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1 16: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二)
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36分)
下列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内容的是(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
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壮大了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全中国的解放
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包括( )
邱少云 B、左权
C、刘胡兰 D、方志敏
下列不属于土地改革重要意义的一项是(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C、确立了土地公有制制度
D、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下列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重要工程项目的是(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第一辆汽车
B、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上海水泥厂实行公私合营
D、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
下列关于中共八大,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
C、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
D、中共八大是引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的一次严重失误,这一失误发生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过程中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C、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改革中
D、三大改造过程中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下滑局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下列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错误的一项是( )
A、《人民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B、背景是“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全国的不满
C、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最终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最先开始于( )
城市 B、农村
C、党政机关 D、国有企业
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国有企业改革属于城市改革的一部分
B、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
C、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制度
D、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13、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的一项是(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分三步走的战略布局
14、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15、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同志南巡时讲话内容的一项是( )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B、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16、中共中央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 )
制定宪法时 B、修改宪法时
C、筹建新中国时 D、中共八大召开时
17、“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解决( )
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香港、澳门问题 D、台湾问题
18、下列关于人民空军和海军,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B、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
D、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的舰艇
19、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政策是在( )期间
万隆会议 B、接见印度代表团
C、会见缅甸总理 D、会见印度总理
20、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21、下列关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64年6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C、打破了帝国主义核垄断
D、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2、下列关于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被中国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C、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23、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
实行公交优先 B、减少汽车数量
C、加强交通管理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24、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前服饰特点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数量有限 B、色彩单一
C、样式单调 D、服饰成为人们展示个性,显示风度的方式
简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之后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2、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
3、简要评述我国“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和特点。
三、材料题
1、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某军军歌
材料二: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的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回忆录内容,简述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中国制造的不和谐事件有哪些?
2、材料一: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枷锁还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21教育网
材料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共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在闭幕式上,邓小平同志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要解放思想。” 21cnjy.com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发展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21·cn·jy·com
(1)材料一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根据材料三的叙述,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二)答案
一、选择题
14、C,邓小平理论是在党的十五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5、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是邓小平南巡时期的讲话。
16、C,民族区域自治是在新中国筹建时成立的。
17、D,已一国两制的指导思想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18、A,华东军区海军是建国之前成立的。
19、A,求同存异的方针政策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
20、B,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1、A,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2、B,袁隆平被世界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3、D,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举措是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24、D,服饰成为人们显示个性、展示风度的方式,是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
简答题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真正翻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他完成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www.21-cn-jy.com
3、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特点。2·1·c·n·j·y
材料题
(1)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标志是1953年七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美军侵略朝鲜,入侵我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