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3节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课件 练习,共3份)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第3节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课件 练习,共3份)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7 13:39:59

文档简介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23·重庆一中高二期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同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第五能层(O层)中含有5种能量不同的能级,最高的能级可容纳18个电子
能量相同的轨道中处于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其空间运动状态可能相同
两种原子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它们之间一定形成离子键
2.氮化镓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镓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都小
镓的电负性比氮大
镓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
基态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1
3.(2023·石家庄期中联考)如表是同周期三种主族元素X、Y、Z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X 496 4 562 6 912 9 543
Y 578 1 817 2 745 11 575
Z 738 1 451 7 733 10 540
X为第ⅠA族元素
Y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 1
Z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
金属性:X>Y>Z
4.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电负性:a>f
第一电离能:d>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f>e
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5.(2023·贵港期末)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结构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 结构信息
X 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的电子数等于p能级的电子数
Y 基态原子的M能层只有1种自旋电子
Z 在元素周期表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W 基态原子核外p能级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电负性:X>Y>W>Z
离子半径:W>Y>Z>X
1 mol Y2X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 mol
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相互反应
6.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第一电离能:d>e,电负性: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含共价键
7.(2023·济宁一中高二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别是元素Y、W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红棕色气体,丙的浓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Y、Z、W三种元素电负性:W>Z>Y
Y、Z、W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W>Z>Y
Y、Z、W与氢元素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
由X、Y、Z、W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8.已知X、Y是短周期的两种元素,下表中由条件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选项 条件 结论
若原子半径:X>Y 原子序数:X若常见化合物XnYm中Y显负价 元素的电负性:X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X>Y 元素的最高正价:X>Y
若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7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X>Y
9.如图三条曲线表示C、Si和P元素的四级电离能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电负性:c>b>a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a>b>c
I5:a原子半径:b>c>a
10.(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二练习)元素处于基态时的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气态-1价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叫做该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1价阴离子再获得一个电子的能量变化叫做第二电子亲和能。下表中给出了几种元素或离子的电子亲和能数据:
元素 Li Na K O O- F
电子亲和能/ (kJ·mol-1) 59.8 52.7 48.4 141 -780 327.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易得到电子
1 mol基态的气态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氟离子时放出327.9 kJ的能量
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是780 kJ·mol-1
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需要吸收能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1.(10分)(2023·天津八校高二期中)Ⅰ.表中列出了第3周期的几种元素的部分性质:
元素编号 a b c d e
电负性 3.0 2.5 X 1.5 0.9
主要化合价 -1,+7 -2,+6 -3,+5 +3 +1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写出基态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
(2)(1分)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       。
(3)(1分)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其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
(4)(2分)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2分)表中五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
Ⅱ.硒(34Se)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与氧同族。
(6)(1分)Se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
(7)(2分)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沸点:H2Oc.热稳定性:H2Sed.酸性:H2SeO412.(10分)有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结构或性质等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结构或性质
A 是短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含该元素的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 与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两性
C 其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液态时常用作制冷剂
D 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杀菌消毒剂
E 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1分)A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2分)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离子半径:B    (填“>”或“<”)A。
(3)(4分)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其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排布在    轨道上,该轨道呈    形。
(4)(2分)D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D-的结构示意图为    。
(5)(1分)C、E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阶段重点突破练(二)
1.B [同族元素中,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核内质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小,第一电离能越小,A项错误;能层序数=该能层的能级数,因此第五能层有5种能量不同的能级,同一能层中能量由低到高的能级最多所容纳电子数为1×2、3×2、5×2、7×2、9×2,因此第五能层最高的能级可容纳18个电子,B项正确;能量相同的轨道中处于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所处空间延伸方向不同,C项错误;两种原子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形成化学键时不一定是离子键,如H的电负性为2.1,F的电负性为4.0,二者形成的H—F键为共价键,D项错误。]
2.A [镓是31号元素,位于第4周期ⅢA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所以第一电离能:Ga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B>Ga,所以Ga的电负性比N小,B项错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就越大,则镓元素的简单离子(Ga3+)半径小于其原子(Ga)半径,C项错误;镓是31号元素,位于第4周期ⅢA族,基态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D项错误。]
3.D [根据表格中电离能的数据可知,X的I1较小,I2突增,故X的价电子数应为1,为第ⅠA族元素,选项A正确;Y的I1、I2、I3均较小,I4突增,则Y的价电子数为3,为第ⅢA族元素,价电子排布为ns2np1,选项B正确;Z的I1、I2较小,I3突增,说明Z的价电子数为2,为第ⅡA族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s区,选项C正确;三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金属性从左向右依次减弱,故金属性:X>Z>Y,选项D错误。]
4.B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a为O,b为Na,c为Mg,d为Al,e为P,f为S。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O>S,故A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原子外层电子为全满或者半充满状态下第一电离能反常变大,第一电离能:Mg>Al,故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S>P,故C正确;a和b形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含有共价键,故D正确。]
5.D [X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电子数等于p能级电子数,电子排布为1s22s22p4,故X为O元素;基态Y原子的M能层只有1种自旋电子,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1,故Y为Na元素;Z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原子序数大于氧,处于第3周期,故Z为Al;基态W原子核外p能级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W为Cl元素;由上述分析可知,元素X、Y、Z、W分别为O、Na、Al、Cl;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因此电负性:O>Cl>Na>Al,故A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Cl->O2->Na+>Al3+,故B错误;1个Na2O2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2O2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 mol,故C错误;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ClO4,Al(OH)3具有两性,与NaOH或HClO4都能反应,故D正确。]
6.B [短周期元素中,a显-2价,e显+6价,均处于第ⅥA族,可推知a为O,e为S;b显+1价,原子序数大于O,则b为Na;由原子序数可知d处于第3周期,化合价为+5价,则d为P。31P和33P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A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P原子3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较大,则第一电离能:P>S,电负性:PH2S>PH3,C错误;O和Na形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有共价键,D错误。]
7.B [K是红棕色气体,K是NO2,丙的浓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丙是HNO3;NO2、H2O、O2反应生成硝酸,乙是常见的气体,乙是O2、L是H2O;M是氧化物,甲是常见的固体,所以M是CO2、甲是碳。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Y、Z、W依次是H、C、N、O。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C、N、O三种元素电负性:O>N>C,故A正确;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C,故B错误;C、N、O与氢元素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C2H6、N2H4、H2O2,故C正确;由H、C、N、O构成的化合物NH4HCO3中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
8.B [若原子半径:X>Y,原子序数不一定有XO,原子序数:Na>O,故A项错误;电负性大的元素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元素显负价,故B项正确;F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大于N的,但F没有正价,故C项错误;若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7,则X可能为H、Li、Na,Y可能为F、Cl,则第一电离能:Li9.B [同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减小,P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Si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由图中第一电离能可知c为Si;P原子易失去3个电子,则P的第四电离能和第三电离能相差较大,故b为P,a为C。电负性:C>P>Si,A项错误。简单氢化物的稳定:CH4>PH3>SiH4,B项正确。C、Si失去4个电子后,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1s2、2s22p6,均处于全充满状态,能量低,结构稳定,再失去1个电子比较难,则第五电离能与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而P失去4个电子后,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1,则第四电离能与第五电离能对应的均为失去3s能级电子吸收的能量,二者相差不大,故第五电离能:C>Si>P,C项错误。原子半径:Si>P>C,D项错误。]
10.C [电子亲和能越大,表明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释放的能量越多,形成的阴离子越稳定,而且根据表中数据知得电子能力越强的元素的原子的电子亲和能越大,所以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易得到电子,A正确;根据表中数据,1 mol基态的气态氟原子得到1 mol电子成为氟离子时放出327.9 kJ的能量,B正确;O-的电子亲和能为-780 kJ/mol,即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为-780 kJ/mol,C错误;O的第一电子亲和能为141 kJ/mol,1 mol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1 mol电子成为O-释放141 kJ能量,O-的电子亲和能为-780 kJ/mol,O-得到1 mol电子成为O2-吸收780 kJ能量,由于780 kJ>141 kJ,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需要吸收能量,D正确。]
11.Ⅰ.(1)3s23p5 (2)Na (3)HCl>H2S>PH3
(4)Al(OH)3+OH-[Al(OH)4]-
(5)Cl>P>S>Al>Na
Ⅱ.(6) (7)ad
解析 Ⅰ.第3周期元素中,a有+7、-1价,为ⅦA族元素,a是Cl元素;b有-2、+6价,处于ⅥA族,b为S元素;c有-3、+5价,处于ⅤA族,故c为P元素;d只有+3价,为ⅢA族元素,所以d是Al元素;e只有+1价,处于ⅠA族,故e为Na元素。(1)氯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2)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3)a为Cl、b为S、c为P,同周期非金属性增强,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其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H2S>PH3;(4)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H)4]-;(5)上表中五种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同周期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趋势,第ⅡA、ⅤA主族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电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五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l>P>S>Al>Na;Ⅱ.(6)Se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7)a.SeO2中Se是+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正确;b.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最高,沸点:H2S12.(1)1s22s22p63s1(或[Ne]3s1) (2)第3周期第ⅢA族 <
(3) 3 2p 哑铃
(4)1s22s22p63s23p5(或[Ne]3s23p5) 
(5)N>O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推出:A为Na,B为Al,C为N,D为Cl,E为O。(1)A为Na,其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或[Ne]3s1。(2)B为Al,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第ⅢA族;Na+与Al3+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Al>Na,故离子半径:Al3+阶段重点突破练(二)
第 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1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重庆一中高二期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B.第五能层(O层)中含有5种能量不同的能级,最高的能级可容纳18个电子
C.能量相同的轨道中处于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其空间运动状态可能相同
D.两种原子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它们之间一定形成离子键
B
解析 同族元素中,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核内质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小,第一电离能越小,A项错误;能层序数=该能层的能级数,因此第五能层有5种能量不同的能级,同一能层中能量由低到高的能级最多所容纳电子数为1×2、3×2、5×2、7×2、9×2,因此第五能层最高的能级可容纳18个电子,B项正确;能量相同的轨道中处于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所处空间延伸方向不同,C项错误;两种原子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形成化学键时不一定是离子键,如H的电负性为2.1,F的电负性为4.0,二者形成的H—F键为共价键,D项错误。
2.氮化镓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都小
B.镓的电负性比氮大
C.镓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
D.基态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1
A
解析 镓是31号元素,位于第4周期ⅢA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所以第一电离能:Ga<Ge,Ga前面的元素是30号元素Zn,Zn的4s轨道上的电子全充满,第一电离能比Ga大,所以镓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都小,A项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则电负性:N>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B>Ga,所以Ga的电负性比N小,B项错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就越大,则镓元素的简单离子(Ga3+)半径小于其原子(Ga)半径,C项错误;镓是31号元素,位于第4周期ⅢA族,基态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D项错误。
3.(2023·石家庄期中联考)如表是同周期三种主族元素X、Y、Z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D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X 496 4 562 6 912 9 543
Y 578 1 817 2 745 11 575
Z 738 1 451 7 733 10 540
A.X为第ⅠA族元素 B.Y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 1
C.Z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 D.金属性:X>Y>Z
解析 根据表格中电离能的数据可知,X的I1较小,I2突增,故X的价电子数应为1,为第ⅠA族元素,选项A正确;Y的I1、I2、I3均较小,I4突增,则Y的价电子数为3,为第ⅢA族元素,价电子排布为ns2np1,选项B正确;Z的I1、I2较小,I3突增,说明Z的价电子数为2,为第ⅡA族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s区,选项C正确;三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金属性从左向右依次减弱,故金属性:X>Z>Y,选项D错误。
4.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电负性:a>f
B.第一电离能:d>c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f>e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a为O,b为Na,c为Mg,d为Al,e为P,f为S。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O>S,故A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原子外层电子为全满或者半充满状态下第一电离能反常变大,第一电离能:Mg>Al,故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S>P,故C正确;a和b形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含有共价键,故D正确。
5.(2023·贵港期末)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结构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 结构信息
X 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的电子数等于p能级的电子数
Y 基态原子的M能层只有1种自旋电子
Z 在元素周期表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W 基态原子核外p能级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负性:X>Y>W>Z
B.离子半径:W>Y>Z>X
C.1 mol Y2X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 mol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相互反应
D
解析 X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电子数等于p能级电子数,电子排布为1s22s22p4,故X为O元素;基态Y原子的M能层只有1种自旋电子,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1,故Y为Na元素;Z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原子序数大于氧,处于第3周期,故Z为Al;基态W原子核外p能级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W为Cl元素;由上述分析可知,元素X、Y、Z、W分别为O、Na、Al、Cl;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因此电负性:O>Cl>Na>Al,故A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Cl->O2->Na+>Al3+,故B错误;1个Na2O2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2O2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 mol,故C错误;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ClO4,Al(OH)3具有两性,与NaOH或HClO4都能反应,故D正确。
6.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A.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B.第一电离能:d>e,电负性:d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含共价键
解析 短周期元素中,a显-2价,e显+6价,均处于
第ⅥA族,可推知a为O,e为S;b显+1价,原子序
数大于O,则b为Na;由原子序数可知d处于第3周期,
化合价为+5价,则d为P。31P和33P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A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P原子3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较大,则第一电离能:P>S,电负性:PH2S>PH3,C错误;O和Na形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有共价键,D错误。
7.(2023·济宁一中高二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别是元素Y、W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红棕色气体,丙的浓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Y、Z、W三种元素电负性:W>Z>Y
B.Y、Z、W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W>Z>Y
C.Y、Z、W与氢元素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
D.由X、Y、Z、W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解析 K是红棕色气体,K是NO2,丙的浓溶液具
有强氧化性,丙是HNO3;NO2、H2O、O2反应生
成硝酸,乙是常见的气体,乙是O2、L是H2O;
M是氧化物,甲是常见的固体,所以M是CO2、甲是碳。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Y、Z、W依次是H、C、N、O。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C、N、O三种元素电负性:O>N>C,故A正确;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C,故B错误;C、N、O与氢元素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二元化合物C2H6、N2H4、H2O2,故C正确;由H、C、N、O构成的化合物NH4HCO3中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
8.已知X、Y是短周期的两种元素,下表中由条件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B
选项 条件 结论
A 若原子半径:X>Y 原子序数:X<Y
B 若常见化合物XnYm中Y显负价 元素的电负性:X<Y
C 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X>Y 元素的最高正价:X>Y
D 若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7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X>Y
解析 若原子半径:X>Y,原子序数不一定有X<Y,如原子半径:Na>O,原子序数:Na>O,故A项错误;电负性大的元素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元素显负价,故B项正确;F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大于N的,但F没有正价,故C项错误;若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7,则X可能为H、Li、Na,Y可能为F、Cl,则第一电离能:Li<F、Na<Cl,故D项错误。
9.如图三条曲线表示C、Si和P元素的四级电离能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电负性:c>b>a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a>b>c
C.I5:aD.原子半径:b>c>a
解析 同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减
小,P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故Si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由图中第一电离能可知
c为Si;P原子易失去3个电子,则P的第四电离能
和第三电离能相差较大,故b为P,a为C。电负性:
C>P>Si,A项错误。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H4>PH3>SiH4,B项正确。C、Si失去4个电子后,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1s2、2s22p6,均处于全充满状态,能量低,结构稳定,再失去1个电子比较难,则第五电离能与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而P失去4个电子后,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1,则第四电离能与第五电离能对应的均为失去3s能级电子吸收的能量,二者相差不大,故第五电离能:C>Si>P,C项错误。原子半径:Si>P>C,D项错误。
10.(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二练习)元素处于基态时的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气态-1价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叫做该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1价阴离子再获得一个电子的能量变化叫做第二电子亲和能。下表中给出了几种元素或离子的电子亲和能数据:
元素 Li Na K O O- F
电子亲和能/(kJ·mol-1) 59.8 52.7 48.4 141 -780 327.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易得到电子
B.1 mol基态的气态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氟离子时放出327.9 kJ的能量
C.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是780 kJ·mol-1
D.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需要吸收能量
C
解析 电子亲和能越大,表明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释放的能量越多,形成的阴离子越稳定,而且根据表中数据知得电子能力越强的元素的原子的电子亲和能越大,所以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易得到电子,A正确;根据表中数据,1 mol基态的气态氟原子得到1 mol电子成为氟离子时放出327.9 kJ的能量,B正确;O-的电子亲和能为-780 kJ/mol,即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为-780 kJ/mol,C错误;O的第一电子亲和能为141 kJ/mol,1 mol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1 mol电子成为O-释放141 kJ能量,O-的电子亲和能为-780 kJ/mol,O-得到1 mol电子成为O2-吸收780 kJ能量,由于780 kJ>141 kJ,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需要吸收能量,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
11.(2023·天津八校高二期中)Ⅰ.表中列出了第3周期的几种元素的部分性质:
元素编号 a b c d e
电负性 3.0 2.5 X 1.5 0.9
主要化合价 -1,+7 -2,+6 -3,+5 +3 +1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23p5
解析 Ⅰ.第3周期元素中,a有+7、-1价,为ⅦA族元素,a是Cl元素;b有-2、+6价,处于ⅥA族,b为S元素;c有-3、+5价,处于ⅤA族,故c为P元素;d只有+3价,为ⅢA族元素,所以d是Al元素;e只有+1价,处于ⅠA族,故e为Na元素。氯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 __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其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
HCl>H2S>PH3
解析 (2)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3)a为Cl、b为S、c为P,同周期非金属性增强,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其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H2S>PH3;
(4)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中五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OH)3+OH-===[Al(OH)4]-
Cl>P>S>Al>Na
解析 (4)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H)4]-;(5)上表中五种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同周期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趋势,第ⅡA、ⅤA主族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电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五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l>P>S>Al>Na;
Ⅱ.硒(34Se)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与氧同族。
(6)Se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
a.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沸点:H2O<H2S<H2Se
c.热稳定性:H2Se<HCl<H2S d.酸性:H2SeO4<HBrO4<HClO4
ad
解析 a.SeO2中Se是+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正确;b.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最高,沸点:H2S<H2Se<H2O,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热稳定性:H2Se<H2S<HCl,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酸性:H2SeO4<HBrO4<HClO4,正确。
12.有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结构或性质等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结构或性质
A 是短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含该元素的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 与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两性
C 其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液态时常用作制冷剂
D 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杀菌消毒剂
E 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离子半径:B________(填“>”或“<”)A。
1s22s22p63s1(或[Ne]3s1)
第3周期第ⅢA族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推出:A为Na,B为Al,C为N,D为Cl,E为O。(1)A为Na,其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或[Ne]3s1。(2)B为Al,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第ⅢA族;Na+与Al3+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Al>Na,故离子半径:Al3+<Na+。
(3)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排布在________轨道上,该轨道呈________形。
3
2p
哑铃
(4)D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E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1s22s22p63s23p5(或[Ne]3s23p5)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