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测试卷--课内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测试卷--课内阅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7 10:5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测试卷--课内阅读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15分)
,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把古诗补充完整。(2分)
2.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描写的是诗人 。“兴”在这里读 ,“杂兴”的意思是 。 (5分)
3.前两句中,诗人通过对 、 、 、 等景物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后两句写出了田园生活 的气氛,余味无穷。(5分)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惟有蜻蜓蛱蝶飞”运用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衬托出了农村的寂静。以动衬静,显得更静。
B.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C.“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劳动的情况:农民早出晚归,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D.这首诗写的是北方的夏日田园风光。
(二)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12分)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1.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2.选文第一句话中的加点词“大约”能去掉吗 为什么 (3分)
3.根据提示简要梳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4分)
4.体会选文中画“﹏”句子的特点,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3分)
我们班里的同学性格各异: 。
(三) 繁 星(一五九)(10分)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人由 的风雨联想到 ,由飞鸟的巢联想到 ,写出了自己只有在母亲的怀抱里才能得到感情上的慰藉和满足,表达了对母亲的 。(4分)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2分)
(1)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艾青。 ( )
(2)诗中“只”字写出了儿女对母亲的依恋,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儿女的避风港。( )
3.分析诗歌的特点,再仿写一小节。 (4分)
成 长 养 育
母亲啊! 母亲啊!
小鹰要学飞了, ,
老鹰把它推下了悬崖; ;
我要成长了, ,
你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 。
(四)猫(节选)(9分)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用“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1分)
2.“好玩具”在选文中具体是指 、 。(2分)
3.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分)
4.“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请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2分)
(1)刚满月,腿脚还不稳,就会玩玩具,摔跟头,撞了头,也不哭。 ( )
(2)稍大一点儿,胆子越来越大,开辟游戏场所,抱着花枝打秋千。 ( )
(3)小猫满月时,损坏了作者的花朵,只知道贪玩,不会捉老鼠。 ( )
5.从选文最后一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作者 之情。(2分)
(五)海上 日出(节选)(11分)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选文主要写了 天气时海上日出的奇观。(2分)
2.认真读选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3.下列对选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把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写成“负着重荷”,很有趣。
B.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上升时的缓慢和吃力。
C.“一步一步”“努力上升”“冲破”“跳出”等词语写出了海上日出的动态美。
D.这句话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上日出的美,让我们如临其境。
4.朗读选文时,应该用 的语气。(2分) ( )
A.夸张、幽默 B.伤感、低沉 C.担忧、紧张 D.振奋、激动
(六)铁杵 成 针(10分)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3分)
弃: 是: 方: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 ”的句子。(3分)
3.由文中的这个故事衍生出来的一句俗语是“ ”。(2分)
4.说说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2分)
(七)小英雄雨来(节选)(10分)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 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拟标题时,我们可以用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作为选文的小标题,请用这种方法给上面的选文拟一个小标题: 。(2分)
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敌人 ,雨来 。(2分)
3.下列对选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是一处语言描写,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
B.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C.这句话语言真切朴实,没有任何雕琢,意思却含蓄深刻。
D.这句话既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又将鲜血和爱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会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
4.雨来被敌人打得脑袋里嗡嗡叫、眼冒金星、鼻子流血的时候,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3分)
(八)“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13分)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1.选文第1自然段从 、 、轮机火炉三个方面写了当时情况的紧急。(2分)
2.用“ ”画出选文中的拟人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3.画“ ”的部分是对人物的 描写。它主要写哈尔威船长的命令。这个命令说明了救援的方式是“ ”,救援的顺序是“ ”,救援的目标是“ ”。船上实际上是六十一人,他把自己忘记了,说明他具有 的高尚品质。(5分)
4.下列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也有点儿慌,一时忘了船上的确切人数。
B.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作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C.天黑,加上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清点人数,六十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嘈杂,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九)宝葫芦的秘密(节选)(10分)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 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 我该要些什么 ”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1.选文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和 。 (2分)
2.用“﹏”在选文中画出你觉得最神奇的句子。(1分)
3.选文中的“好日子”指的是 的日子,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这种日子: 。画“ ”的部分是对“我”的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我” 的迫切心情。(4分)
4.假如“我”得到了宝葫芦,“我”会要些什么呢 请你根据选文推测一下。(3分)
课内阅读
(一)1.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2.宋 范成大在乡村生活的所见所感 xìng 随兴而写的诗 3.梅子 杏子 麦花 菜花 宁静闲适 4. D
(二)1.作比较 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形象地说明了第一种恐龙的大小,突出其特征 2.不能。“大约”说明了第一种恐龙出现的大概时间,并不是确切时间,如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3.繁衍成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转移到树上生存 具备滑翔能力,能够主动飞行 4.示例:有些同学活泼开朗,是能说会道的交际高手;有些同学则温顺乖巧,大多时候默默不语
(三)1.自然界 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母亲的怀抱依恋 2.(1)× (2) 3. 示例:小鸟张开了嘴 鸟妈妈为它送去美味的小虫子 我的肚子叫了 桌上摆满了可口的菜肴
(四)1.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2.妈妈的尾巴 一根鸡毛 3.拟人4. (1) (2) 5. 对猫的喜爱
(五)1.晴朗 2.小半圆 颜色 红得可爱 深红、发出亮光 3. D 4. D
(六)1.放弃。 这。 正在。 2.世间传说李太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示例: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难的事情都能做成功。
(七)1.示例:坚强不屈的小英雄 2.示例:毒打雨来 始终不屈服 3. A 4.示例:我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住,一定要掩护好李大叔,不能让敌人把他抓走。
(八)1.人们的表现 海水的情况 2.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轮机火炉被海水浇灭的情形,渲染了情势的危急 3.语言 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4. B
(九)1.别人得到宝葫芦后过上了好日子 “我”很想要宝葫芦 2.示例: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3.要什么有什么 示例:心想事成 心理 想要宝葫芦 4.示例:“我”会让它帮“我”写作业,会让它给“我”一棵长得最好的向日葵,会让它帮助“我”跟闹翻的同学和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