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鲁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鲁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6 18:02:07

文档简介

第三讲 工业
  如图是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石油化学基地)和企业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①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B.②地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③地工业区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能源和资源短缺
D.④地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粤港合作模式
2.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苏州学业考)锂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中锂电池的主要原料,被称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绿色能源金属”。安徽省某电动汽车厂每年需要从国外购买锂矿生产锂电池。如图为我国部分工业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锂矿是 (C)
A.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B.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C.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D.非可再生的土地资源
4.该电动汽车厂邻近的工业基地 (B)
A.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区
B.有水路运输便利的显著优势
C.比辽中南工业基地水资源少
D.与京津唐工业基地同临渤海
5.我国推广电动汽车 (D)
①会消耗更多的石油资源
②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④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4·莱芜学业考)新旧动能转换的目的在于减少对传统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依赖,加速推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重要内涵之一是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据此完成6~8题。
6.我国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 (B)
A.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B.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
C.消除地区间经济差异
D.取代传统工业的发展
7.北京成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是基于(D)
A.矿产资源丰富 B.历史悠久的古都
C.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D.高端人才聚集
8.济南市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部门是 (A)
A.智能制造 B.煤炭开采
C.玩具制造 D.服装加工
9.(2024·淄博高青县模拟)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4年2月17日,国家发文同意在京津冀等地区启动建设8个算力枢纽,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材料二 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能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材料三 如图为我国算力枢纽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我国数据中心集群的分布特征是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规模大的多分布于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
(2)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算力枢纽有4个,贵安集群规模小于(填“大于”或“小于”)韶关集群,8个算力枢纽大多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3)西部地区可再生资源丰富,有风能、太阳能等。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数据处理有利条件有土地价格低、能源丰富。
(4)京津冀枢纽位于我国京津唐工业基地,其发展算力枢纽的主要有利条件是科技水平高、产业基础好、能源丰富。第十三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讲 交通运输
1.将山东、河北的蔬菜运往京津地区,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
A.高铁运输 B.公路运输
C.河运 D.海运
  (2024·威海临港区模拟)2024年2月8日,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其中兰州—乌鲁木齐段(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65%的路段建有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如图为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沿线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后 ( )
A.沿途可以看到三级阶梯的风光
B.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C.丰富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种类
D.改善东、西部城市环境
3.兰新高铁建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
A.防暴雨 B.防风沙
C.防地震 D.防冻土
  (2024·济宁泗水县一模)正在修建中的从成都到拉萨的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也是一条绝美的旅游线。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川藏铁路沿途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崎岖
B.穿越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资源丰富
C.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象奇观
D.自西向东,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5.川藏铁路施工难度大、进展慢,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 ( )
①高原冻土多,技术要求高
②风沙活动强烈,掩埋铁路干线
③暴雨日数多,施工困难
④高寒缺氧,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4·淄博周村区期末)读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图1)与某工业基地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方位及其分布密度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铁路网较 ,上游地区铁路网较 ,请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 。
(2)经过河南省的三条南北主要铁路干线中,①线是 (铁路干线名称),②线与经过河南省的主要东西铁路干线交会于 市,③线向南的终点城市是 ,三条线经过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3)甲工业基地是 ,该基地发展的资源优势是 和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优势是濒临渤海与 海,交通便利。
(4)一批物资从辽宁省A城运往上海,依次经过的(最便捷)铁路干线是 和 ,本次运输路线在徐州与陇海铁路干线交会,徐州位于 省。第二讲 农业
  (2024·咸宁学业考)榴莲原产于东南亚,需在日均温大于22℃、年降水量
1 000mm以上、无霜冻地区才能正常结果。泰国是首个向中国出口榴莲的国家,一直在中国市场上处于重要地位,中老铁路(中国昆明—老挝万象)的开通为泰国榴莲的出口开辟了一条新通道。目前,榴莲在我国海南省已经引进种植成功,但离批量上市还有待时日。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海南省能成功种植榴莲的条件有 (A)
①位于热带地区,热量充足
②热带季风气候,高温期长,降水丰富
③受冬季风影响小,霜冻期短
④种苗自主繁育,种植技术成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据一位果商介绍,2024年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有所下滑,其原因可能是 (D)
①泰国加大了对我国榴莲的出口量
②海南榴莲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
③榴莲保质期短,流通过程中损失率高
④中老铁路的开通,降低了运输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济宁泗水县一模)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甲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③地能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D)
A.水稻、甘蔗、棉花 B.玉米、油菜、甜菜
C.小麦、青稞、豌豆 D.小麦、玉米、谷子
4.根据甲地的气候分析,该地春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春季 (A)
A.降水较少,气温迅速回升
B.工业用水量大
C.没有积雪融化
D.水库拦蓄了降水
5.(2024·淄博淄川区一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喜光的温带果树。在生长期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即可满足其需求。
材料二 我国温度带及部分苹果产区分布图及云南省昭通市周边区域地形图。
(1)甲、乙、丙三个苹果产区所在的温度带是暖温带;乙产区所在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在坡地上种植苹果树,其最大的生态效益是保持水土。
(2)甲产区北临渤海,与甲地相比,丙产区苹果着色好、含糖量更高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两点);将丙产区的苹果大批量销往湖北省,如果选择铁路运输,需依次经过兰新线、陇海线和京广线。
(3)昭通市纬度大约是27°N;这里夏季风不仅来自太平洋,还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但昭通地处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适合苹果的种植。
(4)昭通是云南优质苹果种植区,由图可知这里地势特征是西南高、东北低。第十三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讲 交通运输
1.将山东、河北的蔬菜运往京津地区,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B)
A.高铁运输 B.公路运输
C.河运 D.海运
  (2024·威海临港区模拟)2024年2月8日,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其中兰州—乌鲁木齐段(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65%的路段建有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如图为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沿线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后 (B)
A.沿途可以看到三级阶梯的风光
B.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C.丰富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种类
D.改善东、西部城市环境
3.兰新高铁建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B)
A.防暴雨 B.防风沙
C.防地震 D.防冻土
  (2024·济宁泗水县一模)正在修建中的从成都到拉萨的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也是一条绝美的旅游线。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川藏铁路沿途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地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崎岖
B.穿越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资源丰富
C.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象奇观
D.自西向东,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5.川藏铁路施工难度大、进展慢,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 (C)
①高原冻土多,技术要求高
②风沙活动强烈,掩埋铁路干线
③暴雨日数多,施工困难
④高寒缺氧,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4·淄博周村区期末)读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图1)与某工业基地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方位及其分布密度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铁路网较密集,上游地区铁路网较稀疏,请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气候较温暖湿润等;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等。
(2)经过河南省的三条南北主要铁路干线中,①线是焦柳线(铁路干线名称),②线与经过河南省的主要东西铁路干线交会于郑州市,③线向南的终点城市是九龙,三条线经过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
(3)甲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基地发展的资源优势是煤和铁(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优势是濒临渤海与黄海,交通便利。
(4)一批物资从辽宁省A城运往上海,依次经过的(最便捷)铁路干线是京哈线和京沪线,本次运输路线在徐州与陇海铁路干线交会,徐州位于江苏省。第三讲 工业
  如图是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石油化学基地)和企业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B.②地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③地工业区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能源和资源短缺
D.④地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形成粤港合作模式
2.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苏州学业考)锂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中锂电池的主要原料,被称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绿色能源金属”。安徽省某电动汽车厂每年需要从国外购买锂矿生产锂电池。如图为我国部分工业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锂矿是 ( )
A.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B.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C.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D.非可再生的土地资源
4.该电动汽车厂邻近的工业基地 ( )
A.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区
B.有水路运输便利的显著优势
C.比辽中南工业基地水资源少
D.与京津唐工业基地同临渤海
5.我国推广电动汽车 ( )
①会消耗更多的石油资源
②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④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4·莱芜学业考)新旧动能转换的目的在于减少对传统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的依赖,加速推进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重要内涵之一是让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均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据此完成6~8题。
6.我国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 ( )
A.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B.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
C.消除地区间经济差异
D.取代传统工业的发展
7.北京成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主要是基于( )
A.矿产资源丰富 B.历史悠久的古都
C.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D.高端人才聚集
8.济南市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部门是 ( )
A.智能制造 B.煤炭开采
C.玩具制造 D.服装加工
9.(2024·淄博高青县模拟)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4年2月17日,国家发文同意在京津冀等地区启动建设8个算力枢纽,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材料二 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能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材料三 如图为我国算力枢纽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我国数据中心集群的分布特征是 。
(2)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算力枢纽有 个,贵安集群规模 (填“大于”或“小于”)韶关集群,8个算力枢纽大多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
(3)西部地区可再生资源丰富,有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数据处理有利条件有 。
(4)京津冀枢纽位于我国 工业基地,其发展算力枢纽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第二讲 农业
  (2024·咸宁学业考)榴莲原产于东南亚,需在日均温大于22℃、年降水量
1 000mm以上、无霜冻地区才能正常结果。泰国是首个向中国出口榴莲的国家,一直在中国市场上处于重要地位,中老铁路(中国昆明—老挝万象)的开通为泰国榴莲的出口开辟了一条新通道。目前,榴莲在我国海南省已经引进种植成功,但离批量上市还有待时日。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海南省能成功种植榴莲的条件有 ( )
①位于热带地区,热量充足
②热带季风气候,高温期长,降水丰富
③受冬季风影响小,霜冻期短
④种苗自主繁育,种植技术成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据一位果商介绍,2024年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有所下滑,其原因可能是 ( )
①泰国加大了对我国榴莲的出口量
②海南榴莲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
③榴莲保质期短,流通过程中损失率高
④中老铁路的开通,降低了运输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济宁泗水县一模)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甲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③地能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 )
A.水稻、甘蔗、棉花 B.玉米、油菜、甜菜
C.小麦、青稞、豌豆 D.小麦、玉米、谷子
4.根据甲地的气候分析,该地春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春季 ( )
A.降水较少,气温迅速回升
B.工业用水量大
C.没有积雪融化
D.水库拦蓄了降水
5.(2024·淄博淄川区一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喜光的温带果树。在生长期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即可满足其需求。
材料二 我国温度带及部分苹果产区分布图及云南省昭通市周边区域地形图。
(1)甲、乙、丙三个苹果产区所在的温度带是 ;乙产区所在的地形区是 ,在坡地上种植苹果树,其最大的生态效益是 。
(2)甲产区北临 海,与甲地相比,丙产区苹果着色好、含糖量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两点);将丙产区的苹果大批量销往湖北省,如果选择铁路运输,需依次经过兰新线、 线和 线。
(3)昭通市纬度大约是 ;这里夏季风不仅来自太平洋,还有来自 的西南季风,但昭通地处山地的 ,降水少,晴天多,适合苹果的种植。
(4)昭通是云南优质苹果种植区,由图可知这里地势特征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