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 (6分)
wéi zhà mài wèi chù zhēng
杆 栏 小 问 生 扎
二、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木筏(fá fā) 毙命(bǐ bì) 溺水(nì lì)
种子(zhǒng zhòng) 煞白(shà shā) 萌生(méng míng)
无赖(lài lǎn) 胆量(liàng liang)
三、先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8分)
若无( )( ) 落荒( )( ) 荒无( )( ) ( )手好( ) 无( )无( ) 惊弓( )( ) 虚惊( )( ) ( )不在( )
1.表示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的词语是 。
2. 再写出2个“无×无×”这样ABAC式的词语: 、 。
3.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他故意装出一副 的样子。(选词填空)
四、选字填空,组成词语。(4分)
1. 涯 崖
(1)天( )海角 (2)悬( )峭壁
(3)一望无( ) (4) 茫无( )际
2. 荒 慌
(1)( )诞无稽 (2)( )无人烟
(3) 神色( )张 (4)( )时暴月
五、把下列能合理搭配的词语连线。(4分)
明朗的 沙滩 夸张地 描述
明亮的 树叶 耐心地 吹嘘
柔软的 夜晚 详细地 寻找
干枯的 星星 使劲地 握住
六、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写相应的“mù”字。(5分)
1.我真羡( )他们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2.根据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的辨认,此处是明朝的古( )。
3.夜( )降临,小镇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
4.他们在( )色中回到小镇。
5.为了帮助灾区群众,我们学校开展了爱心( )捐活动。
七、选择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填选项)(2分)
A.表示引用 B.表示着重强调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讽刺或否定
1.汤姆有几个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 ( )
2.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不管他,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游手好闲的“野孩子”。 ( )
3.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 ( )
4.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 ( )
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4分)
1.汤姆不是一个胆小的孩子。(改为反问句)
2.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仿写比喻句)
3.钱在荒岛上有什么用呢 (改为陈述句)
4.妈妈对我说:“今晚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吧!”(改为转述句)
九、将下列顺序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3分)
( )盛夏,成片的荔枝树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累累的果实挂满了枝头。
( )要是你仔细观察荔枝的形状,就会发现它大而圆,浑身起“疙瘩”。可是一撕开皮,就可见瓤肉白似冰雪,圆滑鲜润。
( )荔枝的果实先是青绿色,逐渐地变成青里透红,最后变成深红色。
( )荔枝,深为人们所喜爱,它那诱人的美味,令人百吃不厌!
( )阳春三月,荔枝树贪婪地吮吸着甘露,绿叶如同翡翠,花朵小巧玲珑。
( )荔枝的滋味,初熟时,甜津津的。
十、根据情境,补充句子。(3分)
某一个“愚人节”,有人为了戏弄马克·吐温,在纽约的一份报纸上报道说他死了。结果,马克·吐温的亲戚朋友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吊丧。当他们来到马克·吐温家的时候,只见马克·吐温正坐在桌前写作。亲戚朋友们先是一惊,接着都齐声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马克·吐温毫无怒色,幽默地说:“ ”
十一、语文与生活。 (5分)
走进书店少儿图书区域,常常可以看见少年儿童津津有味地阅读的情景。可是一些书的封面和不少插图赫然印着骷髅(kū lóu)头、凶杀等画面,翻开书,可见不少“花前月下”的细节。有家长抱怨:“现在的作者、出版商也太不负责任了,有些书虽然打着少儿图书的旗号,里面却完全是少儿不宜的内容。”“我们都希望孩子多读书,却不知道该给他们看什么书,更担心他们看些有损身心健康的书。真希望书店能把好关,多进些好书。”这些话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1.下列选项最合适作为良心书店条幅语的一项是(2分) ( )
A.本书店出售的书种类繁多,任你挑选 B.本书店出售的书都是畅销书
C.本书店只出售智慧和经典之书
2.请你就上述现象对相关部门提出建议。(3分)
十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2分)
(一)鲁滨逊漂流记(节选)(10分)
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许多,比如墨水,还有用来挖土或者运土的铲子、鹤嘴锄、铁锨,以及针线。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但我很快就习惯了。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把画“ ”句子改为陈述句。(1分)
2.“我”缺少的东西有哪些 (2分)
3.“我”的工作开展得很吃力的原因有(多选题)(2分) ( )
A.用很长的时间把树桩砍好、削好。
B.搬运木桩需要很长时间。
C.打木桩很辛苦。
对于这样吃力的工作,“我”是怎样想的 (2分)
5.从选文叙述内容来看,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3分)
(二)盲童的画(12分)
在色彩缤纷的少年儿童画展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极其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淙淙的流水,好像还有一棵树。寥寥几笔,勾出了一个和平、幸福的村庄。
设想一下孩子拿起画笔时的心情吧:她画一个太阳,那美丽的太阳露出火红的脸,吐射出炽热的光芒,照拂在每个人和她自己的身上;她画一棵树,葱绿的颜色,上面栖留着无数的鸟,唱出悦耳的歌曲,她画树的时候,就好像听到了它们的合奏;画一条小溪,那青色的溪流,她曾用手指触过它,有一阵清凉的感觉;画一间小屋,这屋子里充满着亲切的声音,温暖的笑声、友爱的翅膀庇护着她,这是多么美好的环境。
可是,她心灵上的色彩,她感觉上的声音,怎么画得出呢 她只能画出这样一幅简便的画。就是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能够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已经是不容易的了。
不,就从这没有色彩的画幅上,人们看到她心灵上的色彩;在这线条简单的构图上,听到和她共同感觉到的声音。谁走过这张画前,都会觉得这幅画蕴藏着的美丽生命在祖国温馨的阳光和花丛中生长,一颗坚强的、不畏困难的心在向你微笑。
这盲孩的画上原也有着丰富的色彩啊!——何况,看这画的人们更愿意为它添上各色鲜艳的颜色。
1.盲童的画有什么特点 (2分)
2.盲童的画上有哪些景物 一棵树前面加上“好像还有”说明了什么情况 (3分)
3.走过盲童画前的人们,为什么要细细看这张画 (2分)
4.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5.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分)
十三、习作。 (30分)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阅读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作品中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从中任选一篇,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第二单元测试卷(A)
一、桅 栅 麦 慰 畜 挣
二、fá bì nì zhǒng shà méng lài liàng
三、其事 而逃 人烟 游 闲 依 靠 之鸟 一场 心焉 1.荒无人烟 2.示例: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3.若无其事
四、1.(1)涯 (2)崖 (3)涯 (4)涯 2.(1)荒 (2)荒(3) 慌 (4)荒
五、明朗的夜晚 明亮的星星 柔软的沙滩 干枯的树叶夸张地吹嘘 耐心地寻找 详细地描述 使劲地握住
六、1. 慕 2. 墓 3. 幕 4. 暮 5. 募
七、1. C 2. C 3. C 4. A
八、1.难道汤姆是一个胆小的孩子吗 2.示例:他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 3.钱在荒岛上没有什么用。4.妈妈对我说,今晚她有应酬,我和爸爸先吃饭!
九、2 4 3 6 1 5
十、示例: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十一、1. C 2.示例:相关部门对印刷此类书籍的印刷厂加大处罚力度;相关部门对出版商和书店加大监督力度。
十二、(一)1.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就没有必要介意。 2.墨水、铲子、鹤嘴锄、铁锨、针线和内衣 3. ABC 4. 自己有的是时间,麻烦一点算不了什么。另外,也没有别的事可以做。 5.鲁滨逊是个聪明、有毅力的人。
(二)1.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 2.画上有太阳、小屋、小溪、树。加上“好像还有”说明了这些景物是她心灵的触感,所有的景物都附着了她内心的希望与那种对生活、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人们看见这幅画时,会感觉到画上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就是树前面的东西。 3.示例:人们看这张极其简单又没有色彩的画,是想透过这张画,看到盲童的心灵。从这幅画可以看出盲童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和平、向往幸福的孩子。 4.文章介绍了一幅盲童的画以及作者看画时的联想。 5.盲童虽然看不到颜色,但她对世界有美好的想象、有丰富的感受,她的画反映了她心灵上的美好感受,表达了她坚强的意志,看画的人能理解盲童的心灵,并受到感动。
十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