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1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训练(含答案)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1.1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训练(含答案)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7 18:1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
1.生物界一切活动的不竭动力最终来自( )
A.光 B.水 C.空气 D.温度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
A.只在白天 B.只在晚上 C.在白天和晚上 D.只在光下
3.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B.水+二氧化碳有机物+二氧化碳
C.水+氧气有机物+氧气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
4.小梅穿着白裙子坐在草地上,后来发现裙子的一部分被青草染成了绿色,使用下列哪种液体最容易将裙子洗干净(  )
A.酒精 B.肥皂水 C.洗衣粉水 D.沸水
5.玉兰等植物在初春时节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下列关于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推测错误的是( )
A.主要是依靠导管运输至花瓣中
B.通过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形成
C.主要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起来的
D.这些有机物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6.“水果皇后”草莓营养丰富。使草莓果实增重的物质主要来自( )
A.土壤中的水分和阳光
B.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
C.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土壤中的有机物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7.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下列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C.有机物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光合作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8.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消毒叶片
C.溶解叶绿素 D.洗涤叶片上的灰尘
9.某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来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实验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
A.水 B.氧气 C.阳光 D.二氧化碳
10.下列实验中,碘液的使用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11.下表所列选项中,采用的步骤或方法与目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 步骤或方法 目的
A 观察草履虫 在载玻片的培养酒里放几丝棉花纤维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
B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在量筒中滴加油滴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 一昼夜 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有 机物
D 观察种子结构 在玉米剖面滴一滴碘酒 子叶部分会变蓝
A.A B.B C.C D.D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将一颗枫树种子种到适宜的土壤里,多年后长成参天大树。枫树从种子到生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于下列哪一项(  )
A.阳光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土壤中的无机盐
13.BT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自然状态下呈蓝色,遇到二氧化碳后先变绿再变成黄色,如图,在A、B试管加入等量的BTB,通入等量二氧化碳气体,再分别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后密封。A试管放在光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光 B.实验还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一段时间后,A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D.B试管溶液颜色先蓝后绿最终呈黄色
14.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步骤与相应目的不相符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2~3天——消耗叶中原有的淀粉
B.用墨纸遮盖叶的一部分——排除光照对实验的影响
C.将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溶解叶中的叶绿素
D.向清水漂洗后的叶滴加碘液——检验有无淀粉产生
15.从海洋不同深度采集甲、乙、丙、丁四种藻类,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据图推测生活在海洋最深处的藻类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
16.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把水和 合成 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换成 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放出 的过程。
17.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有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尤其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鱼便停止了浮头。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18.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和水,其实质是制造 ,储存 。
1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操作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0.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同学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吧。
提出问题是:光能影响叶绿素(叶绿素是叶绿体中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的产生吗?
(1)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
(2)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把甲放在 下培养,把乙放在 处培养.
(3)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乙中的黄豆芽 。
(4)如果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那么该实验验证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四、综合题
21.下图是叶片及其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例:[1]上表皮):
(1)叶片由表皮、[ ] 、叶脉三部分组成。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叶脉中的 (填结构名称)运输来的。
(3)[5]是指 ,它的张开和闭合是由 细胞控制的。
22.如图一表示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过程,图二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请如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中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相应的字母)。把天竺葵提前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图一的实验变量是 ,图一中步骤D滴加的染色试剂是 ;该实验可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3)图一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 。
(4)图二中表示乙表示 ;丙表示 。
(5)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 。
五、资料分析题
23.在自家樱桃园里,张琪同学发现,弱光环境生长的樱桃植株叶片偏薄。他制作樱桃叶片横切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并查阅相关资料,获得了图1和图2结果。
(1)图1中, (填字母)是栅栏组织,该处细胞呈圆柱状,排列比较 (紧密/疏松),细胞内叶绿体较多。樱桃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利用透过 (填字母)和d进入的光提供的能量,将水和 制造成淀粉等有机物。
(2)图2中,生长环境的光照强度越弱,樱桃叶片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均越 ,这种变化使光线能够透入大多数叶绿体内。其中厚度变化幅度更大的结构是 (填图1中字母),这样可以使叶片变薄对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上述现象体现了樱桃植株对弱光环境的 。
24.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凯凯同学制定了以下的实验方案。
(1)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溶液,密封不漏气。
(2)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3)“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4)取一片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5)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滴几滴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生成的蓝色出现。
该实验方案中有几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A
6.C
7.B
8.C
9.D
10.C
11.D
12.B
13.B
14.B
15.D
16. 二氧化碳 淀粉 化学能 氧气
17.黎明时,藻类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氧气,导致水中缺氧,鱼浮头呼吸;天亮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水中溶氧量增加,鱼停止浮头。
18. 二氧化碳/CO2 有机物 能量
19.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0.(1)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
(2) 阳光 黑暗(或无光)
(3) 变绿 不变绿
(4)光
21.(1)[2]叶肉
(2) 叶绿体 导管
(3) 气孔 保卫
22.(1) BGCFEDA 将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 光照 稀碘液 光 淀粉
(3)溶解叶绿素
(4) 水分 氧气
(5)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23.(1) b 紧密 a 二氧化碳
(2) 薄 c 适应
24. 应是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其中A组放置氢氧化钠溶液,B组不放置氢氧化钠溶液 两组均进行“饥饿”处理,“红色安全灯”应改为“绿色安全灯” 两组同时照光 两组进行相同的处理 两组进行相同的处理,“葡萄糖”应改为“淀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