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下册 8.1日本 课件(51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下册 8.1日本 课件(51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7 10:0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八章 认识国家
第一节 日本
聪明的一休
哆啦a梦
富士山、樱花
和服
寿司
日本印象
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
日本
122°E
154°E
20.5°N
45.5°N
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
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纬度位置
地理位置
亚洲的东部(东亚)、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
西临-----日本海
东临-----太平洋
西隔日本海与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西南隔东海、黄海与中国相望
3.海陆位置
日本海
太平洋
俄罗斯
中国
朝鲜
韩国
朝鲜海峡
对比日本与非洲海岸线的特点,日本海岸线具有的优势。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都十分有利。
神户、横滨(最大)
神户
横滨
特点
影响
两大港口
北海道岛(纬度最高)
本州岛(面积最大)
四国岛
九州岛
东京(首都)
濑户内海
领土组成
四个大岛+几千个小岛+周围的海域
总面积约37.8万平方千米
总人口约1.27亿
日本平均人口密度:336人/ 平方千米
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0人/平方千米
一、地狭人稠的岛国
地形特征
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最大平原:关东平原
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最高的山峰:富士山(活火山)
自然环境
富士山,日本最高峰3776m,呈圆锥形,山顶常年积雪,山麓樱树成林,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富士山最近一次大规模喷发是在1707年。
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
全年降水较为丰沛
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 候
河 流
1
河流呈放射状
2
河流流程短
3
流域面积小
4
流速快
水能资源丰富
日本的樱花
日本樱花开放时间
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从南向北逐渐推迟
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因素
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
比较日本和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及影响
1.描述日本和蒙古的海陆位置,比较其差异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蒙古位于亚洲东部,深居内陆
比较日本和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及影响
2.比较东京和乌兰巴托的冬夏气温、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其原因。
差异
东京气温年较差更小,降水更多且季节变化更小。
原因
乌兰巴托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强。
原因
日本四面临海,气候海洋性强
比较日本和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及影响
3.根据日本和蒙古的海陆位置特点,推测两国对外交通运输的方式。
日本是岛国,对外交通以海运为主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对外交通以公路、铁路和航空为主
自然环境——自然灾害
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火山
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地震
日本是全球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国家之一。
①日本“一年到头每天都有各种小型地震发生”,日本近十几年每月平均发生325次1级以上地震,相当于每天约10.8次。
②2025年1月13日,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
③2月21日,福岛县近海发生5.0级地震
④2月25日,茨城县南部发生4.0级地震;
⑤2月26日,本州南岸近海发生5.8级地震
火山地震频繁的原因
2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
1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应对地震,日本采取的措施
防震演练
配备防震应急箱
地震预警系统
木质房屋
日本传统的民居建筑
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
思考: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可以向日本借鉴什么?
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
加强防震教育
提升民众的自救能力
提高建筑的抗震标准
自然资源
森林覆盖率达67%,绿色王国




二、经济贸易大国
1、日本农业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狭人稠
小型机械
精耕细作
单产高
②海运便利
①海湾众多
③科技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
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①地域狭小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火山、地震多发
④国内市场狭小
2、日本工业
人力资源丰富
海上运输便利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确立了“贸易立国”战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电子产业崛起,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口(原材料)—加工—出口(工业制成品)”型经济形成,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近年仍居世界前列。
工业发展
经济贸易大国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海 运便 利
科 技
人 力
管 理
海 运便 利
经济贸易大国
索尼相机
夏普超智能手机
卡西欧手表
松下电视
三洋系列家电
本田
丰田
马自达
尼桑
“汽车王国”
输出转型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
加速扩大海外投资
销售市场
海外生产基地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人口老龄化
环境污染
土地紧张
国内需求减少
② 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内消费需求减少,日本加大了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经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型为“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
利用科技,政策环境
投资美国和欧洲
利用当地原材料
投资巴西和澳大利亚
利用廉价劳动力
投资东亚和东南亚
日本选择海外投资的市场及原因
优衣库
吉野家
无印良品
佳能
索尼
松下电器
日本知名品牌——跨国公司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日本国内经济进入低迷期,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比下降。
拓展阅读
“机器人王国”
日本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日本被称为“机器人王国”。
←日本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生产国,占据着全球40%以上的市场份额。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气、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
→近车来,日本智能机器人在医疗、教育、家政、娱乐等生活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日本群岛主要工业分布
工业分布
2.从资源和市场的两个方面,分析日本工业区高度集中在沿海的原因。
太平洋沿岸
濑户内海沿岸
1.指图说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北九州等主要工业城市,描述日本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沿海分布,且分布高度集中
探究活动
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日本步入老龄化社会,80年代以来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高龄少子化”
劳动力短缺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相关产业受到影响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转移
人口老龄化——措施
1
建立完善保险、养老体系
2
推迟退休年龄
3
放宽移民政策
4
推动技术发展,智能人工
人口少子化——措施
人口生育率降低
晚婚或不婚
晚育或不育
人口少子化
民族——大和民族
传统服饰——和服
通用语言——日语
地理が大好き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日本和食
日本茶道
日本的古代文化
奈良唐招提寺
日文
和服
日本佛教
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文化
西装
西式洋房
西餐
欧美文化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日本气候四季分明,传统服饰如和服会根据季节调整材质和样式;
①夏季的“浴衣”采用轻薄透气的棉麻面料;
②冬季则使用厚重的织锦保暖;
③多山的地形和湿润气候促使服装注重功能性,如传统服饰的宽松剪裁便于活动,现代服装也常加入防潮、透气等设计;
④日本频发地震,民众日常穿搭普遍简洁轻便,方便紧急情况下行动。
衣:四季分明与实用设计
①作为岛国,日本海洋资源丰富,饮食以海鲜为主,寿司、刺身、天妇罗等料理闻名全球。
②多山地形适合种植水稻,米饭成为主食;
③山区特产如香菇、竹笋也融入日常饮食。
④四季分明的气候让日本人尤为注重食材的季节性,春季品尝樱花料理,秋季享用松茸和大闸蟹,形成“旬之味”的饮食文化。
食:海洋与山地的馈赠
①人字形茅草屋顶:屋顶呈60度陡坡的人字形,形似双手合十,故得名“合掌造”。这种设计便于冬季大雪快速滑落,避免积雪压垮房屋,同时减少雨水渗透。
②木造无钉工艺:建筑完全以木材为原料,不使用一根钉子,通过榫卯结构和草绳绑扎固定,既保证了房屋的坚固性,又赋予其良好的柔韧性,能有效抵御地震和大风。
③多层空间布局:房屋通常为四五层结构,一楼为起居室、厨房和浴室,二楼用作贮藏室,阁楼则利用三角形屋顶空间,曾是养蚕、织布的场所,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和功能性。
住:抗震与空间利用
①多山和岛屿分布的地理特征,使得日本的交通以轨道交通为主。
②贯穿全国的新干线高速列车连接主要城市,而山区则依赖公路和缆车。
③海岸线绵长促使海运发达,港口城市如横滨、神户成为重要物流枢纽。
④在城市内部,由于街道狭窄,自行车和步行是常见的短途出行方式,同时公共交通系统高度发达,覆盖密集,减少了对私家车的依赖。
行:地形与交通的适应
知识梳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