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7 18: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学年邵阳市二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范围:必修一、二,选修一、二,选修三第一、二章。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Zn-6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明“联合制碱法”的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是
A.徐光宪 B.闵恩泽 C.屠呦呦 D.侯德榜
A.A B.B C.C D.D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式为CH2=CH2 B.一氯甲烷的分子式为CH3Cl
C.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D.1-丁烯的键线式为
3.召伯窑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召伯村北邵水河岸地带,是资水上游地区规模罕见的一处宋代制瓷遗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展柜使用的钢化玻璃,其主要成分只有
B.墙体使用的砖瓦、水泥都是硅酸盐材料
C.陈列的砖瓦的原料有高岭土,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青砖的青色主要来自氧化铁
*4.从柑橘中炼制萜二烯(),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6
B.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
C.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D.与过量的溴的CCl4溶液反应后产物为
*5.已知乙醛(CH3CHO)是易溶于水、沸点为20.8 ℃的液体,将乙醛和乙酸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A.加热蒸馏
B.加入Na2CO3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
C.先加入NaOH溶液后蒸出乙醛,再加入H2SO4,蒸出乙酸
D.与钠反应后分离
*6.某不饱和烃能与完全加成,其加成后的产物又能被完全取代。则该烃是
A.丁烯 B.丙烯 C.丙炔 D.1-丁炔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物质的量为
B.盐酸中含有
C.生成时,消耗
D.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为
8.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金属钠与水反应:
B.氨的催化氧化反应:
C.铁丝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D.钢铁在中性环境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
9.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基态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B.基态C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C.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的电子式为
10.使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关实验正确的是
A.溶液的转移 B.制备胶体 C.钠的燃烧 D.过滤
A.A B.B C.C D.D
11.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N2H4的燃烧热是624.0kJ/mol,则N2H4(l)+3O2(g)=2NO2(g)+H2O(l) ΔH=-624.0kJ/mol
B.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某容器中起始充入1molN2(g)和3molH2(g)达到平衡时放出92.4kJ热量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若将含0.5mol的稀H2SO4与含0.5molBa(OH)2的溶液混合,则放出的热量为57.3kJ
12.已知:的。其中相关的键能数据如右表所示,则x的值为
化学键 F—F N—F
键能/ 946 x 283
A.471 B.157 C.138 D.756
13.基于水煤气转化反应,通过电化学装置制备纯氢的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电源负极
B.阴极电极反应为:
C.使用阴离子交换膜能使乙室中保持不变
D.该装置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利于制得高纯度氢气
14.常温下,用的溶液滴定等浓度的某酸HX,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上所有点的溶液中均存在:
B.c点溶液中:
C.需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d点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非注明外,每空2分,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
*15.(16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
(1)图中,A管的作用是 ,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分)
(2)乙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乙炔发生反应的类型为 。
(3)乙炔通入足量的溴的CCl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3分)
(4) 若把乙炔与HCl加成,1mol乙炔最多可与 molHCl加成,1mol其加成产物能和 molCl2发生取代反应。
16.(16分)稀土()包括镧、钇等元素,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我国南方特有的稀土矿可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一种从该类矿(含铁、铝等元素)中提取稀土的工艺如下:
已知:月桂酸熔点为;月桂酸和均难溶于水。该工艺条件下,稀土离子保持价不变;的,开始溶解时的pH为8.8;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相关pH见下表。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8.8 1.5 3.6 6.2~7.4
沉淀完全时的pH / 3.2 4.7 /
(1)“氧化调pH”中,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 。
(2)“过滤1”前,用溶液调pH至 的范围内,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加热搅拌”有利于加快溶出、提高产率,其原因是 。
“操作X”的过程为:先 ,再固液分离。
(4)若沉淀完全时,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X10-5,则的溶度积常数为 ,(3分)开始沉淀时,铁离子和铝离子的浓度比为 。(3分)
17.(12分)Ⅰ.工业上用H2和CO工合成甲醇的反应为:2H2(g) +CO(g) CH3OH(g)
该反应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完成下列填空:
(1)请书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2)250℃时,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表所示,通过计算得出浓度商Q为 (填数值),则此时v(正) v(逆)。(填“>”、“<”或“=”)
物质 H2 CO CH3OH
浓度/mol·L—1 0.30 1.6 0.90
(3)恒温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选填编号)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c.甲醇的浓度保持不变 d.v正(H2)=v逆(CH3OH)
Ⅱ.工业上也能采用CO2催化氢化的方法合成甲醇:
CO2(g) + 3 H2(g) = CH3OH(g) + H2O(g)
已知:CO2(g) + H2(g) = H2O(g) + CO(g) H1= 41.1 kJ·mol-1
CO(g) + 2 H2(g) = CH3OH(g) H2= -90.0 kJ·mol-1
(4)写出CO2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
(5)想要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能改变的条件是 。
18.(14分)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下图是乙烯制氯乙烯的简单流程图: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一定条件下乙烯也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乙醇,写出乙醇的官能团名称: 。
(3)苯乙烯( )与HBr发生生成A( )。同时生成一种副产物B,B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则B为 。A中有无手性碳?答:
(4)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可以,为什么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C D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B C D
15.(1) 调节液面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aC2+2H2O→Ca(OH)2+CH≡CH↑(3分)
(2)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
(3) CH≡CH+2Br2→CHBr2-CHBr2 (3分)
(4) 2 4
【详解】(1)通过调节A管的高度,从而使右边的电石和水接触或分离,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水与碳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2)乙炔具有还原性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酸性的高锰酸钾使其褪色;
(3)乙炔能够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的CCl4溶液褪色,化学方程式为:CH≡CH+2Br2→CHBr2-CHBr2;
(4)乙炔是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以免发生爆炸;乙炔中含碳的质量分数较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5)乙炔与HCl完全加成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1mol乙炔生成1mol有机物,化学反应为CH≡CH+2HCl→CH3CHCl2,生成的二氯代物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该二氯代物与氯气按1:4反应,故完全反应需要消耗氯气4mol。
16.(1)Fe2+
(2) 4.7pH<6.2
(3) 加热可以提高反应物粒子运动速度,搅拌增加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使溶出更彻底,提高溶出速度,提高产率 冷却结晶
(4) 10-32.9 (3分) 101.8(3分)
【详解】(1)由流程图可知,“氧化调pH”目的是除去含铁、铝等元素的离子,需要将Fe2+氧化为Fe3+,以便后续除杂,所以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Fe2+,故答案为:Fe2+;
(2)由表中数据可知,沉淀完全的pH为4.7,而开始沉淀的pH为6.2~7.4,所以为保证、沉淀完全,且不沉淀,要用溶液调pH至4.7pH<6.2的范围内,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7pH<6.2;;
(3)“加热搅拌”有利于加快溶出、提高产率,其原因是加热可以提高反应物粒子运动速度,搅拌增加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使溶出更彻底,提高溶出速度,提高产率,故答案为:加热可以提高反应物粒子运动速度,搅拌增加溶剂与溶质的接触面积,使溶出更彻底,提高溶出速度,提高产率;
“操作X”的结果是分离出月桂酸,由信息可知,月桂酸熔点为,故“操作X”的过程为:先冷却结晶,再固液分离,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4铝离子沉淀完全时,pH=4.7,氢氧根离子浓度=kw/CH+=10-9.3 ,氢氧化铝的KSP=10-5x(10-9.3)3=10-32.9,同理可算出氢氧化铁的KSP=10-37.4,则开始沉淀时,铝离子浓度= KSP/c3=10-32.9/(10-10.4)3=10-1.7,同理铁离子浓度=100.1则开始沉淀时两者之比为101.8
17.(1)K=
(2) 6.25 <
(3)bc
(4)CO2(g) + 3H2(g)=CH3OH(g) + H2O(g) ΔH = -48.9kJ/mol
(5)降温
【详解】(1)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Q==6.25>2.041,此时平衡逆向移动,v(正)<v(逆);
(3)a.该反应中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为恒容的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甲醇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时,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d.v正(H2)=v逆(CH3OH)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4)已知:反应Ⅰ:CO2(g) + H2(g) = H2O(g) + CO(g) H1= 41.1 kJ·mol-1
反应Ⅱ:CO(g) + 2 H2(g) = CH3OH(g) H2= -90.0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Ⅰ+反应Ⅱ得到CO2(g) + 3 H2(g) = CH3OH(g) + H2O(g),则 H = H1+ H2= -90.0 kJ·mol-1+ 41.1 kJ·mol-1=-48.9kJ/mol,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 + 3H2(g)=CH3OH(g) + H2O(g) ΔH = -48.9kJ/mol
(5)反应②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因此降低温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18.(1)CH2=CH2
(2) CH2=CH2 + Cl2→CH2ClCH2Cl 加成 羟基
(3) 有
(4)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详解】(1)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
(2)由分析可知,反应①中,CH2=CH2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lCH2Cl,化学方程式为:CH2=CH2 + Cl2→CH2ClCH2Cl;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乙烯也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中官能团为羟基;
(3)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苯乙烯( )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由于HBr结构不对称,所以可能产物有两种,若A为 ,则另一种副产物B为 ;A有手性碳分子
(4)乙烯分子中含有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虽然不饱和程度大,但由于分子结构高度对称,且不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所以很难被强氧化剂氧化。由此可知,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原因是: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答案为: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