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第1课
一、选择题
1.1950-1952年,我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为38.4%,同时期的美国为8.5%,英国为2.2%,法国为6.5%。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平均增长率明显快于其它国家,主要得益于( )
A.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B.三大改造的开展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一届人大的召开
2.《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指出:“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材料最有可能评述的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和平解放了西藏 D.土地改革的最终完成
3.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49年开国大典
C.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4.下图是1949年之后中国民歌歌词中的高频词。这反映了(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B.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民众对新中国的认同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5.下图是1949年之后中国民歌歌词中的高频词。这反映了(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B.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民众对新中国的认同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犹在耳畔,人民解放军三军部队首次同时受阅,30万军民的热情欢呼响彻云霄……”这一幕幕永载史册的历史瞬间定格于( )
A.1949年9月21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9日 D.1950年10月25日
7.下列这组油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反映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B.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开启中国历史新纪元
8.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中的“新”主要是指(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地主阶级被消灭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9.“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是人民”。宋庆龄的这段话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
A.已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赢得了世界的认可
10.春联是中华民俗文化瑰宝,也能反映社会历史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面春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C.经济特区开伟业,市场经济春风吹
D.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二、简答题
1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01年,清政府签订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哪次革命?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回顾党的历史,有何感悟?
(4)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建党多少周年?
12.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结合所学回答:
(1)法制文明是国家文明程度的标识。请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新中国初期施政纲领并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2)地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建筑物屹立至今的,石阙便是代表之一。重庆出土了许多的汉代石阙,其中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的是?
(3)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不朽的丰碑,更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请写出长征结束的标志。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爱国志士,他们以身报国书写爱国精神,其中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将领是哪一位?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4.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哪个政党领导的?
(2)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城市是哪?
(3)五四运动促进了什么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请举出一位促进该思想在中国传播的人物。
(4)写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的文献。该文献还规定国家政权属于谁?这个文献起什么作用?
(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谈谈你的感受。
15.小小解说员:写一段关于开国大典的解说词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你怎么介绍开国大典呢?
三、综合题
16.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历程的时间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当家作主”所对应的历史史事。
(2)选择时间轴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史事,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价值观正确,200字左右。)
17.让我们根据以下史料,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历程 史实
探究任务一:国之筹备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会议
探究任务二:国之建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
探究任务三:国之巩固 和平解放西藏纪念邮票
(1)(史料实证)探究任务一:根据材料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1949年9月召开的这次大会的任务是什么?它确立了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2)探究任务二:史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礼炮齐鸣28响”寓意着什么?
(3)探究任务三:根据所学知识,对探究任务三的史实进行说明。
(4)(家国情怀)综合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成为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请从国家层面,简单概括“新”的内涵。感受历史,珍惜当下,你认为自己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些什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设计的道路,是一条和平改革,缓慢前进的道路……孙中山的活动是在1894年开始的,比康有为他们还要早。 当孙中山开始活动的时候,响应支持孙中山的人很少很少。但是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孙中山的支持者越来越多。也就是更多的中国人,选择了武装革命的激进的道路。从戊戌变法失败,到辛亥革命成功,只用了13年的时间。
——摘编自杨天石《(1916年《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下)》
材料二 人们把 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视为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年,是有根据的。陈独秀提倡的“德先生”“赛先生”,很快地掀起了一场思想革命、文化革命,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礼教、传统道德观,启发了广大群众的民主觉悟、革命觉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厉以宁《新文化运动与西学东渐》
材料三 “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了在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央机关、中央军委、中央红军主力开启了一场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这是一段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的征途。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定地站在抗击入侵者的最前线,推动形成全民族抗战,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决心,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摘编自《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救国道路经历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的主张,并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自《图说清朝三百年》《图说百年中国(1911-2012年)》
(1)根据材料,简述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根据任选两幅图所反映的主题,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所选两幅图反映的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近代列强侵略,中国各阶级、阶层积极探索救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主阶级的求索】
材料一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至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资产阶级的革命】
材料二 蔡元培撰写的挽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无产阶级的胜利】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意义
1919年 五四运动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①__的转折点
1921 年 中共一大 标志着 ② 诞生
1927年 南昌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1949年 ③ 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材料一中觉悟的“少数人”掀起了什么运动 他们主张向西洋学习什么
(2)挽联中的“先生”指的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先生”在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地位。这幅挽联肯定了“先生”革命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3)请将材料三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4)综合以上材料,回顾近代中国的探索历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第1课》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C B A C A A
11.(1)《辛丑条约》
(2)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袁世凯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4)98年
12.(1)《十二铜表法》;《共同纲领》
(2)忠县无名阙和丁房阙
(3)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军会师;左权。
13.时间:1949年10月1日。
标志性事件:开国大典的举行。
14.(1)中国共产党
(2)上海
(3)马克思主义;大钊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临时宪法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坚持党的领导等。
15.现在是北京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现在是北京市金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朱德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以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通过主席台;人民空军的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3小时的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天安门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6.(1)史事:1949 年新中国成立(或开国大典 )。
(2)观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 。
阐释: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如 1935 年遵义会议,纠正党内错误,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挽救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生死攸关转折点 。此后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1949 年建立新中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才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最终胜利。
17.(1)国内: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任务: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历史事件:开国大典。寓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
(3)史实:西藏和平解放。说明: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经过与中央人民政府的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新”的内涵: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做法: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取;勇于担当重任,为国分忧;肩负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等等。
18.(1)变化:从和平改革(戊戌变法)到武装革命(辛亥革命)
(2)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影响:沉重打击了传统礼教和道德观,启发了广大群众的民主觉悟和革命觉悟,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3)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认识: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符合国情,与时俱进;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需要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只有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19.(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2)【示例—】观点:近代中国人民在不断追寻救国救民的探索道路。(图4、图5)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人觉醒,由此兴起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终结了帝制,创建了民主共和国,开创了中国近代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的失败让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的思想,由此掀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内忧外患,一大批有志之士为实现民族的富强独立而探索着救国救民道路。
【示例二】观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曲折。(图4、图6)
阐述略。
【示例三】观点: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图4,图7或图5、图7)
阐述略。
20.(1)运动:洋务运动;学习:技术。
(2)人物:孙中山;地位: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意义:推翻了君主专制体制。
(3)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中国共产党;③:新中国。
(4)启示:从西方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