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作业单】12、为人民服务——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作业单】12、为人民服务——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6 15: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12、为人民服务
一、基础达标。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写词语并完成练习。
为了chè dǐ( )摆脱剥削和yā pò(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以民族的jiě fàng( )和人民的lì yì( )为奋斗mù biāo
( ),他们鼎力相助,不怕pī píng ( ),不怕受伤,甚至不怕xī shēng( )。
2、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严竣 泰山 鼎盛(dǐng) 答应(dā)
B.迁移 炊具 追悼(dào) 兴旺(xīng)
C.治度 责任 鸿毛(hóng) 谦虚(qiān)
D.哀思 寄托 铭记(mín) 剥削(xuē)
3、请给下列加点的“鼎”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鼎 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②大;③正当,正在;④借指王位、常业。
人声鼎沸( ) 鼎力相助( )
春秋鼎盛( ) 鼎鼎大名( )
4、下列句子中“牺牲”一词的意思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
例: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A.无数革命先烈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B.老师牺牲午休时间来帮我补习功课。
C.古人祭祀时要向上天献上牺牲。
D.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5、先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 )于泰山 ②( )于鸿毛
③( )兵( )政 ④死得( )( )
(1)词语③所填的字意思相近,这样的词语还有:( )身( )骨、( )心( )胆。
(2)那位年轻的战士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死可谓 。(选词填空,填序号)
6、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 不管……都…… 不仅……而且……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3)(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一定会兴旺起来。
二、灵活运用。
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个句子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B.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怎么没有责任解救他们 我们怎能不努力奋斗
C.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不能不努力奋斗。
D.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不一定要努力奋斗。
8、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什么 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B.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毛泽东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C.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D.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
9、下面人物,死得重于泰山的有( ),死得轻于鸿毛的有( )。(多选)
A.张思德 B.汪精卫 C.杨靖宇 D.秦桧
10、下列关于课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开头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B.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论点讲了“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四个方面的问题。
C.课文是一篇演讲稿,是毛泽东同志193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
演讲。
D.“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中“完全”“彻底”两个词不仅体现了用词的严谨性,也是作为领袖向全党全军树立的高标。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和感叹句)
反问句:
感叹句:
(2)我们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缩句)
(3)张思德的精神值得我们。(修改病句)
三、碰撞书本。
12、按课文内容填空。
梳理课文内容,照样子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A.不管死了谁,只要他做过有益的工作,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B.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和光明。
C.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D.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
四、感受阅读。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段话共有四句。第一句表明“我们”( ),第二句表明“我们”( ),第三句表明“我们”( ),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
A.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 B.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C.欢迎批评
(3)这段话告诉我们,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的目的是 。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本文是 同志为悼念 同志而作的演讲。
(2)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并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树状图。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 (3分)
(4)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请各举两个例子。
15、课外阅读理解(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节选)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叶坪迁到沙洲坝。那时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一天傍晚,毛泽东看到一位老伯从池塘里挑来的饮用水很不干净,并了解到多年来村民们吃水比较困难,如今又来了这么多红军,用水就更紧张了。毛泽东得知此情况后,彻夜难眠,反复考虑着如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便到村里村外察看,思考着把乌鸡岭下的泉水引进村子里的办法,然后组织干部战士用大楠竹做材料,铺设了一条简易的水管,用一个大木桶接住并蓄起来,暂时解决了饮水的问题。毛泽东还不放心,为了把沙洲坝的用水问题彻底解决好,他继续带着区乡干部和红军战士,跋涉几十里去寻找水源,亲自勘定了章义坑、峨公坑、九节坑等几个水库坝址。 同时又从眼前着想,决定在村里打井。尽管当地自古以来没打过井,没人会打井,但也要试一试。经过勘探,选好位置,先后打了两口井,第一口井因离坟场近没用多久便放弃了;第二口井打好后,还专门铺上木炭和沙子作为过滤设施,保证漫上来的水可饮用。村里的乡亲喜出望外,有一位老婆婆双手捧起又清又甜的井水喝了一口,高兴地说:“毛主席,您真替我们把什么心都操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洲坝村民在井台上竖起一块纪念碑,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两行醒目的大字。
(1)“喜出望外”中“望”字的意思是( )。
A.向远处看 B.探望 C.希望 D.有名望的人
(2)毛主席为了解决乡亲的饮用水问题想了哪些方法
(3)“毛主席,您真替我们把什么心都操到了”一句话是乡亲们对毛主席最真诚的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洲坝村民在井台上竖碑,其目的是借 之事,表达对毛主席的深切 之情。
(5)选文表现了毛主席( )的精神,说明了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A.对群众和蔼可亲
B.生活简朴、工作辛劳
C.关注人民疾苦,竭力为群众排优解难
16、课外阅读理解(二)。
好战士张思德
佚 名
① 当年红军过草地时,由于缺衣少药,许多战友病倒了,张思德原本魁梧的身体也一天天消瘦,但他仍坚持为伤病员背枪,在泥水没踝的荒草滩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②通信营一排的战士小李不幸陷入泥沼,拼命向上挣扎,眼里淌着泪痛苦地向战友们喊着:“救救我,快救救我呀!”有的战士伸手去拉,也险些被陷进去,眼看着泥沼从小李的大腿没到胸部,战友们很着急却束手无策。这时,张思德着急地对班长杜泽洲说:“班长,我有办法,我趴在泥沼上,你踩在我身上,拉小李的左手,另外两人也像咱们一样拉他的右手,试试看。”说完,他便毫不犹豫地趴在泥沼上。杜泽洲不忍心踩在他身上,立在那儿没动,张思德急着冲他喊道:“班长,快上呀,否则他会没命的!”看着张思德那急切的目光,杜泽洲抬起了脚……在另外两名战士的协助下,奄奄一息的小李终于得救了。
③艰难地走了二十多天以后,战士们身上带的干粮全都吃完了,不少战士因饥饿长眠在了草地上。
④ 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神圣任务,党组织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带头“尝百草”的庄严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 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入党,但他被那些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带头尝草的勇气所感动,于是暗下决心,要向他们看齐,主动加入“尝百草”的活动中。只要看到以前未见过的草,他总是先尝一尝,一旦找到一种能吃的草,就马上告诉其他人。
⑤有一回,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 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绿的,看上去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去,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 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 不一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 又过了一会儿,他肚子一阵绞痛,随之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⑥ 张思德就是这样时时处处想着别人,直至最后为保护人民利益光荣牺牲。
(1)选文主要讲了张思德在长征路上的两件事,请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2)“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入党,但他被那些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带头尝草的勇气所感动,于是暗下决心,要向他们看齐,主动加入‘尝百草’的活动中。”这句话中“看齐”的意思是 ,这里指张思德 。
(3)请给第②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做批注。
批注:
(4)选文第⑤自然段中,对张思德的两处语言描写前都加了“急忙”,由此可以看出 。
(5)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写一写读后感受。
[链接材料]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原始森林展开扑救,期间突发林火爆燃,造成30名扑火队员不幸殉职。 其中包括 27 名森林消防队员和 3 名地方扑火人员。
五、拓展延伸。
八北京门头沟遭遇暴雨突袭,消防员紧急出动,救助受困
百姓,其中记者拍摄的一张图片迅速登上了热搜,引得众人纷纷点
赞。请你结合本课所学,谈谈自己的感想。
18、小练笔。
仿照课文第 2 自然段的写法,根据提示,采用引用名言、古诗或列举人物事例等方法,对“勤奋学习”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彻底 压迫 解放 利益 目标 批评 牺牲
2、B
3、①②③②
4、A
5、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1)粉身碎骨 提心吊胆
(2)死得其所
6、(1)因为……所以…… 如果……就……
(2)只要(或如果)……就……
(3)只要(或如果)……就……
7、D
8、B
9、AC BD
10、C
11、(1)张思德同志的死难道不比泰山还要重吗
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八路军、新四军是队伍。
(3)张思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2、为人民服务 批评 困难 死去的同志 D
13、(1)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2)CBA
(3)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为人民服务
14、(1)毛泽东 张思德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①白求恩②岳飞③汪精卫④秦桧;
(3)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则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4)夏明翰、吉鸿昌的死比泰山还重。汪精卫、秦桧的死比鸿毛还轻。
15、(1)C
(2)铺设水管引水、计划修水库、打井。
(3)感激
(4)打井 怀念
(5)C
16、(1)B
(2)当时的情况紧急,张思德的心情非常急切。
(3)这篇短文重点讲了红军过草地期间,张思德主动尝百草的事。
(4)从这个故事中,我感受到张思德舍己为人、奋不顾身、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17、消防员们时刻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总在最危急的关头,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18、卡莱尔有句名言:“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成功的路上无捷径,只有勤奋才是成功的源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每天都要求自己练字,练完后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正是因为王羲之的勤奋与刻苦,他才在书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称为“书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