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2025届高三适应性练习
2025.4.25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题号
1
2
4
6
8
9
10
答案
0
A
B
D
B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B
c
B
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东海
在图9对应位置采用一条实线箭头〉符号标注罗源湾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的输入路
径及方向。分析罗源湾表层沉积物与长江口、杭州湾表层沉积物更为接近的原因。(10分)
(1)作图说明:箭头应沿海岸线标注,经过长江口杭州湾,但不能超过闽江口,
方向大致由北向南(如上图所示)(2分)。
(2)原因:
冬季受偏北风影响,我国近岸海区形成由北向南沿岸流,
沿岸流携带长江输送的泥沙、长江口杭州湾沉积物到达罗源湾附近;(2分)
罗源湾较封闭仅有开口朝向东北,(2分)
附近海域以东北风为主且风力较强,
有利把沿岸流挟带的物质输进湾内;(2分)
海湾口小腹大,动力减弱,泥沙沉积。(2分)
18.(22分)
(1)说明胡志明市成为中国食品、纺织企业优先级投资区的独特优势。(6分)
4点,答出其中3点,6分。
胡志明市地处湄公河三角洲,农业基础好,
为食品加工和纺织企业提供充足原料:(2分)
位于湄公河河口,河海运输便利:(2分)
是越南最大经济中心和首批开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人口多劳动力丰富,适合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2分)
本地及周边市场对食品纺织品需求旺盛。(2分)
(2)说明首都河内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形成对当地产业结构的有利影响。(6分)
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中心形成推动当地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升级,提高
了高技术产业在工业的中比重,优化了产业结构:(2分)
【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其发展会直接增加第二产业在当地经济中的比重,推动产业结构
向更加工业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将促使当地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
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电子信息产业链长,中心形成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2分)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会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电子元器件制造、软件开发、
信息技术服务等。这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优化。】
增加就业与收入,活跃市场需求,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
重:(2分)
(2)从区域差异的角度,说明粤港澳大湾区与越南积极开展跨境产业协同发展的原因。
(6分)
两地发展发展水平不同,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资金技术资本上具有优势,
越南劳动力成本较低,两国通过产业链分工协作,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
(3分)
越南是CPTPP成员国,其产品出口至日、英等国享受零关税,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有利帮助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3分)
(4)有学者提出中国企业对越投资应突破传统优先级投资区框架,尝试根据企业自身特点
从“关键、一般和潜力投资区”中选择投资目的地。请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4分)
传统优先级投资区竞争激烈土地成本较高,关键区、潜力区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更有优
势,对劳动力、资源依赖大的企业更适合:(2分)
潜力投资区虽当前发展水平较低,但眦邻重点经济区,未来交通改善后可能成为新增长
极,适合长期战略布局。(2分)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
2025.04
高三地理
(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
均无效。
3.回答第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
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河南省商城县地处大别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2019年该县返乡青年利用闲置荒地试
种丝瓜制成丝瓜络(图1),产品迅速售罄,带动当地农民规模种植。当地采取“农户+合作社”模
式,开发出宠物玩具、沐浴用品等60余种天然的丝瓜络产品,深受日韩及欧美消费者喜爱,
年出口额突破2000万美元,丝瓜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据此完成1~3题。
1返乡青年试种丝瓜制成丝瓜络,产品迅速售罄,能够带动农民规樽种植的主画百因是
A保障产品品质标准
B.扩大土地流转规模
C提高了农民抗自然灾害能力
D.减轻了农民对市场预期顾虑
丝瓜络
2商城县丝瓜络产业从试种迅速走向规模化发展,
主要得益于
①乡村交通通讯设施不断完善
②及时把握市场差异化需求
③政府不断加大补贴力度
丝瓜络
④区域种植结构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3.为推动当地丝瓜络产业可持续发展,当地亟需
A.培育耐储运丝瓜品种B.加强生产各环节质量管理
C开发丝瓜络新型产品D.扩大丝瓜种植规模
图1
高三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2023年乌鲁木齐市常住人口408.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0。图2示意乌鲁木齐
市部分基础保障类设施在15分钟步行生活圈的数量占比,数值越大,代表该类设施在15分钟
步行生活圈的服务人数占全市总人数的比重越高。据此完成4~6题。
单位:%
100
0
6
40
20
卫生服
养老院
务中
图2
4.据图2推测乌鲁木齐市
A地铁站点密度大
B大型商场众多
C养老院主要分布在郊区
D.公交出行便利
5.近年来乌鲁木齐市15分钟生活圈商场数量占比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缓慢
B.线上购物增长迅速
C居民购买意愿下降
D.交通发展较慢
6.随着人口的变化,为了优化15分钟步行生活圈基础保障类设施的空间布局,未来一段时间内该
市优先
A建设大型商场
B.在远郊区建设大型养老院
C,增加地铁线路
D部分幼儿园改造为养老院
“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建设时占用多少耕地,就应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图3示意福建省
2000-2020年占补耕地平均海拔和坡度变化。据此完成7~9题。
海拔/米
坡度/度
400
16
350
g
300
2
盈占用耕地海拔
250
10
200
的
一补充耕地海圾
150
6
县一占用耕地坡度
100
一嘉一补充排地坡度
50
2
0
200020052005-20102010-20152015-2020年
图3
7.2000-2020年福建省补充耕地
A.东部补充较多
B.质量总体上升
C.平均坡度升高D.齿补差额增大
8.2000-2020年,耕地占补情况对福建省涌流的可能影响是
A.流速减小
B.流域面积减小
C.含沙量增大D.径流量增大
高三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