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为了知道一张课桌所占的空间,应该通过测量收集数据,包括课桌的 、 、
。
答案:长|宽|高
解析:解答:为了知道一张课桌所占的空间,应该通过测量收集数据,包括课桌的长、
宽、高,
故答案为:长、宽、高。
分析:一张课桌所占的空间是指课桌的体积,因为一般课桌的形状是长方形,所以应该
收集的数据是长、宽、高。
2、某商场在“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15万元,由此推算10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15×31=465(万元),你认为这样推断是否合理? 。
答案:不合理,因为抽样不具代表性
解析:解答: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
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所以不合理,因为抽样不具有代表性。
分析:抽样调查时抽查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数目不能太少。
3、①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②为了了解你们学校学生
对某本书的喜爱情况,对所有学号是9的倍数的学生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①采
取了 调查方式.②采取了 调查方式。
答案:全面|抽样
解析:解答:①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因为调查的对象是全班
同学,所以它采取的是全面调查方式.②为了了解你们学校学生对某本书的喜爱情
况,对所有学号是9的倍数的学生进行调查,很明显,是一种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①全面,②抽样。
分析: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4、我能把小数挑出来写在括号里.
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用问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你设计
的调查内容是(请列举一条) 。
答案:如:你最想去哪玩
解析:解答:设计的调查内容是:你最想去哪玩?乘坐汽车还是骑自行车等。
分析:运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是调查常用的方法,问题设计要合理,便于填写与统计。
5、为了测量某工人加工零件的质量情况,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抽查了50个零件的内径.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 ,样本容量是 。
答案:某工人加工的所有零件的内径|某工人加工的每个零件的内径|抽查的50个零件的内径|50
解析:解答:总体是:某工人加工的所有零件的内径;
个体是:某工人加工的每个零件的内径;
样本是:抽查的50个零件的内径;
样本容量为:50.
故答案为:某工人加工的所有零件的内径;某工人加工的每个零件的内径;抽查的
50个零件的内径;50。
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
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6、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
答案: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解析:本题考查的对象是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故样本是所抽取的100台电视
机的使用寿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总体,解此类题需要注意“考查对象实际应是表示事物某一特征
的数据,而非考查的事物.”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
7、某火车站为了了解某月每天上午乘车人数,调查了其中10天每天上午的乘车
人数,采用了 调查方式。
答案:抽样
解析:解答:某火车站为了了解某月每天上午乘车人数,调查了其中10天每天上午的
乘车人数;是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抽样。
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定义得出答案即可。
8、为了了解七年级(9)班同学的数学成绩,对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作了调查,这是采用的
调查方式。
答案:普查
解析:解答:为了了解七年级(9)班同学的数学成绩,对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作了调查;
是普查。
故答案为:普查。
分析:根据普查的定义得出答案即可。
二、选择题
9、实验中学初三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参考人数共540人,为了了解这次数学测验成绩,下列所抽取的样本中较为合理的是( )。
A、抽取前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B、抽取后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C、抽取(1),(2)两班同学的数学成绩
D、抽取各班学号为3号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成绩
答案:D
解析:解答:要使所抽取的样本较为合理,应尽量使抽样调查能够很好的反映总体的情
况,所以抽取各班学号为3号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成绩是较为合理的,它属于简单
随机抽样,具有对总体的代表性.
故选D。
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
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10、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D、调查该校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答案:D
解析:解答:要采用抽样调查,必须让样本具有代表性.A、B、C都比较特殊,不具有代表性.
D、某一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可以代表这个学校的每日运动量,因而收集的
数据是正确的.
故选:D。
分析:要采用抽样调查,必须让样本具有代表性.所调查的对象都有被抽到的机会,由此解答。
11、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了解衢州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
C、了解衢州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普查方式
D、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答案:B
解析:解答: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应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此选项
错误;
B.了解衢州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故此选项正确;
C.了解衢州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应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此选项错误;
D.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应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点与意义,分别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2、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
A、为了了解100个灯泡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
B、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全面调查
C、为了了解生产的50枚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全面调查
D、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
答案:A
解析:解答:A、数量较小,适宜于普查,故A正确;
B、客流量大,适宜于抽查,故B错误;
C、具有破坏性,故适宜于抽查,故C错误;
D、调查对象非常大,故适宜于抽查,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
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13、下面调查适合用选举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的是( )
A、5月4日是什么节日
B、某班谁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第一
C、某班学生的身高
D、谁最适合当班长
答案:D
解析:解答:选班长最适合的方法是选举的形式。
故选:D。
分析: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及渠道,得出适合用选举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的是选班长。
三、应用题
14、将全班同学的生日按月份进行统计,然后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1) 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答案:8月份的出生的人数最多,5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列式解答
答案:该班共有多少人?3+3+3+3+1+2+3+4+2+2+3+3=32(人);
答:该班共有32人。
解析:解答:将全班同学的生日按月份进行统计,填表如下。
1 8月份的出生的人数最多,5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②该班共有多少人? 3+3+3+3+1+2+3+4+2+2+3+3=32(人);
答:该班共有32人。
分析: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进行统计,然后填表即可;(2)根据表格内容,提出具有数学价值的问题,然后解答即可。
15.课堂上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
同学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小强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向他周围的三个同
学做调查,计算出他们四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小
强所选用的这种抽样调查的方式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答案:不合适,因为小强他们四个人坐在教室最后面,所以他们的身高平均数就会
大于整个班的身高平均数,这样的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解析:不合适,因为小强他们四个人坐在教室最后面,所以他们的身高平均数就会
大于整个班的身高平均数,这样的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分析:为了保证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应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即每个对象都有被抽到的机
会,小强的调查忽略了这一点,不具备一般性。
16、开学之初,七年级一班的张老师为了安排座位,需要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你
认为张老师应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说一说你的理由。
答案:因为要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范围较小,所以适宜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解析:解答:因为要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范围较小,所以适宜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点进行判断即可。
17、为了更好地组织下午第4节课的课外活动,由你当体育委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
查一下班里同学喜欢哪些体育项目,以便活动前领好器材.说明应经过哪些步骤,
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案: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喜欢哪种体育项目;
第二步:明确调查对象--全班同学;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向全班同学说明学校实际允许开展的体育项目,然后向每一位
同学展开调查;
第五步:记录结果.
1 设计表格;
②以画“正”字的方式记录,最后统计结果;
第六步:分析结果,合理分组,以便使每位同学在下午第四节课能充分活动。
解析:解答: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喜欢哪种体育项目;
第二步:明确调查对象--全班同学;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向全班同学说明学校实际允许开展的体育项目,然后向每一位
同学展开调查;
第五步:记录结果.
1 设计表格;
②以画“正”字的方式记录,最后统计结果;
第六步:分析结果,合理分组,以便使每位同学在下午第四节课能充分活动。
分析:首先明确调查问题,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然后开始调查,注意结果的记
录,得出结果后分析即可。
18、在下面两个事件中,你如何完成收集数据的任务.
(1)学校为七年级新生订制校服,要了解每位新生的上衣及裤子的尺码;
答案:利用全面调查的方法,普查,记录每一名七年级新生的身高、腰围等数据;
(2) 要在全班同学中调查各家丢弃塑料袋的情况,要了解各家某月丢弃塑料袋的数量
答案:利用全面调查的方法;普查,让每一位学生记录自己家连续一个月丢弃的塑料袋个数
解析:解答:(1)普查,记录每一名七年级新生的身高、腰围等数据;(2)普查,让每一位学生记录自己家连续一个月丢弃的塑料袋个数。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关键是要读懂题意,分清调查的内
容所对应的调查对象是什么是解题的关键。
19、下面是三年级同学回收废旧电池的情况统计表。
(1) 全级共回收废电池多少节?
答案:25+36+64+75+21+79=300(节)
答:全级共回收废电池300节。
(2)平均每个班级回收废电池多少节?
答案:300÷6=50(节
答:平均每个班级回收废电池50节。
解析:解答:(1)25+36+64+75+21+79=300(节)答:全级共回收废电池300节。(2)300÷6=50(节)答:平均每个班级回收废电池50节。
分析:(1)把六个年级的回收废旧电池的节数加起来求和即可;(2)把六个小组回收的废旧电池的节数加起来,再除以班级数6,就是平均每个小组回收的废旧电池的节数,由此解答。
20、下面是育英小学订《小读者》杂志的情况统计表:
(1) 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订了多少份?
答案:127+94=221(份)
答: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订了221份。
(2)四年级和六年级一共订了多少份?
答案:156+58=214(份)
答:四年级和六年级一共订了214份。
解析:解答:(1)127+94=221(份)答: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订了221份。(2)156+58=214(份)答:四年级和六年级一共订了214份。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将三年级订的份数与五年级订的份数相加,即得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订了多少份。(2)同理可知,将四年级订的份数与六年级订的份数相加,即得四年级和六年级一共订了多少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