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32个选择题,共48分。)
1.明朝万历初年,在张居正当国的十年里,中外奏章无不经由内阁票拟,特别是在皇帝怠政的时
候,票拟更是百官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据此可知,当时()
A.皇权受到制约
B.丞相制度复兴C.内阁权势很大D.中枢决策异变
2.按明制,除了发生重大变故而免朝,皇帝每日都得上早朝,接受文武群臣的朝贺,并现场裁决
各衙门所奏事务。明代中后期皇帝不面议、不批答、不亲政,但偶尔批答、偶尔亲政,甚至时时
别出心裁地驳回内阁票拟。这表明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异变
B.君主与官僚集团矛盾加剧
C.封建专制制度日益僵化
D.内阁的行政权力迅速膨胀
3.据瑞金、宁都、兴国等九县统计,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的女党员总数达5871名,到5月总
数进一步增加到10294名;在新选出的市乡苏维埃代表中妇女所占比例一般都达到25%,有的地
方甚至达到60以上。这一状况反映出,当时根据地()
A.传统社会秩序已经瓦解
B.实现了男女权利上的平等
C.人民政治热情得到提高
D.红色政权的阶级基础扩大
4.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同年,广州东方宾馆开设首家
营业性音乐茶座。1985年4月,文化、广播电视和科学研究事业等被纳入第三产业。上述现象反
映()
A.改革开放的推进
B.人们思想观念转变
C.文化市场的繁荣
D.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5.西汉中后期起,生活在村落的致仕(退休)、黜免官员数量剧增:士子种类多样、既有从太学
学成返乡的饱学之士,亦有如大学者郑玄之父、祖父等已负盛名的学问家,他们均在乡间务农。
这一现象()
A.标志文化重心的下移
B.表明书院制度的完善
答案第1页,共2页
C.源自选官制度的改变
D.推动识字比率的提高
6.下表是唐朝宰相科举出身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
太
高
宪
穆
敬
文
宗
宗
宗
宗
宗
宗
宗
宰
29
41
27
12
29
14
7
24
23
数
举
3
13
18
17
8
6
18
20
身
所
比
10%
31%
67%
58%
57%
57%
85%
75%
87%
例
A.
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B.中央集权呈不断加强趋势
C.庶族地主逐渐取得政治优势
D.制度变革冲击旧利益格局
7.据《岳麓秦简(三)》记载,秦王政二十五年,州陵县的癸、琐等人在移交罪犯时,因徇私而
被告发,州陵县守绾、丞越在审讯后判处癸、琐等人“赎黠”。监御史认为判决不当,后经郡廷复
审,对癸、琐的处罚不变,同时绾、越等人被追责而各赀罚一盾。这表明秦国()
A.法律制度细密严苟
B.司法审判程序繁复
C.官僚体制运转有序
D.基层治理体系完善
8.贞观年间,规定官员路遇各位亲王均需要下马而拜。魏征认为这样做与魏晋礼法不合,并提出
周代后统治者都立嫡长子,可以杜绝庶子的不良用心。唐太宗最终接受了魏征的意见。这一举措
()
A.平衡了亲王与大臣的矛盾
B.意在保障政局的稳定发展
C.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局面
D.体现了礼法结合趋势加强
9.先秦以来的儒家倡导“父慈子孝”,“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东汉时期孝的观念
发生了变化,《白虎通》作了进一步的阐释:“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理学思想出现
B.儒家思想遭到冲击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