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作业单】语文园地四——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作业单】语文园地四——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6 15:5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语文园地四
一、基础达标。
1、读拼音写字词。
(1)为了bì miǎn( )卧底身份被揭穿,他把chōu ti( )里的信件拿到pì jìng( )的后院里fén shāo( )殆尽。
(2)“gé mìng( )尚未chè dǐ( )胜利,在这jǐn pò( )的关头,我们要不怕xī shēng( ),勇敢地同敌人斗争!”他奋力呐喊着。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燕山(yān) 开凿(záo) B.侦探(zhēng) 坚劲(jìng)
C.追悼(dào) 铭记(míng) D.埋葬(zàng) 剥削(xuē)
3、根据词典中的释义,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尖锐:①物体有锋芒,容易刺破其他物体的;②(声音)高而刺耳;③(言论、斗争等)
激烈。
(1)以尖锐言辞进行争论的方式给他带来了莫大的麻烦。( )
(2)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几声尖锐的枪声。 ( )
(3)猫突然跳到他身上,用尖锐的前爪按住他的胸口。( )
4、选词填空。
严格 严厉 严峻 严肃
(1)完成这项任务,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 )的考验。
(2)一向温和的爸爸听到儿子不遵守学校的纪律,表情立刻变得很( )。
(3)只有(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4)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时光不等人啊,同学们一定要( )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做时间的主人。”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罪恶滔天的歹徒被击毙了,真是死得其所。
B.如果政府部门过于臃肿,就要精兵简政,提高工作效率。
C.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欢聚一堂,衷心祝贺杭州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D.抗洪一线的战士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死可谓重于泰山。
6、下列选项中,属于阅读方法的是( )。(多选)
A.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B.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
C.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体会场景、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二、巩固提升。
7、 一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他们是为了什么奋斗的 选一选。你又打算为了什么而奋斗 写一写。
A.为了党的事业和战斗的胜利
B.为了人民的自由
C.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1)周恩来总理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积劳成疾。( )
(2)飞夺泸定桥红军战士冒着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
(3)叶挺将军在狱中作了《囚歌》一诗。 ( )
我打算为了 而努力奋斗。
8、下列对古诗所歌咏的事物及体现的品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描写的是石灰,展现出了石灰顽强坚韧、持身清白的品质。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描写的是梅花,突出了梅花从不争功、坚强高洁的品质。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写的是梅花,表现了梅花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品质。
D.“菊残犹有傲霜枝”描写的是菊花,传达出菊花孤高傲世、坚贞不屈的品质。
9、下列不适合作为和别人交流的心愿的是( )。
A.用诗歌表达自己想去宝岛台湾看一看的愿望。
B.用演讲稿号召同学们共同保护环境,让空气和水越来越干净。
C.用日记的形式写一写自己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D.写一篇倡议书,呼吁大家认真落实垃圾分类,更好地保护环境。
10、对下面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开头:在共和国珍藏的记忆中,有这样一封情深义重的书信,是朱德写给好友戴与龄的,就是这一封信帮助朱德的两位母亲渡过了难关。
结尾:这封信现保存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中。 满纸质朴的语言,饱含着朱德对自己两位母亲博大深沉的情意,也体现了革命者大公无私的坦荡胸怀。
A.这样写突出了这封信的珍贵和朱德对两位母亲深厚的情意
B.开头和结尾中有的句子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是意思相同,这样写重复了
C.文章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整篇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
D.这样写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使主题更加突出
三、碰撞书本。
11、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这是对祥子的 描写,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物的 。
(2)最上边站着一个人,满脸兴奋的微笑,站得比集中营的高墙、电网更高,手里拿着一面红纸做的鲜艳的红旗,遥望着远处的云山。 (《狱中联欢》)
这句话是对人物的 描写和 描写,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物的 。
12、先将俗语补充完整,根据情境选择恰当的俗语。 (填序号)。
① ,莫把无时当有时。
② ,事非经过不知难。
③树欲静而风不止, 。
④ ,无心插柳柳成荫。
⑤良药苦口利于病, 。
(1)小明平时不好好读书,遇到解决不了的知识难题,才真正领悟到“ ”。
(2)“ ”,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艰难的日子。
(3) 有的大人经常说:“这段时间工作太忙,等有时间就回家看看父母。”
我想用“ ”这句话来劝诫他们。
(4)你还积累了哪些像这样具有劝勉意义的俗语 请选择一句写下来。
四、感受阅读。
13、小古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下列有关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欲:希望 B.亦:也
C.可得兼:不能同时获得 D.舍:放弃
(2)先用“//”将原文分成两层。再根据本文内容,完成填空。
本文将“生”比作“ ”,将“义”比作“ ”,最后将
“ ”的选择,比作“ ”的选择(用原文中的文字回答),这种写法的作用是 。
(3)下列诗句与本文提出的观点无关的一项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舍生取义”,而这样的英雄人物在中华民族历史
上层出不穷。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 请概括地写出他(她)的主要事迹。
14、阅读故事,完成练习。
归 途(节选)
①不知道过了多久,钟老汉渐渐感到了冷,感到了疼,还有饿,还有懊悔,还有自责,所有的感觉,好的,坏的,都回来了。 他睁开眼睛,向四周环视了一下,这是自从他掉下山坡以后第一次和这个世界见面。他记起了发生过的事情。他掉下山谷时在山坡上翻了几个滚,摔在一块石头上,摔得很重,定是伤了哪根骨头,也伤了脑袋,反正浑身上下都疼痛难挨。
②“在哪儿,我这是在哪儿 ”他自言自语道。
③“爹,您醒过来了 ”
④雪还在下着。透过纷飞的雪花,钟老汉看见了白茫茫的雪原和摇晃的地平线,与此同时他感到身子底下有一个宽大的骨骼和一些不停抽动的肌肉,尤其是那一左一右的两块后胯骨,像支撑大厦的基石一样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原来他在儿子的背上,儿子是背着他在雪地里走。这个意识让钟老汉猛地醒过来。他注意到原先背在儿子背上的野营背包现在挎在他的胸前,自己百八十斤的身子,加上分量不轻的野营包,这是加在儿子身上的额外负重。儿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上走,他脖子上在流汗,虽然天上下着雪,但头上却冒着热气,可见他走得多么辛苦,这让钟老汉十分不安。
⑤“伟儿,你停下来,我不能让你背着,我要自己走。”
⑥“爹,您必须让我背着,您现在走不了路。”
⑦“可是我这么大个儿人,怎么能让你背着呢 ”
⑧儿子停了一下说:“爹,这有什么 当年您还不是背着我跑了几十里山路,送我去医院,不然我怎么能有今天,这件事您忘了吗 ”
⑨“我当然记得,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何必挂在心上 ”
⑩“那是天大的事情,我当然要挂在心上,一辈子也不能忘。”
儿子的话打动了钟老汉,他心里一阵发酸,不自然地把前胸紧贴在儿子的背上。 想当年他背着儿子在山路上拼命地奔跑,那时的自己年轻力壮,而儿子是那么幼小,孱弱得像只羊羔,身上的骨头像一把松散的筷子。 而今天儿子强壮了,成熟了,身体里不但充满了活力,还充满了思想。钟老汉有些感慨,身子里涌动着一股暖流。他想对儿子说些感激的话,可又说不出口……
(1)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
(2)文中画“ ”的句子是 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
(3)选文第⑤至⑩自然段是父子俩的 描写,这段描写的主要内容是 ,表现了 。
(4)从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照应的语句,用“ ”画出来,并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5)“他想对儿子说些感激的话,可又说不出口……”联系选文内容,想象钟老汉要对儿子说些什么。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归途中的沉思
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归来。 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沉思。
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校园里到处是音乐、鲜花、美酒。 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罗索夫人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罗索夫人说:“我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詹天佑紧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得连声道谢。 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摸着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情谊。 忽然,詹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
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 老师开始讲解:“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新式的火车。 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 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后,他依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 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 ”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
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 ”詹天佑忽然站起来说:
“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哈……”在一阵
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大英帝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
路,可你们的皇帝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
然离开了教室。
“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 轮船靠岸
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脸,兴奋地踏上祖国的土地。
(1)短文中的詹天佑回忆了哪些事情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詹天佑为什么会“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用“ ”画出点明原因的相关语句。
(3)关注人物的言行和神态等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请将文中的批注补充完整。
(4)短文第1自然段与结尾形成了 的关系,这样处理的好处是 。
(5)结合下面的资料,说说你对短文结尾中加点的“兴奋”一词的理解。
詹天佑在1905年~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
五、拓展延伸。
16、读下面一组句子,完成相关练习。
原文 删去外貌、神态描写后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 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 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 了面。我看到了父亲的脸。
(1)读一读小红的话,你认同她的说法吗 为什么
删去外貌、神态描写后不仅不影响刻画人物形象,而且更简洁了。
(2)请运用外貌、神态、动作或语言描写表现出某个人的性格或特点。
参考答案
1、避免 抽屉 僻静 焚烧 革命 彻底 紧迫 牺牲
2、B
3、③②①
4、严峻 严肃 严厉 严格
5、A
6、ABCD
7、CAB 中国的航天事业
8、C
9、C
10、B
11、(1)外貌 健壮、朴实和充满生气
(2)动作 神态 乐观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12、常将有日思无日 书到用时方恨少 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意栽花
花不发 忠言逆耳利于行 ②①③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13、(1)C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 熊掌 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而取义
用生活中“舍鱼而取熊掌”的小事,引出“舍生而取义”的道理,使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3)D
(4)朱自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粮,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14、(1)而儿子是那么幼小,孱弱得像只羊羔,身上的骨头像一把松散的筷子。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儿子比作孱弱的羊羔,把儿子身上的骨头比作一把松散的筷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年幼时身体的瘦弱。
(2)环境 写出当时雪下得很大,雪原苍苍茫茫,衬托出环境之恶劣,为下文儿子背父亲以及父子之间的浓浓爱意定下了情感基调
(3)语言 父亲要求自己走,但儿子坚持背着父亲走 父亲心疼儿子以及儿子感恩父亲、爱父亲的形象
(4)他感到身子底下有一个宽大的骨骼和一些不停抽动的肌肉,尤其是那一左一右的两块后胯骨,像支撑大厦的基石一样支撑着自己的身体。而今天儿子强壮了,成熟了,身体里不但充满了活力,还充满了思想。
前后照应,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还对文章的中心起到强化的作用,突出儿子现在身体强壮,思想成熟,进一步表达儿子对父亲的爱,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5)伟儿,谢谢你!在我年老体衰、遭遇灾难的时候,你能挺身而出,不嫌弃父亲是个累赘,坚持用你如今已然健壮的身体和成熟的思想为我撑起了一片天,你真是我的骄傲!
15、(1)①怀念老师的临别馈赠;②地理课后因为祖国贫穷而被同学们嘲笑。
(2)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3)语言 坚定 对祖国充满了信心 神态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4)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5)“兴奋”是高兴的意思,在这里写出了詹天佑回到祖国,准备用毕生所学来振兴祖国的激动心情。
16、(1)不认同。对父亲的外貌、神态描写能使父亲的形象更立体:“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透露出父亲经历了残酷的刑罚,“平静而慈祥的脸”刻画了父亲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对孩子们的爱。如果去掉外貌、神态描写,则无此效果。
(2)示例:李大钊先生有一头浓黑的短发,戴着一副窄边眼镜,眼神明亮坚定,“人”字形的胡子倔强地翘着,嘴唇微抿,仿佛陷入深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