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7 10:2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jiàn kāng tuī cè xì bāo jí bìng yù fáng
( ) ( ) ( ) ( ) ( )
zào tái xiáng xì pí xiāng kāi pì xū yào
( ) ( ) ( ) ( ) ( )
二、选字组词。 (5分)
[测 侧] 推( ) ( )身 ( )耳倾听
[详 祥] ( )和 吉( )如意 ( )细
[才 材 财] 刚( ) ( )料 发( ) ( )质
三、根据意思选择词语。(填序号)(4分)
A.茹毛饮血 B.画龙点睛 C.毋庸置疑 D.欣喜若狂
1.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
2.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指处在没有开化的状态。 ( )
3.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 )
4.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
四、写出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反义词。(4分)
1.一头笨重的大象在丛林里缓缓地走着。 ( )
2.经过漫长的演化,恐龙的一支最终变成了鸟儿。 ( )
3.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产业。 ( )
4.这些小小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 ( )
五、选词填空。 (6分)
照射 发射
1.他跑得飞快,像子弹一样( )出去。
2.阳光透过树缝( )在门前的草地上。
温顺 温柔
3.一向( )的小黑狗突然高声叫起来。
4.张老师( )的双手,轻轻地擦拭着他脸上的泪珠。
使用 应用
5.人们在( )工具时,更为关心的是它的实用性。
6.纳米科技有着广泛的(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海浪把贝壳卷到海边。(扩句)
2.纳米技术的检测灵敏度特别高。纳米技术就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3.将纳米科技用在制药上,难道不会取得惊人的效果吗 (改为陈述句)
4.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用相同的说明方法写句子)
5.五颜六色的红气球飞向了天空。(修改病句)
七、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11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 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 ,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 和 了。
(2)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 的霸王龙或者 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 或者五彩斑斓的 。
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1)“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这两个小东西是苍蝇和蚊子。 ( )
(2)“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句中的“很可能”可以去掉。 ( )
(3)纳米是非常小的计数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 )
八、口语交际。(5分)
有人说小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就很好了,不要再去读一些课外的科普读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写出来。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一)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9分)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1.恐龙中的一些种类转移到树上生存的原因是什么 请写出两点。(2分)
2.“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2分)( )
A.表示语意的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的延长。
3.“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3分) ( )
A.它们学会飞行是从在树上生活开始的。
B.它们学会飞行不是从在树上生活开始的。
C.它们学会飞行可能是从在树上生活开始的。
4.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2分) ( )
A.科学家推测某一种恐龙变成鸟类飞向蓝天的过程。
B.恐龙变成鸟儿飞向蓝天的科学验证。
C.科学家证明了鸟儿飞向蓝天的经过。
(二) 船底 鱼(11分)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 (yìn)鱼。鲫鱼的体型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鲫鱼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鲫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根据短文第一自然段连一连。(3分)
2.下面是关于船底鱼名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鲫鱼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
B.鲫鱼长得像船底一样。
C.鲫鱼依靠船底来生活、旅行。
3.鲫鱼乘的“船”是(2分)
A.一些小型的鱼类。
B.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
C.大海中的一些礁石。
4.鲫鱼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里的“美餐”是指(2分) ( )
A.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
B.海底丰富的海产品。
C.一些漂亮的海藻。
5.你觉得船底鱼最有趣的是哪些方面 请选择一条写下来。(2分)
十、习作。 (30分)
你在生活中有哪一些新的发现 请你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并写出自己的思考。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第二单元测试卷(A)
一、健康 推测 细胞 疾病 预防 灶台 详细 皮箱开辟 需要
二、测 侧 侧 祥 祥 详 才 材 财 材
三、1. D 2. A 3. C 4. B
四、1.轻巧 2.短暂 3.微小 4.陈旧
五、1.发射 2.照射 3.温顺 4.温柔 5.使用
6.应用
六、1.示例:奔腾不息的海浪把数不清的贝壳卷到海边。
2.纳米技术之所以有可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纳米技术的检测灵敏度特别高。 3.将纳米科技用在制药上,会取得惊人的效果。 4.示例: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5.五颜六色的气球飞向了天空。
七、1.(1)推测 情形 苍蝇 蜘蛛 (2)凶猛 笨重、迟钝 鸽子 孔雀 2. (1)× (2)× (3)×
八、略
九、(一) 1. 躲避敌害、寻找食物。 2. B 3. B 4. A(二)1.体型苗条 行动敏捷 性格活泼 2. A3. B 4. A 5.示例:鲫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