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一节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练习(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第一节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练习(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7 15:40:47

文档简介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主要农业区: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湟水谷地。
【描图填图】
·圈:圈画主要农业区范围。
【易错诊断】
1.光照充足不等于热量充足。 ( √ )
2.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农作物单产低。 ( × )
【练基础 向下扎根】
1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气候,其牧场属于____________(C)
A.温带大陆性 温带草原牧场
B.温带季风 山地牧场
C.高原山地 高寒牧场
D.亚热带季风 热带牧场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气候和牧场类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高山草甸分布广泛,形成了高寒牧场。
  (2024·唐山质检)糌粑是西藏自治区的一种特色小吃,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面粉,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食用。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吃法简单,携带方便,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据此完成2~4题。
2青稞一般分布在 (A)
A.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B.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带
C.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带
D.地势较高的冰川之巅
3青藏地区的青稞单产较高,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B)
A.光照强,气温高 B.昼夜温差大
C.光照弱,降水多 D.生长期较短
4糌粑携带方便,非常适宜藏族牧民的 (C)
A.待客之道 B.抗寒体质
C.游牧生活 D.宗教信仰
【解析】本题组考查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及粮食作物、饮食习惯等。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条件较好,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适宜青稞的生长;青藏高原平原面积较少,地势较高的地区热量条件较差,不适宜青稞生长。第3题,青藏地区海拔较高,降水较少,大气保温作用较弱,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青稞单产较高。第4题,藏族牧民以游牧生活为主,糌粑携带方便,适宜藏族牧民在游牧过程中补给;待客之道与携带方便无关;糌粑携带方便与抗寒体质和宗教信仰相关性较小。
  (2024·长春模拟)藏毯织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毯的起源,是为了适应环境,其原料就地取材,工艺精美。据此完成5、6题。
5藏毯起源的地区是 (C)
A.干旱的西北地区 B.湿热的南方地区
C.高寒的青藏地区 D.冷湿的东北地区
6织造藏毯的主要原料是 (D)
A.长绒棉 B.亚麻
C.桑蚕丝 D.牦牛毛和羊毛
【解析】本题组考查藏毯。第5题,藏毯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故藏毯起源的地区是高寒的青藏地区。第6题,长绒棉产于新疆,我国的亚麻种植主要在亚热带地区,桑蚕丝也产于我国的南方亚热带地区,青藏高原以畜牧业为主,主要以牦牛与羊为主。
  如图为青海湖附近区域图。读图完成7、8题。
7造成图中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B)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8湟水附近适宜发展 (C)
A.高寒牧业 B.绿洲农业
C.河谷农业 D.高山林业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分布。第7题,图示积温等值线在兰州以西黄河河段向低值处弯曲,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原则,可知兰州以西黄河河段积温比南北两侧高,其原因是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地势低洼,温度高。其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第8题,湟水谷地处于青藏高原之上,湟水谷地光照强,与周边地区相比,湟水谷地海拔较低,热量相对较为充足,因此该区域的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利于河谷农业的发展。
9读拉萨、成都位置示意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拉萨相比,成都年均温较高(高或低),年降水量较多(多或少)。
(2)成都和拉萨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却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
(3)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第(1)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与拉萨“高寒”相比,成都年均温较高;读两地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成都年降水量较多。第(2)题,成都和拉萨纬度相当,但海拔差异明显,所以气候差异大。第(3)题,雅鲁藏布江谷地属于青藏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是青稞、小麦。
【练综合 向上攀登】
右图是中国国家画院一幅典藏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请从地理视角欣赏这幅版画,完成10、11题。
10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A)
A.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
B.沙漠绿洲,人们运送棉花和瓜果
C.内蒙古草原,牧民们放牧牛羊
D.河套平原,农民在收割水稻
11上述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其无关的是 (C)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热量不足,生长速度慢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第10题,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在河谷地区发展种植业,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和小麦。第11题,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的原因是光照强,日照时间长,作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作物积累养分多;气温低,热量不足,作物生长速度慢,生长期长;病虫害少与作物的穗大粒饱无因果关系。
  农业科技的进步给青藏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幸福生活。阿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曾经这里的新鲜果蔬几乎全靠外地长途转运;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下图为青藏地区农业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青藏地区 (B)
A.粮食多在河谷种植,因纬度较高、气温低
B.畜牧业分布广泛,畜种适应高寒缺氧环境
C.果蔬大棚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因水源清洁
D.药材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类多样
13青藏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需要 (D)
A.利用太阳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B.开辟新水源,兴建优质多汁牧草场
C.开垦高原湿地,扩大果蔬种植面积
D.重视生态保护,建立药材种植基地
【解析】本题组考查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及发展状况。第12题,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水源充足,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果蔬大棚主要在海拔较低,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带;青藏地区药材分布在较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因气候垂直分异大,药材种类丰富。第13题,青藏地区热量不足,利用太阳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成本过高;开辟新水源,兴建优质多汁牧草场可能会对众多水源地造成污染;高原湿地对当地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需要加以保护,不能盲目开垦;青藏地区应重视生态保护,可建立药材种植基地。
14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000 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的林地分布在东部(或东部和东南部),A、B两地比较,气候更复杂的是A。
(2)西藏自治区的农业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3)青藏地区的草地是具有耐寒特点的高山草甸,试举出这里的一种代表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任答一种)。
(4)青藏地区的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而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第(1)题,青藏地区的林地分布在东部,A、B两地比较,A地区山脉众多,地形复杂,气候更复杂。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西藏自治区的农业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这里种植的农作物是青稞、小麦、豌豆等。第(3)题,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是当地特有的物种。第(4)题,青藏地区气候高寒,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而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主要农业区:① 谷地;② 谷地。
【描图填图】
·圈:圈画主要农业区范围。
【易错诊断】
1.光照充足不等于热量充足。 (   )
2.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农作物单产低。 (  )
【练基础 向下扎根】
1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气候,其牧场属于____________( )
A.温带大陆性 温带草原牧场
B.温带季风 山地牧场
C.高原山地 高寒牧场
D.亚热带季风 热带牧场
  (2024·唐山质检)糌粑是西藏自治区的一种特色小吃,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面粉,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食用。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吃法简单,携带方便,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据此完成2~4题。
2青稞一般分布在 ( )
A.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B.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带
C.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带
D.地势较高的冰川之巅
3青藏地区的青稞单产较高,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光照强,气温高 B.昼夜温差大
C.光照弱,降水多 D.生长期较短
4糌粑携带方便,非常适宜藏族牧民的 ( )
A.待客之道 B.抗寒体质
C.游牧生活 D.宗教信仰
  (2024·长春模拟)藏毯织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毯的起源,是为了适应环境,其原料就地取材,工艺精美。据此完成5、6题。
5藏毯起源的地区是 ( )
A.干旱的西北地区 B.湿热的南方地区
C.高寒的青藏地区 D.冷湿的东北地区
6织造藏毯的主要原料是 ( )
A.长绒棉 B.亚麻
C.桑蚕丝 D.牦牛毛和羊毛
  如图为青海湖附近区域图。读图完成7、8题。
7造成图中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8湟水附近适宜发展 ( )
A.高寒牧业 B.绿洲农业
C.河谷农业 D.高山林业
9读拉萨、成都位置示意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拉萨相比,成都年均温较 (高或低),年降水量较 (多或少)。
(2)成都和拉萨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却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3)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和小麦。
【练综合 向上攀登】
右图是中国国家画院一幅典藏版画作品《初踏黄金路》。请从地理视角欣赏这幅版画,完成10、11题。
10图中描绘的丰收场景可能是 ( )
A.高原河谷,人们收获青稞和小麦
B.沙漠绿洲,人们运送棉花和瓜果
C.内蒙古草原,牧民们放牧牛羊
D.河套平原,农民在收割水稻
11上述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其无关的是 (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热量不足,生长速度慢
  农业科技的进步给青藏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幸福生活。阿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曾经这里的新鲜果蔬几乎全靠外地长途转运;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下图为青藏地区农业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青藏地区 ( )
A.粮食多在河谷种植,因纬度较高、气温低
B.畜牧业分布广泛,畜种适应高寒缺氧环境
C.果蔬大棚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因水源清洁
D.药材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类多样
13青藏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需要 ( )
A.利用太阳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B.开辟新水源,兴建优质多汁牧草场
C.开垦高原湿地,扩大果蔬种植面积
D.重视生态保护,建立药材种植基地
14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000 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的林地分布在 ,A、B两地比较,气候更复杂的是 。
(2)西藏自治区的农业集中分布在 ,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3)青藏地区的草地是具有耐寒特点的高山草甸,试举出这里的一种代表牲畜: 。
(4)青藏地区的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 中,而农区和城镇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