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B)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7分)
1. huā pǔ( )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一些蜜蜂在huā ruǐ( )上辛勤地采蜜。
2.他虽然是一个máng rén( ),却能用口琴吹奏出qīng cuì( )的音乐,好像夏天的夜晚,蟋蟀唱着动听的歌,丝毫不 dān diào( )。
3. 这使人感到 kǒng bù( )的现象被zhèng shí( )是一个恶作剧。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7分)
司空( )( ) 追( )求( ) 过( )不( ) 见( )知( )
声泪( )( ) ( )神( )注 锲而( )( ) 不可( )( )
1.“专心致志”的近义词是 、 ,我还知道 也是它的近义词。
2.选词填空。
(1)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 ,一样会误事的。
(2)科学研究需要从 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10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盘盂(yú) 鸿鹄(hào) 玻璃 吻合
B. 学弈(yì) 荧光屏(píng) 文献 高傲
C. 弓缴(jiǎo) 钵子(bō) 艰硬 齿轮
D. 纬度(wěi) 华罗庚(huà) 阶断 阻拦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曰:非然也 不以为然 B.虽与之俱学 万籁俱寂
C.及其日中如探汤 望尘莫及 D.为是其智弗若与 自愧弗如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为是/其智/弗若与
C.日/初出/大如车盖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文文想在习作的开头说明“多读课外书”的好处,下列名句引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B.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孟颊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草书的笔意。
B.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京张铁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C.《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不能决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D.《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对未来的上学方式进行了想象。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改为陈述句)
2.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仿写句子)
在回家的路上,早晨有 ,夜里有 ,春天有 ,夏天有 ,冬天有 ,秋天有 。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共8处)
星期天,同学们相约来到学校综合实贱活动基地:少年宫,参加航模。大家充分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航空模型。望着精美的一件件作品,老师忍不住且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夸讲道:“你们真棒”!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接着列举了三个事例:① ,② ,③ ;最后总结出“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 的人。
2.俗话说:“ 。”只有改变,事物才能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能做到“ ”,一代更比一代强。(填名言警句)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
【材料一】 罗伯特·索耶,这位加拿大“科幻教父”,曾包揽雨果奖、星云奖和坎贝尔奖三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奖项。他出版了22部长篇科幻小说,包括“恐龙文明三部曲”和《金羊毛》《计算中的上帝》。在索耶看来,“科幻是现实的镜子”,科幻作家不应只是空想,而应该担负起批判现实的责任;科幻小说是对人类文明的反省;科幻小说还可以预测未来。科幻小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二是让人们学会思考未来。
【材料二】 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创作了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小说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1.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2分)
(1)科幻小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能让人们学会思考未来。( )
(2)科幻小说是科幻作家随意的凭空想象,可以天马行空。 ( )
2.请根据材料一中对“科幻小说”的描述,分析材料二中画“ ”句子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的原因。(3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6分)
(一)如何给地球降温(13分)
①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加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将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②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去世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从而起到降温作用。泰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极广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泰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泰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③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泰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千米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 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
④这些设想有的近乎异想天开,但也为人类解决地球变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1.第①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作用是 。(2分)
2.为了给地球降温,短文列举了哪些奇思妙想 详写的是什么 (4分)
3.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的设想为什么没被采用 (2分)
4.下列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这些异想天开的设想不能真正地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B.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有了好的解决方案。
C.科学发现的机遇永远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所以大胆想象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5.近几年,全球气温屡创新高,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请你想想如何为地球降温助力。(至少写三点)(3分)
(二)难忘那两位街头艺人(13分)
① 那一老一少两个街头艺人就像两朵美丽的浪花,永远跳跃(yào yuè)在我记忆的长河中。
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闷(mēn mèn)热极了。走在回家的路上,从远处传来二胡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是一老一少在拉二胡。一个老年人,穿着蓝色上衣,一条黑色的裤子上打着几个补丁。他个子不高,饱经风霜而又布满皱纹的脸上戴着一副老式的墨镜,好像是个盲人。他的旁边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圆脸蛋,大眼睛,她的头发又黑又长,皮肤洁白,就像童话故事中的白雪公主一样。优美、悦耳的二胡声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他们拉的曲子很欢快,并不像普通乞丐那样拉凄凉的曲子。
③这时,我发现他们旁边用粉笔写了几个字:“我们不是乞丐,请别给我们拍照,也别给我们钱。”我想:他们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怎么会懂得这些呢 他们是为了博取人们的同情,还是耍什么花招 真可恶(è wù)。
④我正想走,又转念一想:他们其实也挺可怜的,就给他们一点钱,老师不是常教导我们要乐于助人吗 于是我从钱包里取出一点钱,丢到他们身边。
⑤忽然,一只小手扯住了我的上衣,我回头一看,那小女孩一本正经(jīng jǐng)地对我说:“大姐姐,钱给你,我们不是乞丐。”那位盲人走过来,扶了扶他的眼镜,用沙哑的声音对我说:“我们不是乞丐,我不要别人给我们的钱。我只想让路人听听我用二胡拉的曲子。现在呀,没几个人爱听二胡了,我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欣赏这中国的民乐呀!”说着说着,他的语气变得有些忧伤,并长叹了一声。
⑥此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又为我的“多疑”而羞愧。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盲老人——一个街头艺人,却有着不平凡的理想。他希望能让中国的这种民族乐器——二胡发扬光大。他们不能在豪华的演奏厅演奏,他们只能在街头默默演奏。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艺术家。
⑦下雨了,盲老人赶紧用雨衣将他的搭档———他心爱的二胡裹得紧紧的,用双手抱在胸前,领着小女孩一头扎进雨雾中。我久久地站在那儿,那一老一少的身影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饱经风霜: (2)一本正经:
3.第⑤自然段中,“他的语气变得有些忧伤,并长叹了一声”,是因为(2分) ( )
A.听他拉二胡的人少了。 B.人们听他拉二胡,给钱的人不多。
C.没多少人欣赏二胡这种民乐了。
4.第⑥自然段中写道:“此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又为我的‘多疑’而羞愧。”作者“激动”是因为 ;“羞愧”是因为 。(2分)
5.第⑥自然段中写道:“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艺术家。”为什么这位老人在作者眼里却成了伟大的音乐家、艺术家 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归纳。(2分)
6.找出与第⑦自然段中画“ ”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并用“ ”画出来。它们在短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 。(3分)
八、习作。 (30分)
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时常有新的发现,甚至有伟大的发明。相信你在生活和学习中也有或多或少的发现,请以“我发现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发现的过程以及发现的结果,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于500字。
第五单元测试卷(B)
一、1.花圃 花蕊 2.盲人 清脆 单调 3.恐怖 证实二、见惯 根 源 犹 及 微 著 俱下 全 贯 不舍思议 1. 全神贯注 示例:聚精会神 心无旁骛2.(1)过犹不及 (2)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三、1. B 2. D 3. A 4. C 5. A
四、1.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2.示例:晶莹的露珠 皎洁的月光 鲜艳的花朵 热闹的蛙鸣 火红的枫叶 纷飞的雪花 3.①把“贱”改为“践”;②把“基地”后的冒号改为破折号;③在“参加航模”后加“比赛”;④把“发展”改为“发挥”;⑤调换“精美的”和“一件件”的位置;⑥删去“忍不住且”或“且情不自禁地”;⑦把“讲”改为“奖”;⑧把最后的感叹号移到双引号里面。
五、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 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六、1.(1) (2)× 2.小说中有很多科幻小说的元素.比如,“地球上最后一个人”,是对人类文明的反省,为什么会只剩一个人 “忽然响起了敲门声”,是谁在敲门 是外星人吗 这些都促使人们思考未来。
七、(一)1.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全球将变暖,给地球降温迫在眉睫 2.向空中抛撒铝和硫的粉末;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千米的半透明镜子。详写的是向空中抛撒铝和硫的粉末的设想。 3.因为无人支付巨额费用;同时,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 4. A 5.示例:①使用高效节能的灯泡,并随手关灯;②出门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③植树造林,调节气候;④循环利用纸等有机材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二) 1. yuè mēn wù jīng 2. (1) 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2)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3. C 4.这两位街头艺人拉二胡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把祖国的民乐发扬光大,“我”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我”把他们当成了乞丐并怀疑他们的言行是为了博取别人同情或耍花招5.①这位老人二胡拉得好;②他有把民族乐器——二胡发扬光大的理想。 6.那一老一少两个街头艺人就像两朵美丽的浪花,永远跳跃在我记忆的长河中。 前后照应 深化主题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