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卷(A)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范围: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一、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
1. 那是谁 又藏(cáng zàng)在何处呢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nuó nà)移了。
3.默默时,便从凝(níng yí)然的双眼前过去。
4. 我赤裸(luǒ guǒ)裸来到这个世界。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9分)
春节从腊月的 chū xún( )就开始了,家家áo zhì( )腊八粥,泡色如fěi cuì( )的 suàn bàn( ),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zá bànr( ),这是用花生、zhēnzi( )、lì zi( )等掺和成的。除夕家家吃jiǎo zi( ),放biān pào( ),好不热闹。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 (6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书藉 含糊 恐怖 残暴 B.拘留 哀思 间断 焦急
C.依偎 远眺 思索 幼稚 D.剧烈 严峻 慈祥 隔壁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噗……”锅内又叹了声气。
C.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D.一阵风吹来,柳树便在河边梳理起自己的秀发。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过年时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盈门。
B.《腊八粥》一课“等粥”部分写得详细,“喝粥”部分写得简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让读者感受到了腊八粥的甜蜜和家庭生活的温情。
C.《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
D.《迢迢牵牛星》是与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四、先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6分)
随( )所( ) ( )歌( )舞 ( )面( )刀 行( )积( )
( )无所( ) ( )无分( ) 青( )獠( ) 万( )更( )
1.上面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是 。
2.上面词语中“富可敌国”的反义词是 。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彩:①称赞,夸奖;②光彩,花样;③彩色的绸子;④指赌博或某种竞赛中赢得的东西。
1.他是一个彩迷。 ( )
2.正月十五,处处悬灯结彩。 ( )
3.演员精彩的表演,获得观众齐声喝彩。 ( )
4.过年时,庙会上的活动丰富多彩。 ( )
浑:①水不清,污浊;②骂人糊涂,不明事理;③全,满;④天然的,淳朴的。
5.他真是个浑蛋,尽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 ( )
6.马丁感激地看了他一眼,使出浑身力气。 ( )
7.这里的环境受到了污染,水全是浑的。 ( )
8.他浑厚的嗓音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 )
六、用“幸”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3分)
1.( )下面的路边有棵细长的柳树,马丁扑到树顶上。
2.我们今天的( )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3.爸爸很( ),买彩票中了一等奖。
七、选词填空。(3分)
迅猛 迅速 飞速
1.虽然现代社会发展( ),但是中国人不能丢弃过春节的传统。
2.集合号响了,同学们( )到操场上集合。
3.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电脑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八、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填选项)(3分)
A. 比喻 B.排比 C. 引用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 )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 )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 )
九、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尼尔斯一下子撞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上。(缩写句子)
2.野鹅大声叫道:“跟我们一起飞到拉普兰去吧!”(改为转述句)
3.尼尔斯立刻像被旋风刮去一样,一下子撞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上。(仿写比喻句)
4.狐狸看准时机,一下跳到浮冰上面,无声无息地向野鹅群走去。(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5.你是为我们野鹅做好事的第一个人。我们一致同意你和我们待在一起。(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6.所有的野鹅基本上都睡熟了。(修改病句)
十、将下列顺序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7分)
( )鸡尾,是盛产哈密瓜的新疆。
( )你看,它多像我们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啊。
( )鸡头,是物产丰富的东北三省。
( )鸡背,是一碧千里的内蒙古草原。
( )我有一张鸡年的邮票。
( )鸡腹,密布着许多海港和名城。
( )雄鸡的心脏,正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
十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1分)
(一)北京的春节(节选)(10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本文作者是 ,原名 ,他的作品有话剧《 》、小说《 》。课文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 。(3分)
2.选段中“万不得已”与“必定”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3.“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体现在哪里 (2分)
4.第一段中“除夕真热闹”有什么作用 (2分)
(二)五月的槐乡(11分)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好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跨 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浓白……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侵)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有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蒸的。若吃成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的时候,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 灌)清亮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姐儿变得格外俊。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往嘴里(赛塞)上一把,甜滋滋、香喷喷的……
1.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抄下来。(2分)
(1) ABB式:
(2) AABB式:
2.在文中用“ ”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2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的字词语。(3分)
(1)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
(2)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俊。
(3)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
4.照样子,写句子。(2分)
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若 ,就 ;若 . 就 。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十二、习作。 (30分)
泪水,是感情的流露,或喜悦,或悲伤,或懊悔,每一次流泪都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都会在情感深处留下深深的印记。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你走过的历程。回首往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呢 请你以“泪水”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期中测试卷(A)
一、1. cáng 2. nuó 3. níng 4. luǒ
二、初旬 熬制 翡翠 蒜瓣 杂拌儿 榛子 栗子 饺子鞭炮
三、1. A 2. C 3. D
四、心 欲 载 载 两 三 善 德 别 求 身 文面 牙 象 新 1.青面獠牙 2.身无分文
五、1. ④ 2. ③ 3. ① 4. ② 5. ② 6. ③ 7. ①8. ④
六、1.幸好 2.幸福 3.幸运
七、1.迅猛 2.迅速 3.飞速
八、1. C 2. A 3. B
九、1.尼尔斯撞在松树上。 2.野鹅大声叫道,跟他们一起飞到拉普兰去吧! 3.略 4.略 5.因为你是为我们野鹅做好事的第一个人,所以我们一致同意你和我们待在一起。 6.所有的野鹅都睡熟了。(或:野鹅基本上都睡熟了。)
十、5 2 3 4 1 6 7
十一、(一)1.老舍 舒庆春 示例:茶馆 示例:骆驼祥子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可以体现出人们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一传统风俗,这里饱含着浓浓的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3.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4.这是一个总起句,总领全段,本段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二)1. 略 2. 挎 浸 罐 塞 3. (1) 相信,肯定,必须。 (2)美丽,漂亮。 (3)小男孩 4.示例:是情绪低落 出去散散步 是伤心 找朋友谈谈心
5.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五月洋槐花的喜爱之情。
十二、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