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分子间作用力 课件(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分子间作用力 课件(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7 14: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第4节 分子间作用力
下雪不冷,化雪冷。
思考:
1.冰山融化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冰山融化过程中有没有破坏其中的化学键?
3.化雪时为什么会更冷呐?
1.认识物质是由原子、离子、分子等微粒构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知道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了解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作用。
1.能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包含氢键)的特征以及其实质,能比较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区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能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包含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等性质的影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3.能举例说明氢键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联想 质疑
你曾观察过电解水的实验,对水的三态变化也很熟悉。通过对这两种变化过程及条件的比较,你对水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电解水以及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这说明:分子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统称为分子间作用力,它是一种弱相互作用,常见的有两种:范德华力和氢键。
一、范德华力与物质性质
⑴定义:
物质分子间的普遍存在的作用力,使物质能以一定的凝聚态(固态或液态)存在。
1、范德华力
电性作用。
⑵范德华力的实质:
⑶特征:
①范德华力的作用通常比化学键的键能小得多;
②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③范德华力是一种短程力,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可忽略不计。
拓展视野
范德华力概念的提出
为了研究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理想气体模型,假设气体分子不具有体积,并且气体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根据这种模型提出的理想气体方程对气体分子运动规律的描述与实验事实出现了偏差。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J.van der Waals)修正了关于气体分子运动的以上假设,指出气体分子本身具有体积,并且分子间存在引力。由此,范德华提出了描述实际气体行为的范德华气态方程,根据这个方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事实十分吻合。由于是范德华首次将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引入气态方程,人们便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的成因
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一个分子的正电荷端与另一个分子的负电荷端相互吸引,这种静电吸引力称为取向力。分子极性越强,取向力就越大。
拓展视野
一个分子受到极性分子的诱导作用,导致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或距离加大,进而使两种分子之间产生吸引力或吸引力增强,这种吸引力称为诱导力。
由于原子核和电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因此即使对非极性分子来说,其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也会发生瞬间不重合。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之间会产生静电吸引力,这种静电吸引力叫作色散力。分子越大,分子内的电子越多,分子越容易变形,色散力就越大。除了极性特别强的极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以取向力为主以外,其他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往往以色散力为主。
拓展视野
2、范德华力与物质性质
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物质的溶解性等。范德华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一般规律:一般来说,分子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增强,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例如,卤素单质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表所示
单质 熔点/℃ 沸点/℃
F2 -219.6 -188.1
Cl2 -101.5 -34.04
Br2 -7.25 58.8
I2 113.6 185.2
(1)分析上表,总结卤素单质熔点、沸点有什么变化规律?
卤素单质的熔点、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2)怎样解释卤素单质熔点、沸点的变化规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沸点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它们分子间的作用力逐渐增大,沸点逐渐升高。
单质 熔点/℃ 沸点/℃
F2 -219.6 -188.1
Cl2 -101.5 -34.04
Br2 -7.25 58.8
I2 113.6 185.2
二、氢键与物质性质
联想 质疑
你注意到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水有什么反常之处吗?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通常是体积变小,但水结冰后体积却变大,如果是在密闭容器里的水结成冰,甚至可能将容器撑破。
另外,在氧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常温、常压下硫化氢(H2S)、硒化氢(H2Se)、碲化氢(H2Te)都是气体,只有水以液态存在。按照一般规律,水的沸点应该低于硫化氢的沸点,但事实却相反(图2-4-4)。这是为什么?
水的熔点和沸点的反常现象以及水分子和冰晶体的性质使人们推想,水分子之间除了范德华力以外还存在其他作用力,正是这种作用力,使得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变得更强,造成水的熔点和沸点的反常现象。人们计算出水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发现它大约只占冰中水分子作用力测定值的1/6。为了解释这些事实,科学家提出了氢键的概念。
1.什么是氢键
(1)氢键的概念:
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时,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Y之间的静电作用。
(2)氢键的实质:
静电作用。
每个水分子最多可与四个水分子形成四个氢键
(3)氢键的表示形式:
通常用X—H…Y表示氢键,其中X—H表示氢原子和X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4)氢键的特征:
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氢键形成的条件
(1)在X—H…Y中,氢原子两边的X原子和Y原子所属元素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和较小的原子半径。一般是氮原子、氧原子和氟原子。
(2)氢原子位于X原子和Y原子之间且X原子和Y原子具有强烈吸引电子的作用。
当X原子和Y原子是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元素的原子时,更容易形成氢键,如氮原子、氧原子和氟原子等。
化学与生命
DNA双螺旋结构中的氢键
DNA分子有两条链,链内原子之间以很强的共价键结合,链之间则是两条链上的碱基以氢键为主要的相互作用维系在一起(图2-4-7),两条链在许多的氢键及其他相互作用下形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这是遗传基因复制机理的化学基础。
3.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当形成分子间氢键时,物质的熔、沸点将升高。
分子内氢键
分子间氢键
-150
-125
-100
-75
-50
-25
0
25
50
75
100
2
3
4
5
×
×
×
×
CH4
SiH4
GeH4
SnH4
NH3
PH3
AsH3
SbH3
HF
HCl
HBr
HI
H2O
H2S
H2Se
H2Te
沸点/℃
周期
如图: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思考:
一般:同一主族非金属氢化物,从上到下,Mr逐渐增大,熔沸点应逐渐升高.而HF、H2O、NH3的沸点却出现反常的高,为什么?
说明在HF、H2O、NH3分子间还存在除范德华力之外的其他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2)氢键也影响物质的电离、溶解等过程。
如果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可以生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增大。例如,氨气极易溶于水,溶解度约为1:700;乙醇能与水任意比互溶。
追根寻源
为什么水呈现出独特的物理性质
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使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沸点高出139 ℃,导致在通常状况下水为液态,地球上因此有了生命。冰中的水分子之间最大程度地形成氢键。由于氢键有方向性,每个水分子的两对孤对电子和两个氢原子只能沿着四个sp3杂化轨道的方向分别与相邻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每个水分子只能与周围四个水分子接触。水分子之间形成的孔穴造成冰晶体的微观空间存在空隙,反映在宏观性质上就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正是由于冰的这一独特结构,使冰可以浮在水面上,从而使水中生物在寒冷的冬季得以在冰层下的水中存活。
追根寻源
冰中每个氢原子分享到一个氢键,折合每摩尔冰有 2NA个氢键(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 18.8 kJ·mol-1,而冰的熔化热只有5.0 kJ·mol-1。当在0℃冰融化成水时,即使熔化热全部用于破坏氢键,也只能使大约 13%的氢键遭到破坏,水中仍存在着许多由氢键作用而形成的小集团(H2O)n。温度升高使冰融化为水的过程,实际上包括两种过程∶水分子间的氢键减少,使水的密度变大,水分子的热运动即热膨胀作用使水的密度减小。随着温度升高,前一过程的作用由强变弱,后一过程的作用由弱变强,在 4 ℃时两种作用达到平衡。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由0℃到 4℃时水的密度逐渐增大,4℃时水的密度达到最大,4℃后水的密度变小。
追根寻源
羊毛织品水洗后为什么会变形
大家知道,羊毛织品水洗后会变形,这是什么原因呢 羊毛纤维是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上的氨基和羰基可能会形成氢键。羊毛在浸水和干燥的过程中,会在这些氢键处纳入水和去除水,而且其变化往往是不可逆的,从而改变了原先蛋白质的构造,即原先的氢键部位可能发生移动,由此引起羊毛织品变形。
范德华力、氢键的比较
概念 范德华力 氢键
定义 物质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作用力
作用微粒 分子
特征 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强度
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H与N、O、F
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氢键>范德华力
概念 范德华力 氢键
影响强度的
因素 ①随分子极性的增大而增大
②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对物质
性质的
影响 ①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如CF4对于X—H…Y,X、Y的电负性越大,Y原子的半径越小,作用越强
①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如熔、沸点:H2O>H2S
②分子内氢键降低物质的熔、沸点
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
华力
氢键
概念
实质
特征
作用
1.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的沸点高于同主族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氢键只能存在于分子间,不能存在于分子内
C.根据氢键键能的大小可知,沸点高低顺序为HF>H2O>NH3
D.相同量的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时均有氢键,且氢键的数目依次增多
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卤化氢中,以HF沸点最高,是由于HF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B.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
C.H2O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是由于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键能大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氨气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有关
C
3.下列关于范德华力影响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范德华力是决定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的唯一因素
B.范德华力与物质的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C.范德华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D.范德华力仅影响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D
4.下列物质的变化中,破坏的主要是范德华力的是(  )
A.碘单质的升华
B.NaCl溶于水
C.将冰加热变为液态
D.NH4Cl受热分解
A
5.下列关于范德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范德华力是化学键
B.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强弱相同
C.范德华力实质是一种静电引力
D.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故破坏范德华力不需要消耗能量
B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卤族元素的氢化物中HF的沸点最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B.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
C.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是由于水中氢键的键能大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氨气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有关
C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总称
B.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对物质的溶解度及熔、沸点有影响
C.范德华力和氢键可同时存在于分子之间
D.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