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六单元微专题3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课件+学案+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化学复习第六单元微专题3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课件+学案+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9 09:00:43

文档简介

微专题3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
类题通关
1.C [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A错误;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图中缺少催化剂,B错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时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正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入瓶底,D错误。]
2.C [采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药品的流速和用量,节约药品,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A正确;由图表可知:若木条微亮,则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28.9%,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则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28.9%=71.1%,即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B正确;由图表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达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会复燃,所以当瓶口的木条复燃,不能说明收集到了纯净的氧气,C错误;由图表可知: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在木条复燃后再通入一会儿氧气,D正确。]
3.B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可选择图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于干燥氧气,干燥氧气时,为了使氧气和浓硫酸充分接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B错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D正确。]
4.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②的名称为锥形瓶;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且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干燥的比较充分,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可选E,故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b→g→f→e;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应从n端通入。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向仪器中放入二氧化锰粉末;然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收集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故顺序是②①④③⑥⑤。
(5)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1)锥形瓶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A (3)b→g→f→e n
(4)②①④③⑥⑤
(5)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Fe3O4 化合反应
5.C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A正确;B.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可用图中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钙,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D正确。]
6.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C装置能通过止水夹的开关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C。(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碳,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c端通入。(4)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E装置收集NH3。
答案:(1)长颈漏斗 (2)C (3)浓硫酸 c (4)不能
7.解析:(1)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除去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蒸气可用浓硫酸,要注意除水蒸气要放在最后去除,否则会再次引入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气体,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D、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CO2气体选用的装置是E。
(3)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如图H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能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能形成液封,能通过加入稀盐酸的快慢,控制反应的速率(合理即可)。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D C E
(3)能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形成液封、控制反应的速率等,合理即可)
8.解析:(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组装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粉末,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向长颈漏斗中倒入过氧化氢溶液、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为②①④③⑤,C符合题意。(2)E为排水集气法,当看到瓶口有均匀连续气泡冒出时,才能收集。(3)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择题图中的B;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F 收集 NH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则气体应从短管n端导入。(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故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1)2H2O22H2O+O2↑ C
(2)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3)B n
(4)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9.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有一团棉花,D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A、D装置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若要制取SO2,需要固液加热型发生装置,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m端进入。SO2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则SO2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E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1)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
(3)C m E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
氧气的制取
1.(2024·新泰质检)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取氧气 C.检验氧气 D.收集氧气
2.(2024·泰山区期末)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并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木条燃烧情况,记录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36.8% 44.7% 52.6%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A.采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药品的流速和用量,节约药品
B.若木条微亮,则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C.当瓶口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收集到了纯净的氧气
D.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在木条复燃后再通入一会儿氧气
3.(2024·威海中考)下列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4.(2024·东平质检)制取气体并检验其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选用B发生装置制取氧气,仪器②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
(2)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导管接口的字母);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有六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仪器中放入二氧化锰粉末;⑤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验满;⑥收集气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5)如下图所示,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解答此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管口伸入试管内不宜过长,稍露出橡胶塞即可;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
2.在液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伸入集气瓶内并接近瓶底;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入集气瓶内不宜过长。
4.检验氧气时,带火星的木条要插入集气瓶内;验满时则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5.连接洗气瓶时,应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
二氧化碳的制取
5.(2023·北京中考)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方法    D.检验CO2
6.(2024·大庆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
(3)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填名称);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4)NH3极易溶于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E装置收集NH3。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气体,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CO2气体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有人对气体发生装置A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如图H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二氧化碳制取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要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而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验满则用燃着的木条。
综合类
8.(2024·泰安中考)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该反应及A装置制取少量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④①⑤
(2)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再开始收集。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此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要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而不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4·广元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可反应生成SO2。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其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若要制取SO2,可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进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解答此类题时,可遵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进行思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
氧气的制取
1.(2024·新泰质检)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取氧气 C.检验氧气 D.收集氧气
C [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A错误;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图中缺少催化剂,B错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时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正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入瓶底,D错误。]
2.(2024·泰山区期末)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并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木条燃烧情况,记录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36.8% 44.7% 52.6%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A.采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药品的流速和用量,节约药品
B.若木条微亮,则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C.当瓶口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收集到了纯净的氧气
D.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在木条复燃后再通入一会儿氧气
C [采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药品的流速和用量,节约药品,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A正确;由图表可知:若木条微亮,则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28.9%,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则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28.9%=71.1%,即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B正确;由图表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达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会复燃,所以当瓶口的木条复燃,不能说明收集到了纯净的氧气,C错误;由图表可知: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在木条复燃后再通入一会儿氧气,D正确。]
3.(2024·威海中考)下列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B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可选择图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于干燥氧气,干燥氧气时,为了使氧气和浓硫酸充分接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B错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D正确。]
4.(2024·东平质检)制取气体并检验其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选用B发生装置制取氧气,仪器②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
(2)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导管接口的字母);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有六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仪器中放入二氧化锰粉末;⑤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验满;⑥收集气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5)如下图所示,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仪器②的名称为锥形瓶;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且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干燥的比较充分,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可选E,故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b→g→f→e;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应从n端通入。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向仪器中放入二氧化锰粉末;然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收集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故顺序是②①④③⑥⑤。
(5)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 (1)锥形瓶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A (3)b→g→f→e n
(4)②①④③⑥⑤
(5)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Fe3O4 化合反应
解答此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管口伸入试管内不宜过长,稍露出橡胶塞即可;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
2.在液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伸入集气瓶内并接近瓶底;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入集气瓶内不宜过长。
4.检验氧气时,带火星的木条要插入集气瓶内;验满时则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5.连接洗气瓶时,应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
二氧化碳的制取
5.(2023·北京中考)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方法    D.检验CO2
C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A正确;B.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可用图中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钙,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D正确。]
6.(2024·大庆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
(3)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填名称);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4)NH3极易溶于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E装置收集NH3。
[解析] (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C装置能通过止水夹的开关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C。(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碳,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c端通入。(4)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E装置收集NH3。
[答案] (1)长颈漏斗 (2)C (3)浓硫酸 c (4)不能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气体,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CO2气体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有人对气体发生装置A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如图H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除去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蒸气可用浓硫酸,要注意除水蒸气要放在最后去除,否则会再次引入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气体,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D、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CO2气体选用的装置是E。
(3)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如图H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能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能形成液封,能通过加入稀盐酸的快慢,控制反应的速率(合理即可)。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D C E
(3)能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形成液封、控制反应的速率等,合理即可)
解答二氧化碳制取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要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而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验满则用燃着的木条。
综合类
8.(2024·泰安中考)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该反应及A装置制取少量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④①⑤
(2)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再开始收集。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此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要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而不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组装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粉末,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向长颈漏斗中倒入过氧化氢溶液、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为②①④③⑤,C符合题意。(2)E为排水集气法,当看到瓶口有均匀连续气泡冒出时,才能收集。(3)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择题图中的B;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F 收集 NH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则气体应从短管n端导入。(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故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 (1)2H2O22H2O+O2↑ C
(2)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3)B n
(4)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9.(2024·广元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可反应生成SO2。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其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若要制取SO2,可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进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解析] (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有一团棉花,D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A、D装置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若要制取SO2,需要固液加热型发生装置,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m端进入。SO2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则SO2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E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 (1)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
(3)C m E
解答此类题时,可遵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进行思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微专题3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是中考化学的必考点,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仪器的识别;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择;实验步骤;气体的净化等,多以选择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此类题难度不大。
1.(2024·新泰质检)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氧气的制取

C [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A错误;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图中缺少催化剂,B错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时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正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入瓶底,D错误。]
2.(2024·泰山区期末)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并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木条燃烧情况,记录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36.8% 44.7% 52.6%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A.采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药品的流速和用量,节约药品
B.若木条微亮,则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C.当瓶口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收集到了纯净的氧气
D.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在木条复燃后再通入一会儿氧气

C [采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药品的流速和用量,节约药品,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A正确;由图表可知:若木条微亮,则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28.9%,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则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28.9%=71.1%,即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B正确;由图表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达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会复燃,所以当瓶口的木条复燃,不能说明收集到了纯净的氧气,C错误;由图表可知: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在木条复燃后再通入一会儿氧气,D正确。]
3.(2024·威海中考)下列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验满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B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可选择图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A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于干燥氧气,干燥氧气时,为了使氧气和浓硫酸充分接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B错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D正确。]
4.(2024·东平质检)制取气体并检验其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选用B发生装置制取氧气,仪器②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导管接口的字母);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锥形瓶
A
n
b→g→f→e
(4)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有六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仪器中放入二氧化锰粉末;⑤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验满;⑥收集气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如右图所示,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②①④③⑥⑤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化合反应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且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干燥的比较充分,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可选E,故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b→g→f→e;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应从n端通入。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且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干燥的比较充分,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可选E,故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b→g→f→e;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应从n端通入。
解答此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管口伸入试管内不宜过长,稍露出橡胶塞即可;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
2.在液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伸入集气瓶内并接近瓶底;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入集气瓶内不宜过长。
4.检验氧气时,带火星的木条要插入集气瓶内;验满时则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5.连接洗气瓶时,应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
5.(2023·北京中考)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二氧化碳的制取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方法 D.检验CO2

C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A正确;B.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可用图中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钙,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D正确。]
6.(2024·大庆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
(3)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填名称);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4)NH3极易溶于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E装置收集NH3。
长颈漏斗
C
浓硫酸
c
不能
[解析] (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C装置能通过止水夹的开关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C。(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碳,如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c端通入。(4)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E装置收集NH3。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气体,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CO2气体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有人对气体发生装置A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如图H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D
C
E
能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形成液封、控制反应的速率等,合理即可)
[解析] (1)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除去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蒸气可用浓硫酸,要注意除水蒸气要放在最后去除,否则会再次引入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气体,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D、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CO2气体选用的装置是E。
(3)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如图H所示。改进后的优点是能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或能形成液封,能通过加入稀盐酸的快慢,控制反应的速率(合理即可)。
解答二氧化碳制取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要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而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验满则用燃着的木条。
8.(2024·泰安中考)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综合类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该反应及A装置制取少量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分液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④①⑤
C
(2)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再开始收集。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此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要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B
n
(4)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而不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溶于水,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F 收集 NH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则气体应从短管n端导入。(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故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9.(2024·广元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颈漏斗
+MnO2+O2↑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可反应生成SO2。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其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若要制取SO2,可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进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C
m
E
(3)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若要制取SO2,需要固液加热型发生装置,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若用G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m端进入。SO2部分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则SO2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制取SO2过程中,为防止污染环境,还应选择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E装置进行尾气处理。
解答此类题时,可遵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进行思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