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8分)
1. jiǎo ( )子 ( )和 ( )刑 ( )洁
2. huáng 惊( ) 金( ) ( )宫 辉(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12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消逝(shì) 拔弄 B. 亲吻(wěng) 慢长
C. 方砖(zhuān) 确乎 D. 惆怅(zhǎng) 明媚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其掩面叹息时间匆匆流逝,不如赶快行动起来。
B.他一声不吭,埋头吃饭,努力地掩饰着满脸的泪花。
C.为了出去玩,晨晨一上午都念念叨叨地跟在母亲身后。
D.这次会议上,他把心里话全讲出来了,真是做到了翻箱倒柜。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B.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
C.我们全家移民到中美洲,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
D.我为什么会忽然喜欢上语文课 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
4.下列句子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B.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C.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D.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5.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那个星期天》是小说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
②《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③这部小说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且好读。
④课文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①③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作者用反问的语气,反省自己过去的日子白白浪费,因而感到唏嘘和不甘。
B.《别了,语文课》一文的最后,选择了老师和同学留言、送书的事,突出了依依惜别的气氛和心情。
C.《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以“阳光”为线索,写了“母亲晒被子”“毕大妈晒水洗澡”两件事,赞扬了太阳的无私奉献精神。
D.《那个星期天》一文刻画出了一位真实而又矛盾的母亲,为生活操劳又深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当得知自己没有兑现承诺时,她满怀愧疚。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用不同的关联词合并下列句子。
(1)母亲答应带我出去。 我一直耐心地等待着。
(2)母亲答应带我出去。 母亲一定不会食言。
2.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特点。
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的时候; ,有 的时候; ,有 ,有 的时候。
3.从下列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一句话,把人物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走在小河边 奔跑在田野里 听音乐
心情好的时候:
心情不好的时候: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共5 处)
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了阵阵波涛,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胜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虽然开得热烈,但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时光易逝,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感慨道:“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 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 ,被 ,被 ,被 。”请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
2.《那个星期天》一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运用细腻的 描写,记叙了 的事,表现了孩子 的心理过程。
五、语文与生活。(3分)
在数字信息高效化的21世纪,人们依赖着机器,借鉴着数据,而自身却开始变得慵懒。人们总喜欢把需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这其实是拖延症的表现。如右图所示,想想你或你身边的人是否同样存在这些情况。如果存在,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改掉拖延症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6分)
(一)啊,时间(12分)
许柏林
我在最富有幻想的年龄,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懂得了时间就在洗脸的水盆里,就在吃饭的筷子尖上,就在人们的脚下奔走。从此,我觉得天空大地、一草一木,无一不是时间的化影:那流水不是时间在流淌 那轻风不是时间在飞舞
可是,什么是时间 为什么多少年过去了,也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呢 我怕我匆匆地走来又匆匆地走去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因此,我不再陷入冥冥的空想了,只是想着怎么样使用时间,把时间留住。
后来,我读了苏联作家格拉宁的小说《奇特的一生》。主人公柳比歇夫驾驭着时间的飞马,一生写出了科学史、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无神论等领域的许多著作,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和大量日记。我从柳比歇夫身上学会了在公共汽车上背外语单词,在睡前阅读报纸。时间的“下脚料”被我一分一秒地用上了,但是时间总是像流水潺潺地流淌着。
也许是我的偏爱,从儿时到现在,我总是被发明家和创造者们的生活和事迹感动着。从他们身上,我终于明白了,只有创造才能把时间一分一秒地凝聚起来,只有创造物本身才有一分一秒的价值。时间凝在第一个创造物上:苹果下落的一瞬间被牛顿凝聚在物体的万有引力上……
在杯盘狼藉的叮当声中,醉酸酸的是时间吗 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除了“创造”这唯一的标准外,还能用别的什么来说明吗
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创造和改革却可以赢来永恒的光阴。时间只有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才有价值。我似乎明白了:啊,时间就是不断学习创造。
1.读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下脚料”的意思。(2分)
2.在文中,作者提到了一篇散文和一部小说,它们分别使作者懂得了什么 (3分)
3.作者认为时间就是 。(2分)
4.“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这句话引用的是谁的哪首诗 (2分)
5.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但作者为什么说“创造和改革却可以赢来永恒的光阴”呢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创造和改革不仅是一代人的成果,同时也造福了后代,虽然时间流逝,却迎来永恒。
B.创造和改革能够让人得名,永垂不朽,获得永恒的名声。
C.创造和改革能够让人获得金钱,让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二)小巷里燃起一盏灯(14分)
李 晓
① 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
②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
③ 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④前面一扇窗户突然拧亮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孩子,快走,奶奶给你灯光。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
⑤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子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泡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
⑥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了小巷子。
⑦一连两天晚上,小巷子里的灯没有再亮起。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子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
⑧几天后,小巷子里的灯又亮了起来。从那团黄色的灯晕中,我总觉得,那一盏灯光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子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 。
⑨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了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打听了几户人家,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
⑩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那手里握着的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
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然而那条小巷子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闪烁,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
1.第③自然段说:“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我”想哭的原因是(3分)
A.害怕小巷子里有狗。 B.父亲只管上班,不来学校接“我”回家。
C.腊月里的小巷子又冷又黑。 D.小巷子里寒冷凄凉,“我”独自走夜路胆怯。
2.第⑧自然段画“ ”句子中的“孤独”一词表现了(3分)
A.灯光太暗,照不清小巷的路面。 B.老人失去老伴,只剩下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C.老人不情愿搬离居住多年的小巷。D.老人性情孤僻,不愿与人说话。
3.在第⑧自然段中的横线上补写老人的心理活动。(2分)
4.“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那手里握着的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文中几次提到那杯热茶 你是怎么理解“我”的祝福的 (3分)
5.在成长过程中,你也一定有像老人这样为别人“点燃一盏灯”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3分)
七、习作。 (30分)
你的星期天通常是怎么过的 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星期天写出来。先回忆这一天你是怎么过的,再回忆当时的心情。写的时候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将自己的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若是这一天中情感发生变化,也要把变化写清楚。语句写通顺,不少于500字。
第三单元测试卷(B)
一、1.饺 搅 绞 皎 2.惶 黄 皇 煌
二、1. C 2. D 3. D 4. A 5. B 6. A
三、1.(1)因为母亲答应带我出去,所以我一直耐心地等待着。 (2)母亲既然答应带我出去,就一定不会食言。2.示例:月亮缺了 再圆 天气阴了 再晴 小草黄了再绿 3.示例:走在小河边,我看到清清的河水唱着动听的歌,缓缓地流向远方。 走在小河边,河水哗哗的流淌声,吵得我心烦意乱。 4.①把“波涛”改为“涟漪”;②把“胜”改为“盛”;③把“虽然……但……”改为“不但……而且……”;④删去“扑鼻而来”;⑤把“副”改为“辐”。
四、1.徘徊 轻烟 微风吹散了 薄雾 初阳蒸融了 示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心理 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失信 期待已久最终期望落空
五、示例:首先,应该调整心态,充分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其次,学会合理利用时间,明确目标,制订计划并严格执行,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再次,设立奖惩机制,时刻提醒自己珍惜时间。长期坚持,一定能与拖延症说“再见”。
六、(一)1.零散的时间, 2.作者从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懂得了要珍惜时间;从格拉宁的小说《奇特的一生》中懂得了要怎样有效利用时间,把时间留住。 3.不断学习创造 4.引用的是臧克家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5. A
(二) 1. D 2. B 3. 示例:孩子,快回家吃饭吧 4. 三次。那杯热茶,一方面象征着老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另一方面象征着老人生活的温暖和恬淡。“我”祝福老人手里握着的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表示“我”感激老人曾经给“我”的关爱,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老人以后温暖生活的祝福。 5.示例:有一次,我走在一位双手都拿着东西的同学前面,主动替他把教学楼的大门撑住,让他先走,他看了看我,说:“谢谢你!”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