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题
1.(2023·泰安中考)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C [酸雨的pH小于5.6,故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A错误;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由于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B错误;单质须满足“同种元素组成”和“纯净物”两个条件,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正确;铝比铁更活泼,由于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而铁在空气中形成的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物质,不能阻止反应的进行, 通常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被腐蚀,D错误。]
2.(2022·泰安中考)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属于纯净物,A错误;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B正确;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但是属于混合物,D错误。]
3.(2024·岱岳区一模)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C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氢分子和氦原子质子数都是2,A错误;中和反应是酸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B错误;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如中子不带电,C正确;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可能是盐,如碳酸钠,D错误。]
4.(2024·福建中考)下列基于实验事实的推理,正确的是( )
A.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推测该溶液显碱性
B.往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CuO,迅速产生气泡,可验证CuO是催化剂
C.用黄铜片刻划纯铜片,纯铜片上有划痕,可推测纯铜的硬度大于黄铜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可推测O2具有可燃性
A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推测该溶液显碱性,A正确;往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CuO,迅速产生气泡,说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要想验证氧化铜是催化剂,还需要探究化学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B错误;用黄铜片刻划纯铜片,纯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C错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D错误。]
解答化学逻辑推理题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举反例法,即只要能举出与所列事实或所用科学原理不一致的例子即可说明结论的错误。物质分类、性质、变化中的特殊例子是解答关键点。
2.一步否定法,根据概念或化学原理中的关键词直接判断推论的正误。
3.解答此类题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找出“一般”中的“特殊”,下面这些“不一定”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1)显酸性(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碱)溶液。
(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3)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4)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5)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6)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7)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8)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9)原子核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
(10)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归纳总结题
5.(2023·泰安中考)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健康的认识 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
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②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 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①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②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
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 ②因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③因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C [②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错误,A不符合题意;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错误,B不符合题意;①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吸附有毒物质,正确;②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食品防腐,正确;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正确,C符合题意;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错误;②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错误,D不符合题意。]
6.(2022·泰安中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过程 ②要多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 ③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
B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错误;②保持人体健康需要合理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错误;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等物质,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发生化学反应,则能用食醋清除水垢,正确;A不符合题意。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正确;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正确,B符合题意。①铁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正确;②霉变的大米有毒不能食用,错误;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正确;C不符合题意。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错误;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③煤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CO有毒,则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正确;D不符合题意。]
7.(2024·肥城二模)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原子、分子中都有电子,所以在所有的微粒中一定有电子
B.因为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因为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铁也可以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
D.因为H2、蜡烛燃烧都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 [原子、分子中都有电子,但不是所有的微粒都有电子,如H+就没有电子,A错误;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比如硫酸钠中硫元素为+6价,B错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氯化银难溶于水,则铁不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C错误;氢气和蜡烛燃烧都生成水,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正确。]
8.(2024·新泰二模)归纳总结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对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安全 B.健康饮食
①在点燃甲烷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②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①为了预防佝偻病,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钙食品 ②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可以食用 ③摄入糖类和维生素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性质用途 D.农业生产
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作助燃剂 ①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否则肥效降低 ②农药波尔多液不可用铁制容器存放 ③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农药
B [A.①甲烷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②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水或沙子的目的是防止黑色固体溅落炸裂瓶底;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A正确。B.①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食品中含钙可以预防佝偻病;②霉变大米含有霉菌,即使清洗后也不能食用;③糖类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维生素不能,B错误。C.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③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C正确。D.①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②波尔多液中有一成分是硫酸铜,硫酸铜会跟铁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存放;③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可以保护环境和保证食品安全,D正确。]
化学归纳总结类型的题目是将许多零碎的知识整理归类在一类原理、物质、概念之下,在解答时注意两点:
1.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尤其是一些易混点,如溶液是混合物、氧气占21%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等。
2.常使用排除法:首先对该“类”原理、物质、概念有准确把握,然后将所列实例中不合理的挑出至少一个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逻辑推理题
1.(2023·泰安中考)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2.(2022·泰安中考)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3.(2024·岱岳区一模)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4.(2024·福建中考)下列基于实验事实的推理,正确的是( )
A.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推测该溶液显碱性
B.往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CuO,迅速产生气泡,可验证CuO是催化剂
C.用黄铜片刻划纯铜片,纯铜片上有划痕,可推测纯铜的硬度大于黄铜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可推测O2具有可燃性
解答化学逻辑推理题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举反例法,即只要能举出与所列事实或所用科学原理不一致的例子即可说明结论的错误。物质分类、性质、变化中的特殊例子是解答关键点。
2.一步否定法,根据概念或化学原理中的关键词直接判断推论的正误。
3.解答此类题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找出“一般”中的“特殊”,下面这些“不一定”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1)显酸性(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碱)溶液。
(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3)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4)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5)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6)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7)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8)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9)原子核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
(10)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归纳总结题
5.(2023·泰安中考)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健康的认识 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
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②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 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①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②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
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 ②因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③因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6.(2022·泰安中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过程 ②要多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 ③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
7.(2024·肥城二模)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原子、分子中都有电子,所以在所有的微粒中一定有电子
B.因为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因为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铁也可以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
D.因为H2、蜡烛燃烧都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8.(2024·新泰二模)归纳总结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对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安全 B.健康饮食
①在点燃甲烷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②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①为了预防佝偻病,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钙食品 ②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可以食用 ③摄入糖类和维生素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性质用途 D.农业生产
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作助燃剂 ①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否则肥效降低 ②农药波尔多液不可用铁制容器存放 ③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农药
化学归纳总结类型的题目是将许多零碎的知识整理归类在一类原理、物质、概念之下,在解答时注意两点:
1.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尤其是一些易混点,如溶液是混合物、氧气占21%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等。
2.常使用排除法:首先对该“类”原理、物质、概念有准确把握,然后将所列实例中不合理的挑出至少一个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专题二 逻辑推理、归纳
1.(2023·泰安中考)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逻辑推理题
√
C [酸雨的pH小于5.6,故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A错误;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由于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B错误;单质须满足“同种元素组成”和“纯净物”两个条件,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正确;铝比铁更活泼,由于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而铁在空气中形成的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物质,不能阻止反应的进行, 通常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被腐蚀,D错误。]
2.(2022·泰安中考)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属于纯净物,A错误;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B正确;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但是属于混合物,D错误。]
3.(2024·岱岳区一模)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
C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氢分子和氦原子质子数都是2,A错误;中和反应是酸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B错误;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如中子不带电,C正确;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可能是盐,如碳酸钠,D错误。]
4.(2024·福建中考)下列基于实验事实的推理,正确的是( )
A.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推测该溶液显碱性
B.往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CuO,迅速产生气泡,可验证CuO是催化剂
C.用黄铜片刻划纯铜片,纯铜片上有划痕,可推测纯铜的硬度大于黄铜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可推测O2具有可燃性
√
A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推测该溶液显碱性,A正确;往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CuO,迅速产生气泡,说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要想验证氧化铜是催化剂,还需要探究化学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B错误;用黄铜片刻划纯铜片,纯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C错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D错误。]
解答化学逻辑推理题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举反例法,即只要能举出与所列事实或所用科学原理不一致的例子即可说明结论的错误。物质分类、性质、变化中的特殊例子是解答关键点。
2.一步否定法,根据概念或化学原理中的关键词直接判断推论的正误。
3.解答此类题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找出“一般”中的“特殊”,下面这些“不一定”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1)显酸性(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碱)溶液。
(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3)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4)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5)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6)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7)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8)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9)原子核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
(10)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5.(2023·泰安中考)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归纳总结题
A.对健康的认识 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
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②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
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①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②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
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
②因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③因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
C [②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错误,A不符合题意;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错误,B不符合题意;①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吸附有毒物质,正确;②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食品防腐,正确;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正确,C符合题意;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温度、反应物的浓度等因素,错误;②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错误,D不符合题意。]
6.(2022·泰安中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过程
②要多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
③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
B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错误;②保持人体健康需要合理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错误;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等物质,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发生化学反应,则能用食醋清除水垢,正确;A不符合题意。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正确;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正确,B符合题意。①铁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缺铁元素会引起
贫血,正确;②霉变的大米有毒不能食用,错误;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正确;C不符合题意。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错误;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③煤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CO有毒,则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正确;D不符合题意。]
7.(2024·肥城二模)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原子、分子中都有电子,所以在所有的微粒中一定有电子
B.因为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因为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铁也可以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
D.因为H2、蜡烛燃烧都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
D [原子、分子中都有电子,但不是所有的微粒都有电子,如H+就没有电子,A错误;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比如硫酸钠中硫元素为+6价,B错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氯化银难溶于水,则铁不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C错误;氢气和蜡烛燃烧都生成水,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正确。]
8.(2024·新泰二模)归纳总结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对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安全 B.健康饮食
①在点燃甲烷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②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①为了预防佝偻病,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钙食品
②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可以食用
③摄入糖类和维生素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性质用途 D.农业生产
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作助燃剂 ①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否则肥效降低
②农药波尔多液不可用铁制容器存放
③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农药
B [A.①甲烷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②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水或沙子的目的是防止黑色固体溅落炸裂瓶底;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A正确。B.①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食品中含钙可以预防佝偻病;②霉变大米含有霉菌,即使清洗后也不能食用;③糖类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维生素不能,B错误。C.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③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C正确。D.①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②波尔多液中有一成分是硫酸铜,硫酸铜会跟铁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存放;③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可以保护环境和保证食品安全,D正确。]
化学归纳总结类型的题目是将许多零碎的知识整理归类在一类原理、物质、概念之下,在解答时注意两点:
1.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尤其是一些易混点,如溶液是混合物、氧气占21%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等。
2.常使用排除法:首先对该“类”原理、物质、概念有准确把握,然后将所列实例中不合理的挑出至少一个即可得到正确答案。专题二 逻辑推理、归纳
类题通关
1.C [酸雨的pH小于5.6,故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A错误;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由于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B错误;单质须满足“同种元素组成”和“纯净物”两个条件,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正确;铝比铁更活泼,由于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而铁在空气中形成的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物质,不能阻止反应的进行, 通常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被腐蚀,D错误。]
2.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属于纯净物,A错误;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B正确;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但是属于混合物,D错误。]
3.C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氢分子和氦原子质子数都是2,A错误;中和反应是酸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B错误;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如中子不带电,C正确;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可能是盐,如碳酸钠,D错误。]
4.A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推测该溶液显碱性,A正确;往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CuO,迅速产生气泡,说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要想验证氧化铜是催化剂,还需要探究化学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B错误;用黄铜片刻划纯铜片,纯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C错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D错误。]
5.C [②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错误,A不符合题意;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错误,B不符合题意;①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吸附有毒物质,正确;②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食品防腐,正确;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正确,C符合题意;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温度、反应物的浓度等因素,错误;②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错误,D不符合题意。]
6.B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错误;②保持人体健康需要合理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错误;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等物质,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发生化学反应,则能用食醋清除水垢,正确;A不符合题意。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正确;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正确,B符合题意。①铁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正确;②霉变的大米有毒不能食用,错误;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正确;C不符合题意。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错误;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③煤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CO有毒,则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正确;D不符合题意。]
7.D [原子、分子中都有电子,但不是所有的微粒都有电子,如H+就没有电子,A错误;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比如硫酸钠中硫元素为+6价,B错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氯化银难溶于水,则铁不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C错误;氢气和蜡烛燃烧都生成水,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正确。]
8.B [A.①甲烷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②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水或沙子的目的是防止黑色固体溅落炸裂瓶底;③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A正确。B.①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食品中含钙可以预防佝偻病;②霉变大米含有霉菌,即使清洗后也不能食用;③糖类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维生素不能,B错误。C.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③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C正确。D.①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②波尔多液中有一成分是硫酸铜,硫酸铜会跟铁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存放;③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可以保护环境和保证食品安全,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