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认识晶体(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认识晶体(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7 20:01:14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熟知晶体的概念、晶体的类型和晶体的分类依据。2.知道非晶体的概念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了解晶胞的概念以及晶胞与晶体的关系。4.会用“切割法”确定晶胞中的粒子数目(或粒子数目比)和晶体的化学式。
一、晶体的特性
1.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把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    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
(2)非晶体:把内部微粒无    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非晶体。
(3)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晶体 非晶体
微观结构特征 粒子周期性  排列 粒子排列相对     
自范性
熔点
各向异性
间接 方法 看是否具有固定的熔点或根据某些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科学方法 对固体进行      实验
举例 NaCl、I2、SiO2、Na晶体等 玻璃、橡胶等
2.晶体的特性
(1)自范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    外形。
(2)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往往还表现出一定的    ,如规则的食盐晶体具有     外形,它既有    也有    。
(3)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    物理性质,这称作晶体的      。
3.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
(1)晶体分类
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      和微粒间     的不同,将晶体分为      、
      、      和      。
(2)四类晶体的比较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构成 微粒 阴、阳 离子 金属阳离子、 “自由电子” 原子 分子
微粒 间作 用力 离子键 金属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一定存在范德华力,可能存在氢键)
举例 NaCl、BaSO4等离子化合物 Al、Fe、Cu等金属单质和合金 SiO2晶体、金刚石、晶体硅等 冰、干冰、I2、萘等
1.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
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2.下列不能支持石墨是晶体这一事实的是 (  )
A.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B.石墨中的碳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C.石墨的熔点为3 850 ℃
D.在石墨的X射线衍射图谱上有分立的斑点或明锐的衍射峰
3.下列关于晶体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①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多面体几何外形
②晶体的各向异性和对称性是矛盾的
③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无序排列的必然结果
④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后归纳】 认识晶体与非晶体的误区
(1)同一物质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如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
(2)晶体不一定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玛瑙。
(3)有着规则几何外形或者美观、对称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例如,玻璃制品可以塑造出规则的几何外形,也可以具有美观对称的外观。
(4)具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晶体,如某些无定形体也有固定的组成。
二、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
1.概念
晶体结构中基本的重复单元称为晶胞。
2.形状
晶胞的形状为      ,将一个个晶胞及其中包含的微粒上、下、前、后、左、右并置,就构成了整个晶体结构。
3.特点
一种晶体所有晶胞的大小和    及晶胞中包含的微粒的    、    和     是完全相同的。
4.微粒数目计算
通常用“切割法”来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包含的    。对铜的晶胞而言,每个顶点上的微粒应为  个晶胞共有,每个面心上的微粒应为  个晶胞共有,铜晶胞中含有的铜原子数为  个。
4.(2023·辽阳期中联考)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下列各图中是晶胞的为 (  )
5.我国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某铜矿石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 (  )
A.Cu3N B.Cu2N
C.Cu3N2 D.CuN
6.某晶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这种晶体中A、B、C三种粒子数之比是 (  )
A.3∶9∶4   B.1∶4∶2
C.2∶9∶4   D.3∶8∶4
【题后归纳】 切割法(也称均摊法)计算
是指每个晶胞(或指定结构)中平均拥有的微粒数目。若每个微粒为n个晶胞(或指定结构)所共有,则该微粒就有个微粒属于该晶胞(或指定结构)。
(1)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2)正三棱柱形晶体结构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3)六棱柱形晶体结构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1.(2023·宝鸡期末联考)晶体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C.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D.晶胞是晶体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
2.普通玻璃和水晶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外形不一样
B.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粒子无规则地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
C.水晶有固定的熔点,普通玻璃无固定的熔点
D.水晶可用于能量转换,普通玻璃不能用于能量转换
3.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钛酸钡晶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 (  )
A.BaTi8O12 B.BaTi4O5
C.BaTi2O4 D.BaTiO3
4.现有四种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一定不属于AB(或BA)型的是 (  )
5.(1)元素铜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            。
(2)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    个铜原子。
(3)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如图2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    ,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        。
(4)某晶体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是    ,在晶体中1个Ti原子、1个Co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O原子数目分别为    个、    个。
(5)Mg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4所示,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是    。
第1节 认识晶体
一、1.(1)周期性 (2)周期性 (3)有序 无序 有 无 固定 不固定 有 无 X射线衍射 2.(1)多面体 (2)对称性 立方体 对称轴 对称面 (3)不同的 各向异性 3.(1)种类 相互作用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对点训练
1.B [晶体的几何外形比较规则属于晶体的一般特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都是晶体,故A项错误。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的自范性质,晶体的微观结构是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排列成整齐的行列,而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故B项正确。晶体碾碎后还是晶体,故C项错误。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不会改变其各向同性的特征,所以不会变成晶体,故D项错误。]
2.A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B项)、有自范性、有固定的熔点(C项)、物理性质上体现各向异性、X射线衍射图谱上有分立的斑点或明锐的衍射峰(D项)等特征,都是晶体在各个方面有别于非晶体的体现。互为同素异形体与是否为晶体这两者之间并无联系,如无定形碳也与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却属于非晶体。]
3.B [晶体的各向异性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而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②、③两项的说法错误。]
二、2.平行六面体 3.形状 种类 数目 空间位置 4.微粒数 8 2 4
对点训练
4.A [可以平移、无隙并置得到晶体,是晶胞;、、均不可以平移得到重复的结构单元,不是晶胞。]
5.A [由微粒半径大小知N3-:位于顶点,占,微粒数为8×=1;Cu+:位于棱上,占,微粒数为12×=3;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3N。]
6.B [这不是一个立方晶胞结构,而是一个正三棱柱结构,那么依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原子的分摊数为顶点,上下棱上,侧棱上,面上,内部为1。A、B、C三种粒子数的比为∶∶1=1∶4∶2。]
课堂达标训练
1.D [晶体不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玛瑙,A错误;圆形并不是晶体冰本身自发形成的,而是受容器的限制形成的,B错误;玻璃是非晶体,不能体现晶体的自范性,C错误;晶胞是晶体微观空间里的一个基本单元,在它的上、下、左、右、前、后无隙并置地排列着无数晶胞,而且所有晶胞的形状及其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可见晶胞是晶体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D正确。]
2.B [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就是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微观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3.D [观察钛酸钡晶体结构示意图可知,Ba在立方体的中心,完全属于该晶胞;Ti处于立方体的8个顶点,每个Ti有属于该晶胞;O处于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每个O有属于该晶胞。即晶体中N(Ba)∶N(Ti)∶N(O)=1∶(8×)∶(12×)=1∶1∶3。]
4.C [A项,晶胞中微粒A的个数为8×=1,微粒B的个数为1,则化学式可能为AB(或BA);B项,晶胞中微粒A的个数为4×=,微粒B的个数为4×=,则化学式可能为AB(或BA);C项,晶胞中微粒A的个数为8×=1,微粒B的个数为12×=3,则化学式可能为AB3(或B3A);D项,晶胞中微粒A的个数为8×+6×=4,微粒B的个数为1+12×=4,则化学式可能为AB(或BA)。]
5.(1)CuCl (2)16 (3)2 BN (4)CoTiO3 6 12  (5)2∶1
解析 (1)每个晶胞中含有灰球代表的微粒4个,白球代表的微粒6×+8×=4个,所以化学式为CuCl。(2)晶胞中含氧原子数为×8+×6+4=8,该晶胞中铜原子数目是氧原子的2倍。(3)每个氮化硼晶胞中含有白球表示的原子个数为4×+4×+1=2,灰球表示的原子个数为2×+2×+1=2,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N原子和B原子各2个;N的电负性大于B,所以该陶瓷的化学式为BN。(4)晶胞中含有O:6×=3个,含Co:8×=1个,含Ti:1个,故化学式为CoTiO3。Ti原子位于晶胞的中心,其周围距离最近的O原子位于6个面的中心,所以周围距离最近的O原子数目为6个;Co原子位于晶胞的顶点,O原子位于晶胞的面心,所以Co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O原子数目为12个。(5)晶胞中含有阳离子数目为×8+1=2,阴离子数目为×4+2=4。故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共67张PPT)
第 节 认识晶体
第 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
3
1
1.熟知晶体的概念、晶体的类型和晶体的分类依据。
2.知道非晶体的概念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了解晶胞的概念以及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4.会用“切割法”确定晶胞中的粒子数目(或粒子数目比)和晶体的化学式。
学习目标
一、晶体的特性
二、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


CONTENTS
课堂达标训练
课后巩固训练
一、晶体的特性
对点训练
1.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把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________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
(2)非晶体:把内部微粒无________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非晶体。
周期性
周期性
(3)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晶体 非晶体
微观结构特征 粒子周期性______排列 粒子排列相对______
性质特征 自范性 ____ ____
熔点 ______ ________
各向异性 ____ ____
有序
无序


固定
不固定


X射线衍射
鉴别方法 间接方法 看是否具有固定的熔点或根据某些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
科学方法 对固体进行______________实验
举例 NaCl、I2、SiO2、Na晶体等 玻璃、橡胶等
2.晶体的特性
(1)自范性: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________外形。
(2)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往往还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如规则的食盐晶体具有________外形,它既有________也有________。
(3)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出________物理性质,这称作晶体的__________。
多面体
对称性
立方体
对称轴
对称面
不同的
各向异性
3.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
(1)晶体分类
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______和微粒间__________的不同,将晶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种类
相互作用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2)四类晶体的比较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构成微粒 阴、阳离子 金属阳离子、 “自由电子” 原子 分子
微粒间作用力 离子键 金属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一定存在范德华力,可能存在氢键)
举例 NaCl、BaSO4等离子化合物 Al、Fe、Cu等金属单质和合金 SiO2晶体、金刚石、晶体硅等 冰、干冰、I2、萘等
1.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
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B
解析 晶体的几何外形比较规则属于晶体的一般特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都是晶体,故A项错误。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的自范性质,晶体的微观结构是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排列成整齐的行列,而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故B项正确。晶体碾碎后还是晶体,故C项错误。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不会改变其各向同性的特征,所以不会变成晶体,故D项错误。
2.下列不能支持石墨是晶体这一事实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B.石墨中的碳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C.石墨的熔点为3 850 ℃
D.在石墨的X射线衍射图谱上有分立的斑点或明锐的衍射峰
A
解析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B项)、有自范性、有固定的熔点(C项)、物理性质上体现各向异性、X射线衍射图谱上有分立的斑点或明锐的衍射峰(D项)等特征,都是晶体在各个方面有别于非晶体的体现。互为同素异形体与是否为晶体这两者之间并无联系,如无定形碳也与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却属于非晶体。
3.下列关于晶体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多面体几何外形
②晶体的各向异性和对称性是矛盾的
③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无序排列的必然结果
④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晶体的各向异性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而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②、③两项的说法错误。
B
【题后归纳】 认识晶体与非晶体的误区
(1)同一物质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如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
(2)晶体不一定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玛瑙。
(3)有着规则几何外形或者美观、对称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例如,玻璃制品可以塑造出规则的几何外形,也可以具有美观对称的外观。
(4)具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晶体,如某些无定形体也有固定的组成。
二、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
对点训练
1.概念
晶体结构中基本的重复单元称为晶胞。
2.形状
晶胞的形状为____________,将一个个晶胞及其中包含的微粒上、下、前、后、左、右并置,就构成了整个晶体结构。
平行六面体
3.特点
一种晶体所有晶胞的大小和______及晶胞中包含的微粒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完全相同的。
4.微粒数目计算
通常用“切割法”来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包含的________。对铜的晶胞而言,每个顶点上的微粒应为____个晶胞共有,每个面心上的微粒应为____个晶胞共有,铜晶胞中含有的铜原子数为____个。
形状
种类
数目
空间位置
微粒数
8
2
4
4.(2023·辽阳期中联考)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下列各图中是晶胞的为(  )
A
5.我国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某铜矿石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  )
A.Cu3N B.Cu2N
C.Cu3N2 D.CuN
A
6.某晶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这种晶体中A、B、C三种粒子数之比是(  )
A.3∶9∶4    B.1∶4∶2
C.2∶9∶4    D.3∶8∶4
B
(2)正三棱柱形晶体结构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3)六棱柱形晶体结构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课堂达标训练
1.(2023·宝鸡期末联考)晶体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C.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D.晶胞是晶体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
D
解析 晶体不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如玛瑙,A错误;圆形并不是晶体冰本身自发形成的,而是受容器的限制形成的,B错误;玻璃是非晶体,不能体现晶体的自范性,C错误;晶胞是晶体微观空间里的一个基本单元,在它的上、下、左、右、前、后无隙并置地排列着无数晶胞,而且所有晶胞的形状及其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可见晶胞是晶体结构中的基本结构单元,D正确。
2.普通玻璃和水晶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外形不一样
B.普通玻璃的基本构成粒子无规则地排列,水晶的基本构成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
C.水晶有固定的熔点,普通玻璃无固定的熔点
D.水晶可用于能量转换,普通玻璃不能用于能量转换
解析 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就是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微观空间里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B
3.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钛酸钡晶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的化学式是(  )
A.BaTi8O12 B.BaTi4O5 C.BaTi2O4 D.BaTiO3
D
4.现有四种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一定不属于AB(或BA)型的是(  )
C
5.(1)元素铜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CuCl
(2)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________个铜原子。
16
(3)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如图2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
BN
(4)某晶体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在晶体中1个Ti原子、1个Co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O原子数目分别为________个、________个。
CoTiO3
6
12
(5)Mg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4所示,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
2∶1
课后巩固训练
A级 合格过关练
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运城期中联考)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红外光谱实验
B.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固体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C.呈现晶体外形的水晶是熔融态的SiO2快速冷却形成的
D.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纳米铁粉的熔点与晶粒大小有关
D
解析 构成晶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晶体的这一结构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反映出来,因此,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A错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物质不一定是晶体,B错误;呈现晶体外形的水晶是熔融态的SiO2缓慢冷却形成的,快速冷却形成的是玛瑙,C错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纳米铁粉的熔点与晶粒大小有关,故D正确。
2.(2023·沈阳第120中学高二月考)如图分别为物质Ⅰ和物质Ⅱ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Ⅰ具有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B.物质Ⅰ形成的固体有固定的熔、沸点
C.物质Ⅱ形成的固体物理性质有各向异性
D.Ⅰ可用X射线测定其结构
C
解析 由两种物质的微观结构可知,Ⅰ中微粒呈周期性有序排列,Ⅱ中微粒排列相对无序,故Ⅰ为晶体,Ⅱ为非晶体。晶体具有自范性,因此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A正确;晶体有固定的熔沸点,B正确;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同性,C错误;Ⅰ是晶体,可用X射线衍射测定其结构,D正确。
C
解析 A项,晶胞中的粒子数不一定为晶体的化学式,如课本中的金属铜的晶胞中,铜原子个数为4;B项,平行六面体侧棱上的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C项,如题图所示,顶点为6个晶胞共用;D项,离子晶体的晶胞内至少含有阴、阳离子两种粒子。
4.某晶体的晶体结构中最小重复单元如图所示:A为阴离子,在正方体内,B为阳离子,分别在顶点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A.B2A B.BA2
C.B7A4 D.B4A7
B
5.如图所示,在较高温度时,钾、氧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K2O B.K2O2
C.K2O3 D.KO2
D
6.(2023·葫芦岛期末联考)镍的某种氧化物常用作催化剂,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D
从该晶胞中能分割出来的结构图是(  )
7.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个碳原子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据图分析,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共价键数之比为(  )
A.2∶3 B.2∶1
C.1∶3 D.3∶2
A
8.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a、b、c分别代表这三种晶胞的结构,其晶胞a、b、c内金属原子个数比为(  )
A
9.最近发现,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也具有超导性,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新型超导晶体的一个晶胞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A.Mg2CNi3 B.MgC2Ni C.MgCNi2 D.MgCNi3
D
10.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ZXY3 B.ZX2Y6 C.ZX4Y8 D.ZX8Y12
A
11.如图是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1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MgB B.MgB2 C.Mg2B D.Mg3B2
B
12.钇钡铜氧化合物晶胞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YBa2Cu3O4 B.YBa2Cu2O5
C.YBa2Cu3O5 D.YBaCu4O4
C
解析 位于顶点的铜原子(最上层平面和最下层平面)共8个,这个晶胞中只分摊到8×1/8=1(个);位于棱上(中间两个平面)的也是8个,这个晶胞分摊到的是8×1/4=2(个),所以,每个晶胞单独占有的铜原子数为3个。氧原子共13个,位于晶胞面上(不含棱)的是7个,位于晶胞棱上的是6个,所以,每个晶胞单独含有的氧原子数共为7×1/2+6×1/4=5(个)。所以该晶体每个晶胞中平均分摊到(即单独占有)的钇原子、钡原子、铜原子和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2、3、5,化学式为YBa2Cu3O5。
13. (1)在下列物质中__________是晶体,__________是非晶体。
①塑料 ②明矾 ③松香 ④玻璃 ⑤CuSO4·5H2O ⑥冰糖 ⑦糖果
⑧单晶硅 ⑨铝块 ⑩橡胶
(2)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有差别,晶体都具有______________,而非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非晶体的多种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都是________的,而晶体的多种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都是________的。
②⑤⑥⑧⑨
①③④⑦⑩
规则的几何外形
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相同
不同
(3)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
①从外形上来判断 ②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上来判断
③从导电性能来判断 ④从有无固定熔点来判断
②④
解析 明矾是KAl(SO4)2·12H2O,它和CuSO4·5H2O、冰糖、单晶硅、铝块都是晶体;塑料、松香、玻璃、糖果、橡胶都是非晶体。晶体最大的特征就是各向异性和有固定的熔点。
14.铁、铜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周期Ⅷ族
[Ar]3d64s2或1s22s22p63s23p63d64s2
解析 铁位于第4周期Ⅷ族,为26号元素,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或1s22s22p63s23p63d64s2。
(2)CuCl2和CuCl是铜的两种常见的氯化物。
①如图表示的是________(填“CuCl2”或“CuCl”)的晶胞。
②如图所示的晶胞中C、D两原子核间距为298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CuCl
B级 素养培优练
15.已知CsCl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 cm,如图所示,则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D
17.回答下列问题:
(1)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每个Ba2+与________个O2-配位。
PbBaO3(或BaPbO3)
12
(2)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Ⅰ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
LaNi5
(3)葡萄糖与新制Cu(OH)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Cu2O沉淀。在1个Cu2O晶胞中(结构如图Ⅱ所示),所包含的Cu原子数目为________;每个氧原子与________个铜原子配位。
4
4
(4)硒化铷晶体晶胞结构如图Ⅲ所示。每个晶胞中包含________个Rb2Se单元,其中Se2-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Rb+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4
8
(5)如图Ⅳ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
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章 作业15 认识晶体
(分值:80分)
A级 合格过关练
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2题,每小题4分)
1.(2023·运城期中联考)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红外光谱实验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固体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呈现晶体外形的水晶是熔融态的SiO2快速冷却形成的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纳米铁粉的熔点与晶粒大小有关
2.(2023·沈阳第120中学高二月考)如图分别为物质Ⅰ和物质Ⅱ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质Ⅰ具有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物质Ⅰ形成的固体有固定的熔、沸点
物质Ⅱ形成的固体物理性质有各向异性
Ⅰ可用X射线测定其结构
3.下列有关晶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晶胞中所含粒子数即为晶体的化学式
若晶胞为平行六面体,则侧棱上的粒子为3个晶胞共用
若结构为六棱柱(),则顶点上的粒子有属于该结构
晶胞中不可能存在多个粒子
4.某晶体的晶体结构中最小重复单元如图所示:A为阴离子,在正方体内,B为阳离子,分别在顶点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
B2A BA2
B7A4 B4A7
5.如图所示,在较高温度时,钾、氧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K2O K2O2
K2O3 KO2
6.(2023·葫芦岛期末联考)镍的某种氧化物常用作催化剂,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从该晶胞中能分割出来的结构图是 (  )
A B
C D
7.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个碳原子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据图分析,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共价键数之比为 (  )
2∶3 2∶1
1∶3 3∶2
8.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a、b、c分别代表这三种晶胞的结构,其晶胞a、b、c内金属原子个数比为 (  )
3∶2∶1 11∶8∶4
9∶8∶4 21∶14∶9
9.最近发现,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也具有超导性,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新型超导晶体的一个晶胞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
Mg2CNi3 MgC2Ni
MgCNi2 MgCNi3
10.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
ZXY3 ZX2Y6
ZX4Y8 ZX8Y12
11.如图是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1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MgB MgB2
Mg2B Mg3B2
12.钇钡铜氧化合物晶胞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YBa2Cu3O4
YBa2Cu2O5
YBa2Cu3O5
YBaCu4O4
13.(9分)(1)(2分)在下列物质中     是晶体,     是非晶体。
①塑料 ②明矾 ③松香 ④玻璃
⑤CuSO4·5H2O ⑥冰糖 ⑦糖果
⑧单晶硅 ⑨铝块 ⑩橡胶
(2)(4分)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有差别,晶体都具有    ,而非晶体    ;另外非晶体的多种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都是    的,而晶体的多种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都是    的。
(3)(3分)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正确的方法是    。
①从外形上来判断
②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上来判断
③从导电性能来判断
④从有无固定熔点来判断
14.(5分)铁、铜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3分)CuCl2和CuCl是铜的两种常见的氯化物。
①如图表示的是  (1分)(填“CuCl2”或“CuCl”)的晶胞。
②如图所示的晶胞中C、D两原子核间距为298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2分)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B级 素养培优练
(15~16题,每小题4分)
15.已知CsCl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 cm,如图所示,则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
NA·a3·ρ
16.已知NixMg1-xO晶体属六面体晶胞,晶胞边长为a。将Li+掺杂到该晶胞中,可得到一种高性能的p型太阳能电池材料,该晶体的结构单元如图所示。
假定掺杂后的晶胞参数不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该结构单元中O原子数为4
Ni和Mg间的最短距离是a
距离Ni原子最近的O原子数目为6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Li0.5Mg1.12Ni2.38O4
17.(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每个Ba2+与    个O2-配位。
(2)(1分)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Ⅰ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    。
(3)(2分)葡萄糖与新制Cu(OH)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Cu2O沉淀。在1个Cu2O晶胞中(结构如图Ⅱ所示),所包含的Cu原子数目为    ;每个氧原子与    个铜原子配位。
(4)(2分)硒化铷晶体晶胞结构如图Ⅲ所示。每个晶胞中包含    个Rb2Se单元,其中Se2-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Rb+的数目为            。
(5)(3分)如图Ⅳ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1分),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      (2分)。
作业15 认识晶体
1.D [构成晶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晶体的这一结构特征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反映出来,因此,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A错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物质不一定是晶体,B错误;呈现晶体外形的水晶是熔融态的SiO2缓慢冷却形成的,快速冷却形成的是玛瑙,C错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纳米铁粉的熔点与晶粒大小有关,故D正确。]
2.C [由两种物质的微观结构可知,Ⅰ中微粒呈周期性有序排列,Ⅱ中微粒排列相对无序,故Ⅰ为晶体,Ⅱ为非晶体。晶体具有自范性,因此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A正确;晶体有固定的熔沸点,B正确;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同性,C错误;Ⅰ是晶体,可用X射线衍射测定其结构,D正确。]
3.C [A项,晶胞中的粒子数不一定为晶体的化学式,如课本中的金属铜的晶胞中,铜原子个数为4;B项,平行六面体侧棱上的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C项,如题图所示,顶点为6个晶胞共用;D项,离子晶体的晶胞内至少含有阴、阳离子两种粒子。]
4.B [根据题图知,A的粒子数为8,B的粒子数为8×+6×=4,故化学式为BA2。]
5.D [K+的个数为8×+6×=4;的个数为12×+1=4,故其比值为1∶1。]
6.D [根据晶胞图,氧离子在镍离子构成的正八面体的中心,镍离子在氧离子构成的正八面体的中心,则从晶胞中分割出来的结构图为。]
7.A [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边形共用,每个共价键被2个六边形共用,则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共价键数之比为(6×)∶(6×)=2∶3。]
8.A [a晶胞中,顶点的微粒被6个晶胞共用,所以a中原子个数为12×+2×+3=6;b中原子个数为8×+6×=4;c中原子个数为8×+1=2。]
9.D [Mg处于晶胞的顶点,故有8×=1,Ni处于晶胞的面心,故有6×=3;C处于晶胞的体心,故为1;则Mg、C、Ni的粒子数之比为1∶1∶3,故选D。]
10.A [Z处于晶胞中心,被一个晶胞占有,X处于顶点上,被8个晶胞占有,Y处于棱上,被4个晶胞占有,故晶胞中含有Z原子的数目为1,含有X原子的数目为8×=1,含有Y原子的数目为12×=3,所以Z、X、Y的原子个数比是1∶1∶3,所以其化学式为ZXY3。]
11.B [位于正六棱柱顶点的Mg原子为6个六棱柱共用(正六边形内角为120°),每个顶点的镁原子属于该基本单元的仅为;上下底面上的Mg原子为2个正六棱柱共用,属于该单元的仅为,则该结构单元含有的Mg原子的个数为12×+2×=3。B原子:6个B原子位于棱柱内,完全属于该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的Mg原子与B原子个数之比为3∶6=1∶2,化学式为MgB2。]
12.C [位于顶点的铜原子(最上层平面和最下层平面)共8个,这个晶胞中只分摊到8×1/8=1(个);位于棱上(中间两个平面)的也是8个,这个晶胞分摊到的是8×1/4=2(个),所以,每个晶胞单独占有的铜原子数为3个。氧原子共13个,位于晶胞面上(不含棱)的是7个,位于晶胞棱上的是6个,所以,每个晶胞单独含有的氧原子数共为7×1/2+6×1/4=5(个)。所以该晶体每个晶胞中平均分摊到(即单独占有)的钇原子、钡原子、铜原子和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2、3、5,化学式为YBa2Cu3O5。]
13.(1)②⑤⑥⑧⑨ ①③④⑦⑩
(2)规则的几何外形 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相同 不同
(3)②④
解析 明矾是KAl(SO4)2·12H2O,它和CuSO4·5H2O、冰糖、单晶硅、铝块都是晶体;塑料、松香、玻璃、糖果、橡胶都是非晶体。晶体最大的特征就是各向异性和有固定的熔点。
14.(1)第4周期Ⅷ族 [Ar]3d64s2或1s22s22p63s23p63d64s2
(2)①CuCl ②
解析 (1)铁位于第4周期Ⅷ族,为26号元素,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或1s22s22p63s23p63d64s2。(2)①该晶胞中Cl的个数为8×+6×=4,Cu的个数为4,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Cl,题图表示的是CuCl的晶胞。②D与周围4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D与顶点C的连线处于晶胞的体对角线上,且C、D两原子核间距为体对角线长的,设晶胞的边长为a,则C、D两原子核间距为a,则a=pm,已知1个晶胞中含有4个CuCl,则晶胞的密度为= g·cm-3。
15.A [根据晶胞中粒子个数的计算知,1个CsCl晶胞中含1个Cs+,1个Cl-。ρ=,则M=ρ·V·NA=ρ·a3·NA。]
16.D [由切割法可知该结构单元中O原子数为1+12×=4,A正确;由图可知,Ni和Mg间的最短距离为晶胞面对角线长的一半,即=a,B正确;由晶胞结构可知距离Ni原子最近的O原子数目为6,C正确;1个晶胞中Li的个数为=1×=0.5,Mg的个数为2×+1×=1.125,Ni的个数为7×+3×=2.375,O的个数为4,因此该物质的化学式为Li0.5Mg1.125Ni2.375O4,D错误。]
17.(1)PbBaO3(或BaPbO3) 12 (2)LaNi5 (3)4 4 (4)4 8
(5)4  g·cm-3
解析 (1)每个晶胞含有Pb4+:8×=1个,Ba2+:1个,O2-:12×=3个,故化学式为PbBaO3(或BaPbO3)。Ba2+处于晶胞中心,只有1个,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共12个,故每个Ba2+与12个O2-配位。(2)每个晶胞中含有La为8×=1个,Ni为1+8×=5个,该合金的化学式为LaNi5。(3)图Ⅱ晶胞中黑球代表的微粒为4个,白球代表的微粒为1+8×=2个,由组成Cu2O知黑球代表Cu原子,白球代表氧原子,每个氧原子(白球)周围有4个Cu原子(黑球)。(4)每个晶胞中含有Rb+8个,即白球8个,每个晶胞中含有Se2-6×+8×=4个,即黑球4个,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Rb2Se单元,Se2-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Rb+的离子数目为8个。(5)晶胞中含有O2-的个数为8×+2×+4×+1=4,Cu2+个数为4,晶体化学式为CuO,晶胞密度为ρ==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