去外面吃好吃的,好好弥补一下。 5.示例:母亲一开始答应孩子出去玩,后来因为忙碌,最终没有遵守承诺,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伤害,也是一种不守信用的表现。
14、(1)穿新雨衣 母亲带他出去玩
(2)喜悦、兴奋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沮丧、失落
(3)神态 动作 语言 既心疼又愧疚
(4)这位母亲为了生活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出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即使她忙得不可开交,也
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15、(1)兴奋 紧张 慌乱
(2)语言 自卑、羞涩
神态、动作 难过和难以置信
(3)带路的小男孩是善良的,在他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但我觉得当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危险的时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还是要见义勇为,去伸出援助之手的。
16、(1)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花 “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花
(2)C
(3)坚强乐观 怀念
(4)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感受到母亲对“我”的关爱,也表达了“我”决心不辜负母亲的期望,要和妹妹一块儿好好儿活的心愿。
17、不同点:(《匆匆》)运用连续的问句直接表达情感。(《那个星期天》)
侧重将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出来。
相同点:两篇文章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18、看到墙上的那些黑影,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