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下第11章第4节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一、选择题
1.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句话道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 B.拉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C.为自身生活提供有机物 D.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2.植树造林有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3.“爱护绿色生命,就是爱护人类”。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绿色植物能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物质等,还能够保持水土
D.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就无法进行
4.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却相对稳定。对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植物的呼吸作用
5.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
C.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包括以上三者
6.据统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每吸收44g二氧化碳就能释放32g氧气,同时植物也时时刻刻进行着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这体现出绿色植物( )
A.能美化环境
B.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C.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D.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7.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生物圈有重大的意义,下列有关其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 B.能促进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C.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8.下列关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B.提高了大气的湿度
C.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构建植物体自身
9.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用来:( )
①构建植物体;②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③为蒸腾作用提供动力;④贮存在体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对维持生物圈中的阳光碳─氧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过程中,甲和丙分别表示( )
A.二氧化碳、氧气 B.二氧化碳、有机物
C.氧气、有机物 D.氧气、二氧化碳
11.《黄帝内经》里针对饮食养生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体现了绿色植物( )
A.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能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C.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无机盐
D.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和能量
12.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对维护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3.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
B.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B
C.A是动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D.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A
14.下列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C.吸附灰尘、降低噪音 D.降低湿度、减少降水
15.河南省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着力打造黄河生态长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
B.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C.绿色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
D.绿色植物的根深入地下,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填空题
16.森林在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7.许多食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可以直接为人类所食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 。
18.植物通过 ,不断吸收大气中的 ,又将 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 的相对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19.漫步在绿树成萌、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会感觉空气特别地清新,这与绿色植物的 作用有关。
20.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要维持碳—氧平衡,一方面应当保护现有森林, ;另一方面要开展国际合作, 。
三、实验探究题
21.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到目前为止,共有8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12名科学家摘取。请完成下列相关经典实验的分析。
(1)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中,泥土的质量减少了60克,主要原因是 。
(2)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中②和 对照,说明植物能够更新由于小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后来,其他科学家的实验相继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
(3)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现在,我们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 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并对维持大气中的 平衡起重要作用。
四、综合题
22.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①、②表示气体,I表示结构,A、B表示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1)图中I结构是由两个半月形的 构成的 ,除了①、②能进出I结构外,能从该结构散失的物质有 。
(2)燃料的燃烧加剧了生物圈中[①] 的排放,图中生理活动 (填字母)也能增加大气中该气体的浓度。
(3)我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保护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进行 消耗①。另一方面我们中学生能为此做些什么? 。(写出两点)
23.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我国人工造林规模世界第一,而且还在继续造林。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是其他生物和人类食物及能量的来源。因此,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为生物圈中的绝大多数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 。
(2)森林是“水库”,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3)森林也是“钱库”,森林每年为我国提供的木材达到5亿立方米,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 。
(4)森林更是“碳库”,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该过程在细胞的 中进行。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作为中学生,该怎样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列举一条即可)
五、资料分析题
24.资料一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
资料二 森林中的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森林中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的动物由于在树上容易找到丰富的食物和栖息产所,因而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种类特别多。
资料三 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业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分析并回答:
(1)森林中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再主要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促进了生物圈的 循环,因此森林又被称为地球上的绿色水库。
(2)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 ,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 ,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 。
(3)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可以通过 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 平衡。这里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4)森林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具有 (填“减弱”或“增强”)地球 的作用。
25.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热带雨林降水频繁,其中有不少雨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冷凝而成的。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水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
资料二: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是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此过程中,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得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如下图)。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1)据资料一计算,热带雨林的蒸腾量占降水量的比例大约是 %,所以热带雨林的降水频繁。这也说明绿色植物能提高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 。
(2)降雨落到地面,又被植物通过根尖的 吸收,通过茎内的 运输到叶片,“植物体每吸收1 kg水,只有10g左右保存在体内。”其余的水分经由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 作用。
(3)森林除了有“绿色水库”之称,还有“地球之肺”之称,这是因为森林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 ,从而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D
6.C
7.D
8.B
9.A
10.B
11.D
12.B
13.D
14.D
15.C
16.涵养水源
17.所需的能量/能量
18.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和氧气
19.光合
20. 并大力植树造林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1.(1)土壤中的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利用了(意思达到就给分)
(2) ④ 氧气
(3)淀粉
(4) 光能/太阳能 碳一氧
22.(1) 保卫细胞 气孔 水蒸气
(2) 二氧化碳 B
(3) 光合作用 低碳出行,节约用纸,爱护树木
23.(1)物质和能量
(2)蒸腾
(3)形成层
(4) 光合 叶绿体
(5)植树造林(节能、环保等)
24.(1) 蒸腾 水
(2) 多/少 复杂/简单 强/弱
(3) 光合 碳-氧 生物影响环境
(4) 减弱 温室效应
25.(1) 80.5 水循环
(2) 成熟区/根毛 导管 蒸腾
(3) 氧气/O2 碳-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