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7 23:17:28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珠江三角洲:
(1)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南大门”。
(2)自然环境: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珠江三角洲区域:
(1)主要城市:A广州、B深圳、C珠海。
(2)地位: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1.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香港和澳门。 (×)
2.珠江三角洲区域矿产和能源丰富,因此经济发达。 (×)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外向型经济:
(1)条件:政策优惠,地理位置优越,著名的侨乡,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2)方式: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
(3)结果:成为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2.城市与职能、美称(连一连):
深圳毗邻澳门,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南大门、外向型经济、主要城市、港珠澳大桥
珠江三角洲被誉为祖国的“南大门”,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答: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对外开放条件便利。
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合作模式

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典例】(2024·云南学业考)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铁路干线是 (D)
A.陇海线 B.京九线
C.南昆线 D.京广线
2.图中四个城市中,经济以博彩、旅游业为主的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
3.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是 (C)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
③煤、铁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提取 关键点 (1)主要城市名称、位置; (2)临海、港口、铁路线
转化 知识点 (1)甲铁路线位于广州以北,是连接北京与广州的京广线; (2)澳门博彩业和旅游业发达,位于珠江口的西南侧; (3)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海陆交通便利,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规避 失分点 外向型经济主要出口工业产品为主,因此分析有利条件时应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排除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读粤港澳大湾区范围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工业基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是 (D)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北京联系大湾区的主要铁路线有 (A)
A.京九线、京广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哈线、京广线 D.京九线、京通线
3.下列农作物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C)
A.棉花 B.花生 C.甘蔗 D.甜菜
  读图,回答4、5题。
4.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港珠澳地区描述正确的是(B)
A.澳门在珠三角的东侧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C.香港以旅游业、博彩业、金融业为主
D.深圳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5.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经济发展互补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D)
A.香港为珠江三角洲区域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B.澳门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C.珠江三角洲区域帮助港澳地区提高管理水平
D.珠江三角洲区域拥有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省区:A广东省,B香港特别行政区。
(2)经济特区:①深圳,②珠海。
(3)水域:a南海,b珠江。
(4)从①城市乘火车到北京应选择京九线;从北京到③城市应选择京广线。
(5)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下列最适宜本地的农业生产方式
是(C)
A.草场放牧 B.苹果种植
C.桑基鱼塘 D.棉花生产
  【地理与经济发展】(2024·肇庆期末)“双转移”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结合下图,完成7、8题。
7.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C)
A.劳动力成本下降
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C.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D.对外交通条件改善
8.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突出优势是 (D)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第三产业发达 D.劳动力价格低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9.根据农业的地域特点,推测为珠江三角洲传统制造业提供的原料主要有 (D)
①甜菜 ②甘蔗
③小麦 ④水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支撑其转型的主要动力是 (A)
A.高新技术的发展
B.高速铁路的建设
C.销售市场的拓展
D.企业环境的改善
11.第13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2024年4月15-24日在网上举办。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是目前中国历史最长,商品种类最全,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广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
(2)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的“南大门”,据图分析其发展经济的优势: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海陆交通便利,且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对外贸易发达。
(3)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为拓展城市建设用地,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陆。改革开放初期,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中,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拥有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4)在广交会线上进口展区,欧美发达国家的众多企业把高科技产品拿到广交会参展,主要是看中了我国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的优势;我国许多日用商品也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青睐,主要原因是我国商品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纽带,大桥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下图是地理研学小组实地拍的照片, a图是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示意图, b图是港珠澳大桥景观。读图,回答12、13题。
12.港珠澳大桥中部甲处建设成海底隧道考虑的主要原因是 (C)
A.避开台风海啸
B.便于参观海底世界
C.保证轮船顺利通航
D.缩短两岸路程
13.港珠澳大桥设计成曲线而非直线的主要目的是 (A)
①增加大桥造型美观度
②延长港澳时空距离
③削弱海上风浪对大桥冲击
④争最长跨海大桥称号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珠江三角洲:
(1)地理位置:位于中国 地区,是中国的“ ”。
(2)自然环境:地形以 为主,属于 气候。
2.珠江三角洲区域:
(1)主要城市:A 、B 、C 。
(2)地位:中国改革开放的 。
1.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香港和澳门。 ( )
2.珠江三角洲区域矿产和能源丰富,因此经济发达。 ( )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外向型经济:
(1)条件:政策优惠,地理位置优越,著名的侨乡,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2)方式:从境外引进 、 、设备和管理模式。
(3)结果:成为中国 产业密集的区域。
2.城市与职能、美称(连一连):
深圳毗邻澳门,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
南大门、外向型经济、主要城市、港珠澳大桥
珠江三角洲被誉为祖国的“南大门”,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合作模式

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典例】(2024·云南学业考)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铁路干线是 ( )
A.陇海线 B.京九线
C.南昆线 D.京广线
2.图中四个城市中,经济以博彩、旅游业为主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是 ( )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
③煤、铁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提取 关键点 (1)主要城市名称、位置; (2)临海、港口、铁路线
转化 知识点 (1)甲铁路线位于广州以北,是连接北京与广州的京广线; (2)澳门博彩业和旅游业发达,位于珠江口的西南侧; (3)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海陆交通便利,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规避 失分点 外向型经济主要出口工业产品为主,因此分析有利条件时应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排除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读粤港澳大湾区范围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工业基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是 (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北京联系大湾区的主要铁路线有 ( )
A.京九线、京广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哈线、京广线 D.京九线、京通线
3.下列农作物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 )
A.棉花 B.花生 C.甘蔗 D.甜菜
  读图,回答4、5题。
4.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港珠澳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澳门在珠三角的东侧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C.香港以旅游业、博彩业、金融业为主
D.深圳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5.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经济发展互补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香港为珠江三角洲区域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B.澳门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C.珠江三角洲区域帮助港澳地区提高管理水平
D.珠江三角洲区域拥有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省区:A ,B 。
(2)经济特区:① ,② 。
(3)水域:a ,b 。
(4)从①城市乘火车到北京应选择 线;从北京到③城市应选择 线。
(5)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下列最适宜本地的农业生产方式
是( )
A.草场放牧 B.苹果种植
C.桑基鱼塘 D.棉花生产
  【地理与经济发展】(2024·肇庆期末)“双转移”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结合下图,完成7、8题。
7.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 )
A.劳动力成本下降
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C.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D.对外交通条件改善
8.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突出优势是 (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第三产业发达 D.劳动力价格低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9.根据农业的地域特点,推测为珠江三角洲传统制造业提供的原料主要有 ( )
①甜菜 ②甘蔗
③小麦 ④水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支撑其转型的主要动力是 ( )
A.高新技术的发展
B.高速铁路的建设
C.销售市场的拓展
D.企业环境的改善
11.第13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2024年4月15-24日在网上举办。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是目前中国历史最长,商品种类最全,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广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 气候,是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
(2)珠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的“南大门”,据图分析其发展经济的优势:毗邻 ,面向东南亚,海陆交通便利,且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对外贸易发达。
(3)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为拓展城市建设用地,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建设高层建筑和 。改革开放初期,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中,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
(4)在广交会线上进口展区,欧美发达国家的众多企业把高科技产品拿到广交会参展,主要是看中了我国具有 的优势;我国许多日用商品也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青睐,主要原因是我国商品具有 的优势。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纽带,大桥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下图是地理研学小组实地拍的照片, a图是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示意图, b图是港珠澳大桥景观。读图,回答12、13题。
12.港珠澳大桥中部甲处建设成海底隧道考虑的主要原因是 ( )
A.避开台风海啸
B.便于参观海底世界
C.保证轮船顺利通航
D.缩短两岸路程
13.港珠澳大桥设计成曲线而非直线的主要目的是 ( )
①增加大桥造型美观度
②延长港澳时空距离
③削弱海上风浪对大桥冲击
④争最长跨海大桥称号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