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八年级科学(含答案 1.1-3.2)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八年级科学(含答案 1.1-3.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6 23:32:30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八年级科学
温馨提示:
1.本卷共8页,两大题,全卷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不得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
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
A.水分子 B.氦原子 C.电流表 D.细胞结构
2.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
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H4+:“2”表示两个铵根离子
C.2Cl:“2”表示两个氯元素
D.O:“+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3.小明为了确定电池的正负极,他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
B. C. D.
4.下列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外部磁场中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5.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在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
B 分类法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推理法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D 归纳法 氧气、水、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则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6.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①验证集气瓶中集满氧气 B.②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C.③给病人输氧时b端连接氧气瓶 D.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②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③等质量、浓度的双氧水在有无催化剂下反应
D.④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
校园改造,我校办公室门锁改装成电磁锁(如图甲),通电时,电磁锁吸住金属条。图乙为人脸扫描仪(即常闭开关S1),识别成功开关断开,人离开后开关恢复闭合状态。图丙为门内的两个开关,开关S2为常闭开关,按下按纽时,开关断开,即开锁开门;松手自动回弹,恢复关闭状态。开关S3为普通开关,断开后,门就不上锁,处于常开状态。据介绍,回答第8-10题:
8.固定在门上的金属条的材料可能是( ▲ )
A. 铜 B. 铝 C. 铁 D. 锌
9.如图甲,电磁锁通电即可吸合锁门,断电时解锁开门。下列与电磁锁的原理相似的是( ▲ )
A. B. C. D.
10.据介绍,三个开关S1、S2、S3与电磁锁的连接情况符合要求的是( ▲ )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9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6分,第13题10分,第14题6分,第15题8分,第16题11分,第17题6分,第18题7分,第19题10分,共70分。)
11.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 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一小气球,然后将Y形试管的两个支管伸入80℃的热水中;同时在烧杯底部放置白磷,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第11题图
(1)实验观察到只有Y形试管内的白磷燃烧,但很快就熄灭了,其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  (选填序号)。
①着火点升高 ②温度降低 ③氧气耗尽④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比较a、b处的现象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
(3)烧杯中80℃的热水的作用是  ▲  。
12.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阳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断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
(2)如图乙,使用测电笔时,手应该接触测电笔的  ▲  部位(填字母)。
(3)图丙为某款双金属片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小明欲将断路器接入图丙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 两个接线柱;
13.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A B C
(1)B装置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为 ▲ ,它的优点是 ▲ 。
(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可选发生装置 ▲ 与收集装置C组合,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向收集到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可能原因是 ▲ 。
A.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B.收集氧气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14.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发现下列现象(如图乙):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请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  ▲  。
A.B. C. D.
(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  ▲  。(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15.小安在探究“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发现:磁体间的距离不同,作用力大小也不同,于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磁极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他通过观察 ▲ ,来判断磁体间作用力的大小。
(2)用能被感知的现象来表现难以感知或度量的事物、现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研究与小安的方法不同的是  ▲  (填字母)。
A.用小磁针来检测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
C.灵敏电流计的偏转判定电路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D.引入磁感线研究磁场性质
(3)分析三次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 。
(4)小安认为:这个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论证,联想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上述装置和器材,还须研究 ▲ 。
16.为比较不同物质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实验小组选取了二氧化锰、铁锈(主要成份是Fe2O3)和氧化铜(CuO)进行探究。
探究一:铁锈(主要成份是Fe2O3)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效果
【提出问题】氧化铁固体(Fe2O3,难溶于水)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
【作出猜想】
(1)Ⅰ.Fe2O3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Ⅱ.Fe2O3是反应物,会生成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改变;
Ⅲ.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
【进行实验】用天平称量1gFe2O3,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以下7个步骤的实验探究。
步骤⑦:将所得固体再次放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重复完成实验②③,并观察现象。
【寻找证据】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得出结论
溶液中缓慢放出气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溶液中较快放出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固体质量为1g 与步骤③相同 猜想Ⅲ成立
【实验分析】
(2)实验结果支持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证据是 ▲ 。
【表达与交流】
(3)步骤③中,试管中各物质质量随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填字母)。
探究二:氧化铜(CuO)与二氧化锰(MnO2)的催化效果比较
实验小组按照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1g氧化铜和1g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1 图2
【实验分析】
(4)由氧化铜催化的反应在t1﹣t2时间段,反应速率逐渐变慢的原因是: ▲ 。
(5)请根据图2所示实验结果比较氧化铜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并说明理由 ▲ 。
17.如图甲,当电流由A经过LED流向B时,LED发光,电路为闭合状态;反之,电流不能从B流向A,LED不发光,电路为开路状态。
(1)如图乙所示的两次实验中,闭合开关,LED均发光,线圈1顺时针转动,线圈2 ▲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2)如图丙所示,导体棒a与两个LED相连;在某磁场中,使a垂直于纸面左右往复运动(图丁的虚线为运动轨迹),a中产生的电流随运动方向改变而改变,此时两个LED发光情况应该是  ▲ (选填“两个LED交替发光”“两个LED一直发光”或“只有一个LED一直发光”),该磁场可能的分布情况包括图丁中的  ▲ (填序号)。
18.小明同学最近食欲不振,医生建议他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下表是某品牌口服液说明书,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主要原料: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等。 成分:每瓶含葡萄糖酸锌4.55mg
(1)组成葡萄糖酸锌的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种;
(2)C12H22O14Zn中碳、锌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若每天需补锌0.85mg,从食物中可摄取0.2mg,请用计算说明小明每天应服用该种产品几瓶?
19.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在风力强度过大时容易损毁。为此,某科研小组设计了在大风来临时能“自主休眠”的电路。如图甲,装有挡风板和滑片P的轻质滑块与轻质弹簧套在滑杆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滑块连接。挡风板的挡风面积为0.2平方米,U电压为3伏,电磁铁La线圈电阻Ra为18欧,R是一段均匀电阻丝,总长度AB为10厘米,阻值为10欧。无风时,滑片P在B处,有风时,滑片移动,滑片移动距离PB与风力F的关系如图乙。风速与风力的关系如下表。当控制电路电流达到0.15安时,La吸引弹性衔铁使Sa断开,风力发电机进入自主休眠模式。
风速(米/秒) 8 16 24 32 40 48
风力(牛) 5 10 15 20 25 30
(1)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当风速变大时,控制电路电流大小变  ▲  。
(2)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当风力发电机进入自主休眠模式时,风速大小为多少?请通过
计算说明。
(3)该小组同学想在自主休眠的功能上,加入电表反映风速大小,小明设计了图丙电路,小科设计了图丁电路。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价。
▲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答案
八年级科学
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C D B D D C D B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9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6分,第13题10分,第14题6分,第15题8分,第16题11分,第17题6分,第18题7分,第19题10分,共70分。)
11.6分(1)③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隔绝氧气;加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
12.6分(1)并联 (2)A (3)ac
13.10分(1)分液漏斗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D
14.6分(1)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2)A (3)质子
15.8分(1)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2分
(2)D 2分
(3)相同磁体磁极间距离越近,相互作用力越大···2分
(4)甲、乙两块磁铁相互排斥时,磁体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2分
16.11分 (1)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步骤1溶液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小于步骤3
B
(4)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降低。
(5)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强。因为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加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的时间较小(t117.6分(1)逆时针(2)两个LED交替发光 ①③
18.7分
(1)3
(2)144:65
(3)由图可知,每瓶含葡萄糖酸锌4.55mg,若每天需补锌0.85mg,从食物中可摄取0.2mg,则小明每天应服用该种产品。
19.10分(1)大 (2分)
(2)(5分)
由图乙得,当时,,查表得。
(3)小明的方案不可行,加装一个电压表后无法实现自主休眠。
或小科的方案可行,可以实现自主休眠,且能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反映风速大小。(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