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7 21:1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鲜( )为人知 粗拙( ) 澎湃( )
qiè( )而不舍 qiào( )壁 坚rèn( )
2.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青团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波澜壮阔的实践,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全面深化自身改革,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__________,在抢险救灾前线__________,在疫情防控一线__________,在奥运竞技赛场__________。
A.奋勇争先 奋力攀登 冲锋陷阵 披甲出征
B.披甲出征 奋勇争先 冲锋陷阵 奋力攀登
C.奋力攀登 冲锋陷阵 披甲出征 奋勇争先
D.奋力攀登 披甲出征 奋勇争先 冲锋陷阵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________可以说,没有诗词韵律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而缺乏音乐性的诗歌也必将在艺术上大为逊色。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结合,使历代文化得以闪烁璀璨的光辉。
3.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的诞生又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②音乐对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有着深远的影响,
③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与诗歌总是紧密并存的。
④对诗歌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4.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下列运用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A.百科全书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综合性的;一是专业性的。综合性的是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学科和门类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专业性的是专门介绍某一学科某一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 B.<<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C.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 才有利于遣词用字,写出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的作品来。
D.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 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 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6.名著阅读
下面是《骆驼祥子》中的两幅插图,请认真观察,完成题目。(10分)
(1)请依据插图所涉及的小说情节,分别给两幅图片命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这两幅图能否体现小说中祥子的境遇?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自己的理由。
(3)“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每次读到奋斗的故事,都仿佛看到了自己多年来全力奋斗的身影。请你简述《骆驼祥子》中的人奋斗的身影以及给我们的启示。150字左右。
7.诗文填空。
你是一名古代文学爱好者,某天意外穿越到古代军营,成为新兵。驿站遇见快马入京的信使,他托你带口信给家人,你想起岑参《逢入京使》中相似的场景: , ;寒夜巡逻,朔风掠过铠甲,你脱口吟出《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 , ;夜闻不知何处传来的笛声,思念故乡的你忽然想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 ;一个人走到营外竹林,偶遇隐士弹琴,他的琴声与明月相和,让你感受到内心的清净与精神的放松,正如王维《竹里馆》中写道: , 。
8.综合性学习
端午节将至,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以“发现身边端午节民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做调查】调查目的:了解端午风俗,理解传统节日内涵。
项目 调查方式 调查任务
第一阶段 (1)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身边端午节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 网络搜索 端午节的起源及意义
第三阶段 (2)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统计表,小组完善
【活动二:赏美食】<新考法> 陕西关中人过端午节有吃油糕和粽子的习俗,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去油糕铺子体验了炸油糕的制作过程。一个同学记录了其制作方法,请你根据这段文字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炸油糕的制作程序。
首先准备好白糖、红糖、普通面粉、清水、食用油。空碗里加入几勺白糖和红糖,再加入两勺面粉搅拌均匀即可做成馅儿。火上置锅,锅内加600 克水烧开转小火,再加入两勺白糖和500 克面粉,然后顺着同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最后把面粉搅成团状且不黏手关火。将面烫好后,在案板上撒干面粉,将烫熟的面团放置在案板上,趁热把面团揉均匀、光滑,面团揉好后,揪一小块搓成长条状,再切为若干等份的小剂子,然后把小剂子捏成中间凹陷的样子,加入糖馅儿包好。锅中加入一升油,开大火将油加热后转中火,然后将包好的糕坯滑入锅中,炸至两面金黄捞出控油。
制 作 炸 油 糕 的 过 程 制馅料 (1)(原料)白糖、红糖、两勺面粉;(2)置入空碗;(3)搅拌均匀
(1)________ (1)(原料)水、白糖、面粉;(2)火上置锅加600克水烧开转小火;(3)加入两勺白糖和500克面粉;(4)顺着同一个方向搅拌成团且不黏手
制剂子 (1)将面团揉均匀、光滑;(2)揪一小块搓成长条状;(3)切为若干等份的小剂子
包糕坯 (1)将小剂子捏成中间凹陷状;(2)加入糖馅儿包好
油炸 (1)锅中加入一升油;(2)__________________;(3)放入糕坯;(4)油炸至两面金黄;(5)捞出控油
【活动三:巧宣传】为了体验油糕铺炸油糕的制作过程,你们学习小组答应油糕铺子老板帮他做宣传,请你仿照示例,为油糕写一句广告语
示例:一杯茶,一份情,一生缘。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10、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角:较量。②列说:游说。③干:求见。④洫(xù):田间水道。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但当涉猎( )
(2)见往事耳( )
(3)及鲁肃过寻阳( )
(4)自谓可将十万( )
12.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三处。
沟 洫 甫 成 水 大 至顺 渠 灌 入 人 几 为 鱼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刘羽冲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古人欺骗了他,请你根据乙文分析刘羽冲失败的原因,并以刘羽冲好友的身份劝说他应当如何正确面对失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天文梦,在仰望星空时会产生无尽的遐想。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好奇心。不管在哪个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都会逐渐降低,因为他们会越来越专注于某个领域,也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再提出问题。但有一部分人例外,他们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所以说,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指出:“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可以称作创新,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我们会按照上一次的路径去解决,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刷题讲究机械化、熟练,甚至是‘条件反射’,只要拿到题,马上就能搜索到‘印’在脑海里的解题套路。”刷题和创新显然不能同向而行。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2月6日第005版《教育周刊》)
材料二:
图:中小学生知道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的占比
材料三:
孩子天然就对宇宙空间具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是好事。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索浩瀚宇宙的好奇心,播下科学的种子。以往,我们认为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也就是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但通常情况下,科普工作是另一个场景,科学家需要将知识变成一滴滴水播洒给学生,学生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自己慢慢吸收水分。
(摘编自《南方日报》2023年4月17日第A12版《深周刊·对话》)
15. 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好奇心逐渐降低,完全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刷题,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
B. 在知道一些科学家的事迹后,17. 2%的中学生和10. 7%的小学生都表示没有兴趣,说明中小学生已经对科学研究失去了好奇心。
C. 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所以科普工作应提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D. 有好奇心是好事,但仅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创新,不要依赖解题套路,用科学知识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16.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对“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这句话的理解。
17. 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应如何用科学点亮好奇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
刘根生
  ①“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有志者事竟成,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不能没有志气。
  ②“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亿万人民激扬豪情壮志,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雄心壮志凝聚着信仰信念信心,催动人们将个人命运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紧密相连,进而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奋力抵达光辉的顶点。
  ③“雄心壮志两峥嵘。”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今天,载人航天重器“上九天揽月”,探海蛟龙“下五洋捉鳖”……改革开放春华秋实,我们怀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更值得骄傲”的实绩。
  ④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勇于“归零翻篇”。“95后”棋手柯洁,多次在世界围棋大赛中夺冠,“拼搏的过程,就是忘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80多岁的袁隆平,依旧热爱挑战自我,一再刷新超级杂交稻亩产纪录。敢于“归零翻篇”,以既有高度为新起点,方能在更高定位实现突破。一次超越就是一次新生,一次超越就是一次创造,社会正是在个体的自我超越中不断前行。追求更高才能够高,追求更远才能够远。奋力攀登、永不止歇,应是改革创新的自觉。
  ⑤激扬雄心壮志,就要追求“头部效应”。一项基于500万次点击日志数据的分析显示,90%的点击集中在搜索引擎前10名,其中前3名又占了62.5%的点击量。“头部”,意味着高价值、有优势。钱学森常说,科技竞争“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正是在提示人们向价值创造链“头部”要竞争力。现实中,越是蓄积舍我其谁的雄心壮志,越能专注于成就“头部效应”。
  ⑥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齐白石晚年感慨,声望高了,自己也被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于是88岁高龄的他依旧每天认真研习画作。“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守谦,就会少些飘飘然,避免“胜利时犯骄傲的错误”;就会于顺境中看到不足,永不停滞、永不懈怠。方此“船到 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我们更须守谦行实。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8.“雄心壮志两峥嵘”中的“两峥嵘”是指什么
19.第④段画线句子引用柯洁和袁隆平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0.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末段中“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的理解。
21.作者谈到“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不能没有志气”。下列选项不能体现雄心壮志的一项是 (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B.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C.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
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五)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温馨
梁晓声
①温馨是纯粹的汉语词。近年常读到它,常听到它;自己也常写到它,常说到它。于是静默独处之时每想:温馨,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②从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为全家的生活去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每天早上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将近晚上8点时才回到家里。若冬季,那时天已完全黑了。比我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都因天黑而害怕,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从那儿可以望到马路。一眼望过去很远很远,不见车辆,不见行人。【A】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矮小,然而“肥胖”,那是身穿了工地上发的过膝的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矮小却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断定那便是母亲。【批注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路灯幽蓝清冽的光下,母亲那么快地走着。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着她回家胡乱做口吃的呢!
③如今回想起来,那远远望见的母亲的古怪身影,当时对我即是温馨。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
④小学四年级暑假中的一天,跟同学们到近郊去玩,采回了一大捆狗尾草。采那么多狗尾草干什么呢?采时是并不想的。反正同学们采,自己也跟着采,还暗暗竞赛似的一定要比别的同学采得多,认为总归是收获。母亲正巧闲着,于是用那一大捆狗尾草为弟弟妹妹们编小动物。转眼编成一只狗,转眼编成一只虎,转眼编成一头牛……她的儿女们属什么,她就先编什么。母亲每编成一种,我们便赞叹一阵。于是母亲一向忧愁的脸上,难得地浮现出了微笑……
⑤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当时的微笑,对我即是温馨。对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们也是。
⑥上了中学的我,于一个穷困的家庭而言,几乎已是全才了。抹墙,修火炕,砌炉子,样样活都拿得起,干得很是在行。几乎每一年春节前,都要将个破家里里外外粉刷一遍。今年墙上滚这一种图案,明年一定换一种图案,年年不重样。冬天粉刷房子别提有多麻烦,再怎么注意,也还是会滴得到处都是粉浆点子。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撑不住盹,东倒西歪全睡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细细地擦、擦、擦……连地板都擦出清晰的木纹了。第二天一早,弟弟和妹妹们醒来,看看这儿,瞅瞅那儿,一切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看得他们目瞪口呆……
⑦如今想来,温馨在母亲和弟弟妹妹眼里,在我心里。他们眼里有种感动,我心里有种快乐。【B】仿佛,感动是火苗,快乐是劈柴,于是家里温馨重重。尽管那时还没生火,屋子挺冷……【批注B:运用比喻修辞,把“感动”比作“火苗”,把“快乐”比作“劈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给家人带来的快乐和自己所感受到的家的温馨。】
⑧下乡了,每次探家,总是在深夜敲门。灯下,母亲的白发是一年比一年多了。从怀里掏出积攒了三十几个月的钱无言地塞在母亲瘦小而粗糙的手里,或二百,或三百。三百的时候,当然是向知青战友们借了些的。那年月,二三百元,多大一笔钱啊!母亲将头一扭,眼泪就下来了……
⑨如今想来,当时对于我,温馨在母亲的泪花里。
⑩后来父亲患了癌症,而我又不得不为厂里修改一部剧本。我将一张小小的桌子从阳台搬到了父亲床边,目光稍一转移,就能看到父亲仰躺着的苍白的脸。而父亲微微一睁眼,就能看到我,和他对面养了十几条美丽金鱼的大鱼缸。这是父亲不能起床后我为他买的。十月的阳光照耀着我,照耀着父亲。他已知自己不久于世。然而只要我在身旁,他脸上必呈现着淡对生死的镇定和对儿子的信赖。一天下午1点多我突觉心慌极了,放下笔说:“爸,我得陪您躺一会儿。”尽管旁边备有我躺的钢丝床,我却紧挨着父亲躺了下去。并且,本能地握住了父亲的一只手。五六分钟后,我几乎睡着了,而父亲悄然而逝……
如今想来,当年那五六分钟,乃是我一生体会到的最大的温馨。感谢上苍,它启示我那么亲密地与老父亲躺在一起,并且握着父亲的手。我一再地回忆,不记得此前也曾和父亲那么亲密地躺在一起过;更不记得此前曾在五六分钟内轻轻握着父亲的手不放过。真的感谢上苍啊,它使我们父子的诀别成了我内心里刻骨铭心的温馨……
(选自《雪地上的足迹》)
2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描述了哪几幅温馨的画面。
23.选文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请从选文中找出标志性语言加以说明。
24.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母亲当时的微笑”和“母亲的泪花”都会成为“我”温馨的回忆呢?
25.“然而只要我在身旁,他脸上必呈现着淡对生死的镇定和对儿子的信赖。”句中“淡对生死的镇定”该如何理解?
26.给文章加批注是读书的好方法。老师为【B】处加了批注,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在【A】处也加上恰当的批注。
27.结合你的生活经历,用一段生动优美的话说出你对“温馨”的真实体验,不少于50个字。
三、作文
28.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平凡的人,看似毫不起眼,如阅读中出现的“长妈妈”“妞儿”和“丁阿姨”等,却用他们的言行,在不经意间照亮我们的世界。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曾有过这样温暖的经历,请联系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和人名;③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答案
1. xiǎn zhuō pài 锲 峭 韧 2.C 3.B 4.删除“通过”或者“使”。5.B
6.(1)A.祥子在烈日下拉车 B.祥子在暴雨中拉车
(2)示例:能。无论是烈日当空、天气酷热,还是暴雨滂沱,恶劣的环境都不适合人活动,祥子却要被生活所迫,在这样的天气中拉车,所以说这两幅图能够体现祥子悲惨的境遇。
(3)示例:祥子自小在乡下长大,他有梦想,肯卖力气,他刚进城不久,就看出拉车虽苦,但多着一些机会,因此忍着万般辛苦,成了车夫。他想通过自己的奋斗,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因此他总攒着一股子力气,吃苦耐劳。他无比相信,照这样奋斗下去,总有一天能摆脱穷苦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正印证了“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这句话。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也应该不忘初心,追逐梦想,不懈奋斗。
7.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8.【活动一】示例:(1)实地调查 (2)问卷调查
【活动二】(1)制面团 (2)油热转中火
【活动三】示例:一碟油糕,一世热爱,一份乡情。
9“ 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10、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11、(1)粗略地阅读(2)历史(3)到,等到(4)带领,率领
12、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13、(1)士别三日,就重新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2)像这样一天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
14、(示例)刘羽冲失败的原因:读书的方法死板,做事不切实际,没有灵活运用前人的经验。劝说:羽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上的只是前人的经验,我们所处环境与前人不一样,怎么可以照搬书上的内容呢?我们不能死读书,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失败并不可怕,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下次你就会成功了。
15. D
16. 科学家从孩童时期起,一直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孩子要不断地对习以为常的现象提问,并尝试找出方法去解决,才有可能成长为科学家;学校教育要让学生保持好奇心,不要过分注重刷题。
17. 学习中应避免“刷题”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提倡创新和学生科学理解、吸收知识;发挥科学家榜样的力量,使他们对科学研究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加强科普宣传,用科技的巨大成就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的好奇心。
18、.一是:夺取全国胜利。二是: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更值得骄傲”的实绩。
19.这句话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95后”棋手柯洁在比赛中,忘却自我、超越自我的例子,和80多岁的袁隆平一再刷新超级杂交稻亩产纪录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勇于‘归零翻篇’”的分论点。
20.做事情或者各项事业都产生于谋划和思虑,因勤奋而成功,因骄傲而失败,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守谦行实(结合文章内容,意思相近即可。)
21.C 
22.示例:(1)“我”在胡同口迎母亲回家,看到她的古怪身影时感受到温馨。(2)“我”从母亲为女儿们编小动物时的微笑中感受到温馨。(3)“我”连夜为家人劳动,从家人眼里感受到温馨。(4)“我”给母亲钱,从她的泪花中感受到温馨。(5)“我”躺在临终的父亲的身边,握紧父亲的手,从中感受到温馨。
23.顺叙。标志性语言:“小学二三年级”“小学四年级暑假中的一天”“上了中学”“下乡了”“后来父亲患了癌症”。
24.母亲难得的微笑是因为儿女的快乐,母亲的泪花是因为感动于儿子的长大懂事。在艰苦岁月里,母亲的喜怒哀乐都源于对儿女的爱,是一家人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为“我”温馨的回忆。
25.示例:儿子精心的照料与守护使父亲感受到无比的安慰、幸福,这些精神力量使他在死亡面前没有恐慌,有的只是镇定。
26.示例:运用比喻修辞,将夜归的母亲比成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严寒中母亲的形象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突出母亲的艰辛,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
27.示例一:温馨的舒展眉头的一句贴心话,是窘境时的理解和鼓励,是惬意时的会心微笑。示例二:温馨是驱走疲惫的一杯热茶,温馨是高兴时绽露的童真……
28、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