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山东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7 15:52:39

文档简介

2025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模拟考试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答案:C
解析:半衰期公式为:m()=m。()
T.
其中m()为未衰变的元素质量。
74
3740
m,=m(=m,分
故选C。
2.答案:A
解析:乙车经过t=8s速度减为0,该过程中Sz1=
8+0)×8=32m,8s内前45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
位移S甲1=
×2X=16m,后4s内甲车以录大速度8ms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5云8×4上3z江
8s末,两车相距100-32-32-16=20m:再经历2s,乙车在2s内保持静止,甲车在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S
甲3=8×2=16m:故10s末,两车相距20-16=4m:
故选A。
3.答案:B
解析:力F的方向始终沿着圆弧切线方向,故力F做的功W=F,}×2R=mgR。在运动过程中任一
4
2
位置建立沿着切线和半径方向的坐标系,设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沿着切线方向有郁-%s加9=,
故沿着切线方向,物块始终做加速运动。力F的功率一直增大。重力的瞬时功率P。:啊m0,也是一
直增大的。
4.答案:D
解析: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①和同步轨道的角速度0相同,同步轨道的角速度0小于近地轨道的角速度
0,所以g=0,<0,故A错误:
GM
B.由于轨道I和轨道Ⅲ属于绕转,根据v=
可知'>,:又由于卫星在c点加速后进入轨道Ⅲ,所
以>";又由于卫星在b点加速后进入轨道Ⅱ,所以">:综上,>>>::故B错误:
C.根据T=2π1
GM
,可知,轨道I为近地圆轨道,轨道Ⅲ为同步轨道,卫星在轨道Ⅲ运行的周期约为24h,
大于在轨道I运行的周期:故C错误。
D,卫星在轨道I的b点加速变轨轨道Ⅱ,因此动能增大,又引力势能不变,故卫星在Ⅱ轨道的机械能大于
I轨道的机械能:同理,卫星在c点经过加速到达Ⅲ轨道,所以Ⅲ轨道的机械能大于Ⅱ轨道的机械能:故
D正确。
5.答案:D
解析:由题意得E。=肠8=10V,线圈与磁场平行时开始计时,故表达式应为e=100cos100t(V)
电压长的不数为有效值,即心,一导后=0、2V,省游动交阻器带片向上滑动时,质酬线园电压均不变,灯
八=
泡电流不变:当自耦变压器滑片P向上滑动时,根据,历,1增大,U2减小,故灯泡变暗,
6.答案:A
解析:方法一:增加薄木片并向左移动,条纹间距一定减小,故排除D:设单色光的波长为入,每一片薄
木片的厚度为,初始条纹间距为x。,去掉两片薄木片前后,根据三角形相似以可得:
2=h,2
h
X
X
联立可得:=3
若使条纹间距变成原来的2倍,需把薄木片向左平移,可得
2-h
3x。12x01
2
联立可得:【=
1,
故移动的距离为一1
3
方法二:设劈尖夹角为0,设条纹间距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tan 0=2
Xo
可得:=2
tan 0
若使条纹间距变为原来的两倍,则n日变为原来的2,结合选项可得A正确。2025 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模拟考试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答案:C
解析:半衰期公式为: ,其中 为未衰变的元素质量。
故选 C。
2.答案:A
解析:乙车经过 t1=8s 速度减为 0,该过程中 S 乙 1= ,8s 内前 4s 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位移 S 甲 1= ,后 4s 内甲车以最大速度 8m/s 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 S 甲 2= ;则
8s 末,两车相距 100-32-32-16=20m;再经历 2s,乙车在 2s 内保持静止,甲车在 2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S
甲 3= ;故 10s 末,两车相距 20-16=4m;
故选 A。
3.答案:B
解析:力 F 的方向始终沿着圆弧切线方向,故力 F 做的功 。在运动过程中任一
位置建立沿着切线和半径方向的坐标系,设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沿着切线方向有 ,
故沿着切线方向,物块始终做加速运动。力 F 的功率一直增大。重力的瞬时功率 ,也是一
直增大的。
4. 答案:D
解析:A.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和同步轨道的角速度 相同,同步轨道的角速度 小于近地轨道的角速度
,所以 故 A 错误; ;
B.由于轨道Ⅰ和轨道Ⅲ属于绕转,根据 可知 ;又由于卫星在 c 点加速后进入轨道Ⅲ,所
以 ;又由于卫星在 b 点加速后进入轨道Ⅱ,所以 ;综上, ;故 B 错误;
C.根据 可知,轨道Ⅰ为近地圆轨道,轨道Ⅲ为同步轨道,卫星在轨道Ⅲ运行的周期约为 24h,
大于在轨道Ⅰ运行的周期;故 C 错误。
D.卫星在轨道Ⅰ的 b 点加速变轨轨道Ⅱ,因此动能增大,又引力势能不变,故卫星在Ⅱ轨道的机械能大于
Ⅰ轨道的机械能;同理,卫星在 c 点经过加速到达Ⅲ轨道,所以Ⅲ轨道的机械能大于Ⅱ轨道的机械能;故
D 正确。
5.答案:D
解析:由题意得 ,线圈与磁场平行时开始计时,故表达式应为 (V)
;
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即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滑动时,原副线圈电压均不变,灯
泡电流不变;当自耦变压器滑片 P 向上滑动时,根据 ,n1 增大,U2 减小,故灯泡变暗。
6.答案:A
解析:方法一:增加薄木片并向左移动,条纹间距一定减小,故排除 D;设单色光的波长为 ,每一片薄
木片的厚度为 h,初始条纹间距为 ,去掉两片薄木片前后,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

联立可得:
若使条纹间距变成原来的 2 倍,需把薄木片向左平移,可得

联立可得: ,故移动的距离为 。
方法二:设劈尖夹角为θ,设条纹间距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可得:
若使条纹间距变为原来的两倍,则 变为原来的 ,结合选项可得 A 正确。
7.答案:B
解析:P 点的场强为+q 和带电圆环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叠加。如图,+q 在 p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与 x 轴成 45°角,因 P 的合场强沿着 y 轴负方向,所以带
电圆环在 p 点产生的场强水平向左,即 ,
解的 ,带负电。故选 B。
8. 答案:C
【解析】 的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体积增大,根据 可知气体的压强减小,
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这两个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增大量相同,但 过程中气体的压强较大,故
气体对外做功较多,A 错误; 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减小,故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
一定律 可知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与气体放出的热量相等,B 错误;由题图可知状态 d 的体积
,且气体在 过程中的压强较大,体积变化量较大,所以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
的功大于 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由于这两个过程中内能均不变,故 过程中气体吸收
的热量大于 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C 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在 c→d→a 过程中内能
的减少量等于 a→b→c 过程中内能的增加量,D 错误。
【方法技巧】本题还可以根据 V-T 图像作出 p-V 图像,如图所示,图像与横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功,然后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可解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得得 0 分。
9.答案:AB
10.答案:BD
解析:第一种方式:对 B 气体有 ,解的 , ;第二种方式,对 A
气体有 ,解的 ,故末状态 A 中气体压强不相等。第一种方式,对 A 中气体有
,解得 。第二种方式,对 B 中气体应用克拉伯龙方程 ,
,解得 ,所以抽出气体与原来 B 中气体得比值为 。故选 BD。
11. 答案:ACD
解析:A.传送带对物体做功可以根据动能定理,传送带对物理的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初
速度为 0,末速度为 2m/s,因此动能增加为为 4J,所以 A 正确;
B.货物在 0-1s 内做 a=μg=2m/s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s 末速度为 2m/s,向右加速;1-1.5s 内继续做匀加速,
1.5s 时与传送带共速,共速速度为 3m/s,1.5-2s 内一起做 a=ug=2m/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货物 2s 末和传送
带共速,共速速度为 2m/s,2-3s 一起匀速;因此,货物没有始终向右加速,且 3s 末速度为 2m/s,故 B 错误。
C.货物的总位移为:0-1s,1m;1-1.5s,1.25m;1.5-2s,1.25m;2-3s,2m,总共 5.5m;根据图像可知,传
送带的位移为 9m,所以相对位移为 3.5m;所以 C 正确
D.摩擦生热为摩擦力 f 与相对位移Δx 的乘积,f=umg=4N,Δx=3.5m,因此 Q=fΔx=14J,所以 D 正确。
12.答案: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60 分。
13.每空 2 分,共 6 分
14.每空 2 分,共 8 分
15.(8 分)答案:(1)4.8J (2)2.4m
解析:(1)m1 与 m2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对系统应用能量守恒


(2)对 b 应用动量定理
联立可得
16. 答案:(1)不会发生全反射(2)
【解析】(1)如图,画出光路图
可知 解得 sinβ =
设光线在 BC 界面的入射角为θ,根据α=β+θ得 sinθ =sin(α-β),
解得
可得 sinθ <
故可知光线在 BC 边不发生全反射。
(2)设光线从射入玻璃柱到第一次离开玻璃柱的路程为 x,则 xcosθ =Rcosα
光线从射入玻璃柱到第一次离开玻璃柱的时间
光在玻璃柱中传播的速度
解得,光线从射入玻璃柱到第一次离开玻璃柱的时间
17.(14 分)答案:(1) (2) (3) (4)
解析:(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斜抛运动,可得
联立可得:
(2)粒子竖直方向通过的距离设为 y
得:
粒子以水平速度 进入圆形磁场区域,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等于圆形磁场的半径,故粒子从圆与 x 轴的切点 M 进入下方磁场区域,由几何关系
可得,最上端发出的粒子在圆形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可得
解得:
(3)粒子进入 x 轴下方以后,方向范围在与 x 轴正半轴成 60°到 120°范围之内,可得

当速度与 x 轴正半轴成 60°和 120°时,粒子打到 x 轴的同一位置,
距 M 点的最近距离为
当速度与 x 轴成 90°进入下方磁场时,粒子打到 x 轴上距 M 最远
故 x 的坐标范围为
(4)0 点射出的粒子在 M 点射出时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60°,将粒子速度 v 分解出一个沿着 x 轴正方向
的速度 ,使得
可得
则另一分速度与 x 轴负方向的夹角为 60°,大小为 ,可得
以此速度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离 x 轴的距离的表达式
18.(16 分)答案:(1) 1m/s2, 0 (2) 0.75s (3)0 (4) 3 次
解析:(1)放上小物块前对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1gsinθ μm1gcosθ=m1a1 …………………………1 分
放上小物块后对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1gsinθ μ(m1+ m2)gcosθ=m1a2 ………1 分
解得 a1=1m/s2,a2=0 ………………1 分
(2) 放上小物块时 A 的速度 vA1= a1t0 …………………………1 分
小物块在木板上运动时的加速度 a3=gsinθ ………………1 分
放上小物块至小物块与木板发生第一次碰撞, …………………………1 分
解得 t1=0.75s …………………………1 分
(3)放上小物块后 A 以 vA1=1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碰前 B 的速度
vB1= a3t1 ………………1 分
第一次碰撞过程 …………………………1 分
………………1 分
解得 …………………………1 分
(4)放上小物块至小物块与木板发生第一次碰撞,木板的位移
由上一问可求得小物块与木板挡板第一次碰撞后木板 A 的速度 m/s
A、B 发生第二次碰撞前 B 的速度设为 vB2,碰后 A 的速度 、B 的速度 ,第一次碰撞和第二次碰撞
之间,时间设为 t2,A、B 的位移设为 L2
L2=
L2=
vB2= +a3t2 ………………1 分
第二次碰撞过程 …………………………1 分
………………1 分
此后重复前面的过程,相邻两次碰撞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均为
t2= t3= t4=1s …………1 分
求得 L1=0.75m,L2=2m,L3=3m,L4=4m,
L1+ L2 + L3 < L, L1+ L2 + L3 +L4> L
故 A、B 发生了 3 次碰撞 ……………………1 分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
2025年4月高考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惑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作图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
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元素半衰期被广泛应用于考古测年代、药物代谢控制、核能利用及医学诊断治疗等领域。已
知8F的半衰期为1l0min,6sGa的半衰期为68min,现将质量为m1的18F和质量为m2
的8Ga投入研究,研究时长为3740min。设研究结束后18F的剩余质量为m1,68Ga的剩
余质量为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7m1
231
B.m2=1-
C.mi=
D.m2=1
m2
269
7m1
230
7m2269
2.在智能物流系统中,智能配送车可在编程操作下自行完成物流货物装载工作,大大提
高了工作效率。现有两辆智能配送车甲和乙沿同一直线轨道同时相向而行,甲车从静
止出发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以初速度8m/s刹车,加速度大小
为1m/s2。已知智能配送车的最大速度为8m/s,两车初始相距100m。经过10s两车之
间的距离为
A.4m
B.6 m
C.8 m
D.2'm
高三物理试题第1页(共8页)
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竖直固定,最低点A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可
视为质点。物块在方向始终沿圆弧切线的推力F作用下由A运动到B,力F大小恒为
g。对于该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F做功大小为mgR
B
B.力F做功大小为g迟
2
C.力F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4.我国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通过“监测一评估一干预”三位一体架构,力图避免小行星影响地
球,展现了从被动预警到主动防御的科技跨越。如图所示,近地圆轨道I和椭圆轨道Ⅱ相切
于b点,椭圆轨道Ⅱ和同步轨道Ⅲ相切于c点。现有防御卫星在轨道I处做匀速圆周运动,
经变轨后运行到同步轨道Ⅲ的a点拦截小行星进行干预,已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防御
卫星在轨道I和Ⅲ上运行的角速度为w1和ω,,卫星在轨道I、Ⅲ和轨道Ⅱ上的b点、c点运
行的线速度分别为v1、v3、V。、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w1>ω3
B.v6:=v1>v=v3
m
C.卫星在轨道I运行的周期约为24h
D.卫星在轨道Ⅲ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的机械能
5.如图所示,匝数为100匝、面积为10cm2的交流发电机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10T的匀强磁
场中匀速转动。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开始计时,通过一理想自耦变压器对外供电,转动角
速度为100rad/s,线圈内阻不计,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100sinl100t(V)
B.电压表V示数为100V
C.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滑动时,流经灯泡的电流变大
D.当自耦变压器滑片P向上滑动时,灯泡变暗
高三物理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