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4年中考模拟(第五次大练习)物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4年中考模拟(第五次大练习)物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7 11:10:19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4年中考模拟(第五次大练习)物理试题
1.(2024·长春模拟)智能机器人能识别主人语音指令,是通过主人语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音色是声音的特色,通过音色的不同,可以区分不同人发出的声音。智能机器人能识别主人语音指令,是通过识别主人语音的音色。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声音有不同的品质与特色,即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
2.(2024·长春模拟)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军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潜艇利用超声波探测水下目标
B.无线WiFi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噪声监测仪可以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遥感卫星利用紫外线拍摄照片发现森林火情
【答案】A
【知识点】紫外线;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潜艇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探测水下目标的,A符合题意;
B.无线WiFi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音值,是一种监测设备,并不是降低噪音的手段和措施,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不能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红外线拍摄照片发现地面火情,不是利用紫外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超声波可以根据回声现象传递信息;噪声监测仪,不能减弱噪声;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红外线工作。
3.(2024·长春模拟)有两个灯泡L1、L2,它们的额定电压分别是3V、6V。将它们串联到6V电源上时,它们的实际功率相同。将它们并联到3V的电源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L1较亮 B.灯L2较亮
C.灯L1的额定功率较大 D.两灯的实际功率相同
【答案】D
【知识点】电功率的计算;实际功率
【解析】【解答】L1、L2串联在电路中,串联后两灯的实际功率相同,电流相同,由可知,灯泡L1、L2的电阻相等;将两灯并联在电路中,灯泡L1、L2两灯的电压相等,由可知,L1、L2的实际功率相同,所以两灯的亮度相同,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1、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4.(2024·长春模拟)取两个相同的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使A带电,绝缘手柄如图甲所示。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A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所示。则(  )
A.甲图中验电器A带的是负电荷
B.乙图中A带正电,B带负电
C.连接的瞬间正电荷从A往B定向移动
D.连接的瞬间电流方向从A到B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玻璃棒吸引金属球的电子到玻璃棒,验电器A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错误;
BCD.连接的瞬间由于A带正电,吸引B的电子到A,所以B失去电子,带正电,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为从A到B,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D。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当A带正电时会吸引B的负电荷到A,B失去负电荷带正电,张角变大,A得到负电荷张角变小;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形成电流方向为A向B。
5.(2024·长春模拟)体重是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小明同学用图中电路设计电子体重秤,两电表中适合改装为体重秤表盘的是
A.只能是电压表 B.只能是电流表
C.两者都适合 D.两者都不适合
【答案】A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片P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电压不变,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示数不变,测量人的重力时,滑片下移,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两电表中适合改装为体重秤表盘的是电压表.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1、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与待测原件串联;电压表的与待测原件并联,连接过程需要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6.(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B端固定在转轴上的均匀木板AB,可在竖直面内转动,用水平力F由A向B缓慢匀速推动垫在木板下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木块C,若推动过程中,各表面粗糙程度不变,推力F将(  )
A.大小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7.(2024·长春模拟)水平地面上的绝缘平板小车内竖直固定一个压敏电阻R(其电阻值会随着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与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源接成串联电路。压敏电阻旁紧靠一个重物M。重物可左右移动,已知小车静止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0,如果现在发现电流表示数I>I0,则可知小车的运动状态是(  )
A.向左减速运动 B.向右减速运动
C.向左加速运动 D.向右匀速运动
【答案】A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电阻的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R0与压敏电阻R串联,小车静止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0,电流表示数I>I0时,根据U-IR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所以,压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R的阻值会随着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增大,即小车向左减速运动或向右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CD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2、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8.(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向a端移动过程中,小灯泡L始终发光(忽略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示数的减小量与电压表V2示数的增加量相等
B.小灯泡的电压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A.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2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源的电压不变,滑片移动时,所以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即电压表V1示数的减小量与电压表V2示数的增加量相等,故A正确;
B.滑片右移,变阻器电阻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分压变大,所以灯泡分压减小,故B错误;
C.滑片右移,变阻器电阻变大,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电流减小,故C错误;
D.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向a端移动过程中 ,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待测电阻的电压无法降低,表明电源电压过大或者变阻器电阻较小分压过少导致。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9.(2024·长春模拟)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长方体物体从装有水的杯子中匀速拉出,物体的底面积为20cm2,杯子的底面积为100cm2,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密度为2.5g/cm3
B.t=1s时,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4N
C.物体上升的速度为8cm/s
D.当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1N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解答】A.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匀速拉出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所以物体的重力,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结合浮力公式计算可知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时排开的水的体积,所以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分析可知物体的密度为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C. 物体的底面积为20cm2 ,体积由A分析可知,物体的高度,在物体上表面刚好接触水面,在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所以物体从接触水面到完全离开水面所用的时间为1s,水面下降的高度为,所以物体露出水面的整个过程中升高的距离为,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可知物体上升的速度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物体上升到上表面接触水面移动的距离
,物体浸没时,水的深度为
当时,物体浸没在水中,根据压强公式计算此时水对杯底的压强
,根据F=Ps计算水对杯底的压力
,故B错误,符合题意;
D.当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物体浸没时的一半,此时受到的浮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3、称重法测量物体浮力:先测出物体的重力,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4、密度的计算:公式为m=ρv。
10.(2024·长春模拟)在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问题情境的描述提取有用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下根据问题情境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A.从“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判断出“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B.从“电水壶标有‘220V 900W’”判断出“电水壶加热功率是900W”
C.从“将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判断出“两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D.从“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25℃的水烧开”判断出“水的末温度为100℃”
【答案】A,C,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额定功率
【解析】【解答】A、“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判断“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故A正确;
B、电水壶标有“220V 900W”指额定功率为900W,故B错误;
C、“将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可知“两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故C正确;
D、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故D正确.
故选ACD.
【分析】(1)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用电器上标注的电功率是额定功率,电压是额定电压;
(3)并联电路规律: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支路电流之和为干路电流;
(4)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11.(2024·长春模拟)煤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是   能源,火力发电厂的蒸汽轮机就是把煤燃烧获得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像煤这样,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是   能源。相较于煤,电能无法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是   能源。
【答案】一次;内;不可再生;二次
【知识点】热机;能源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煤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是一次能源。蒸汽轮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煤会越用越少,是不可再生能源。电能无法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是二次能源。
【分析】1、可在生能源:使用后短期可以恢复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
2、一次能源: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的能源,不需要加工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二次能源,不可以直接获取的能源,需要加工的能源,如电能。
3、能量转化:热机是一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12.(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和“水的沸腾实验”的两组实验装置。
(1)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应选择图中的   装置;冰熔化时有固液共存状态出现,继续加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将   ;
(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说明烧杯中液面上方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实验中给烧杯加纸盖的目的   (选填“是”或“不是”)为了升高水的沸点。
【答案】(1)甲;增大
(2)低于;不是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冰熔化时要采用水浴法加热,使得受热均匀,故应选择图中的甲装置;继续加热,冰水混合物吸收热量,内能将增大。
(2)水沸腾时温度为98℃,低于一标准大气压时的沸点,说明烧杯中液面上方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实验中给烧杯加纸盖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加热时间。
【分析】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标准气压,沸点低于100℃。
(1)[1][2]为使冰受热均匀,探究冰熔化时要采用水浴法加热,故应选择图中的甲装置;物质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继续加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将增大。
(2)[1][2]一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为100℃,现在水沸腾时温度为98℃,低于一标准大气压时的沸点,说明烧杯中液面上方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实验中给烧杯加纸盖的目的是为了减小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不是为了升高水的沸点。
13.(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向左滑动时,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   ,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   ;当滑片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1A,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为0.6W,此时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是为   V;当滑片移动到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为0.9W,则电源电压为   V;继续向左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3A时,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为   W。
【答案】变大;变小;6;7.5;0.9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分压可知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变小;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可知消耗的电功率变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1A,R的功率为0.6W,根据可计算R两端的电压为;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滑片移动到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2A,R的功率为0.9W,根据可计算R两端的电压,同理计算电源电压 ,连列得,,当电流表示数为0.3A时,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P=UI计算可知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待测电阻的电压无法降低,表明电源电压过大或者变阻器电阻较小分压过少导致。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4、电功率公式P=UI。
14.(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是小致设计的拉力计的示意图,把电压表改装成表示拉力大小的拉力计,电源电压恒为3V,电压表选用0~3V量程,滑片P从滑动变阻器R1的a端向b端移动时,拉力F从0N到10N均匀变化,且拉力为5N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拉力为0N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此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与电路总功率之比为   ;拉力计的10N,应标在电压表的   V的刻线位置;这个拉力计的刻度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答案】1;2∶3;3;不均匀
【知识点】弹力;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ab长为L,弹簧劲度系数为k,根据弹力的计算可知F=kL=10N(在b端时),所以F=5N时,P为ab中点位置,R1总阻值为R,当在ab中间时,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即,当F=0N时,R1=R,同理计算可知,所以,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U0'=U-U1'=3V-2V=1V;根据P=UI计算可知,电流相同,电功率之比等于电压之比,即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与电路总功率之比为;拉力为10N时,P在b端,U=3V,应标在电压表的3V的刻线位置。R1与拉力F的关系是R1=R-kF,结合欧姆定律U=IR计算可知,所以拉力计的示数是不均匀的。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待测电阻的电压无法降低,表明电源电压过大或者变阻器电阻较小分压过少导致。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15.(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小致用如图滑轮组提升重为360N的货物,所用拉力为225N,货物被匀速提升10m。(忽略绳重和摩擦)小致做的功是   J,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如果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310N的物体时,所用拉力的大小是   N。
【答案】4500;80%;200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16.(2024·长春模拟)小致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甲是小致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致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小致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故障原因可能是   ;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
(3)小致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W;
(4)为能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A.“10Ω 2A”的滑动变阻器
B.“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
(5)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1.25V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
【答案】;B;0.5;B;>
【知识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解析】【解答】(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额定电压为2.5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原则为“一上一下”,如下图所示
(2) 小致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所以电路中有电流,发生短路,电压表无示数 ,说明小灯泡短路,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3)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A,根据P=UI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4)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故选用“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由图乙可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1.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约为0.125A,根据P=UI计算小灯泡实际功率约为。
【分析】1、伏安法测电功率:调节变阻器的电阻,使得电灯泡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电压表并联待测电阻两侧测量待测电阻的电压U额,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读出此时的电流I额,根据电功率公式P=U额I额计算分析;
2、电路的三种状态:断路:电路中存在接触不良、或者损害电路中无电流;短路:电路中电流直接连接在用电器两端,用电器无电流,通路:电路正常工作;
3、变阻器:变阻器的连接为一上一下,通过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进而改变电阻,变阻器的作用除了改变电阻外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所以在连接好电路后,变阻器阻值应该调节到最大阻值处。
17.(2024·长春模拟)小红同学用以下三种方法测橙汁的密度。
(1)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测量,橙汁密度为   g/cm3(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这样操作使得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橙汁的密度,图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
(2)小红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测出了橙汁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
②把金属块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橙汁使金属块浸没在橙汁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测出此时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为m2;
③取出金属块,放在台面上,往烧杯中倒橙汁,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为m3;
④橙汁密度的表达式:ρ橙汁=   (符号表示)。若金属块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橙汁,测量结果将   (偏大/偏小/不变)。
(3)小红用天平测出一杯橙汁的质量为m1,喝掉一部分后测其质量为m2,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部分补齐(ρ水已知)测得其质量为m3,橙汁密度的表达式:ρ橙汁=   (用符号表示)。
【答案】(1)1.02;大;乙丙甲
(2);偏大
(3)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空烧杯的质量为12g,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为m总=50g+20g+3.4g=73.4g,所以橙汁的质量总质量和空烧杯的差值,即m橙=73.4g-12g=61.4g,橙汁的体积V橙=60mL=60cm3
所以橙汁的密度为;烧杯中的橙汁不能完全倒入量筒,导致橙汁的体积测量值偏小,质量不变,所以密度测量值偏大。更准确测量橙汁的密度,先测出烧杯中橙汁的总质量,接下来将橙汁倒入烧杯中,最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两次质量相减得到的恰好是倒入量筒的橙汁的质量,体积也直接由量筒读取。顺序为乙丙甲。
(2)取出金属块后倒进烧杯的橙汁的质量m=m3+m1- m2,倒进去的橙汁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倒进的橙汁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橙子的密度
;金属块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橙汁,所以往烧杯中倒橙汁,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依然为m3,不影响m3的大小。故对测量结果无影响,测量出来的橙汁密度不变。
(3)由题意可得,喝掉橙汁的质量,加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可知喝掉橙汁的体积,橙汁的密度。
【分析】1、测量物体密度试验:原理为ρ=m/v,使用的仪器为天平和量筒;
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
称重:是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时为左物右码,不断调整砝码和游码重量,使得天平重新平衡;测量为左物右码,为了准确测量液体质量需要:先测水和烧杯总重m1,倒出一定体积的液体,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所以水的质量为m1-m2,量筒的使用: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对准液面最低处,进行读数。
2、利用液体测量待测物体的密度:要保证液体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体积为(m3 - m1)/ ρ水,结合物体的质量,进行计算分析。
(1)[1]空烧杯的质量为
m0=10g+2g=12g
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为
m总=50g+20g+3.4g=73.4g
橙汁的质量为
m橙=73.4g-12g=61.4g
橙汁的体积
V橙=60mL=60cm3
橙汁的密度为
[2]由于烧杯中的橙汁不能完全倒入量筒,导致橙汁的体积测量值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以判断密度测量值偏大。
[3]为了更准确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顺序可以调整为乙丙甲,因为先测出烧杯中橙汁的总质量,接下来将橙汁倒入烧杯中,最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两次质量相减得到的恰好是倒入量筒的橙汁的质量,体积也直接由量筒读取。这样测量的方法不存在液体残留的问题,测量出来的橙汁密度更加准确。
(2)[1]取出金属块后倒进烧杯的橙汁的质量
m=m3+m1- m2
后倒进去的橙汁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则后倒进的橙汁的体积
橙子的密度
[2] 若金属块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橙汁,接着依然是往烧杯中倒橙汁,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依然为m3,不影响m3的大小。故对测量结果无影响,测量出来的橙汁密度不变。
(3)由题意可得,喝掉橙汁的质量
所加水的质量
喝掉橙汁的体积
橙汁的密度
18.(2024·长春模拟)小致同学把一个不易形变的塑料盒的盒口用橡皮膜紧密封闭,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探头。保证探头上表面水平而且橡皮膜向下,浸入柱形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进行了乙、丙、丁三次实验。如图乙实验中,探头静止时容器中水的高度是h1。丙实验中,探头上压了一个空玻璃杯,静止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是h2。如果容器底面积是S,水的密度是ρ水,玻璃杯的质量m=   。丁实验中,玻璃杯沉入杯底,探头静止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是h3,跟丙实验比,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   。玻璃杯的密度ρ杯=   。如果改成按乙、丁、丙的顺序实验,测得的玻璃杯的密度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忽略橡皮膜的变化)
【答案】;小;;不变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比较乙、丙两图可知,物体漂浮,浮力等于自重,两图中浮力的变化量等于玻璃杯的重力,所以玻璃杯的重力为,根据重力公式计算可知;玻璃杯的质量为;丙图中整体漂浮,总浮力等于总重力;丁图中探头漂浮,浮力等于探头重力,玻璃杯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总浮力减小,根据浮力公式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位降低,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跟丙实验比,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玻璃杯的体积为,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可知玻璃杯的密度为;如果改成按乙、丁、丙的顺序实验,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变,测得的玻璃杯的密度值会不变。
【分析】1、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3、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4、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19.(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重为重12N的铁球与轻杆AB固定于A点,焊接好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点,并可以绕B点旋转的,轻杆AB的延长线过球心O,轻杆AB的长度等于铁球的直径。现在要使铁球刚好离开墙壁(铁球对墙壁没有力的作用):
(1)(1)请在图中画出需要施加在铁球上的最小的力F及其力臂;
(2)(2)F的大小是   N。
【答案】,3N
(1)
(2)3N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1)由图知,B是支点,当动力臂最长,其动力最小,动力臂直径的时候,动力最长,即F和圆相切,为如图所示
(2)设球的半径为R,球所受重力的力臂为R,力F的力臂为,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
,所以。
【分析】1、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和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20.(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物理科技小组设计的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空气加湿器装置模型,由控制器和加热器组成,可在水量不足时自动停止加热。加热器有高、低两个挡位,由开关S和加热电阻丝R1、R2组成,U=220V,R2=242Ω;控制电路电压恒定,R0=10Ω,RF为压敏电阻,下方固定一个轻质绝缘T形硬质杆,水箱注水后圆柱形浮体A竖直上浮,通过T形杆对压敏电阻产生压力,所受压力每增加1.5N,电阻减小5Ω。浮体A体积为1000cm3,质量为50g。科技小组对加湿器进行测试:向水箱内缓慢注水,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为200mA,此时衔铁恰好被吸下,加热器开始工作;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二分之一浸入水中时,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为240mA;当水箱注水量达到最大值时,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为300mA。T形硬质杆的质量和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1)当加热器处于高挡位时,加热140s所产生的热量全部被1.2kg的水吸收,水温升高了25℃。高挡功率是多少W?   (写出必要电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后结果)
(2)加热器的低挡功率是   W;
(3)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是   N;
(4)浮体A体积的二分之一浸入水中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是   N;跟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比,压敏电阻减小了   Ω,控制电路电压是   V;
(5)水箱注水量达到最大值时,浮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是   m3。
【答案】(1)900W
(2)200
(3)2;1.5
(4)4.5;15;18
(5)9.5×10-4
【知识点】比热容;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当加热器处于高挡位时,根据热量公式计算可知水吸收的热量
;加热器产生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即,根据功率公式W=Pt计算可知高挡功率;
(2)加热器电路时,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源电压一定,由可知,此时加热器为高挡位;S断开时,只有R2接入电路中,电路的电阻较大,为低挡位,同理计算低挡功率
(3)根据阿基米德分析浮体A体积的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A的质量为50kg,根据重力公式G=mg计算,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F与浮力平衡,所以,所以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1.5N。
(4)浮体A体积的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受力分析相同,则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F与浮力平衡,所以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4.5N。跟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比,压敏电阻减小了;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此时压敏电阻为,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可知,控制电路的电压
;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二分之一浸入水中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的电压
,联立解得:控制电路的电压。
(5)水箱注水量达到最大值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计算可知,代入数据计算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量,所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浮体A受到的浮力,根据浮力公式计算可知浮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

【分析】1、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3、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4、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5、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吸放热的多少等无关,计算公式为Q=cmΔt;
6、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W=Pt。=UI.
(1)当加热器处于高挡位时,水吸收的热量
加热器产生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所以加热器消耗电能
高挡功率
(2)由加热器电路知,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此时电路中电阻较小,电源电压一定,由可知,此时加热器为高挡位;S断开时,只有R2接入电路中,电路的电阻较大,为低挡位,所以低挡功率
(3)[1]浮体A体积的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A的重力
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F与浮力平衡,所以
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1.5N。
(4)[1]浮体A体积的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F与浮力平衡,所以
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4.5N。
[2]由于压敏电阻所受压力每增加1.5N,电阻减小5欧姆,则跟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比,压敏电阻减小了
[3]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假设此时压敏电阻为,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的电压
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二分之一浸入水中时,压敏电阻的阻值
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的电压
联立两式解得:控制电路的电压
(5)当水箱注水量达到最大值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则

解得
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量
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
浮体A受到的浮力
浮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
1 / 1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4年中考模拟(第五次大练习)物理试题
1.(2024·长春模拟)智能机器人能识别主人语音指令,是通过主人语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2.(2024·长春模拟)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军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潜艇利用超声波探测水下目标
B.无线WiFi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噪声监测仪可以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遥感卫星利用紫外线拍摄照片发现森林火情
3.(2024·长春模拟)有两个灯泡L1、L2,它们的额定电压分别是3V、6V。将它们串联到6V电源上时,它们的实际功率相同。将它们并联到3V的电源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L1较亮 B.灯L2较亮
C.灯L1的额定功率较大 D.两灯的实际功率相同
4.(2024·长春模拟)取两个相同的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使A带电,绝缘手柄如图甲所示。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A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所示。则(  )
A.甲图中验电器A带的是负电荷
B.乙图中A带正电,B带负电
C.连接的瞬间正电荷从A往B定向移动
D.连接的瞬间电流方向从A到B
5.(2024·长春模拟)体重是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小明同学用图中电路设计电子体重秤,两电表中适合改装为体重秤表盘的是
A.只能是电压表 B.只能是电流表
C.两者都适合 D.两者都不适合
6.(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B端固定在转轴上的均匀木板AB,可在竖直面内转动,用水平力F由A向B缓慢匀速推动垫在木板下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木块C,若推动过程中,各表面粗糙程度不变,推力F将(  )
A.大小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7.(2024·长春模拟)水平地面上的绝缘平板小车内竖直固定一个压敏电阻R(其电阻值会随着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与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源接成串联电路。压敏电阻旁紧靠一个重物M。重物可左右移动,已知小车静止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0,如果现在发现电流表示数I>I0,则可知小车的运动状态是(  )
A.向左减速运动 B.向右减速运动
C.向左加速运动 D.向右匀速运动
8.(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向a端移动过程中,小灯泡L始终发光(忽略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示数的减小量与电压表V2示数的增加量相等
B.小灯泡的电压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9.(2024·长春模拟)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长方体物体从装有水的杯子中匀速拉出,物体的底面积为20cm2,杯子的底面积为100cm2,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密度为2.5g/cm3
B.t=1s时,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4N
C.物体上升的速度为8cm/s
D.当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1N
10.(2024·长春模拟)在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问题情境的描述提取有用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下根据问题情境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A.从“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判断出“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B.从“电水壶标有‘220V 900W’”判断出“电水壶加热功率是900W”
C.从“将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判断出“两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D.从“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25℃的水烧开”判断出“水的末温度为100℃”
11.(2024·长春模拟)煤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是   能源,火力发电厂的蒸汽轮机就是把煤燃烧获得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像煤这样,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是   能源。相较于煤,电能无法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是   能源。
12.(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和“水的沸腾实验”的两组实验装置。
(1)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应选择图中的   装置;冰熔化时有固液共存状态出现,继续加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将   ;
(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说明烧杯中液面上方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实验中给烧杯加纸盖的目的   (选填“是”或“不是”)为了升高水的沸点。
13.(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向左滑动时,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   ,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   ;当滑片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1A,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为0.6W,此时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是为   V;当滑片移动到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为0.9W,则电源电压为   V;继续向左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3A时,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为   W。
14.(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是小致设计的拉力计的示意图,把电压表改装成表示拉力大小的拉力计,电源电压恒为3V,电压表选用0~3V量程,滑片P从滑动变阻器R1的a端向b端移动时,拉力F从0N到10N均匀变化,且拉力为5N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拉力为0N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此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与电路总功率之比为   ;拉力计的10N,应标在电压表的   V的刻线位置;这个拉力计的刻度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15.(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小致用如图滑轮组提升重为360N的货物,所用拉力为225N,货物被匀速提升10m。(忽略绳重和摩擦)小致做的功是   J,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如果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310N的物体时,所用拉力的大小是   N。
16.(2024·长春模拟)小致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甲是小致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致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小致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故障原因可能是   ;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
(3)小致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W;
(4)为能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A.“10Ω 2A”的滑动变阻器
B.“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
(5)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1.25V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
17.(2024·长春模拟)小红同学用以下三种方法测橙汁的密度。
(1)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测量,橙汁密度为   g/cm3(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这样操作使得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橙汁的密度,图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
(2)小红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测出了橙汁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
②把金属块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橙汁使金属块浸没在橙汁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测出此时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为m2;
③取出金属块,放在台面上,往烧杯中倒橙汁,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为m3;
④橙汁密度的表达式:ρ橙汁=   (符号表示)。若金属块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橙汁,测量结果将   (偏大/偏小/不变)。
(3)小红用天平测出一杯橙汁的质量为m1,喝掉一部分后测其质量为m2,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部分补齐(ρ水已知)测得其质量为m3,橙汁密度的表达式:ρ橙汁=   (用符号表示)。
18.(2024·长春模拟)小致同学把一个不易形变的塑料盒的盒口用橡皮膜紧密封闭,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探头。保证探头上表面水平而且橡皮膜向下,浸入柱形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进行了乙、丙、丁三次实验。如图乙实验中,探头静止时容器中水的高度是h1。丙实验中,探头上压了一个空玻璃杯,静止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是h2。如果容器底面积是S,水的密度是ρ水,玻璃杯的质量m=   。丁实验中,玻璃杯沉入杯底,探头静止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是h3,跟丙实验比,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   。玻璃杯的密度ρ杯=   。如果改成按乙、丁、丙的顺序实验,测得的玻璃杯的密度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忽略橡皮膜的变化)
19.(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重为重12N的铁球与轻杆AB固定于A点,焊接好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点,并可以绕B点旋转的,轻杆AB的延长线过球心O,轻杆AB的长度等于铁球的直径。现在要使铁球刚好离开墙壁(铁球对墙壁没有力的作用):
(1)(1)请在图中画出需要施加在铁球上的最小的力F及其力臂;
(2)(2)F的大小是   N。
20.(2024·长春模拟)如图所示,物理科技小组设计的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空气加湿器装置模型,由控制器和加热器组成,可在水量不足时自动停止加热。加热器有高、低两个挡位,由开关S和加热电阻丝R1、R2组成,U=220V,R2=242Ω;控制电路电压恒定,R0=10Ω,RF为压敏电阻,下方固定一个轻质绝缘T形硬质杆,水箱注水后圆柱形浮体A竖直上浮,通过T形杆对压敏电阻产生压力,所受压力每增加1.5N,电阻减小5Ω。浮体A体积为1000cm3,质量为50g。科技小组对加湿器进行测试:向水箱内缓慢注水,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为200mA,此时衔铁恰好被吸下,加热器开始工作;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二分之一浸入水中时,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为240mA;当水箱注水量达到最大值时,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为300mA。T形硬质杆的质量和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1)当加热器处于高挡位时,加热140s所产生的热量全部被1.2kg的水吸收,水温升高了25℃。高挡功率是多少W?   (写出必要电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后结果)
(2)加热器的低挡功率是   W;
(3)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是   N;
(4)浮体A体积的二分之一浸入水中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是   N;跟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比,压敏电阻减小了   Ω,控制电路电压是   V;
(5)水箱注水量达到最大值时,浮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是   m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音色是声音的特色,通过音色的不同,可以区分不同人发出的声音。智能机器人能识别主人语音指令,是通过识别主人语音的音色。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声音有不同的品质与特色,即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
2.【答案】A
【知识点】紫外线;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潜艇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来探测水下目标的,A符合题意;
B.无线WiFi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音值,是一种监测设备,并不是降低噪音的手段和措施,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不能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红外线拍摄照片发现地面火情,不是利用紫外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超声波可以根据回声现象传递信息;噪声监测仪,不能减弱噪声;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红外线工作。
3.【答案】D
【知识点】电功率的计算;实际功率
【解析】【解答】L1、L2串联在电路中,串联后两灯的实际功率相同,电流相同,由可知,灯泡L1、L2的电阻相等;将两灯并联在电路中,灯泡L1、L2两灯的电压相等,由可知,L1、L2的实际功率相同,所以两灯的亮度相同,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1、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4.【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电流的方向
【解析】【解答】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玻璃棒吸引金属球的电子到玻璃棒,验电器A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错误;
BCD.连接的瞬间由于A带正电,吸引B的电子到A,所以B失去电子,带正电,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为从A到B,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D。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当A带正电时会吸引B的负电荷到A,B失去负电荷带正电,张角变大,A得到负电荷张角变小;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形成电流方向为A向B。
5.【答案】A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滑片P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电压不变,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示数不变,测量人的重力时,滑片下移,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两电表中适合改装为体重秤表盘的是电压表.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1、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电流表与待测原件串联;电压表的与待测原件并联,连接过程需要电流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同时选择合适的量程。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6.【答案】B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电阻的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R0与压敏电阻R串联,小车静止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0,电流表示数I>I0时,根据U-IR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所以,压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R的阻值会随着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增大,即小车向左减速运动或向右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CD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2、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8.【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解答】A.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2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源的电压不变,滑片移动时,所以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即电压表V1示数的减小量与电压表V2示数的增加量相等,故A正确;
B.滑片右移,变阻器电阻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分压变大,所以灯泡分压减小,故B错误;
C.滑片右移,变阻器电阻变大,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电流减小,故C错误;
D.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向a端移动过程中 ,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待测电阻的电压无法降低,表明电源电压过大或者变阻器电阻较小分压过少导致。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9.【答案】B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解答】A.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匀速拉出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所以物体的重力,根据称重法可知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结合浮力公式计算可知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时排开的水的体积,所以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分析可知物体的密度为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C. 物体的底面积为20cm2 ,体积由A分析可知,物体的高度,在物体上表面刚好接触水面,在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所以物体从接触水面到完全离开水面所用的时间为1s,水面下降的高度为,所以物体露出水面的整个过程中升高的距离为,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可知物体上升的速度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物体上升到上表面接触水面移动的距离
,物体浸没时,水的深度为
当时,物体浸没在水中,根据压强公式计算此时水对杯底的压强
,根据F=Ps计算水对杯底的压力
,故B错误,符合题意;
D.当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物体浸没时的一半,此时受到的浮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1、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根据速度的公式计算分析,速度公式为v=s/t,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时间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时间求解速度,匀速运动的特点,在st曲线上为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在vt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3、称重法测量物体浮力:先测出物体的重力,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4、密度的计算:公式为m=ρv。
10.【答案】A,C,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额定功率
【解析】【解答】A、“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判断“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故A正确;
B、电水壶标有“220V 900W”指额定功率为900W,故B错误;
C、“将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入电路”可知“两个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故C正确;
D、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故D正确.
故选ACD.
【分析】(1)力和运动:物体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用电器上标注的电功率是额定功率,电压是额定电压;
(3)并联电路规律: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支路电流之和为干路电流;
(4)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11.【答案】一次;内;不可再生;二次
【知识点】热机;能源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煤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是一次能源。蒸汽轮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煤会越用越少,是不可再生能源。电能无法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是二次能源。
【分析】1、可在生能源:使用后短期可以恢复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
2、一次能源: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的能源,不需要加工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二次能源,不可以直接获取的能源,需要加工的能源,如电能。
3、能量转化:热机是一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12.【答案】(1)甲;增大
(2)低于;不是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探究冰熔化时要采用水浴法加热,使得受热均匀,故应选择图中的甲装置;继续加热,冰水混合物吸收热量,内能将增大。
(2)水沸腾时温度为98℃,低于一标准大气压时的沸点,说明烧杯中液面上方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实验中给烧杯加纸盖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加热时间。
【分析】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标准气压,沸点低于100℃。
(1)[1][2]为使冰受热均匀,探究冰熔化时要采用水浴法加热,故应选择图中的甲装置;物质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继续加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将增大。
(2)[1][2]一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为100℃,现在水沸腾时温度为98℃,低于一标准大气压时的沸点,说明烧杯中液面上方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实验中给烧杯加纸盖的目的是为了减小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不是为了升高水的沸点。
13.【答案】变大;变小;6;7.5;0.9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分压可知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变小;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可知消耗的电功率变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1A,R的功率为0.6W,根据可计算R两端的电压为;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滑片移动到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2A,R的功率为0.9W,根据可计算R两端的电压,同理计算电源电压 ,连列得,,当电流表示数为0.3A时,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P=UI计算可知滑动变阻器R的功率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待测电阻的电压无法降低,表明电源电压过大或者变阻器电阻较小分压过少导致。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4、电功率公式P=UI。
14.【答案】1;2∶3;3;不均匀
【知识点】弹力;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ab长为L,弹簧劲度系数为k,根据弹力的计算可知F=kL=10N(在b端时),所以F=5N时,P为ab中点位置,R1总阻值为R,当在ab中间时,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即,当F=0N时,R1=R,同理计算可知,所以,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U0'=U-U1'=3V-2V=1V;根据P=UI计算可知,电流相同,电功率之比等于电压之比,即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与电路总功率之比为;拉力为10N时,P在b端,U=3V,应标在电压表的3V的刻线位置。R1与拉力F的关系是R1=R-kF,结合欧姆定律U=IR计算可知,所以拉力计的示数是不均匀的。
【分析】1、串联分压:用电器串联时,其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待测电阻的电压无法降低,表明电源电压过大或者变阻器电阻较小分压过少导致。
2、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3、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15.【答案】4500;80%;200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16.【答案】;B;0.5;B;>
【知识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解析】【解答】(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额定电压为2.5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原则为“一上一下”,如下图所示
(2) 小致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所以电路中有电流,发生短路,电压表无示数 ,说明小灯泡短路,B正确,ACD错误;
综上选B。
(3)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A,根据P=UI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4)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计算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故选用“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由图乙可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1.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约为0.125A,根据P=UI计算小灯泡实际功率约为。
【分析】1、伏安法测电功率:调节变阻器的电阻,使得电灯泡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电压表并联待测电阻两侧测量待测电阻的电压U额,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读出此时的电流I额,根据电功率公式P=U额I额计算分析;
2、电路的三种状态:断路:电路中存在接触不良、或者损害电路中无电流;短路:电路中电流直接连接在用电器两端,用电器无电流,通路:电路正常工作;
3、变阻器:变阻器的连接为一上一下,通过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进而改变电阻,变阻器的作用除了改变电阻外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所以在连接好电路后,变阻器阻值应该调节到最大阻值处。
17.【答案】(1)1.02;大;乙丙甲
(2);偏大
(3)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空烧杯的质量为12g,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为m总=50g+20g+3.4g=73.4g,所以橙汁的质量总质量和空烧杯的差值,即m橙=73.4g-12g=61.4g,橙汁的体积V橙=60mL=60cm3
所以橙汁的密度为;烧杯中的橙汁不能完全倒入量筒,导致橙汁的体积测量值偏小,质量不变,所以密度测量值偏大。更准确测量橙汁的密度,先测出烧杯中橙汁的总质量,接下来将橙汁倒入烧杯中,最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两次质量相减得到的恰好是倒入量筒的橙汁的质量,体积也直接由量筒读取。顺序为乙丙甲。
(2)取出金属块后倒进烧杯的橙汁的质量m=m3+m1- m2,倒进去的橙汁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倒进的橙汁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橙子的密度
;金属块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橙汁,所以往烧杯中倒橙汁,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依然为m3,不影响m3的大小。故对测量结果无影响,测量出来的橙汁密度不变。
(3)由题意可得,喝掉橙汁的质量,加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可知喝掉橙汁的体积,橙汁的密度。
【分析】1、测量物体密度试验:原理为ρ=m/v,使用的仪器为天平和量筒;
天平的使用步骤:1、调零:天平置于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得指针指向刻度中央,
称重:是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时为左物右码,不断调整砝码和游码重量,使得天平重新平衡;测量为左物右码,为了准确测量液体质量需要:先测水和烧杯总重m1,倒出一定体积的液体,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所以水的质量为m1-m2,量筒的使用:确定分度值,视线平行对准液面最低处,进行读数。
2、利用液体测量待测物体的密度:要保证液体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体积为(m3 - m1)/ ρ水,结合物体的质量,进行计算分析。
(1)[1]空烧杯的质量为
m0=10g+2g=12g
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为
m总=50g+20g+3.4g=73.4g
橙汁的质量为
m橙=73.4g-12g=61.4g
橙汁的体积
V橙=60mL=60cm3
橙汁的密度为
[2]由于烧杯中的橙汁不能完全倒入量筒,导致橙汁的体积测量值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以判断密度测量值偏大。
[3]为了更准确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顺序可以调整为乙丙甲,因为先测出烧杯中橙汁的总质量,接下来将橙汁倒入烧杯中,最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两次质量相减得到的恰好是倒入量筒的橙汁的质量,体积也直接由量筒读取。这样测量的方法不存在液体残留的问题,测量出来的橙汁密度更加准确。
(2)[1]取出金属块后倒进烧杯的橙汁的质量
m=m3+m1- m2
后倒进去的橙汁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则后倒进的橙汁的体积
橙子的密度
[2] 若金属块取出时会带出部分橙汁,接着依然是往烧杯中倒橙汁,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依然为m3,不影响m3的大小。故对测量结果无影响,测量出来的橙汁密度不变。
(3)由题意可得,喝掉橙汁的质量
所加水的质量
喝掉橙汁的体积
橙汁的密度
18.【答案】;小;;不变
【知识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比较乙、丙两图可知,物体漂浮,浮力等于自重,两图中浮力的变化量等于玻璃杯的重力,所以玻璃杯的重力为,根据重力公式计算可知;玻璃杯的质量为;丙图中整体漂浮,总浮力等于总重力;丁图中探头漂浮,浮力等于探头重力,玻璃杯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总浮力减小,根据浮力公式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水位降低,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跟丙实验比,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玻璃杯的体积为,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可知玻璃杯的密度为;如果改成按乙、丁、丙的顺序实验,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变,测得的玻璃杯的密度值会不变。
【分析】1、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3、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悬浮时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漂浮表明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时重力大于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4、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19.【答案】,3N
(1)
(2)3N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1)由图知,B是支点,当动力臂最长,其动力最小,动力臂直径的时候,动力最长,即F和圆相切,为如图所示
(2)设球的半径为R,球所受重力的力臂为R,力F的力臂为,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
,所以。
【分析】1、杠杆原理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和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20.【答案】(1)900W
(2)200
(3)2;1.5
(4)4.5;15;18
(5)9.5×10-4
【知识点】比热容;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1)当加热器处于高挡位时,根据热量公式计算可知水吸收的热量
;加热器产生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即,根据功率公式W=Pt计算可知高挡功率;
(2)加热器电路时,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源电压一定,由可知,此时加热器为高挡位;S断开时,只有R2接入电路中,电路的电阻较大,为低挡位,同理计算低挡功率
(3)根据阿基米德分析浮体A体积的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A的质量为50kg,根据重力公式G=mg计算,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F与浮力平衡,所以,所以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1.5N。
(4)浮体A体积的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受力分析相同,则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F与浮力平衡,所以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4.5N。跟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比,压敏电阻减小了;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此时压敏电阻为,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可知,控制电路的电压
;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二分之一浸入水中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的电压
,联立解得:控制电路的电压。
(5)水箱注水量达到最大值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计算可知,代入数据计算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量,所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浮体A受到的浮力,根据浮力公式计算可知浮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

【分析】1、浮力的本质为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公式为F浮=ρ液gV排,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时,浮力越小,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3、串联电路的电路规律: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的电压为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为用电器电阻之和;
4、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并联测量电压,电流表串联测量用电器电流,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用电器的电流和电阻以及电压。
5、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吸放热的多少等无关,计算公式为Q=cmΔt;
6、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W=Pt。=UI.
(1)当加热器处于高挡位时,水吸收的热量
加热器产生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所以加热器消耗电能
高挡功率
(2)由加热器电路知,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此时电路中电阻较小,电源电压一定,由可知,此时加热器为高挡位;S断开时,只有R2接入电路中,电路的电阻较大,为低挡位,所以低挡功率
(3)[1]浮体A体积的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A的重力
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F与浮力平衡,所以
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1.5N。
(4)[1]浮体A体积的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F与浮力平衡,所以
压敏电阻对它的压力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4.5N。
[2]由于压敏电阻所受压力每增加1.5N,电阻减小5欧姆,则跟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比,压敏电阻减小了
[3]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五分之一浸入水中时,假设此时压敏电阻为,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的电压
当液面上升至浮体A体积的二分之一浸入水中时,压敏电阻的阻值
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的电压
联立两式解得:控制电路的电压
(5)当水箱注水量达到最大值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则

解得
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量
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
浮体A受到的浮力
浮体A浸入水中的体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