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一、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不均匀:
稠密区 平原地区 举例: 平原和 平原
工业和 发达的地区
稀疏区 山区 举例: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2.主要少数民族: 族(东北地区人数最多)、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二、城市分布
1.特点: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 。
2.分布特点:集中在 沿线地区。
3.主要铁路线:哈大线(哈尔滨— )、滨洲线(哈尔滨— )、滨绥线(哈尔滨— )。
4.主要城市:
城市 A B C D
特点 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重要的铁路枢纽 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 东北地区 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工业 部门 机械、医药、食品、 、亚麻纺织、 制糖等 制造、铁路车辆制造 机电、 、有色冶金等 、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
【关键词】
人口分布、少数民族、主要铁路线、城市分布
【微思考】
东北地区为什么将窗户纸糊在外边
【图解知识】
东北地区主要铁路线及枢纽
【名师提醒】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A层·基础必会】
1.下面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B.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C.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多
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稀疏
2.“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的农民向东北地区移民的过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 ( )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治安良好 D.交通便利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
A.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B.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 D.辽宁中南部
4.黑龙江省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 )
A.地势高,交通不便
B.纬度高,气温低
C.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D.森林茂密
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民族、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北多南少
B.朝鲜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C.东北地区城市密集,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沈阳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
下面三幅图是东北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
B.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C.蒙古族集中分布区
D.纬度较高的山谷地区
7.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的集中分布区分别是 ( )
A.长白山山林地带和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C.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D.辽河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8.小玲和小燕在互联网上谈论吉林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蒙古族端午节赛龙舟
B.满族泼水节真热闹
C.鄂伦春族那达慕大会很壮观
D.朝鲜族端午节荡秋千、跳跳板
9.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B.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C.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D.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B层·能力进阶】
读图,完成10、11题。
10.①~④中,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我国民俗风情多种多样,下列符合图中③地少数民族风俗的是 ( )
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是目前我国最北端的一条高铁。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哈大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经地形区均在平原上
B.沿途所经河流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C.沿线资源丰富,城市以重工业为主
D.人口数量大,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华北地区
13.建设哈大高铁的积极影响有 ( )
①分流部分哈大铁路客源,有效缓解哈大铁路运输压力
②拉大东北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③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④对巩固国防和稳定边疆地区起到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素养提升题】中国19世纪开始的国内人口迁移,迁入东北地区的规模最大,使东北人口由1897年的700多万猛增至1933年的2 910万,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1949年以后,中国也向东北等地进行了有组织的移民。读黑龙江省人口跨省流动示意图和人口密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流出人口主要流向 、 ,主要原因是 。
(2)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和 省。
(3)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1949年以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当时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 ( )
A.地广人稀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交通便利
(4)1978年以后,东北地区又有大批的人迁回山东原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雁南飞”,试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经济原因。
(5)请简要分析黑龙江省西部和北部人口稀少的原因。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一、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不均匀:
稠密区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 举例: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稀疏区 山区 举例: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2.主要少数民族:满族(东北地区人数最多)、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二、城市分布
1.特点: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
2.分布特点: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3.主要铁路线: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
4.主要城市:
城市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特点 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重要的铁路枢纽 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 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工业 部门 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 汽车制造、铁路车辆制造 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等 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
【关键词】
人口分布、少数民族、主要铁路线、城市分布
【微思考】
东北地区为什么将窗户纸糊在外边
答: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屋内暖和,水汽容易在窗户凝结。
【图解知识】
东北地区主要铁路线及枢纽
【名师提醒】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A层·基础必会】
1.下面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B.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C.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多
D.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稀疏
2.“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的农民向东北地区移民的过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 (A)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治安良好 D.交通便利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A)
A.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B.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 D.辽宁中南部
4.黑龙江省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B)
A.地势高,交通不便
B.纬度高,气温低
C.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D.森林茂密
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民族、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人口分布北多南少
B.朝鲜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C.东北地区城市密集,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沈阳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
下面三幅图是东北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A)
A.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
B.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C.蒙古族集中分布区
D.纬度较高的山谷地区
7.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的集中分布区分别是 (B)
A.长白山山林地带和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C.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D.辽河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8.小玲和小燕在互联网上谈论吉林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蒙古族端午节赛龙舟
B.满族泼水节真热闹
C.鄂伦春族那达慕大会很壮观
D.朝鲜族端午节荡秋千、跳跳板
9.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B.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C.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D.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B层·能力进阶】
读图,完成10、11题。
10.①~④中,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 (D)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我国民俗风情多种多样,下列符合图中③地少数民族风俗的是 (D)
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是目前我国最北端的一条高铁。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哈大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所经地形区均在平原上
B.沿途所经河流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C.沿线资源丰富,城市以重工业为主
D.人口数量大,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华北地区
13.建设哈大高铁的积极影响有 (C)
①分流部分哈大铁路客源,有效缓解哈大铁路运输压力
②拉大东北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③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④对巩固国防和稳定边疆地区起到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素养提升题】中国19世纪开始的国内人口迁移,迁入东北地区的规模最大,使东北人口由1897年的700多万猛增至1933年的2 910万,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1949年以后,中国也向东北等地进行了有组织的移民。读黑龙江省人口跨省流动示意图和人口密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流出人口主要流向北京、天津,主要原因是北京和天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等。
(2)流入人口主要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
(3)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1949年以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当时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 (A)
A.地广人稀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交通便利
(4)1978年以后,东北地区又有大批的人迁回山东原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雁南飞”,试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经济原因。
答: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就业机会不断增加。
(5)请简要分析黑龙江省西部和北部人口稀少的原因。
答:黑龙江省西部和北部为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此外,北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宜人类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