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7 22:19:35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一、自然地理环境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大致为(40°N,116°E)。
(2)相对位置:位于A华北平原的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东南面向渤海,与河北省、B天津市相邻。
2.自然环境:
(1)地形和地势: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气候: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河流:流经北京的河流主要有①永定河、②潮白河等,属于海河水系,受地势影响,向东南流入渤海。
二、政治文化中心
1.城市职能: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2.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
三、城市建设成就
1.建设与保护: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北京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2.交通:
(1)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广、京哈、京包—包兰等铁路干线接北京。
(2)北京城市道路、地铁、轻轨铁路组成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3)北京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
3.经济:中国重要经济中心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会展中心。
4.科技: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历史文化名城,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中关村
北京的位置
你知道它们为什么都去渤海吗
答: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河北雄安新区:包括保定市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主要是为了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北京自然环境与城市特征
【典例】(2024·天门学业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4年4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据此完成1、2题。
1.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
①推动冰雪休闲旅游收入的增长
②提升北京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③促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带动北京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关于北京市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B)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降水集中于夏季
③河流属于黄河水系 ④冬季寒冷而干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提取 关键点 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发展方向
转化 知识点 (1)北京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 (2)通过河流流向可知北京市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河流属于海河水系
3.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
  (2024·吉安质检)2024年10月9日上午10时,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结合北京市地形图,完成1~3题。
1.地理老师说北京市的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其依据是 (A)
①西北是山地,东南是平原
②西北是平原,东南是山地
③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④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北京市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反映了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是 (C)
A.政治中心
B.历史悠久的古城
C.文化中心
D.现代化的大都市
3.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①山脉属于太行山脉
B.永定河的汛期在夏季
C.②山脉在地势第三级阶梯
D.北京市河湖多,水资源丰富
  (2024·石家庄学业考)氢能出行是北京奥运会一大亮点。国际氢能示范区是大兴区和清华大学等共建项目,大兴区成为北京新的产业集聚区。如图示意北京市大兴区的位置。据此完成4~6题。
4.北京奥运会采用氢能源汽车,主要原因可能是 (B)
A.制造成本低 B.减排效果更好
C.技术门槛低 D.燃料容易获得
5.清华大学等机构为研发氢能汽车提供 (C)
A.广阔的市场 B.廉价劳动力
C.先进的科技 D.廉价的原料
6.大兴区成为北京新的产业集聚区,有助于疏解北京 (B)
A.各种首都的职能
B.中心城区的人口
C.国际交往中心职能
D.政治文化中心职能
7.(2024·泰安学业考)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在城市建设中,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A)
①建设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②加强对名胜古迹的保护,发展旅游业
③在城市中心打造一批开放式街心公园、绿地广场
④大力发展传统工业,不断扩大城市规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年冬奥会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京张高铁是我国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350千米的智能化高速铁路。图1是北京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图2是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完成8、9题。
8.京张高铁所经过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B)
A.以干旱区为主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以高原、盆地为主
D.地势西北低、东南高
9.根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对北京冬奥会举办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北京西北为山地,利于举办雪上项目
B.北京基础设施完善
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降水少
D.冬季气温低,存雪期较长
10.(2024·北京石景山区期末改编)北京是我国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1971年1月地铁1号线开通,截止到2024年全市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已占公共交通一半以上。如图为2024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表现在运营线路数量变多,运营里程变长,线网密度变大。这种发展得益于A。(单选)
①技术的发展 ②市场的需求
③政策的支持 ④劳动力的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主要分布的地形类型是平原(平原/山地)。与地面公交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表现在准时性、低污染等方面。
  地铁11号线西段被称为“冬奥支线”,与6号线和S1线及规划的R1线联通。首钢站位于首钢老厂区内。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老厂区“蝶变”为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组图1 昔日首钢老厂区内钢铁工业生产场景。
组图2 今日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网红打卡地”。
(3)对比两组照片,首钢老厂区的“蝶变”表现在B。(单选)
①工业生产设施的改造利用
②改变了城市人口分布格局
③从钢铁工业向服务业转变
④扩大了城市居住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请至少从两个角度,简要说明地铁11号线西段开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①将有效加强首钢冬奥园区与北京轨道交通线网的联系,市民出地铁后步行就可到达首钢滑雪大跳台。②会对当地周边的基础服务设施产生一些直接有效的刺激。
11.城市会喝水了!
  家住通州的小明是一个爱观察的孩子,他发现最近几年城市会喝水了,一场雨下来,道路上没有积水。妈妈告诉他,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功劳。
北京在夏季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简述其发生的自然原因,并结合材料和图,分析建设海绵城市对缓解北京夏季洪涝灾害的作用。
答:原因:北京部分地区地势低洼且降水集中在夏季。
作用:海绵城市在雨季时可以蓄水,旱季时可以放水。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一、自然地理环境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大致为( )。
(2)相对位置:位于A 平原的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东南面向 海,与河北省、B 市相邻。
2.自然环境:
(1)地形和地势:地形以 为主,地势 高、 低。
(2)气候:典型的 气候,夏季 ,冬季 。
(3)河流:流经北京的河流主要有① 河、② 河等,属于海河水系,受地势影响,向 流入 。
二、政治文化中心
1.城市职能:全国的 、 和对外交流中心。
2.文化遗产:包括 、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颐和园和十三陵等。
三、城市建设成就
1.建设与保护: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北京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2.交通:
(1)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有 、京九、 、京哈、京包—包兰等铁路干线接北京。
(2)北京城市道路、 、轻轨铁路组成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3)北京现已成为中国乃至 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
3.经济:中国重要经济中心之一,是中国重要的 中心。
4.科技:以 、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历史文化名城,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中关村
北京的位置
你知道它们为什么都去渤海吗
河北雄安新区:包括保定市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主要是为了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北京自然环境与城市特征
【典例】(2024·天门学业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4年4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据此完成1、2题。
1.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
①推动冰雪休闲旅游收入的增长
②提升北京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③促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带动北京重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关于北京市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降水集中于夏季
③河流属于黄河水系 ④冬季寒冷而干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提取 关键点 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发展方向
转化 知识点 (1)北京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 (2)通过河流流向可知北京市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河流属于海河水系
3.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是 。
  (2024·吉安质检)2024年10月9日上午10时,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结合北京市地形图,完成1~3题。
1.地理老师说北京市的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其依据是 ( )
①西北是山地,东南是平原
②西北是平原,东南是山地
③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④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北京市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反映了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是 ( )
A.政治中心
B.历史悠久的古城
C.文化中心
D.现代化的大都市
3.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①山脉属于太行山脉
B.永定河的汛期在夏季
C.②山脉在地势第三级阶梯
D.北京市河湖多,水资源丰富
  (2024·石家庄学业考)氢能出行是北京奥运会一大亮点。国际氢能示范区是大兴区和清华大学等共建项目,大兴区成为北京新的产业集聚区。如图示意北京市大兴区的位置。据此完成4~6题。
4.北京奥运会采用氢能源汽车,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制造成本低 B.减排效果更好
C.技术门槛低 D.燃料容易获得
5.清华大学等机构为研发氢能汽车提供 ( )
A.广阔的市场 B.廉价劳动力
C.先进的科技 D.廉价的原料
6.大兴区成为北京新的产业集聚区,有助于疏解北京 ( )
A.各种首都的职能
B.中心城区的人口
C.国际交往中心职能
D.政治文化中心职能
7.(2024·泰安学业考)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在城市建设中,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
①建设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②加强对名胜古迹的保护,发展旅游业
③在城市中心打造一批开放式街心公园、绿地广场
④大力发展传统工业,不断扩大城市规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年冬奥会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京张高铁是我国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350千米的智能化高速铁路。图1是北京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图2是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完成8、9题。
8.京张高铁所经过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
A.以干旱区为主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以高原、盆地为主
D.地势西北低、东南高
9.根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对北京冬奥会举办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北京西北为山地,利于举办雪上项目
B.北京基础设施完善
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降水少
D.冬季气温低,存雪期较长
10.(2024·北京石景山区期末改编)北京是我国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1971年1月地铁1号线开通,截止到2024年全市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已占公共交通一半以上。如图为2024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表现在运营线路数量 ,运营里程 ,线网密度 。这种发展得益于 。(单选)
①技术的发展 ②市场的需求
③政策的支持 ④劳动力的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主要分布的地形类型是 (平原/山地)。与地面公交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表现在 等方面。
  地铁11号线西段被称为“冬奥支线”,与6号线和S1线及规划的R1线联通。首钢站位于首钢老厂区内。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老厂区“蝶变”为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组图1 昔日首钢老厂区内钢铁工业生产场景。
组图2 今日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网红打卡地”。
(3)对比两组照片,首钢老厂区的“蝶变”表现在 。(单选)
①工业生产设施的改造利用
②改变了城市人口分布格局
③从钢铁工业向服务业转变
④扩大了城市居住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请至少从两个角度,简要说明地铁11号线西段开通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11.城市会喝水了!
  家住通州的小明是一个爱观察的孩子,他发现最近几年城市会喝水了,一场雨下来,道路上没有积水。妈妈告诉他,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功劳。
北京在夏季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简述其发生的自然原因,并结合材料和图,分析建设海绵城市对缓解北京夏季洪涝灾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