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讲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高分子材料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9讲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高分子材料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8 01:0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9讲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高分子材料
复习要求 1. 认识油脂、糖类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2. 认识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特点与主要性质,了解DNA、RNA的结构特点与生物功能。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3. 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4. 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5. 认识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知识体系
考点一 糖类、油脂、氨基酸、蛋白质
一、 糖类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1. 糖类的概念
①概念: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②组成:含____________三种元素。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符合通式________,所以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2. 分类及性质
续表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法:
【注意】 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碘水可检验淀粉是否有剩余;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时,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
二、 油脂
1. 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____________与甘油反应所生成的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结构可表示为
2. 分类
【注意】 ①油脂的密度比水小。②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3. 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经硬化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也称硬化油。
如油酸甘油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油脂的水解(取代反应)
①酸性条件下,硬脂酸甘油酯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碱性条件下,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即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其水解程度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
【注意】 a. 油脂属于小分子;b. 油脂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c. 碱性条件下油脂的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下油脂的水解程度。
4. 脂肪、油、矿物油的比较
三、 氨基酸与蛋白质
1. 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的组成与结构
羧酸分子烃基上的氢原子被________取代得到的化合物称为氨基酸。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几乎都是α 氨基酸,其通式为____________K,官能团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①两性
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酸性基团________,又含有碱性基团________,因此,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
②成肽反应
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氨基与羧基间缩合脱去水,形成含有肽键(CONH)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
两分子氨基酸脱水形成二肽,如:
(3)常见氨基酸
氨基乙酸(甘氨酸):CH2—COOHNH2
2 氨基丙酸(丙氨酸):CH3—CH—COOHNH2
苯丙氨酸:CH2—CH—COOHNH2
2. 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组成
①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通过肽键等相互连接形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②蛋白质含有C、H、O、N、S等元素。
(2)蛋白质的结构
①蛋白质的结构不仅取决于多肽链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还与其特定的________有关。
②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3)蛋白质的性质
【思维拓展】
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比较
盐析 变性
概念 蛋白质在某些可溶性盐的浓溶液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续表
特征 可逆 不可逆
实质 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 结构、性质改变,化学变化、强碱、强氧化剂、紫外线、重金属盐、苯酚、甲醛、乙醇等
用途 分离、提纯蛋白质 杀菌、消毒、保存标本
条件 碱金属、镁、铝等轻金属盐和铵盐的浓溶液 加热、强酸
实例 硫酸铵或硫酸钠等盐溶液使蛋白质盐析 重金属盐(例如硫酸铜)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
3. 酶
(1)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性质。
(2)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①条件温和;
②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③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四、 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
【易错辨析】
1.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蔗糖未发生水解反应。(  )
2. 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
3. 矿物油和植物油主要成分不同。(  )
4. 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
5. 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病毒蛋白质变性。(  )
                
1. (2024·连云港期末)检验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如下:
步骤1: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取少量水解液于一支试管中,向试管加入碘水,溶液显蓝色。
步骤2:另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1如果不加入稀H2SO4,淀粉就不会发生水解
B. 步骤1中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C. 步骤2中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氧化性
D. 步骤1和步骤2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部分发生水解
2. 巧克力中含有一种由硬脂酸(C18H36O2)和甘油(C3H8O3)酯化而成的脂肪(硬脂酸甘油酯),因此具有润滑的口感,会在嘴里融化,硬脂酸甘油酯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属于硬脂酸甘油酯的性质的是 (  )
A. 熔点很高
B. 难水解
C.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D. 可缓慢氧化生成CO2和H2O
3. (2025·浙江模拟预测)为了自制肥皂,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步骤Ⅰ中,加入试剂Ⅰ的作用是提供均相溶剂
B. 步骤Ⅰ中,涉及到加热操作,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C. 步骤Ⅲ中,可用多组纱布进行过滤操作
D. 步骤Ⅱ中,加入饱和食盐水,降低了NaOH的溶解度,使得固体析出
4. (2025·江苏模拟组合题)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CuSO4溶液,有固体析出,再加水固体不溶解 蛋白质的结构已发生变化
B 向蔗糖中滴加少量浓硫酸,搅拌,蔗糖变黑,体积膨松,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氧化性
C 向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甲醛和(NH4)2SO4饱和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了变性
D 向20%麦芽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碱性,最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出现银镜 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考点二 高分子材料
一、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1. 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1)单体:能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分子化合物。
(2)链节:高分子中化学组成________、可重复的________结构单元。
(3)聚合度: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________。
2. 高分子的分类及性质特点
二、 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
1. 概念及特征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概念 由不饱和单体加成________生成________的反应 单体分子间通过________生成高分子的反应,生成缩聚物的同时,还伴有小分子的副产物(如水、氨、卤化氢等)的生成
单体特点 含有__________的不饱和有机物 含有__________的反应基团(如—OH、—COOH、—NH2、—X等)
产物特征 高聚物与单体具有相同的组成,生成物一般为线型结构 生成高聚物和小分子,高聚物与单体有不同的组成
2. 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
【思维拓展】
(1)两大反应的书写方法
①加聚反应的书写方法
a. 单烯烃型单体加聚时,“断开双键,键分两端,添上括号,右下写n”。例如:
b. 二烯烃型单体加聚时,“单变双,双变单,破两头,移中间,添上括号,右下写n”。例如:
c. 含有一个双键的两种单体聚合时,“双键打开,中间相连,添上括号,右下写n”。例如:
②缩聚反应的书写方法
与加成聚合物结构简式写法有点不同,缩聚物结构简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
(2)高聚物单体的推断方法
推断单体时,一定要先判断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并找准分离处。
①加聚产物的主链一般全为碳原子,按“凡双键,四个碳;无双键,两个碳”的规律画线断键,然后半键闭合、单双键互换。如的单体为CH2===CH2和CH2===CHCN,
的单体为CH2===CHCH3和CH2===CH—CH===CH2。
②缩聚产物的链节中不全为碳原子,一般有“COO—”“CONH”等结构,在或画线处断键,碳原子上连—OH,氧原子或氮原子上连—H,即得单体。
三、 高分子材料
1.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其中,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又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2. 通用高分子材料
(1)塑料: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等。塑料可分为:
①聚乙烯
分类 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高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与链的长短有关,高分子链越长,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高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软化温度和密度越高
应用 低密度聚乙烯可做食品包装袋等,高密度聚乙烯较硬,可做瓶、桶、板、管与棒材等。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磨性,使用温度范围广,耐化学腐蚀,可用于制造防弹服、防弹头盔、绳缆等
②酚醛树脂
合成方法 在酸催化下,等物质的量的苯酚与甲醛发生反应,苯酚邻位或对位的氢原子与甲醛的羰基加成生成羟甲基苯酚,然后羟甲基苯酚之间相互脱水缩合成线型结构的高分子。具体反应如下:在碱催化下,苯酚与过量的甲醛反应,生成羟甲基苯酚的同时,还生成二羟甲基苯酚、三羟甲基苯酚等,继续反应生成________结构的酚醛树脂
性能及应用 具有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受热后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一般溶剂。酚醛树脂主要用作绝缘、隔热、阻燃、隔音材料和复合材料,可用于生成烹饪器具的手柄,一些电器与汽车的零部件,火箭发动机、返回式卫星和宇宙飞船外壳等的烧蚀材料
(2)合成纤维
①聚酯纤维
合成方法 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的是聚酯纤维中的涤纶,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性能与应用 涤纶纤维的强度大,耐磨,易洗,快干,保形性好,但透气性和吸湿性差。涤纶大量应用于服装与床上用品、各种装饰布料、国防军工特殊织物,以及工业用纤维制品等
②聚酰胺纤维
合成方法 聚酰胺纤维中的锦纶是较早面世的合成纤维之一,由己二胺和己二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又称锦纶66、尼龙66),化学方程式为
续表
性能与应用 聚己二酰己二胺不溶于普通溶剂,拉制的纤维具有天然丝的外观和光泽,耐磨性和强度超过当时任何一种纤维。可用于生产丝袜、降落伞、渔网、轮胎帘子线等
(3)合成橡胶
①性能及应用:橡胶是一类具有弹性的物质,在外力作用下,橡胶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去除外力后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橡胶在耐磨、耐油、耐寒、耐热、耐腐蚀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顺丁橡胶
合成方法 顺丁橡胶是以1,3 丁二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以顺式结构为主的聚合物,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H===CH2
橡胶的硫化 呈线型结构的橡胶,分子链较柔软,性能较差。将其与硫等硫化剂混合后加热,硫化剂将聚合物中的双键打开,以二硫键(—S—S—)等把________结构连接为________结构,得到既有弹性又有强度的顺丁橡胶。但硫化交联的程度不宜过大,否则会使橡胶失去弹性。顺丁橡胶具有很强的弹性,耐磨、耐寒性好,主要用于制造轮胎
3. 功能高分子材料
(1)高吸水性树脂
①应用: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抗旱保水,改良土壤。可以用于婴幼儿纸尿裤等。
②合成思路:一是改造纤维素或淀粉分子,接入强亲水基团;二是合成新的带有强亲水基团的高分子。
③淀粉、纤维素等天然吸水材料的改性。在淀粉和纤维素的主链上再接入带有________基团的支链,提高吸水性能。例如,淀粉与丙烯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以淀粉为主链的接枝共聚物。为防止此共聚物溶于水,还需在交联剂作用下生成网状结构的淀粉—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④用带有强亲水基团的烯类单体进行聚合,得到含亲水基团的高聚物。例如,在丙烯酸钠中加入少量交联剂,再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可得到具有网状结构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2)高分子分离膜
性能 分子膜一般只允许水及一些小分子物质通过,其余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另一侧,形成浓缩液,达到对原液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分类 分离膜根据膜孔大小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可用于分离不同的物质
主要材料 主要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如醋酸纤维、芳香族聚酰胺、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
应用 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和饮用水的制取,以及果汁浓缩、乳制品加工、药物提纯、血液透析等领域
【易错辨析】
1. 天然橡胶是高聚物,不能使溴水褪色。(  )
2. 加聚反应单体有一种,而缩聚反应的单体应该有两种。(  )
3. 聚乙烯可包装食品,而聚氯乙烯塑料不可用于包装食品。(  )
4. 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的化学计量数为(n-1)。(  )
5. 单体与由该单体形成的高聚物具有相同的性质。(  )
                
下列关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错误的是(  )
  素 养 评 估  
                
1. 唐代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涉及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乙醇等化学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淀粉、乙醇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 麦芽糖、葡萄糖都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
D. 淀粉、麦芽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2. (2025·南京鼓楼月考)我国某些地区曾发生过用石蜡油等工业用油加工大米的“毒米事件”,威胁人民健康。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来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油属于混合物
B. 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C. 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油属于无机物
D. 食用油属于有机高分子,石蜡油属于有机小分子
3. 核酸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是病毒的“身份证”。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酸是核蛋白的非蛋白部分,也是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B. 核酸水解产物中含有磷酸、葡萄糖和碱基
C. 核酸、核苷酸都是高分子
D. 核酸有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类,对蛋白质的合成和生物遗传起重要作用
4. 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半胱氨酸属于α 氨基酸
B. 半胱氨酸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
C. 半胱氨酸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碱性气体
D. 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
5. 四氯乙烯()是一种衣物干洗剂,聚四氟乙烯()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层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可以由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B. 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
C. 四氯乙烯对油脂有较好的溶解作用,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它们都能发生加成反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第29讲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高分子材料
考点一 糖类、油脂、氨基酸、蛋白质
知识归纳
一、 1. ②碳、氢、氧 Cn(H2O)m
2. 同分异构体 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不具有 不是 具有 是 同分异构体 蓝
二、 1. 高级脂肪酸 
3.
三、
2. (2)①种类 数目 排列顺序 空间结构 (3)氨基酸 —NH2 —COOH 可逆 不可逆 黄 烧焦羽毛
【易错辨析】
1. × 2. √ 3. √ 4. √ 5. √
命题突破
1. D 解析:硫酸是淀粉溶液水解的催化剂,所以步骤1加入稀H2SO4,是为了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并不是不加入稀H2SO4淀粉就不会发生水解,A错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淀粉遇碘变蓝,可能是因为淀粉部分发生水解,则步骤1中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B错误;氢氧化铜变为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即铜元素被还原,所以步骤2中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C错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且葡萄糖能和氢氧化铜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所以步骤1和步骤2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部分发生水解,D正确。故选D。
2. D 解析:硬脂酸甘油酯属于分子晶体,熔点较低,A错误;硬脂酸甘油酯中含酯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水解,B错误;硬脂酸甘油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C错误;硬脂酸甘油酯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缓慢氧化能生成CO2和H2O,D正确。
3. D 解析:油脂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加入试剂Ⅰ的作用是促进牛油溶解,提供均相溶剂,A正确;升高温度可以促进油脂的碱性水解,加快反应的速率,B正确;步骤Ⅲ中,可用多组纱布进行过滤操作,通过过滤分离出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C正确;加入氯化钠发生盐析后,高级脂肪酸钠浮在液面上,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促进高级脂肪酸钠的盐析,D错误。故选D。
4. A 解析: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会发生变性,A正确;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搅拌,蔗糖变黑,体积膨松,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B错误;硫酸铵使蛋白质发生盐析,C错误;麦芽糖本身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无法确定其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D错误。
考点二 高分子材料
知识归纳
一、 1. 单体 链节 聚合度 (1)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 (2)相同 最小
(3)数目
2. 天然 热塑 热塑 热固
二、 1. 聚合 高分子 缩合反应 双键或三键 两个或两个以上
三、 2. (1)②网状 (3)②线型 网状
3. (1)③强亲水
【易错辨析】
1. × 2. × 3. √ 4. × 5. ×
命题突破
B 解析:氯丁橡胶(?CH2—C===CH—CH2?Cl)的单体为2 氯 1,3 丁二烯,由2 氯 1,3 丁二烯经加聚反应可制备氯丁橡胶,故A正确;聚丙烯酸甲酯(?CH2—CH?COOCH3)的单体为CH2===CHCOOCH3,由CH2===CHCOOCH3经加聚反应可制备聚丙烯酸甲酯,故B错误;AS树脂(?CH2—CH—CH2—CH?CN)的单体为苯乙烯和丙烯腈,由苯乙烯和丙烯腈经加聚反应可制备AS树脂,故C正确;涤纶(?COCOO—CH2—CH2—O?)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缩聚反应可制备涤纶,故D正确。故选B。
素养评估
1. B 解析: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聚合度n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2. B 解析:天然油脂和石蜡油都是混合物,A错误;食用油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石蜡油属于烃类,B正确;食用油和石蜡油都属于有机物,C错误;食用油的成分是油脂,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D错误。故选B。
3. D 解析:核酸是由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A错误;核酸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磷酸、戊糖和碱基,B错误;核酸是高分子,但核苷酸不是高分子,C错误。故选D。
4. D 解析:A项,半胱氨酸可以看作是HSCH2CH2COOH中α 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产物,是α 氨基酸;B项,半胱氨酸既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既能跟强碱反应又能跟强酸反应;C项,半胱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只能生成半胱氨酸钠,不能生成氨气;D项,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应为CHNH2CH2HSCONHCHCOOHCH2SH。
5. B 解析:四氯乙烯可由乙炔发生取代、加成反应得到,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A错误;二者都只含C和卤素原子,B正确;聚四氟乙烯中不含碳碳不饱和键,性质较稳定,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D错误。故选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