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新教材岭南美版七下 第8课《中西艺术时空对话》(第2课时)活动课精品课件(21页)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新教材岭南美版七下 第8课《中西艺术时空对话》(第2课时)活动课精品课件(21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4-27 10: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东西碰撞与融合第8课
中西艺术时空对话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活动四
观察中国当代画家与国外画家的作品,对比分析其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的异同,并思考中西艺术如何互相借鉴与融合。
对比分析其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松魂(三)(中国画) 1984 吴冠中
夏季:9A 号(抽象画)
1948 [美国] 波洛克
吴冠中《松魂》作品赏析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1.创作背景:吴冠中致力于中西艺术融合,此作在探索传统水墨现代转型的背景下创作,借松表达精神内涵。21教育
2.造型:以灵动奔放的线条勾勒松的形态,虽抽象但能让人感受到松枝的伸展之势,似有生命张力。
3.色彩:以墨色为主调,浓淡变化展现层次,点缀的彩色墨点增添活泼与现代感,黑白彩对比协调
4.艺术特点:保留中国画笔墨韵味,笔法自由洒脱既体现传统写意精神,又具现代抽象构成意识。
5.表现形式:运用中国画的纸墨材料,结合泼墨,点染技法,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独特表现。
吴冠中《松魂》小结
松魂(三)(中国画) 1984 吴冠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馆
波洛克艺术欣赏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1.创作背景:处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兴起时期,波洛克开创"滴画"风格,强调创作过程的自发性。
2.造型:无具体物象,由杂乱交织的线条,色块构成画面,打破传统造型观念。
3.色彩:色彩丰富且对比强烈,各种颜色相互叠加碰撞,蓝色线条贯穿其中,形成视觉引导。
4.艺术特点:强调行动绘画,创作过程中身体运动与颜料挥洒结合,画面充满偶然性和随机性。
5.表现形式:使用颜料滴洒,泼溅在画布上,脱离传统绘画工具限制,是典型的抽象表现主义形式。
波洛克作品小结
夏季:9A 号(抽象画)
1948 [美国] 波洛克
对比分析其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相同点)
项目 抽象表现 强调动态感 自由创作
1.两位画家都摒弃了对客观物象的写实描绘,以抽象的艺术形式来传达传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视觉节奏鲜明, 融合多元文化。 蜿蜒曲折的水墨线,似有生命般的舞动,以线条传递情感。 都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采用较为自由的创作方式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更注重个人即时的感受和表达,不受常规绘画规则的限制,融入多种元素,融合多种文化。
杂乱交织的线条和色块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运动感,以色彩传递情感。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吴冠中
波洛克
对比分析其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不同点)
项目 工具材料 线条运用 色彩特点及文化底蕴
使用传统的中国画工具,如毛笔、宣纸和墨汁,并辅以彩墨,保留中国画的材质特性。 线条虽抽象但具有一定的书写性和韵律感,源自中国传统书法用笔。 以墨色为主调,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表现层次,彩色墨点起到点缀和活跃画面的作用,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松树精神品质的赞美,借物抒情,富有诗意。
运用颜料直接滴洒、泼溅在画布上,更强调颜料自身的流动和混合效果。 线条更加随意和狂放,在无规则的滴洒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色彩丰富,对比强烈,多种颜色相互叠加覆盖,形成复杂斑斓的视觉效果,体现了西方现代艺术对潜意识和无意识创作的探索,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宣泄。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吴冠中
波洛克
中西艺术互相借鉴与融合方式
中国现当代画家VS国外画家的作品
1.材料技法融合:中国画家可借鉴西方油画,丙烯等材料,拓展表现空间;西方画家可学习中国的笔墨技法,为作品增添韵味。
2.文化内涵交融:西方艺术家融入东方哲学,美学思想,东方艺术家汲取西方的创新理念和表现形式,丰富作品的思想深度。
3.表现形式结合:将中国传统的构图形式与西方现代的构成原理结合,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21教育
谈谈这些作品分别融入了哪些中国文化的元素。
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并进行作品分析
山水书房(综合媒材装置) 2003 吕胜中
天书(装置艺术) 1991 徐冰
《天书》
现代徐冰
在自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创作的成名作《天书》系列中,他亲自设计刻印数千个“新汉字”,以图象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
汉字书法
徐冰的《天书》装置艺术独特且具深意。形式上,满布空间的伪汉字书籍,长卷带来宏大神秘的视觉冲击,打破传统文字认知,引发好奇探索。内涵上,以文字为切入点,探讨文字与文化,认知的关系,挑战文字表意固有观念,促使反思文化载体本质,也反映对传统文化传承变异的思考,揭示文化传播发展中的问题,激发重审文化符号意义。21世纪教育网
徐冰作品背后的故事
中国山水画
谈谈这些作品分别融入了那些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山水书房”装置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韵味干足。形式上,大面积山水古画环绕,营造沉浸式氛围,不规则拼接增添现代感,传统书房布置尽显宁静文雅。内涵上,以山水古画和书籍为载体,既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传承,又借现代技术与材料展现其创新发展,是对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对当代人精神需求的呼应。
活动五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作一件综合材料作品。
创作步骤
1. 构思主题,画出草图
2. 画出方案效果图
3. 制作完成
作品创意源自中国成语典故“凿壁偷光”,运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纸盒中的灯亮起时,照亮镂空的形象和周围,表达学生用自己的努力点亮理想之光、照亮未来之路的寓意。
作品参考
作品展示与交流
课堂小结
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单元
课后作业
课后请大家收集一幅你认为融合了中西艺术元素的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设计等任何艺术形式,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交流,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它融合了中西艺术元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