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20名校联合体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长江流经安徽省河段有“皖江”之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
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
宣城八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主
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近
年来,该示范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精准承
接产业转移,不断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
质量。图1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六安市
合肥
江鞍山
巢湖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该示范区的突出优
铜陵O
势是
安
。尤湖
A.政府政策支持
oro
皖
宣城
池州
B.长江水运便利
C.立体化交通较发达
D.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图1
2.该示范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基
本原则是
①扬长避短,精准承接
②发展低碳农业,保障市场供应
③协同互补,借力发展
④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该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布局模式是
A.分散布局郊区模式
B.“工业上楼”布局模式
C.产业园区布局模式
D.沿交通线带状布局模式
碛口是吕梁山中黄河边的一座古镇,位于黄河
山
和湫水河交汇处,地处当年山西与内蒙古、晋陕商
陕
黄
西
道水陆交通的中心点和商品集散地,明清至民国年
西
湫
省
省
间发展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濒临碛口镇的
河
水
黄河由400米猛缩为80米,混浊的黄河水像一头
河
被惹怒的雄狮一“黄河行船,谈碛色变”。图2
■居民点
示意碛口镇位置图。据此完成4一6题。
图2
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
4.明清至民国年间,碛口镇发展成为北方著名商贸重镇的自然原因是
A.黄河暴涨暴落,行船危险
B.黄河河道变窄,水流湍急
C.气候变暖,黄河水位下降
D.上游拦水,黄河流速变缓
5.碛口镇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交通
D.人口
6.如今,碛口镇的主要产业为
A.旅游业、餐饮业、旅馆业
B.加工业、手工业、旅游业
C.电子工业、金融业
D.钢铁工业、物流业
暴雨是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达到
暴雨日数
50毫米以上的降水强度,其中特大暴
9
雨24小时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上。
2024年6月,南方地区经历了旷日持
久的强降雨和特大暴雨,历史罕见。
5
国家气候中心数据统计显示,全球变
暖背景下,1961年以来,我国暴雨日
数明显增多。图3为1991~2020年我
2
国省会(首府)、直辖市年暴雨日数前
10的统计图(港澳台数据暂缺)。据此
0
广州海口南昌武汉福州南宁长沙南京杭州上海
完成79题。
图3
7.1991~2020年,暴雨日数居前十的城市均分布在
A.珠江以南
B.长江流域
C.长江以南
D.珠江流域
8.图中10个城市暴雨日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夏季风影响,锋面雨带徘徊
B.夏秋台风肆虐,移动速度较快
C.水汽来源充足,空气对流旺盛
D.连绵山岭阻挡,拾升作用显著
9.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暴雨频发,合理的解释是
A.极冰融化,增加海域蒸发
B.厄尔尼诺现象持续时间长
C.冻土变薄,地下径流活跃
D.变暖的空气加剧了水循环
利迈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部海拔770米的纳韦尔瓦皮湖东端,长380千米,流
域面积6.1万km。内乌肯
70W
杰於」
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部海
安会家内
拔2300米处,长约490千
肯
米,流域面积为5.08万km。
添
两条河流在内乌肯附近汇合
内乌背
内一格
成为内格罗河。利迈河和内
山
利河
入河流
乌肯河汛期均出现在冬春季
40°S
河
水库
节。图4为利迈河和内乌肯
脉然
众山脉
大西洋
0
河水系图。据此完成10一12
城镇
图1
题。
高三地理
第2页共6页NT20名校联合体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D【解析】由图可知,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八个城市,均为中小城市,劳动力工资水
平较低,其他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不具有显著和突出的优势。选项ABC错误,D正确。
2.D【解析】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进行招商引资,才能够
招大引强,促进区域发展,①正确:产业转移与是否是低碳农业,关系不大,②错误:利用长三角的科技
力量,进行研发,利用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的优势,在本地进行加工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会为高质量发展蓄
势储能,③正确:服务是保障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够做到接得稳、
留得住、发展好,④正确。
3.C【解析】产业园区是指以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
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政策、税收等方面都提供了最优服务,能够吸引产业的转移与落地,
因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了更好的招商引资,推行产业园区的布局模式为最佳。选项ABD
错误,C正确。
4.B【解析】根据材料“地处当年山西与内蒙古、晋陕商道水陆交通的中心点”“濒临碛口镇的黄河由
400米猛缩为80米,混浊的黄河水像一头被惹怒的雄狮一一‘黄河行船,淡碛色变’”可知,碛口镇黄河
段因突然变窄不适宜航运,其上游来往的货物被迫卸在碛口岸边,再转向陆路,从而碛口镇成为重要商品
集散地,进而促进商贸发展。选项ACD错误,B正确。
5,C【解析】由材料“地处当年山西与内蒙古、晋陕商道水陆交通的中心点和商品集散地,明清至民国年
间发展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可知,碛口镇是因水陆交通而兴,选项ABD错误,C正确
6,A【解析】随着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黄河的航运价值降低,碛口镇的交通地位下降,但遗留了
众多的明清和民国时期历史古迹、文化遗迹,这些成为优质的旅游资源,伴随旅游业的兴起,餐饮业和旅
馆业随之兴起,这些成为现在碛口古镇的主要产业。选项BCD错误,A正确。
7.C【解析】根据已学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图中10个城市均位于长江以南地区。选项ABD错误,C正确。
8.C【解析】暴雨的形成条件一是有充足的水汽来源,二是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图中10个城市均位于长
江以南,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长,强度大,水汽来源充足,并且纬度低,夏季气温偏高,利于空气对流。
选项ABD错误,C正确。
9.D【解析】气候变暖会增加水域蒸发,也能够促进大气运动,进而加剧水循环的活跃程度,由此带来暴
雨天气。选项ABC错误,D正确。
10B【解析】由材料“利迈河和内乌肯河的汛期均出现在冬春季节。推测,冬季的补给水源不可能是冰
川和积雪融水,只能是山地抬升西风产生的降雨,①正确,③错误:春季气温回升,山地冰雪融水尤其是
积雪融水大量汇入河流,形成汛期,②错误,④正确。选项ACD错误,B正确。
11.B【解析】利迈河发源地纬度偏高,西风影响大且影响时间长,冬雨和积雪较多,冬季雨水和春季积
雪融水补给量大,加上流域面积大于内乌肯河,支流多,其径流量大于内乌肯河,选项AC错误,B正确:
由材料“利迈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部海拔770米的纳韦尔瓦皮湖东端。”可知,利迈河受湖泊调节,夏秋
季节的径流量也多于内乌肯河,选项D错误。
高三地理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