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7 10:5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综合素养评价
科学探究 科技文化节即将到来,小海想参加此次的“科技之星”评选活动,快来看看他为此都做了哪些准备吧!
-、【情境题】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16分)
1.根据拼音,将语段中的词语补全。(9分)
小海对生活中许多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他曾细心分析过 huā ruì( )的构造,不解为什么它们形态各异;他也曾观察过xī shuài
( ),不解为什么能发出那么hóng liàng( )的声音;他还记录过火烧云那 bù kě
sī yì( )的变化,想知道为什么火烧云那么绚丽……小海认为,只要他锲而不舍,不断“打破砂锅问到底”,jiàn wěi zhī zhù( ),很多疑问就能被解答。
2.小海的“好奇心”让他学到了不少知识。下列哪项加点字音字义完全正确 ( )(3分)
A.学弈(yì) 鸿鹄(gào) 非然也(这样)
B.汝辈(rǔ) 埋怨(mán) 两小儿辩斗(吵闹,打架)
C.屏幕(píng) 弗若(fó) 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
D.蝎子(xiē) 蝈蝈(guō) 男及日中则如盘盂(正午)
3.有问就有果,将下面“问”的成果填入语境中,最恰当的是( )。(4分)
金老师认为,只要小海坚持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一定能有所____ ,有所___ ,有所______ ,有所 。
A.发明 创造 发现 成就 B.创造 发现 发明 成就
C.发现 创造 成就 发明 D.发现 发明 创造 成就
二、在学习中懂得思考,获得知识。(22 分)
1.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下面的四幅书法作品(局部)中,属于赵孟頫的是( )。(4分)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为是/其智弗若与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D.日初出/大如车盖。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用关联词合并句子)(1分)
(2)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关注加点部分,照样子,列举事例说明观点)(3分)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主要描绘了托米和玛琪对未来的学习场景
与感受的幻想。
B.《表里的生物》中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 C.《学弈》中,由于两人学习态度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学习结果。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上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列举的三个事例,都是按照“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相关的发现或发明”的顺序来写的。
5.【新素材】根据所学知识填空。(6分)
(1)穷则变,_ , 。
(2)近年来,一些地方陆续实施了“直播带岗”的创新之举,这种因时而变的做法让我想到了这句话:“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说过:“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 ,日日新, ,’。”
三、在辩论中学习思辩知识。(16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1.文中的小孩是怎样证明自己观点的 想一想,用自己的话填空。(6分)
2.这篇文言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从“辩日”的角度,我们明白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B.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
C.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在小孩面前坦然承认自己“不能决”,让我们明白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D.两个小孩的争论没有科学依据,表现了古人认知的落后。
3.六年级(1)班针对“人工智能”这一热点话题举行了一场辩论赛。请你代表正方“人工智能的发展利大于弊”阐述相关理由。(6分)
四、走进科技博物馆,了解我国科技成就。(16分)
中国航天
材料一: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表示,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总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将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材料二:【#中国航天敢上九天揽月#必将走得更高更远!】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短短半个多世纪,中国航天事业从零开始,经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神舟"逐梦、“北斗”环宇、“嫦娥”奔月、“羲和“探目……中国航天正在以新的伟大奋斗开启新的征程!今天中国航天日,一人一句祝福中国航天,明天会更好!
材料三: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九号”,中国航天技术取得的进步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九号”,我们的航天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跨越了四个技术台阶。第一个台阶是航天员出返回舱,进入轨道舱。除“神舟五号”的航天员杨利伟不出返回舱外,之后的航天员都能做到。这样既拓展了活动空间,又能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第二个台阶是航天员出舱后的太空行走,这个阶段考验的是我国舱外航天服的性能以及行走过程中运动的控制能力。第三个台阶是太空的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我们的神舟飞船上有个轨道舱,它留轨后可用作气闸舱,上面装有对接口,实现飞船和空间站的交会对接,扩大了航天员的活动范围。第四个台阶是不间断地长期有人驻留空间站,可以持续地开展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1.我国 2030年登月任务的目标不包括( )。(4分)
A.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
B.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
C.由探测器带回月球的土壤,以便更好地了解月球土壤的构成。
D.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
2.结合材料一、二可知,“神舟”系列是_ 工程,__ 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是探月工程, 是探日工程。(4分)
3.结合材料三完成思维导图,梳理我国航天技术跨越的四个技术台阶。(8分)
5、在表达与交流中体悟科学精神。(30分)
科技在飞速发展,如果未来的科技可以赋予你一项特殊的能力,你最希望是哪种能力这种能力会使你有怎样的奇特经历 你想运用这种能力,为祖国的发展作什么贡献呢 你放飞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吧。要求:题目自拟;想象大胆且合理,故事具体且生动;语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50字左右。
第五单元综合素养评价
一、1.司空见惯 花蕊 蟋蟀 洪亮 不可思议 见微知著
2.D
3.D
二、1.D
2.B
3.(1)示例: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都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2)示例:我认为凡能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的人,都有可能取得成功。爱迪生废寝忘食地研究,最终改进了白炽灯;孙康映雪苦读,后来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4.A
5.(1)变则通通则久(2)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3)苟日新又日新
三、1.①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盘盂,这是近大远小的缘故。
②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③太阳刚出来时温度很低,到了中午时温度很高,这是近热远凉的缘故。
2.D
3.示例:人工智能是必然趋势,在大势到来之时,我们要做好准备,积极拥抱新技术,不能故步自封。而且,人工智能可以给人们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便捷,一些琐碎重复的事情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帮助人类不断进步。
四、1.C
2.载人航天 “北斗”“嫦娥”“羲和”
3.航天员出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杨利伟航天员出舱后的太空行走太空飞行器的交会对接不间断地长期有人驻留空间站
五、写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